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個混吉
-
2 # 客矢解
並不需要那麼多時間。此外如果是製造二戰時期的武器的話速度更是快到不能想象的。機器生產機器的速度是很快的,這絕不是以人造機器再造機器的時代了。
如果你要說在美國整個國家生產現代最先進的武器那麼相對的數量我想肯定不及二戰時期。但題主應當注意一個問題,例如先進戰鬥機並不完全是靠生產零件組裝出來的,它的工序限制了即便保證零件的條件下也需要非常多的工時。可以肯定的是速度比起和平時期當然會會快很多。但絕對達不到以每小時下線多少飛機坦克等計量單位。
採用翼身融合技術生產出來的F-35並不是擁有零件就能完全快速組裝的軍機,此外採用了大量技術、裝置,安裝起來肯定要費時。
現在的工業水平在整個世界都相對於二戰時期有質的提升。無論是冶煉技術,還是科技水平、材料屬性等比二戰時期好太多了,以現在的美國製造業的情況生產“生產機器”的速度並不慢,從而製造二戰時期武器的速度會變得很快,還會具備更好的效能。
二戰時期美國軍工產品當中以戰鬥機和坦克數量最突出,但是那時候的武器生產週期並不能與今天相提並論
稍顯粗糙但數量不低的M-4謝爾曼坦克產能也是限制於資源的,恢復或者達到二戰時期每小時下線多少坦克飛機等產能相比只能以鋼鐵來生產。你可以想象原本用來製造核武器的“鈾”儲量並沒有多少,即便用的是廢料提煉出來的,那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核燃料才能用來生產抗穿效能更好的裝甲,同樣具備了良好效能的陶瓷複合裝甲想必工序會變得複雜,與二戰時期軍工產品要求的效能有天差之別。鋼鐵能焊,可以鑄造但是複合材料本身就需要比鋼鐵更復雜的工藝,由此製造現代最先進的武器短時間是做不到極高下線數量的。
但是十年似乎又多了,比如說戰爭一到打響,或者矛盾極端激化的情況下不得不大規模製造軍備進行軍備競賽。這時候民用工業被大量徵用或者收到訂單那麼以更多工廠或新建工廠平均生產速度是極有可能達到每小時極高的平均下線數量。工廠的數量越來越多,每年遞增則生產出來的軍工產品數量也會成倍增加。
現在美國軍用產品特定的武器只來自於個別軍火公司,例如F-22和F-35戰鬥機只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有生產線和所有權。倘若需要擴大生產不僅可以增加生產線,還可以透過給其他諸如波音等公司派發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國四代機數量不多也許並不是產能不高造成的。一是武器工序,生產工時限制,其次美國用不了太多的先進戰鬥機,之前俄羅斯和中國均沒有四代機的時候沒有敵手是F-22戰鬥機關閉生產線的原因不無道理。先進武器造價問題也會影響到和平時期武器的使用的頻率。
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進行戰爭必定也是消耗戰,數量絕對有影響。有鬥志有數量是優勢,無鬥志有數量那是假老虎。
-
3 # 老鷹航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就要糾正一下,現代軍工產品的質量和效能已經遠遠高於二戰時期的同類產品,比如以轟炸機為例,二戰時期B-17四發活塞式轟炸機的單架載彈量不過2噸,而如今的轟炸機,美製B-52最大載彈量達到31.5噸,相當於近16架B-17載彈量;B-1B轟炸機最大載彈量達到23噸,相當於12架B-17載彈量。除此之外更不用說這兩款轟炸機的航程優勢、航電優勢以及隱形優勢了。所以,單純性比較現在和二戰時期的美國軍工單件軍品的產量有失偏頗,更應該比較的是總體效能之和比較合適一點。
現在以人員運輸機為例,來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經過五十多年的商業競爭,二戰時期美國眾多的航空製造商大多消失或者被兼併重組,目前美國國內生產軍用運輸機以及民用客機/貨機的生產商是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兩家。其中軍用運輸機波音公司生產 C-17;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C-5、C-130運輸機。民用運輸機其實也就是客機方面,波音目前持續生產737/747/777/787四款機型。
C-17載重量77噸,累計產量達到279架,生產期間,波音年產量15架,15*77=1155噸;
C-5載重量130噸,累計產量達到131架,生產期間,洛馬年產量約12架,130*131=17030噸;
C-130載重量13噸,累計產量達到2300架,洛馬年產量約36架,13*36=468噸;
單純性看軍用固定翼運輸機的運載能力產能,洛馬和波音目前年產能為18653噸。
二戰時期C-47多用途運輸產量最大,達到13000架,年產量相當於3000架,在二戰時代這一數字可謂是空前絕後,單架載荷能力3噸,也就是說年產運輸能力輸出為3*3000=9000噸。
但是和現代美國軍用運輸機產能相比,二戰時期仍然達不到如今的水平,波音和洛馬年產軍用運輸能力輸出達到18653噸,是二戰同類運輸產能的2倍。
除此之外,波音公司737的月產量是52架,777月產能12架,787月產量約15架,747月產能比較低,目前也達到1架。如果考慮到客運人員情況,737商載能力在120-180人,777為250-380人,787為220-300人之間,747為460人,按全經濟艙計算波音公司每個月就可以提供商載運輸能力達到52*180+12*380+15*300+1*460=18800人,也就是說波音公司年運輸能力輸出高達226560人。 相當於年生產8091架C-47(C-47運輸人員能力為28人),而二戰時期C47峰值產能不過3000架。
