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蕭山雞介紹: “蕭山雞”以體形大、肉質好、外貌美著稱,其羽毛、喙、腳都為黃色,俗稱"三黃雞"。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港澳市場上也享有聲譽,是一種優良的地方品種。農林部投資100萬元,已建成種雞場。"蕭山三黃雞"肌纖維細,肉嫩脂黃,汁鮮美芳香,為贈友、宴請賓客的上品。 2.浙江龍井茶介紹: 龍井茶,堪與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譜中的後起之秀。蕭山是浙江龍進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浙江龍井茶在我市的社會價值要超過它的經濟價值。在招待親朋好友時或喜慶宴會後,如能飲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可以增添親切熱烈的氣氛。 3.湘湖蓴菜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湘湖 產品特性:脆嫩爽口、香氣濃郁、風味獨特。 產品成分:維生素B12、蛋白質、礦物質等。 產品功效: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防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 產品簡介:湘湖蓴菜,為名貴水生植物,珍貴菜餚,具有潤滑不膩,清香爽口,蛋白質含量高等特色。早在1600年前,中國東晉時就有“蓴羹鱸膾”的記載,以蓴菜調羹,成為宮庭佳餚。南宋嘉泰《會稽志》載:“蕭山湘湖之蓴特珍,柔滑而腴。”明代《西湖遊覽志餘》記述:宋代“西湖第三橋(今蘇堤望山橋)近出蓴菜,不下湘湖者。”蓴菜原在湘湖和西湖自然生長。20世紀60年代後期, 產品歷史:蕭山湘湖蓴菜具有悠久的載培歷史,相當的知名度,宋代詩人陸游(公元1125-1210年)有四十餘首描寫蓴菜的詩作,詩中詳盡描述了蓴菜的採摘、上市、烹煮等情景。“攜友共採湘湖蓴”“小艇湘湖自採蓴”二句詩,深刻體現了詩人興致勃勃地採摘蓴菜的情景。南宋《會稽志》載:“蕭山湘湖之蓴特珍”。明萬曆《蕭山縣誌》雲:“蓴出湘湖至美較勝他產”,烹調“西湖蓴菜湯”盛名之後,其所用蓴菜亦多產自湘湖。《蕭山縣誌稿》(1935年)記載:“杭州盛行蓴菜,西湖所產無多,皆由蕭山販往”。 4.蕭山三黃雞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 產品特性:個體肥大,肉質白嫩,味鮮美,口味獨特。 產品成分:蛋白質、脂肪、糖類、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產品功效: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補益五臟、治脾胃虛弱之功效。 產品簡介:蕭山雞又稱蕭山大種雞、越雞,屬肉蛋兼用型良種。其體形肥大,一般成年公雞體重約3-3.5千克,母雞約2千克,閹雞達5千克。其羽毛、喙部和腳脛均呈金黃色,故又稱三黃雞。胸部肌肉特別發達,兩肢粗壯結實,性活潑好動,喜覓活食。 蕭山雞產於浙江省蕭山市,主要分佈於瓜瀝、義蓬、坎山、城北等地。產區地處錢塘江沖積平原,農業發達,飼料豐富,又適宜雞群放養,加上當地農民養雞經驗豐富,故形成該雞成熟早、生長快,體型肥大、肉質細嫩、產蛋率高等特點。近年來,建立種雞場,進行復壯提純,解決雞種雜和退化問題。電孵生產的雛雞,飼養180天左右即能生蛋,年產蛋120-150枚,枚重54-56克。雞肉脂肪含量較普通雞少,據測定,100克雞肉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僅1克左右。成雞適時閹割,可加速生長,體形高大,俗稱"蕭山紅毛大閹雞"。傳說蕭山雞的起源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宮中飼養的越雞傳入民間而來,故又稱“越雞”;而因其喙黃、羽黃、腳黃,故又名“三黃雞”。此雞個體肥大,肉質白嫩,味鮮美,前期生長快,抗病力、覓食力和適應性強,是全國八大優良雞種之一。主要產地在瓜瀝、義蓬、城北等地。 產品歷史:早在春秋時代,民間土種雞被擇優選入越王宮中,供觀賞玩樂之用,逐漸形成性狀良好的雞種,名為"越雞"。後來由宮中傳至民間,再經精心培育成為今日的蕭山雞,故其飼養歷史已達2000餘年。 5.