-
1 # 嘲風
-
2 # 李錦奮
那時的國和今天的國不是一個概念,那時的國只不過是周王室對有功之臣的一塊封地,所有的國王都遵從一個王室――周。只不過這些王在自己的封地上擁有極大的權力擁有一個國家所擁有的一個機構:軍隊、法庭、監獄等等暴力機關一應俱全,當然學校醫院等等的公共服務設施也一樣齊全,不論怎樣,他們都遵從周王朝的律法和文化,所以,這些國家的存在更像民國時代的軍閥一樣,相互之間無論怎樣的爭鬥,那都是一個國家內部利益衝突。因為文化相同,那些流動的人才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展現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利益而到另外一個國家,是屬於正常的人才流動,就像現在從一個公司跳槽到另外一個公司,並不是叛變行為,而是“良禽擇木而棲”,客觀上都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所以論這些行為如果說叛變也只是對某一個人的叛變而不是對國家的叛變,不論到哪個國家,都還是周的臣子,而且是良臣。所以,這些人不斷的流動,最終促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他們都是我們後世的良師聖人,他們的學識道德修養,都是我們後世的榜樣,那裡還有什麼理由去唾罵他們。就像我們沒有理由去唾罵一個從華為跳槽到中信的員工一樣,他們不論到那個公司發揮聰明才智,受益的都是國家和人民。
-
3 # 齊北布衣先生
我是文史老斯基,來回答這個問題。
春秋到戰國前期,周王室尚在,是天下共主。各國都是周朝姬氏子弟或功臣分封而來,那時的國,就是其封地,和秦漢之後大一統的朝代有很大的區別,後來兼併戰爭之後,形成七個大國。
隨著青銅時代到黑鐵時代到過度,舊的社會體系打破,新的諸子百家學說興起,文士,武士,等有一技之長者,甚至是一部分沒落貴族,成為天下雄主爭相爭取的物件。還有一些強國的王室貴族也豢養門客,如戰國四君子門下就不少賢能之士。
各國都需要富國強兵,需要人才,哪國能施展其個人抱負,就去哪國,國內政治形勢改變,王權更替,再去往他國。
李斯,範睢,孫武,伍子胥,吳起,商鞅,蘇秦,張儀龐涓,孫臏,等人都是在他國取得了巨大成就。
有個成語叫做楚材晉用,說的就是春秋時期人才流動的現象。
他們去別國遊學,在其國做官,類似於今天的職業經理人。本質上上幫助所在國的君主,協同貴族,一起治理國家,然後分享榮耀和財富。
為所效忠的國家攻擊其他國家,甚至是自己故國。像伍子胥那種借吳軍隊滅楚國,在當時孔子看來,都是盡孝義,雪大恥辱,因為楚平王殺其如父親和兄長,還追殺他,滅其伍氏一族,別說南方楚國那種民風彪悍的地方。就是中原諸國的貴族遇到這類仇恨,也得滅掉對方。不論其是國王還是貴族,要麼自己下手,要麼請刺客。
-
4 # 西門不帶刀
什麼是忠誠?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講三個小故事:
犬戎進攻鎬京。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把國家給玩沒了,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四個諸侯:秦國,衛國,晉國,鄭國聯合起兵驅犬戎,保社稷。秦趙長平之戰。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是舉國大戰。雙方各投入兵力約五十幾萬,關係到國家存亡。但秦國和趙國各有一支10萬的精兵兵力沒有出動。這精兵名叫邊軍,都是在抵抗匈奴和林胡這些少數民族,而未參加戰鬥。秦末的農民起義。秦朝末年自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國內烽煙四起。最終導致了秦國滅亡。但自始至終秦軍有80萬未參加戰爭。這80萬秦軍中有30萬,在北地郡,守長城,防匈奴。有50萬在嶺南郡。 少校舉著三個例子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個事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或者農民起義等各式各樣的戰爭,歸根結底是華夏族內部的一個爭鬥。那個時候有一個共識就是寧亡國,也不能滅種。現在我們來回答問題:春秋戰國時,名士不效忠母國(出生國),是不是就意味著不忠?
