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
-
2 # 戰3文集
兩個意思:蘇聯剛成立時就遭到英、法、波等歐洲國家的武裝入侵,當時列寧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安危,一方面武裝工農堅決軍事反擊,一方面又做出了大幅度的妥協,包括向波蘭割讓大片爭議領土,以及讓出許多一戰的勝利成果,當時在布林什維克黨內和士兵、百姓中也引起了許多爭議。二次大戰前夕,為了粉碎英、法禍水東引的陰謀,也為將來可能與德國發生戰爭時騰出緩衝區,加上之前本就與波蘭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所以斯大林與納粹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同時出兵瓜分波蘭。
-
3 # 歷史扒糞機
歷史不是簡單的愛恨情仇來解釋的。蘇德共同瓜分波蘭是斯大林深思熟慮後,應對當時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所做出的選擇。
1939年3月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4月更向波蘭提出領土談判要求並以武力相威脅。這種情況下,蘇聯建議蘇、英、法建立三國同盟,抵制德國的進一步擴張,保證歐洲安全。
7月三國達成政治條款,決定8月在莫斯科商談軍事條件。8月英、法代表團乘船先到列寧格勒,10日抵達莫斯科。但三國間就一旦爆發戰爭,戰時蘇軍透過波蘭、羅馬尼亞領土問題未達成妥協,英、法更沒提出三國協調一致、共同應對德國的完整軍事計劃。這讓蘇聯人懷疑英、法兩國的誠意,談判於21日無限期休會。
在蘇、英、法三國秘密談判時,德國向蘇聯伸出橄欖枝,8月初裡賓特洛甫明確表示:“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在我們雙方之間沒任何問題不能解決。”德國更同意簽訂一份特別議定書來推進兩國談判。
在德國入侵波蘭箭在弦上、引弓待發之際,8月21日斯大林同意裡賓特洛甫到莫斯科,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簽署秘密議定書對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的勢力範圍做出規定。
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及共同劃分波蘭,打破了英、法壟斷的凡爾賽體系,改變了世界格局,蘇聯由此更成為世界的一股新生力量,謀得相應的話語權。
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失去舊有領土、廣闊的勢力範圍,何人不樂為?
-
4 # 梓蕤
只有政客才會煽動仇恨來獲取民意支援,而政治家的決策是建立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之上的,很明顯斯大林屬於後者。
波蘭在歷史上5次被瓜分,3次被滅國。這和波蘭的地形以平原為主有關係外,波蘭始終沒能吸取教訓,不會在大國的夾縫中間於齊楚,缺乏政治智慧。
希特勒為了規範納粹理想的路線指導,歸納了所謂的“神聖契約”,而這些內容儲存在《霍斯巴赫備忘錄》之內。納粹對領土的飢渴來源於其認為德國內部資源,特別是糧食的供給已經無法滿足德華人口的增長需求,而德國的外匯儲備和國際貿易地位較低也無法透過合法手段獲取資源。納粹偏執地認為,德國要想維持當前的生活水平只有向外擴張,而且還能使德國擺脫對外國資源的依賴。
波蘭沃野千里,不可避免地被希特勒列入獵食目標。但是希特勒起初胃口並沒那麼大,只想收復《凡爾賽條約》失去的領土。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派出3個營的兵力去萊茵區試探英法的底線,此時法軍卻沒做出任何抵抗,這讓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面目。
根據德國解密的史料,1937年11月,時任英國樞密院院長(地位僅次於首相)的哈里法克斯向德國傳遞了英國的訊號,可以理解希特勒基於德國的利益而改變歐洲的願望。
當時的英法政客默許德國向東擴張,以便減輕對西方的威脅。英法為了短暫的和平而不惜犧牲將來的安定。英國當時的外長艾登因為和張伯倫為代表的主和派意見不合而被迫辭職,每次當艾登與張伯倫有爭執時,張伯倫的回答竟然是請他“回家吃一顆阿司匹林”。
1938年2月,主和派的哈里法克斯接任英國外長,希特勒更加認為這是英法對其亮了綠燈,雖然可能他理解錯誤,但是希特勒的膽子越來越肥了。
1938年3月,希特勒吞併奧地利後,又向捷克斯洛伐克主張德裔聚居地蘇臺德地區的主權。1938年9月,德國對捷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蘇聯透過公開和私人的途徑,多次向英法傳遞共同防衛捷克的意願,但是卻迎來了英法的冷遇。
英法將蘇聯排除在了《慕尼黑協議》的門外,私下與魔鬼協商,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希特勒承諾蘇臺德地區是其最後的領土主張,張柏林對此深信不疑,稱《慕尼黑協議》為“我們時代的和平”,英法陷入了盲目的樂觀情緒。
納粹此時不斷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煽動獨立運動,培植親德勢力,意圖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最終達到吞併捷克的目的。1939年3月12日,斯洛伐克領袖狄索神父到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後,並正式宣佈獨立。
此時的波蘭卻不合時宜地在幫助希特勒在捷克的後方趁火打劫,成為德國的幫兇,趁機獲得了捷克的領土。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波蘭也不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正面形象。