蕭山蘿蔔乾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蕭山 產品特性:色澤黃亮、條形均勻、鹹甜適宜、脆嫩鬆口。 產品成分:它富含木質素,鉬,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和大量的維生素c。 產品功效:降血脂、降血壓、消炎、開胃、清熱生津、防暑、消油膩、破氣、化痰、止咳、抗癌。 產品簡介:蕭山蘿蔔乾產於浙江省蕭山市,以該市“一刀種”蘿蔔為原料,以其長度與菜刀相近,加工時一刀可分兩半而得名,為早餐佐食之佳品。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參,故有“十月蘿蔔賽人參”之說。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蘿蔔的。據《中國土特產大全》記載:蕭山蘿蔔乾“食之有消炎、防暑開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餚”。主要產地分佈在蕭山市的坎山、赭山、義蓬、瓜瀝、城北等鄉鎮。 產品典故: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從華容道奪路而逃,適值天熱,幾萬大軍又飢又渴,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道旁有大片蘿蔔地,士兵們拔起蘿蔔充飢,這塊蘿蔔地為挽救曹軍生命起了關鍵作用,後來被稱為“救曹田”。 6.蕭山黴乾菜介紹: 產品產地:杭州蕭山 產品特性:香氣濃郁,味美質嫩,久貯不變。 產品成分: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氨基酸。 產品功效: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 產品簡介:黴乾菜別有風味,又是價廉物美的副食品,吃了開胃,夏天用它做湯佐餐,還有消暑防痧之效,所以在民間,幾乎家家醃製,常年食用。蕭山黴乾菜是夾灶鄉的傳統特產。夾灶原屬紹興縣,此產品由大葉芥加工而成,是一種常年食用的大眾化食品。“乾菜燜肉”為民間傳統風味的名菜。歷來主銷紹興、寧波、杭州,近年已遠銷江西、湖南等地,外銷量1000噸左右。 產品典故:說得是從前有一位聰明伶俐的姑娘叫培紅,因家境清貧,從小在一家姓張的財主家當丫頭。這個張姓財主很刻薄,給丫頭和長工吃得都是黃菜爛葉。培紅暗地裡將菜葉用鹽加以醃製,果然使菜味道鮮美。有一天,被財主發現了。財主感到很奇怪,拿來一嘗,滋味固然不同尋常,就要培紅立即給他做一碗送去。培紅就用沒有醃製過的爛菜燒了一大碗送到財主桌上,財主一嘗,又苦又鹹,頓時怒氣沖天,破口大罵,並拿起那碗爛菜朝培紅頭上砸去,培紅躲避不及,碗正打在太陽穴上,流血身亡。長工們聞訊後怒不可遏,一擁而上,把財主打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培紅,就把這種醃菜稱作培紅菜。古鎮人讀培紅與蓓蕻時的音是一樣的,就一直這麼叫了下來。而我知道,正確的叫法應該叫蓓蕻菜,醃製黴乾菜的芥菜,也有叫雪裡蕻菜的。 7.蕭山青梅介紹: 產品產地: 浙江蕭山 產品特性: 果青、汁多、肉厚、核小、皮薄、質脆、酸味純正。 產品成分: 富含鈣、鎂、鉀、納、磷、鐵等礦物質。 產品功效: 梅子的營養價值可說非常高,它屬於礆性食物,酸味來源是有機酸,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礆性,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預防貧血,還能抗老化、助消化、抑制感冒咳嗽,連暈車止吐、醒酒除口臭,都有妙效,是不可多得的家庭必備零食和藥材。 產品簡介: 據城山諸塢村《諸氏宗譜》記載,青梅在諸塢栽植已有1090年曆史。蕭山青梅以而馳名中外,產品遠銷港澳等地。以青梅為原料加工製成陳皮梅、甜梅、青梅、梅乾、烏梅等,也可精製成蜜餞、飲料,還可供藥用,在染料工業上又可用作媒染劑。蕭山是全國重點青梅基地之一。產地主要在城山鄉諸塢村、傅墩村、所前鄉山裡王村、通濟鄉邱家塢村。 產品典故: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計程車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8.蕭山楊梅介紹: 產品產地:杭州蕭山 產品特性:核小,肉柱圓,味鮮甜。 產品季節: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葉,6月20日前後成熟。 