我們以戰國時期的秦國為例秦孝公時的商鞅,是衛華人;
秦惠文王時的張儀,魏華人;
秦武王時的甘茂,是魏華人;
秦昭襄王時的范雎,魏華人;
秦昭襄王時的魏冉,楚華人;
秦始皇時的呂不韋,魏華人;
秦始皇時的李斯,南韓人
秦始皇時的蒙恬,齊華人。
從秦朝的將相中可以看出戰國時期的人才流動是非常頻繁的,都是以天下為己任,並沒有分國別的差別。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周天子在,國家名義上還算是大一統國家,諸侯爭霸之間的戰爭頂多算是內部權力爭鬥,士子輔助哪個國家並不會摻雜民族感情,因為大家同文同種。肉煮沒了也都是爛在鍋裡。所以不存在被後世唾罵為不忠的情況。
到了明清年間,不忠之臣出現了比方說,投降清朝的孔有德,吳三桂,范文程,洪承疇等人。因為清朝只有滿人建立的,對於以華夏漢族人建立的正統王朝相比,在當時這屬於外族。所以當時將上述這些人定性為不忠之臣。
但清朝隨漢制度,尊正統,經過300年的民族融合,滿人也成為了華夏族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因此向吳三桂孔有德等人,我們後世人評價他們的不忠,只是站在他們不忠於明朝的這個角度,而不涉及到民族感情。
清末到近代,中華民族屈辱史中出現了漢奸!像汪精衛,周弗海,陳公博,陳璧君,李士群等人,他們助紂為虐。與異族人(小日本)一起來壓迫華夏族。出賣民族利益,傷害民族感情。這是真正的漢奸!!必將永久的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萬世唾罵。
-
5 # 神天天無聊
那時候名義上都是周的臣子……
諸侯國只是一個叫法
相當於民國時期的各個軍閥
名義上他們都是民國政府的兵
實際上聽不聽政府的話就只有貴知道了……
-
6 # 夜話堂主
當家國的概念和現在不一樣,諸侯稱國,士大夫稱家。相對於忠於一個諸侯,士大夫們更看重是忠於天下,實現個人價值。,
-
7 # 滄海拾遺錄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仍是以周天子為名義上的共主,各諸侯國雖然內政外交獨立性很強,但仍處於周王朝的疆域版圖之內。於是,各諸侯國的人才因為個人發展空間和理想信念不同,離開本國出仕於周天子或其它諸侯國,就如同今天我們自己因工作原因離開籍貫所在省份,到各省市就業生活不會被認為不忠於本省一樣,都是人才在王朝內部之間的正常流通。因而不會被後世唾罵為不忠於本國。
另一方面,在春秋戰國時期,夷夏之防還被看得很重。在各諸侯國看來,位於北方的諸胡,西方的西戎等部落都是異族,都是值得各諸侯國拋棄各國恩怨共同抵禦的敵人。“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就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多次出兵擊退山戎對燕國衛國等國的進攻,孔子對此推崇備至,他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華夏族內部互相征伐互相幫助都是司空見慣之事,人才跨國流動更是如此。
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許多強盛的國家不吝嗇於引進本國緊缺的治國之才。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例就不再列舉了。引進外華人才的好處在李斯上書秦王政的《諫逐客書》中體現得非常明瞭,“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
8 # 積翠古亭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春秋戰國的“士”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有什麼特點?