1939年3月15日,捷克向納粹德國臣服,同意在波西米亞建立一個“保護國”,德軍立即開入布拉格,實質上已經佔領了捷克。張伯倫此時氣急敗壞,才意識到被希特勒這個政治流氓給戲耍了。
1939年3月29日,張伯倫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向波蘭丟擲了橄欖枝,他表示願意向波蘭提供幫助以對抗“任何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以及任何波蘭政府認為有抵抗必要的行動”。
希特勒原本只是想讓波蘭應把但澤港歸還給德國,並且允許德國由一條透過“波蘭走廊”以到達東普魯士的暢通道路。直到1939年3月25日,希特勒還曾向他的陸軍參謀總長表示“不想使用武力解決波蘭”。
但是波蘭在面對英國提出的保證時,波蘭的外長貝殼上校在彈去兩次香菸灰的時間就接受了。據貝克上校後來回憶,他已經無法忍受希特勒要求波蘭必須歸漢但澤港的頤指氣使的語氣,當聽取英國的建議後,只想到的是要給希特勒一個耳光,這未免也太兒戲了。
波蘭在接受這種致命的保證後,已經全面地倒向英法陣營,缺少了戰略的靈活性,危險已經步步緊逼。希特勒此時已經斷了透過談判解決但澤港問題的念頭,露出了兇惡的獠牙。
而此時各方也是暗潮洶湧,英國這時才想到要聯合蘇聯對抗德國的東進。但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偏見,英國與蘇聯的談判緩慢,毫無進展。而蘇聯在德國入侵捷克時,提出聯防同盟的建議時,就已經領教過英法的傲慢。而且英國與波蘭的單獨密會,更加加深了蘇聯的猜忌。蘇聯更加擔心的是,英法會像出賣捷克一樣最後把自己也出賣了。
事實證明,蘇聯的擔憂不是不無道理的,英國也不是一棵樹上吊死的主。1939年7月底,張伯倫秘密派其親信顧問威爾遜爵士和希特勒就英德條約私下商談。這讓希特勒更加篤信,英法不會為了儲存波蘭而甘願冒險出兵。希特勒只要可以拉攏蘇聯站在同一戰壕,英法就會知難而退。
蘇聯與英法缺少政治互信,而與德國卻有利益交換。希特勒百般示好蘇聯,予取予求,同意蘇聯在波羅的海有自由行動權,而且承諾在滅亡波蘭後,共同瓜分波蘭。
蘇聯為了防止希特勒在《慕尼黑協議》上故技重施,將《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日期拖到了8月23日底,也就很好地制止德國與英國的談判未能取得預期效果。而條約規定,德國對波蘭的軍事行動最晚要在9月初執行。希特勒已經沒有戰略迴旋的餘地,如果不閃擊波蘭,天氣的因素會增加了戰爭的變數。
以蘇聯的立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將促使英法被捲入波蘭的戰爭,蘇聯可以作壁上觀,即使德國戰敗,德英法也會元氣大傷,為蘇聯提供漁翁得利的機會;而如果德國戰勝,蘇聯就可以趁勢收回1914年以前被波蘭佔領的領土,而且還可以把東波蘭變成一道緩衝地帶,而且是由自己的兵力來把守,也為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和比薩拉比亞的行動奠定了基礎。這是和英法合作所不能達到的,求人不如求己,把蘇聯的命運建立在與英法的信任之上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蘇聯幫助德國只起到了短多長空的效果。蘇聯高估了英法參戰的意願和波蘭的作戰能力,德國只花28天就攻佔了波蘭。各方在波蘭的問題上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實力耗損,而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也只能自食其果,白眼狼永遠也養不熟。
回覆列表
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一句“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就是最好的解釋。
上個世紀爆發的二戰,德國、日本以及義大利因為自己勃勃野心,對周邊的諸多國家展開了侵略戰爭,使得諸多的國家民族飽受戰火的荼毒,而這場席捲規模甚廣的二戰,最初的序幕則是因為德國閃擊波蘭而拉開的,然而透過二戰相應的史料我們不難發現,德軍在閃擊波蘭的過程中,當時的蘇聯卻是選擇了助紂為虐。
現在很多人對於蘇聯的行為十分的不解,為何蘇聯會做出助紂為虐的行為呢?對於這一點,歸根結底都是利益使然。在二戰爆發之前,德國身為一戰的戰敗國,蘇聯因為國家的政治制度,使得二者在國際上遭受區別對待,為此德國與蘇聯形成了戰略合作的關係。
德國提供技術人才,蘇聯提供資金,兩個國家攜手走上了共同發展進步的道路,而在歐洲國家歷史發展過程中,波蘭與德國蘇聯之間存在著難以化解的恩怨,波蘭曾是數次侵略德國與蘇聯,之間可謂是世仇的存在,為此於公於私二戰爆發,德國都會先向波蘭下手。
對於德國而言,在一戰戰敗之後,虛弱的德國處在休養生息的過程中,曾是遭受波蘭的入侵,並且波蘭的地理位置切斷了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之間的聯絡,加之在兵力對比上,德軍入侵波蘭的時候,波蘭兵力不過才一百萬而已,對於德國而言拿下波蘭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蘇聯而言,因為戰略合作關係的存在,協助德國自己也是能夠獲取諸多的利益,蘇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事實上,二戰之際德國之所以能夠在歐洲戰場上橫行無阻,這其中與英法等國家的縱容有著極大的關係,如果德國在拿下了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一眾的國家能夠見好就收,也許就沒有後續的慘敗,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