產品功效: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腎利尿、祛暑解悶。 產品成分:糖類和維生素。 產品功效:增進食慾、祛暑生津、抑菌止痢、收斂消炎、益腎利尿、祛暑解悶。 產品簡介:“寶跨荔枝,芳軼木蘭;懷蕊挺實,涵黃糅丹;鏡日繡壑,霞綺巒;為我羽翼,委君玉盤。”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是將楊梅入詩的第一人!這首《楊梅頌》把楊梅的色、香、味、形及生長環境、裝盤品嚐寫得極為形象而優美。楊梅是浙江特產。蕭山、慈溪、餘姚、蘭溪等地都是楊梅產地,其中以蕭山杜家一帶所產楊梅最負盛名。這種楊梅顆粒大,每500克28個到30個。夏至楊梅滿山紅”是蕭山的俗諺。今年“夏至”在6月21日,若在這個節氣前後到楊梅林中轉轉,但見綠蔭翳翳,丹實累累,其甘香氣味,令你饞涎欲滴。 產品典故: “五月楊梅己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這是唐朝詩人讚美楊梅的詩句。故事說古代梁國楊氏有子叫楊修,聰穎過人,九歲那年,其父之友孔君來訪,正巧他父親外出,楊修拿出幾盤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盤楊梅,孔指著對楊修說:“這才真正是你楊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詩人 9.蕭山花邊介紹: 蕭山花邊又名萬縷絲、萬里斯,於二十世紀初由義大利威尼斯傳入蕭山坎山鎮。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創新,由原來的花樣單調發展為如今的品類繁多,有床罩、臺毯、窗簾、沙發套、座墊、胸花、繡衫等2000多種,構圖新穎,色調素雅,工針多樣,技藝精湛,其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與地區。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巨幅萬縷絲花邊窗簾、寧夏廳的花邊窗簾和杭州機場貴賓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蕭山花邊的代表傑作。
1.蕭山雞介紹: “蕭山雞”以體形大、肉質好、外貌美著稱,其羽毛、喙、腳都為黃色,俗稱"三黃雞"。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港澳市場上也享有聲譽,是一種優良的地方品種。農林部投資100萬元,已建成種雞場。"蕭山三黃雞"肌纖維細,肉嫩脂黃,汁鮮美芳香,為贈友、宴請賓客的上品。 2.浙江龍井茶介紹: 龍井茶,堪與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譜中的後起之秀。蕭山是浙江龍進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浙江龍井茶在我市的社會價值要超過它的經濟價值。在招待親朋好友時或喜慶宴會後,如能飲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可以增添親切熱烈的氣氛。 3.湘湖蓴菜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湘湖 產品特性:脆嫩爽口、香氣濃郁、風味獨特。 產品成分:維生素B12、蛋白質、礦物質等。 產品功效: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防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 產品簡介:湘湖蓴菜,為名貴水生植物,珍貴菜餚,具有潤滑不膩,清香爽口,蛋白質含量高等特色。早在1600年前,中國東晉時就有“蓴羹鱸膾”的記載,以蓴菜調羹,成為宮庭佳餚。南宋嘉泰《會稽志》載:“蕭山湘湖之蓴特珍,柔滑而腴。”明代《西湖遊覽志餘》記述:宋代“西湖第三橋(今蘇堤望山橋)近出蓴菜,不下湘湖者。”蓴菜原在湘湖和西湖自然生長。20世紀60年代後期, 產品歷史:蕭山湘湖蓴菜具有悠久的載培歷史,相當的知名度,宋代詩人陸游(公元1125-1210年)有四十餘首描寫蓴菜的詩作,詩中詳盡描述了蓴菜的採摘、上市、烹煮等情景。“攜友共採湘湖蓴”“小艇湘湖自採蓴”二句詩,深刻體現了詩人興致勃勃地採摘蓴菜的情景。南宋《會稽志》載:“蕭山湘湖之蓴特珍”。明萬曆《蕭山縣誌》雲:“蓴出湘湖至美較勝他產”,烹調“西湖蓴菜湯”盛名之後,其所用蓴菜亦多產自湘湖。