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尚宮女史
-
2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自己的理解:
一、基本情況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李世民即位以後,做了一件比較重要的、關乎很多人利益的事情,那就是定功臣實封(實際的封邑及戶數)。這個事情做起來比較複雜,因為,李淵在唐朝初建、但尚未統一的時候,陸陸續續給了一些人實封,但不完整。後來,李唐進行統一戰爭的過程中,又出現一批功臣。再後來,玄武門之變又產生一批功臣。開國、統一戰爭、玄武門之變,三批功臣,亟待確定實封,以安撫眾人之心。
這個事情因為涉及功臣的切身利益,是不好推進的,特別是,李世民還允許功臣們對實封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結果很多人爭功,“於是諸將爭功,紛紜不已”(《資治通鑑》)。
《冊府元龜》卷128對此有特別生動的描寫:
初,丘師利等訴者極多,或懷袂指天,以手畫地。
丘師利等有些功臣指天畫地,看這意思已經爭吵起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武德九年(626)九月,出現了李神通直接向李世民申訴的場景。
二、李神通申訴
李神通直接向李世民公開申訴,認為自己的實封太低了,具體是這麼說的:
臣舉兵關西,首應義旗,今房玄齡,杜如晦等專弄刀筆,功居臣上,臣竊不服。(《資治通鑑》武德九年九月)
李世民也公開答覆:
義旗初起,叔父雖首唱舉兵,蓋亦自營脫禍。及竇建德吞噬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合餘燼,叔父望風奔北。玄齡等運籌帷幄,坐安社稷,論功行賞,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勳臣同賞耳!
這裡,從表面上看,李世民很不留情面的指出了李神通在武德二年(619)敗於竇建德、武德四年(621)敗於劉黑闥的經歷,並拒絕了李神通的申訴。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只是表面文章。實際上,這裡面有深一層的內容。
三、詳細分析
(一)李神通的公開立場
李神通在申訴時,點名指出了房玄齡和杜如晦,房杜代表的是哪一批人呢?主要是統一戰爭和玄武門之變的那一批功臣,特別是玄武門之變的那一批,而李神通代表的是什麼呢?表面來看,李神通雖然後來也參加了統一戰爭(未參與玄武門之變),但是正如李世民所說,敗仗居多,李神通最大的功勞是在李唐開國時期,就如他自己說的,“臣舉兵關西,首應義旗”,因此,我認為,李神通公開代表的主要是開國功臣,也代表了部分統一戰爭的功臣。
但是,這仍然只是表面現象。因為李神通雖然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但是,在武德末期李世民與李建成鬥爭時,就李神通的立場而言,他是明顯站在李世民這邊的。他的兒子李孝同,曾在秦王府任職,他在毒酒事件時及時攙扶李世民離開,算是救了李世民一命。因此,李神通實質上與李世民關係極為密切。既然如此,李神通為什麼這麼不長眼,竟然在這麼敏感的時候,公開向李世民發難呢?更加奇怪的是,李世民駁斥李神通以後,並未因此冷落李神通,反而在貞觀四年(630)李神通去世時極盡哀思。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李世民與李神通的實際目的
我們先來看看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最終的結果是什麼?結果是,原本爭功的諸將,看到連李神通都爭不來,索性就不爭了,定功臣實封這事兒,就算過關了:
諸將乃相謂曰:"陛下至公,雖淮安王尚無所私,吾儕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悅服。(《資治通鑑》)
意思是,諸將互相之間說:陛下連對淮安王(李神通)都沒有偏向,我們這些人還能爭到什麼呢?哪敢不安分呢?
從中可以看出,諸將也是知道李神通與李世民關係非常不一般的,所以看到李神通都沒成功,他們也就死心了。
因此,我認為,李神通公開申訴,李世民公開駁回,很可能是兩人唱的一出雙簧。就是演給別人看的,以便讓其他想爭功的功臣們死心。
也正因為如此,李神通貞觀四年(630)去世時,“太宗為之廢朝,贈司空,諡曰靖”,後來在貞觀十四年(640),“詔與河間王孝恭、贈陝州大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贈民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配饗高祖廟庭”。(《舊唐書》李神通傳)
-
3 # 動漫震
李世民是大家非常推崇的一位皇帝他的用人才能讓人佩服手下有很多精兵良將也因此打下了李唐江山但是李世民這樣的人手下也有一個窩囊將
一生從未打過勝仗
所謂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李世民難道不怕這個人帶壞了他計程車兵嗎
這就要說到此人的身份了
此人姓李名壽號神通
是李世民的堂叔父
出身自然是非常顯赫的
在李淵和李世民起兵之處 李神通就率先相應
李淵對於這個和他們同根同族
又最先選擇和他們綁在一根繩上的自己人
自然是給予了非常特殊的待遇
雖然李神通沒什麼大本事
李淵依舊在建立唐朝後 將其封為鄭國公
出於政治原因 不久又被升為郡王
在李世民將所有宗室郡王都將為國公時
李神通依舊特殊地沒有被降爵
雖然他沒有參與進玄武門之變
但他和李世民平時關係很好
又因為獨特的身份和象徵作用
在論功時得到了很大的封賞
可李神通卻認為自己的功勞應該更高
李神通當時就被李世民打臉了
李世民直接點出
他作戰時全軍覆沒、丟盔棄甲
還表示自己不能徇私
李世民曾多次將重任委託給李神通
但最終結果是讓他失望的
李神通跟隨李世民作戰
還能得到一些功勞
一旦自己獨當一面就完全走了樣
他第一次獨自帶兵對戰的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聽說唐軍派了李神通來
嚇得大汗直流
結果這場仗卻出乎意料地成全了竇建德
李神通面對竇建德不戰而逃 結果被俘虜
李神通從沒自己打過勝仗
但人家的墓誌銘上卻被比作了戰神刑天
他死後為何被稱為戰神
這和古代對死者的美化有很大關係
不過一般古人寫墓誌銘
還是依照生平來適當誇大的
像李神通這樣的誇大到沒邊的
還真沒見幾個!
