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式設計頌

    欣賞畢加索油畫

    一、畫家生平。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畢加索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畢加索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巴勃羅·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畢加索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畢加索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畢加索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開啟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進。也正因此畢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紀正是屬於畢加索的世紀。畢加索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加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加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加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臺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加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加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彷彿他還活在人

    二、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Cubism)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又譯為立方主義,1908年始於法國。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藝術家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物件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物件物最為完整的形象。物體的各個角度交錯迭放造成了許多的垂直與平行的線條角度,散亂的陰影使立體主義的畫面沒有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造成的三維空間錯覺。背景與畫面的主題互動穿插,讓立體主義的畫面創造出一個二維空間的繪畫特色。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8年,由當時居住在 法國巴黎蒙馬特區的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

    立體主義的主將是畢加索和布拉克。其中畢加索的油畫《亞威農少女》(1907年),被認為是第一幅包含了立體主義因素的作品。

    三、作品欣賞

    畢加索的名作《格爾尼卡》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是聯合國會議大廳裡永久陳列的一幅畫,完成於1937年。《格爾尼卡》起初是畢加索接受西班牙政府的委託為巴黎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的裝飾畫,而今天《格爾尼卡》是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代表作品為世人仰慕,並時刻警示人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格爾尼卡》寬350.5釐米,長782.3釐米。畢加索對立體主義繪畫進行分解,以半立體、半剪紙的方法用寓意和象徵的手法進行表現,作品僅用黑、白、灰三色來畫。《格爾尼卡》很有名,大到美術史,小到中小學的美術課本都有專門介紹。

    1937年4月的某一天,在巴黎躲避戰亂的畢加索聽到了一個訊息:西班牙美麗的商業小鎮格爾尼卡鎮被德國轟炸機炸成了一片廢墟,當時街上滿是人群,鎮上無辜的居民慘遭屠殺。畢加索對這一野蠻暴行感到震驚,使他本來就憂鬱的情緒轉化為滿腔憤怒。畢加索決定用畫筆作武器,揭露這一令人髮指的野蠻行徑。

    畢加索這幅關於戰爭題材作品《格爾尼卡》的表現手法,在以前的繪畫中找不到相似的例子。如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島的屠殺》、席裡柯的《梅杜薩之筏》、戈雅的《五月三日的馬德里》等表現戰爭場面的作品,都是用寫實手法描繪的,用來記錄歷史和再現歷史。這種現實主義手法是時代公認的手法,是描繪大型戰爭場面的楷模。可是畢加索一反常態,採用了抽象的象徵表現手法。《格爾尼卡》完成後在歐洲巡迴展出,沒有受到任何指責,而且獲得了廣泛的讚揚。

    抽象主義和立體主義在當時剛剛流行不久,只有小範圍的少數人清楚它是怎麼一回事。可以說,立體主義繪畫就是畢加索開創的。在這之前畢加索本人也沒有用抽象手法或象徵手法正式畫過如此嚴肅的題材、如此巨大的作品。直到今天,西方人也不一定完全能夠接受抽象繪畫。抽象繪畫的產生提出了“藝術不一定是美的”命題。這一命題或主張,標誌著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徹底決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正是那不折不扣的現代主義的表現意圖。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並沒有從喚醒或號召人們武裝反抗的角度人手,也沒有從譴責和抗議的角度去創作,而是從“悲哀”、“悲傷”、“驚恐”、“痛苦”的角度去表現。雖然這樣符合畢加索的性格,但是從美術史的範疇來看不能不說是一個大膽的舉動。畢加索在創作過程中寫過一首詩很能說明《格爾尼卡》的基調:“……孩子的哭聲,女人的哭聲,鳥兒的哭聲,花兒的哭聲,木料和石頭的哭聲,還有床、椅子、窗簾、瓶罐、貓、紙等的哭聲,相互纏繞的氣味的哭聲……”畢加索從人情味的詩意的角度,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表現戰爭的殘酷,這些都是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在欣賞《格爾尼卡》時,常常想到一些問題。西方人在接受一個文化事件時,確實具有寬容大度的胸懷,他們很尊重藝術家的才華和人格。姑且拋開作品的效果不說,繪畫藝術在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畫家個人象牙塔中的東西,怎麼去表現,怎麼去探索是自己的事。立體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更是遠離現實生活,作為公眾藝術,作為反法西斯的具有政治傾向和針對性的作品,作為一件重要作品,觀眾還會這樣理解?政府還能這樣理解?作為畫家,誰又能這樣表現,誰敢這樣表現?如果不是畢加索,確實難以想象。

    畢加索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畢加索清楚他的使命,並且有能力完成他的使命。畢加索只有透過創造才能贏得他作為生存的權利。當然,藝術創造還取決於藝術家的人格和魄力。藝術家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應該做什麼?做了什麼?藝術家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改變著社會。西方人對藝術的寬容大度其實是尊重藝術規律的表現。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格爾尼卡》,藝術作品本來就是供人感覺的。西方美術史家貢布里希說:“就藝術的歷史而言,我們必須承認藝術史的主題是藝術家本人,而不是某種民族或風格的結合體。”一部繪畫史,可以從多種角度去理解,可以看做是風格演變的歷史。時代在變,文化在變,人的審美趣味在變,繪畫藝術自然也在變,因此不必要墨守成規。

    《亞維農少女》

    《亞維農少女》是一件意義重大的油畫作品,不僅標誌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野獸派畫家發現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並將它們介紹給畢加索。

    然而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的,是畢加索,而不是野獸派畫家。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這幅油畫,“恰似打碎了一地的玻璃”。在油畫《亞維農少女中》,立體派油畫家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麼呢?當我們從第一眼見到此畫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便開始發現,那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我們注意到,這些碎塊並不是扁平的,它們由於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它們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它們看起來有的象實體的塊面,有的則象是透明體的碎片。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從這幅油畫上,可看出一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這種手法早在畫家塞尚的畫中就已採用了。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形象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這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語言,被更加明顯地用在了畫面右邊那個蹲著的形象上。這個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於受到分解與拼接的處理,而脫離了脊柱的中軸。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長,暗示著向深處的延伸;而那頭部也被擰了過來,直楞楞地對著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著形象繞了180度之後,才將諸角度的視象綜合為這一形象的。這種畫法,徹底打破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油畫《亞維農的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畫家畢加索這幅油畫《亞威農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為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瞭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店如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