《蕭山縣誌稿》(1935年)記載:“杭州盛行蓴菜,西湖所產無多,皆由蕭山販往”。 4.蕭山三黃雞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 產品特性:個體肥大,肉質白嫩,味鮮美,口味獨特。 產品成分:蛋白質、脂肪、糖類、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產品功效: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補益五臟、治脾胃虛弱之功效。 產品簡介:蕭山雞又稱蕭山大種雞、越雞,屬肉蛋兼用型良種。其體形肥大,一般成年公雞體重約3-3.5千克,母雞約2千克,閹雞達5千克。其羽毛、喙部和腳脛均呈金黃色,故又稱三黃雞。胸部肌肉特別發達,兩肢粗壯結實,性活潑好動,喜覓活食。 蕭山雞產於浙江省蕭山市,主要分佈於瓜瀝、義蓬、坎山、城北等地。產區地處錢塘江沖積平原,農業發達,飼料豐富,又適宜雞群放養,加上當地農民養雞經驗豐富,故形成該雞成熟早、生長快,體型肥大、肉質細嫩、產蛋率高等特點。近年來,建立種雞場,進行復壯提純,解決雞種雜和退化問題。電孵生產的雛雞,飼養180天左右即能生蛋,年產蛋120-150枚,枚重54-56克。雞肉脂肪含量較普通雞少,據測定,100克雞肉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僅1克左右。成雞適時閹割,可加速生長,體形高大,俗稱"蕭山紅毛大閹雞"。傳說蕭山雞的起源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宮中飼養的越雞傳入民間而來,故又稱“越雞”;而因其喙黃、羽黃、腳黃,故又名“三黃雞”。此雞個體肥大,肉質白嫩,味鮮美,前期生長快,抗病力、覓食力和適應性強,是全國八大優良雞種之一。主要產地在瓜瀝、義蓬、城北等地。 產品歷史:早在春秋時代,民間土種雞被擇優選入越王宮中,供觀賞玩樂之用,逐漸形成性狀良好的雞種,名為"越雞"。後來由宮中傳至民間,再經精心培育成為今日的蕭山雞,故其飼養歷史已達2000餘年。 5.蕭山蘿蔔乾介紹: 產品產地:浙江蕭山 產品特性:色澤黃亮、條形均勻、鹹甜適宜、脆嫩鬆口。 產品成分:它富含木質素,鉬,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和大量的維生素c。 產品功效:降血脂、降血壓、消炎、開胃、清熱生津、防暑、消油膩、破氣、化痰、止咳、抗癌。 產品簡介:蕭山蘿蔔乾產於浙江省蕭山市,以該市“一刀種”蘿蔔為原料,以其長度與菜刀相近,加工時一刀可分兩半而得名,為早餐佐食之佳品。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參,故有“十月蘿蔔賽人參”之說。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蘿蔔的。據《中國土特產大全》記載:蕭山蘿蔔乾“食之有消炎、防暑開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餚”。主要產地分佈在蕭山市的坎山、赭山、義蓬、瓜瀝、城北等鄉鎮。 產品典故: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從華容道奪路而逃,適值天熱,幾萬大軍又飢又渴,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道旁有大片蘿蔔地,士兵們拔起蘿蔔充飢,這塊蘿蔔地為挽救曹軍生命起了關鍵作用,後來被稱為“救曹田”。 6.蕭山黴乾菜介紹: 產品產地:杭州蕭山 產品特性:香氣濃郁,味美質嫩,久貯不變。 產品成分: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氨基酸。 產品功效: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 產品簡介:黴乾菜別有風味,又是價廉物美的副食品,吃了開胃,夏天用它做湯佐餐,還有消暑防痧之效,所以在民間,幾乎家家醃製,常年食用。蕭山黴乾菜是夾灶鄉的傳統特產。夾灶原屬紹興縣,此產品由大葉芥加工而成,是一種常年食用的大眾化食品。“乾菜燜肉”為民間傳統風味的名菜。歷來主銷紹興、寧波、杭州,近年已遠銷江西、湖南等地,外銷量1000噸左右。 產品典故:說得是從前有一位聰明伶俐的姑娘叫培紅,因家境清貧,從小在一家姓張的財主家當丫頭。這個張姓財主很刻薄,給丫頭和長工吃得都是黃菜爛葉。培紅暗地裡將菜葉用鹽加以醃製,果然使菜味道鮮美。