回覆列表
李淵在太原起兵,李神通是唯一的在外地響應起義的李氏宗親,而且當時他是和平陽昭公主一起迎接李淵渡過黃河的,頗得李淵信任。但李神通確實沒有軍事才能,攻打宇文化及失敗,反被竇建德俘虜;後來平定劉黑闥又大敗而歸。但因為他的李氏宗親的身份,一直得到重用。李世民繼位後論功行賞,李神通見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在自己之上,心中難服,但卻直接被李世民給懟回去了。那麼,李世民當時是怎麼說的呢?
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也就是李世民的叔父。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朝廷逮捕李淵在長安的宗親,當時李淵的女婿柴紹已經去了太原,平陽昭公主安排妥當,帶著馬三寶等人回到了鄠縣,而李淵的堂弟李神通先一步逃到了那裡,與史萬寶、柳崇禮等人謀劃起義以響應李淵。絲竹園中原有何潘仁聚眾為盜,平陽昭公主派馬三寶去勸降,一起歸於李神通。他們就以此處為根據地,不斷擴大地盤,然後迎接李淵渡過黃河,一起攻打長安,李神通被任命為宗正卿。
李淵稱帝后,李神通成為淮南王和山東道安撫大使,統管山東地區的各路兵馬,崔幹為其副手。619年,李神通在魏縣進攻剛剛在童山大戰中大敗的宇文化及,然後在聊城對宇文化及形成包圍之勢,宇文化及眼見沒有糧食了,就請求投降,但是李神通不願意,眼看就要獲得勝利了,李神通還想著取勝後掠奪財物犒賞軍隊。但崔幹提醒李神通,竇建德的部隊馬上就來了,到時候很可能內外受敵。李神通不聽勸告,結果宇文化及等來了宇文士及從濟北運來的糧食,繼續抵抗,而李神通卻又因為害怕趙君德爭功,貽誤戰機。最終李神通大敗於竇建德,成了竇建德的俘虜,好在竇建德並沒有為難李神通,後來又把李神通放了。
621年,李神通擔任山東道行臺尚書右僕射,率大軍攻打劉黑闥,李神通大敗,兵馬軍資損失了近三分之二。622年,李神通又攻打徐圓朗,在李世民打的差不多的時候,才讓李神通繼續攻打徐圓朗,之後又跟隨李世民平定了劉黑闥叛亂 ,升為左武衛大將軍。
李神通和李世民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爭儲過程中是站在李世民這邊的,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給李世民喝毒酒的時候,李神通也在,就是他護送李世民回府的,但李神通並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登基後,在九月論功行賞,當時李世民已經和大臣們議定好了開國功臣們的爵位和食邑,然後讓陳叔達在大殿宣佈,並說:“朕已經按照等級排列好了你們的賞賜,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你們自己可以提出來。”陳叔達宣佈完之後,很多大將都在底下爭功,李神通首先表示不服,說:“我是第一個響應義旗的,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不過是舞文弄墨,功勞卻在我之上,我不服。”
李世民沒好氣的說:“叔父雖然首先響應義旗,但也是躲避災禍的一種方式罷了。竇建德犯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集結餘部,叔父又丟盔棄甲。而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立下大功。論功行賞,自然會排在叔父之上。叔父做為皇親國戚,朕已經待您不薄,如今又要和有功之臣爭功,朕怎能徇私情呢? ”
李神通老臉一紅,沒再說什麼,李世民的話倒是讓所有的人都不再表示異議,畢竟李世民連對自己的叔父都不循私情,這是真的很公平,大家都應該安分才對。
實際上,李神通在大唐享受的待遇是很高的,627年,李神通得以開府儀同三司,得食實封500戶。630年去世,640年,配享唐高祖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