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鄉大哥1
-
2 # 子衿書法
都大了。書法入門的字型大小,是很講究的,太大,運筆線路太長,控制不住。太小,點畫的精細難以達到。
合適的大小,一寸左右。不要超過五公分。這個尺寸大小的字,手腕的活動範圍不是太大,能夠比較快的取得收效。學習之初的第一關,是控筆的穩定性。有了穩健的控筆能力,才能去談後面的筆法和結構練習。
學習書法,不是去從難度係數高的地方開始。它和體操,跳水運動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哪個教練員會對一個才練習體操的人進行騰空翻轉四周半的練習。李小雙也不能,對吧!大字和小字,就是書法中的高難度動作。寸楷,才是最易於掌控的基本功。
當你的運筆能力提高了,運筆穩健以後,再去寫十公分左右的字,進一步增強運筆的穩健,掌握運筆時的提按。循序漸進的練習,才能使筆力不斷增強。如果一開始就練習很大的字,你的毛筆就會成為手的支撐點,筆會下壓的太深,提不起筆來,筆畫寫出來是沒有變化的,粗細一個樣。這就是你寫字的時候,把筆按到了你感覺到舒服的那個點上。但毛筆是軟的,你舒服了,它就已經被你按到了筆管根部了,成了“硬筆”書法了。這是初學者以及長期練習書法的愛好者應該明白的道理。
-
3 # 麓風軒
學毛筆字,寫大寫小看起來是個小問題,其實效果差距很大。剛學習毛筆字,應該寫毛邊紙自帶格子大小的中楷,題中說的八公分左右也是中楷範圍(相對於十六公分字,可以籠統地叫小字)。原因有三:
1、小字大字主要在於枕腕懸腕不一樣。初學時候寫八公分左右的字,主要鍛鍊手指、手腕,可以採用“枕腕法”,以左手枕右手腕;也可以採用“提腕法”:即肘著案而虛提手腕書寫。
(枕腕法)
而寫十六公分左右的大字,需要站立書寫,用“懸腕法”:即將腕、肘懸起,整個右臂離開桌面,憑虛而運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有較大難度,不好掌握。
(提腕法)
2、小字練習更有效率,初練大字費時費力。中小楷容易與原帖對比,便於觀察,書寫起來也更加便捷,能提高臨寫效率,若寫大字,費紙費墨不說,還寫得慢,費時費力,效率不高,這樣對練習是不利的。這也就是絕大部分書法家、書法愛好者都臨寫中楷大小字的原因。
(懸腕法)
3、小字更容易掌握,大字難度更大。小字寫起來更加輕鬆,能達到自然書寫的狀態;寫大字全身心投入,全身運動,寫起來也比較累,容易給初學者造成壓力。所以,我們購買的大部分毛筆字帖都是中楷大小。
因此,建議初學者都先學毛邊紙自帶格子大小的字(中楷)即可。 -
4 # 千年蘭亭
初學寫字,會面臨很多選擇。
首先是字帖,要根據個人性格、愛好選擇經過千百年檢驗的古代法帖,不要選現代人的字帖。
紙張可以是毛邊紙,也可以是報紙,如果是報紙,建議用存放過一兩年的舊報紙。
毛筆應選用兼毫或狼毫。
至於字的大小,8公分都有點大,一般建議5-6公分。初學寫字不要急於寫大字。
-
5 # 華夏曆史文化
應該寫八公分左右的小字。
古人一般寫的也是小字,碑帖留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小字。現在看到的很多大字帖,多是拓下來再放大而已。
-
6 # 曾憲全110401818
剛學寫毛筆字,手臂手腕很易皮勞,痠痛,羶抖,需要很長時間來克服,不要貪多,每次寫二十三十字就需休息,休息的好處是有時間來總結經驗,和發現問題,也能緩解精神緊張。少寫,多想,進步反快。
當你打寸方以下的字練好後,臂有力了,手腕可以懸空了,這時才可練大字,大字的筆畫行程遠。所以剛學寫字,不建議寫大字。
-
7 # 千千千里馬
不論多大年齡的朋友,初學書法,不要太大。
這裡還有一個科學問題,就是視域統合。簡單說,就是視域越大,控制能力越分散。所以,一般寫五公分大小的字就足夠了。
古人學書法,也不是一上手就大筆大字的寫,而是從小字開始,或者中楷學起,有一定的用筆基礎,可以稍大一些寫字也未嘗不可。
唐代大詩人杜甫就練過大字,老了回憶當時的情景還是非常自信的。
但是,絕對不是一開始就寫大字。
我們剛才說了,初次學習書法,頭一個視域與注意力統合問題。而注意力需要訓練和適應。
就這個科學原理來看,你也不能第一課就一拳頭半大的字學書法吧?
不但很吃力,也很浪費紙張。
學習書法要循序漸進,科學施教。不能搞鋪張浪費,虛張聲勢。
一般先學中楷好一點,學一段時間之後,就學習大楷,但是,大楷也不要太大,十六公分差不多就是榜書了。成年人都不好把握,何況青少年小朋友呢。
再說,寫那麼大,筆法控制的難度也增加了,這不是提高學習難度了嗎?
