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天生

    充足準備金制度和存款準備金並不能說是一件事情。美聯儲實施充足準備金制度是為了彌補市場上由於縮表造成的準備金不足問題,這種制度可以視為短期的對於銀行間流動性的補充,但不能認為是量化寬鬆重新開始。

    一、準備金與超額準備金。

    第一,什麼叫做超額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央行硬性規定的,一般商業銀行貸出資金時在央行的保證金。存款準備金按照比例存入央行,是銀行系統運轉的基本保障。而超額準備金是在存款準備金基礎之上,一般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央行按照超額準備金利率付給利息的資金。

    這部分資金因為是超過存款準備金規定值的其他資金,為銀行系統保留了足夠的流動性,因此稱之為超額準備金,美聯儲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就是對超額準備金給付利息的依據。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超額準備金制度成為了美聯儲調整利率走廊的重要工具,為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了下限。

    第二,超額準備金如何發揮作用?

    美聯儲的超額準備金制度和超額準備金利率為市場的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了下限,這也就是說,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理論上並不是市場機制影響的,而是由政策規定的了。透過超額準備金制度,美聯儲可以無限制的吸收市場上的流動性。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回購與逆回購,又能夠對超額準備金數量進行調整,從而進行寬鬆和緊縮的調節。

    在需要寬鬆環境和釋放流動性的情況下,美聯儲進行回購操作,吸收市場上多餘的債券,並將這些債券轉化為超額準備金從而使銀行的流動性增加,銀行放貸意願上升。而在需要下調超額準備金時,美聯儲則會出售債券從銀行的賬戶中削減掉相應的資金,使超額準備金下降,這就是緊縮的操作。

    二、如何理解充足準備金和為什麼要設立充足準備金制度?

    第一,縮表與企業債務造成銀行流動性短缺。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聯儲透過三輪量化寬鬆向市場投放了大量流動性,並且讓自己的資產負債表達到了歷史高點。從2015年開始,美聯儲逐步開始加息,並且開始了縮表程序,但是縮表程序卻造成了市場的流動性急劇下降以及部分銀行的超額準備金低位執行。

    同時充斥於市場上的大量債券,加速了這一過程,在全球流動性氾濫,融資成本下降的前提下,大量的美國企業開始發行債券借貸用於推升自己股票市值。這些債券佔據了大量金融機構的資金,使現金遠比債券稀缺,這樣隔夜回購進行的,利用債券做抵押換取現金就很難繼續了,因為沒有人願意輕易的把珍貴的現金換成市場上氾濫的債券。雖然稅收造成的隔夜利率飆升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卻反映了銀行市場的風險。

    第二,利用長期制度代替短期操作。

    紐約聯儲從9月16日開始進行的回購操作,本身是一種對流動性缺口的補充。在鮑威爾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已經做好了,隨時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用回購來對市場流動性進行干預的準備。然而鮑威爾同時提到了,希望用一種制度來代替頻繁的操作,這就是設立充足準備金制度的必要性了。

    可以理解回購是一次對於市場的救火,但是在美聯儲理解中,未來由於債務和縮表造成的流動性短缺現象是一個長期問題,使用應急手段顯然不足,那麼設定一個長期常備的救火工具就非常必要了,這相當於直接在房屋外面安裝一個消防栓。現在看來,這在10月底的議息會議上非常可能達成。

    三、美聯儲可能透過怎樣的手段確立充足準備金?

    我們現在無法從公開的訊息中確定充足準備金制度的內容和美聯儲官方的闡述,但是從字面上理解,充足準備金制度應當是在需要流動性補充時,能夠迅速對流動性進行輸送的方法,而且還是透過超額準備金的增加實現的。那麼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是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便利回購工具。這是目前最有可能出臺的政策,也是市場預期最高的一種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常備回購工具,具體的實施方式暫不可知不過,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在流動性出現短缺時迅速被啟用的回購,是一種被動方式,而不是主動操作。

    第二,短期債券購買。透過對相對短期的債券進行直接購買,實現鮑威爾所說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提前,這樣也能夠解決長短期利率倒掛的問題,順便為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上限。

    第三,其他方式設定利率上限。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正如鮑威爾所說,任何的擴張負債表計劃不能等同於量化寬鬆,因為這只是針對市場流動性短缺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流動性補充的行為,而不是量化寬鬆那樣直接大水漫灌式的過量流動性釋放。

    綜上,充足準備金制度與存款準備金並沒有太多關係,而是美聯儲針對超額準備金採取的措施,這能夠有效緩解美國銀行間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可能採取的方式包括了常備回購工具或對債券的購買等,但正如美聯儲所強調的,此舉並不是真正寬鬆政策的開啟。