西周封建(封土建國之封建),實行的是邦國制,貴族分為四等:
第一等是天子,他有“天下”。
第二等是諸侯,他們有“國”。
第三等是卿大夫,他們有“家”。
第四等是士,他們只有身體和相應的技能。
雖然春秋戰國開始禮崩樂壞,但是還是大體延續這種制度。
不過,士雖然也是貴族,但是他們和天子、諸侯、大夫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不動產——土地。不像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家、大夫有采邑,他們都是擁有土地的。而士只有知識或武藝,他們需要依附於天子、諸侯和大夫。如果他們幫助大夫打理采邑,這就是“齊家”;協助諸侯管理領地,這就是“治國”;輔助天子征服世界,這就是“平天下”,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或者叫修齊治平。
正因為士不為土地所束縛,又是貴族,人身相對自由,施展抱負和身手的空間比較大,所以士是可以“修齊治平”的。但是諸侯和大夫則是不行的,如果他們動不動就“平天下”,是會有圖謀不軌之嫌疑的。
士的依附性,決定了他們必須要依附在天子、諸侯或者卿大夫上面,這樣他們才能施展才華,實現理想和抱負。而士的獨立和相對自由性,則又允許他們自由選擇依附物件,可以是大夫,也可以是諸侯,甚至是天子。也就是說,士不是繫結在某一個特定的國上面的。
事實上,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也是如此。按照韓非子的話說,叫做“主鬻官爵,臣賣智力”,國家在選擇人才,人才也在選擇國家。“合則留,不合則去”,“留者用之,去者送之”成為士人階層與國家在雙向選擇中的普遍法則。所以這裡不存在忠與不忠的問題,只有合不合適的問題。
另外後世所謂的忠君愛國,是秦統一天下進入中央集權的帝國制時代之後,漢武帝又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儒家提出的正統觀念。而春秋戰國時代則是百家爭鳴,各家都有自己的主張,那時的社會並沒有這種意識形態,而且儒家的孔子、孟子不也是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嗎?只是沒有那一家諸侯國願意用而已。
-
9 # eagles華夏
良禽擇木而棲!
那個時代的國和現在不是一個概念!
-
10 # sl87143
你就根本沒有看懂,春秋戰國時的國,就是現在的省,都是周天子分封的國,無論你在何國,都是周天子的臣民,尤如今天的東北人,不喜歡東北就搬去海南,仍然是華人一樣!
-
11 # 兔子愛吃豆
因為……當時所謂的國家說到底只是諸侯國而已,真正的boss是周天子。只要他們不是跟周天子對著幹基本上不會被認為謀反。哪怕是當時的人也沒有認為他們不忠。
換一種角度解釋,就好比是一個大的菜市場,管理人是周天子,裡面的位置都是他說了算。然後在裡面的小攤販為了獲取更好的位置而進行鬥毆,你會為了某個小弟從賣蔬菜跑到賣魚那群人裡而生氣嗎?沒必要啊……因為所有的攤位名義上都是周天子的。就跟現在有些人去公司裡上班,老闆對自己不好,自己換工作了難道還會有人來指責自己不忠嗎?
-
12 # 使用者1938501664146
戰國的許多國是國中國。如楚國就是湖北一帶,它上面是周朝。所以像屈原的愛國不是愛中國,他是愛諸侯國。
-
13 # 依與夢
最主要的原因:沒董仲舒儒家的迂腐思想毒害,士人忠的不是國,不是君,而是""伯樂"",良禽擇木而棲。
次要一點的原因:天下動盪,國君要的是有才之人,不是愚忠的廢物,才能的地位高於品德。
最後一點,壓根沒國籍概念,這一點不止先秦時期,後世也依舊存在。當時人們認可的是“華夷之辨”中的“華”,是一種文化圈。秦趙燕韓都是“華”,實質上沒什麼區別,所謂的“國”,在當時來看只是籍貫而已。民眾跨國遷徙都可以(《寡人之於國也》),何況士大夫階級?
-
14 # AlexanderS
因為那些國都只是諸侯國,並不是獨立的國家,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省。假設一個東北的跑上海打工,現在看沒什麼,當時一個齊國的跑秦國打工,同樣也沒什麼
-
15 # 青石5340
春秋戰國時期,共計一百零八國,主要大國有十幾個,其餘都是小國,但都是周天子的天下,由於周天子的無能,各路諸侯佔地為王,自封國家,並不斷透過戰爭以強併弱,一直到戰國晚期,只剩六國,不少名士不孝忠本國,那是因為諸侯國之間不存在國與國的關係,他們都是周天子臣子,不存罵名的問題。
-
16 # 一曲瀟湘夜雨愁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回覆列表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大家都習慣稱這個歷史時期叫春秋戰國,但是不要忘了它本質還是一個分封制的朝代,只是因為周室衰微禮崩樂壞,才會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本質上還是周朝的子民,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跨省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