有一天,被財主發現了。財主感到很奇怪,拿來一嘗,滋味固然不同尋常,就要培紅立即給他做一碗送去。培紅就用沒有醃製過的爛菜燒了一大碗送到財主桌上,財主一嘗,又苦又鹹,頓時怒氣沖天,破口大罵,並拿起那碗爛菜朝培紅頭上砸去,培紅躲避不及,碗正打在太陽穴上,流血身亡。長工們聞訊後怒不可遏,一擁而上,把財主打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培紅,就把這種醃菜稱作培紅菜。古鎮人讀培紅與蓓蕻時的音是一樣的,就一直這麼叫了下來。而我知道,正確的叫法應該叫蓓蕻菜,醃製黴乾菜的芥菜,也有叫雪裡蕻菜的。 7.蕭山青梅介紹: 產品產地: 浙江蕭山 產品特性: 果青、汁多、肉厚、核小、皮薄、質脆、酸味純正。 產品成分: 富含鈣、鎂、鉀、納、磷、鐵等礦物質。 產品功效: 梅子的營養價值可說非常高,它屬於礆性食物,酸味來源是有機酸,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礆性,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預防貧血,還能抗老化、助消化、抑制感冒咳嗽,連暈車止吐、醒酒除口臭,都有妙效,是不可多得的家庭必備零食和藥材。 產品簡介: 據城山諸塢村《諸氏宗譜》記載,青梅在諸塢栽植已有1090年曆史。蕭山青梅以而馳名中外,產品遠銷港澳等地。以青梅為原料加工製成陳皮梅、甜梅、青梅、梅乾、烏梅等,也可精製成蜜餞、飲料,還可供藥用,在染料工業上又可用作媒染劑。蕭山是全國重點青梅基地之一。產地主要在城山鄉諸塢村、傅墩村、所前鄉山裡王村、通濟鄉邱家塢村。 產品典故: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計程車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8.蕭山楊梅介紹: 產品產地:杭州蕭山 產品特性:核小,肉柱圓,味鮮甜。 產品季節: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葉,6月20日前後成熟。 產品功效: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腎利尿、祛暑解悶。 產品成分:糖類和維生素。 產品功效:增進食慾、祛暑生津、抑菌止痢、收斂消炎、益腎利尿、祛暑解悶。 產品簡介:“寶跨荔枝,芳軼木蘭;懷蕊挺實,涵黃糅丹;鏡日繡壑,霞綺巒;為我羽翼,委君玉盤。”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是將楊梅入詩的第一人!這首《楊梅頌》把楊梅的色、香、味、形及生長環境、裝盤品嚐寫得極為形象而優美。楊梅是浙江特產。蕭山、慈溪、餘姚、蘭溪等地都是楊梅產地,其中以蕭山杜家一帶所產楊梅最負盛名。這種楊梅顆粒大,每500克28個到30個。夏至楊梅滿山紅”是蕭山的俗諺。今年“夏至”在6月21日,若在這個節氣前後到楊梅林中轉轉,但見綠蔭翳翳,丹實累累,其甘香氣味,令你饞涎欲滴。 產品典故: “五月楊梅己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這是唐朝詩人讚美楊梅的詩句。故事說古代梁國楊氏有子叫楊修,聰穎過人,九歲那年,其父之友孔君來訪,正巧他父親外出,楊修拿出幾盤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盤楊梅,孔指著對楊修說:“這才真正是你楊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詩人 9.蕭山花邊介紹: 蕭山花邊又名萬縷絲、萬里斯,於二十世紀初由義大利威尼斯傳入蕭山坎山鎮。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創新,由原來的花樣單調發展為如今的品類繁多,有床罩、臺毯、窗簾、沙發套、座墊、胸花、繡衫等2000多種,構圖新穎,色調素雅,工針多樣,技藝精湛,其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與地區。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巨幅萬縷絲花邊窗簾、寧夏廳的花邊窗簾和杭州機場貴賓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蕭山花邊的代表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