  • 2 # 凱恩斯

    充足的準備金,是美聯儲鮑威爾最近提出的。華爾街大概希望美聯儲趕緊寬鬆,就是發美元,買國債。美華人擴張貨幣,就是透過美聯儲購買銀行證券或者購買政府國債的模式實現的。但是鮑威爾,他提出了organic growth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balance sheet,翻譯過來就是有機的擴張資產負債表。用一種“充足的準備金”制度。其實整個市場都不清楚他要怎麼做,但是鮑威爾有句話:“恢復到08年以前的做法。”大家一看,這不簡單了?不就是短期的債券回購,不就是中期的債務工具。這類似於我們的逆回購,類似於我們的MLF中期便利工具。

    所以,這和“存款準備金”制度是兩個概念。準備金是銀行存在央行的錢,如果準備金存的越多,銀行可以貸款的金額越多。存款準備金制度是你要存多少錢,才能貸多少款。美國銀行的法定存準大銀行5%,但是大銀行存款準備金自覺多繳納,而小銀行經常不夠數(花旗之類的存準超過15%。),所以,美國基本沒有降低法定準備金的概念,因為法定太低了,大家都是自覺安排存多少準備金。保衛充足的準備金機制是什麼意思?就是在這個利率水平下面,他盤活銀行的準備金,就是透過短期借貸的模式。因為準備金存越多,銀行按照規定可以提供越多的貸款。比如現在投放7天期限的回購,那麼未來就投放28天的中期便利。充分調動你銀行的資金,讓他們靈活調節,貸款做到最大化。

    所以,由於美國幾乎沒有準備金限制,你要反過來看,準備金越多,說明銀行能夠放更多的貸款,充足準備金,就能放貸到極限。

    這和中國一樣,真算不上量化寬鬆。降准算寬鬆,但是美國的法定準備金制度本身就是一個保底的5%,由於有貨幣乘數,存款準備金不能太低,他要放大貨幣槓桿的。所以只能調節大銀行的準備金,讓他們別存在美聯儲,趕快拿出去放貸,大銀行給小銀行,小銀行給全社會。

    實際上,美聯儲的政策是學我們央行的,他們也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東西。不過我們大約還有一點點降準的空間。他們是完全不可能。而所謂的有機擴表,無非是欲遮還羞。前幾個月鮑威爾一樣強硬說不降息,不是照樣降息了。所以,其實不用過多解讀,現階段美聯儲要擴表了,只是先用比較節制的方式。這也符合美國現實。你提供很多美元,市場會有很多貸款需求嗎?其實不會的。所以,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流動性調節的常態化。用短期工具。

    什麼是短期工具?就是到期要還的工具,管他幾天還是幾個月,買入債券,然後看到市場資金太多就賣出去。這不叫寬鬆,這就像洪水調節水位一樣。

    不過,如果放出去收不回來,銀行還是缺錢呢?在中國,我們透過降準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比如便利工具出去了,流動性的暫時性短缺發現是長期性的,那麼降低準備金率。但是美國不一樣,其降不了準備金,那麼,如果放出去真的回不來,那就是擴表。無非是換一下市場票據的形式而已。

    所以,我的解讀,“充足的準備金”“有機的擴表”,就是QE,只是是規模比較小的QE,而且靈活的會買也會賣。更加富有彈性。

  • 3 # 金融見聞錄

    這個問題有一點專業,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美國在9月份的隔夜貸款市場上,有一些波動。換句話說就是錢荒。

    回購的利率一度飆升到了10%的高位,而銀行間的拆借利率也高出了目標區間5個基點。

    以前面對這種情況,美聯儲一直都是在進行臨時操作,也就是所謂的公開市場操作,不過操作的標的都是一些安全性比較強的短期資產,有點類似於我們的mlf。這一次鮑威爾表示要採取一些更長期的行動,保證金融體系有錢花,這樣子才能夠控制利率市場的波動。

    不然的話,美國降息就沒有什麼用處,貨幣供應不足,那麼即使利息下降,大家也會用更高的利息來借錢。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這個就是所謂的充足準備金制度。總之就是增加金融體系內的準備金。

    只有準備金充足了,那麼市場上的貨幣供應才能夠比較穩定。

    我們國家的存款準備金制度,跟美國是一樣的。實際上中央銀行的銀行體系,用的都是準備金制度。但是在具體的調控目標上和調節的工具上不一樣,每個經濟體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金融工具。

    我們知道美聯儲一直是透過提高或者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來調整貨幣市場的,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間的隔夜貸款利率,這個利率會影響到其他的短期利率,並向整個經濟體來進行傳導。

    在準備金總量不足的時候,美聯儲主要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整銀行的準備金水平。但是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實行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儘管超額準備金的數量自2014年達到巔峰以後一直在下降,但是準備金餘額目前還是遠遠的超過銀行的準備金要求。

    所以在目前美聯儲不能透過準備金供應的微小變化來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美聯儲使用其較新的工具——IOER和ON RRP,來更廣泛地影響FRR和短期利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五胡亂華時候的西南夷那麼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