所以,用軍用產品的能力輸出來看,如今的美國軍工產能比二戰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旦戰爭需要,波音、洛馬、通用、雷神、諾斯羅普格魯曼等等國防承包商都會盡全力擴大產能以滿足戰爭需求。超過二戰水平,那太容易了,產能只會爆出更高的數字,而不是還停留在七十多年前的二戰水平。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
4 # 拿球說話
時代在發展 人類在進步
美國整個國家生產現代最先進的武器那麼相對的數量我想肯定不及二戰時期。但題主應當注意一個問題,例如先進戰鬥機並不完全是靠生產零件組裝出來的,它的工序限制了即便保證零件的條件下也需要非常多的工時。可以肯定的是速度比起和平時期當然會會快很多。但絕對達不到以每小時下線多少飛機坦克等計量單位。
-
5 # 使用者111063661719
不需要!美國是世界公認的軍工經濟複合體。也就是說軍工產業是美國經濟的主要支撐性行業。美國的軍工產品,早就超過二戰時期軍工能力的幾倍。現在軍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為了軍售的利益,人為的製造了多次的戰爭慘狀,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者。之所以,會抄作這個話題,主要是為了美國國會的年度軍事預算劃駁。
-
6 # 毒刺劍客
由於美國本土勞工的勞務費比較高,造成美國企業在本土利潤空間很小,於是美國的跨國公司把商品的生產和加工環節全部轉移到國外,之前是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再之後是轉移到日本,目前是轉移到中國。而在美國本部只保留跨國公司總部和研發機構。美國已經成為一個消費型大國,進口大於出口。
如果要恢復到二戰時的生產水平,美國就要把海外生產線吸引回國內,那美國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國內有充足而且廉價的勞動力,比發展中國家更廉價的勞動力。
第二,國內有一定的內需市場,因為不可能把所有產品出口出去。
第三,有廣闊的海外出口市場。
但是目前美國這三個條件都不具備。
第一,高傲的美國青年不願意從事車間勞動,而且無法忍受待遇低的現實情況。這個很好理解,習慣了每月一萬元工資的生活水平,讓你突然變成一個月五千元,你會立即暴跳如雷,但是反之你就會非常開心。
第二,美國的國內市場早已飽和第三,美國商品的全球市場並不十分大,因為推行霸權主義讓很多國家對美國沒什麼好感,而且東方大國物美價廉的商品遍及全球,其他國家的人民自然會比對。
所以美國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恢復巔峰時期的生產力的,因為現實條件不允許,所以美國只會持續做空,越來越變成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
回覆列表
二戰時期,美國就已經算是當時世界上的頭號經濟強國了。當時的蘇聯能夠反推德國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也在於美國提供的經濟貸款和戰爭物資。
而美國之所以參戰,都是日本的功勞。日本為了東南亞的利益,想要一次性殲滅美國的海上力量,讓美國就算參戰,也無法在太平洋上打敗日軍。然而,日本卻是低估了美國實力。被喚醒後的美國,立刻全力投入戰爭狀態,軍工廠火力全開後的生產能力令全世界震驚。參戰後的美國,成了盟軍戰爭物資的主要供應者。在戰爭最後一年,美軍總兵力達到了恐怖的1050萬人,工業規模也發展到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8萬多輛坦克、29.4萬架各種軍用飛機、147艘航母。(差不多是這個資料吧,槓精勿擾)
那麼問題來了,問題是現在的美國能否在十年內恢復到二戰時的生產能力。如果僅僅是生產二戰時的武器裝備,我想美國只需要更改下生產線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達到二戰生產水平,甚至猶有過之!但如果是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來說,恐怕是無法達到二戰的產能,因為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就拿四代機來舉例,除了中美俄(大家都說俄羅斯還只能算半個)外其他國家跟本就連門檻都摸不到,三哥的隱身戰機造了幾十年都還沒首飛!這些都表明現代化裝備的生產要求實在太高了,整個美國現在也就不到兩百架的f22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空軍了。所以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之精密就已經限制了生產產能!當然了,我這舉例的f22屬於最先進的戰鬥機,要是把武器裝備降低一個標準的話,美國還是可以爆發出再次令世界震驚的產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