-
8 # 夢迴古重泉
雖說當今書法老師教學生大都讓學生先寫大字,也就是中楷,但我卻一直認為:原帖字多大,就應該寫多大。
不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是寫多大的字用多大的筆,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來說,原碑的字也就一元硬幣那麼大,而市面上流行的九成宮字帖多以放大版為主。想想歐公當年寫此碑之時用的多大的筆?我認為應該用的是現在小楷毛筆那麼大的筆。
如果我們練習歐楷的放大版,用小楷筆肯定是不行的。我用過較大的兼毫筆寫九成宮,雖然寫起來大小筆的筆法基本相同,但相對來說,使用大筆的難度要比小楷筆要大,這點體現在歐楷最具代表性的“點”、“豎鉤”“斜(戈)鉤”中,不信您可以去試試,使用小楷筆更容易出鉤。
所以,我認為,若想學習古人筆法筆意,最好原帖的字多大,您就寫多大。
-
9 # 墨寶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硬性的規定
我來問您一個問題,您初學毛筆字能把字寫的很小嗎?能把字寫的很大嗎?
估計都夠嗆,大字有大字的寫法,小字有小字的寫法,都不盡相同!建議您找本字帖,然後儘量往小了寫,最好是跟原帖差不多大!但是需要時間!
還有就是您寫八公分和十六公分大的字,肯定要站著寫,但是很多古帖的字都是小字,比如《書譜》《聖教序》等等,原則應該坐著去寫,所以最開始要先練習懸腕,不要著急懸肘!
不管寫多大,都要有法可依,就是多臨帖,認真臨!不要一上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那叫江湖體!
祝您進步
-
10 # 行者255207922
一般情況下,初學者練習過大過小都不適合(當然還要分情況而定,比如有寫字基礎、對結構掌握較好的人),過大的字練習筆觸可以,可能結構不太好把握,過小的字結構容易掌握些,但點畫細微不容易掌控。
初學者書寫,建議不超過8公分吧。一般情況下,書法大、中、小楷尺寸分別在4公分以上、2-4公分和2(有說1.5)公分以下,8公分算大楷字了,書寫起來筆觸、結構等比較容易把握。
看古人原碑帖字都比較小,特別是書法帖類內容,主要原因:一是是受實用性因素影響。比如寫個手卷、手札等,古代主要是從實用性書寫的,寫個信、拜帖等總不能搞個4尺巨幅吧;二是受物料等因素影響。古代造紙尺幅都比較小,主要是長期以來技術達不到造不出大尺幅的宣紙,紙張價格昂貴,這也是影響古人書寫字型大小的原因;三是受到古代整體書法環境影響。古人沒有現代人書寫的便利條件,那時候沒有現代影印技術,古人法帖少,能夠拿到、看到的人多為富庶家族子弟,無論是從接觸條件或者時間等層面,窮人大都沒有更好從事書法練習、創作的條件,所以相對高層級書法練習創作人群範圍較小,也從很大因素上限制了書法的發展,沒有現在所謂的專業書畫家,也沒有類似專門的書法展,所以從形式上影響了古代書法的多樣性。
當然,現在的條件非常有利於書法練習和創作,無論從法帖、工具或者是物料,都給練習者提供了諸多便利,高畫質放大版字帖,廉價的練習用紙,不佔筆墨的水寫類布、紙,書寫較大點的字型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適合自己的書寫習慣或者感覺。
多說幾句,書法從實用性向理論、藝術性的轉變過程相對漫長,書法理論應該是從漢魏以後逐步剝離出來,但也是實用、藝術和專門理論結合度挺高的,所以這是古代書法發展紮實性基礎所在。到了後期,硬筆、電腦等工具的出現,將書法從實用性踢出,幾乎成為了現代人純粹欣賞性、創作性、藝術性為主的書法,從事書法或有關的人群日益收縮,所以現在有書畫家、專業的書畫家,覺得這也是書法這門國粹逐步隕落的真正原因所在。
當前,國家將書法等傳統國粹重新定義到文化復興、文明傳承高度,對書法來說應該是一種利好,但如果沒有實用性作為基礎,相像再回復到古代書法的鼎盛成為一種奢侈,書法將更多地成為一種符號或文化現象。
回覆列表
當然是先練八公分的字了,5-8公分都是正常的,這麼大字能夠容易把字的筆劃分佈開,又容易寫得緊湊,同時可以使每個筆劃都寫得完整,新人學書不懂規律,不懂避讓,所以太小字容易寫成一灘墨了,如果寫得字太大,一個是筆劃難控制,另一個容易把字寫散架了,而且寫大字需站立懸腕懸肘書寫,這都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用的練習紙的格子也有大小之分,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毛筆也可以買中楷用的狼毫或狼兼毫為好,不要用羊毛類太軟的毛筆,毛軟剛學書法駕馭不了筆。
學習毛筆字是一輩子的事,所以先學習筆墨紙硯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字的大小也是看自己練習的情況而定,寫中楷容易上手,小楷可以讓人懂得寬博之要,寫大字讓人懂得收緊之秘,什麼字都有方法和要點,不斷學習才是快樂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