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yfxvhgf

      動物的互惠互助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夥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築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現了樹上的蜂巢後,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著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併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訊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後,再去獨自享用蜂房裡的蜂蠟。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隻大螯(áo)各自夾著一隻紅海葵,整天東遊西蕩。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飽腹了。  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為有趣。千鳥不但在兇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還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食殘留的魚、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裡面的水蛀,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裡邊。然而你不必為千鳥擔心,只要千鳥輕輕用喙擊打鱷魚的上下顎,鱷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1848年大革命失敗後,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稱作是“該死的生意經”。並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去幹他喜愛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當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國倫敦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麵包和土豆充飢,過著貧困的生活時,他就拋開棄商念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並取得了成功。這樣做,為的是能在物質上幫助馬克思,從而使朋友,也使共產主義運動最優秀的思想家得到儲存,使《資本論》早日寫成並得以出版。  於是,每個月,有時甚至是每個星期,都有一張張一英鎊、二英鎊、五英鎊或十英鎊的匯票從曼徹斯特寄往倫敦。1864年,恩格斯成為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公司的合夥人,開始對馬克思大力援助。幾年後,他把公司合夥股權賣出以後,每年贈給馬克思350英鎊。這些錢加起來,大大超過恩格斯的家庭開支。  從馬克思來說,也正是為了對剛剛興起的科學社會主義進行有效的指導,為了揭露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這種幫助。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錢或是學問,都是不分彼此的。  雖然他們分開了20年,但他們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並沒有終止。他們每天要通訊,談論政治和科學問題。在一段時間,馬克思把閱讀恩格斯的來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著信自言自語,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談似的。  “嗯,不對,反正情況不是這樣……”  “在這一點上你對了!”  馬克思說著說著竟高興得流出了眼淚。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樣地相互尊重,在他們看來,任何人對他們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評都不及他們彼此交換意見那樣意義重大。於是,一有機會,恩格斯便擺脫商務,跑回倫敦。他倆天天見面,不是在這個家裡,就是在那個家裡。討論問題時,他們在屋子裡,各自沿著一條對角走來走去,一連談上幾個鐘頭。有時兩人一前一後,半晌不吭一聲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見為止。於是,兩人就放聲大笑起來。  1867年8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凌晨兩點,馬克思向他的戰友報告說,《資本論》第一卷所有印張(一共49個印張)的校對工作,都已結束。他興奮極了,寫信對恩格斯說:  “這一卷能夠完成,只是得力於你!沒有你為我而作的犧牲,這樣三大卷的大部頭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擁抱你,感激之至!”  《資本論》於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漢堡出版,這是整個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偉大意義的大事,也是兩位巨人友誼的結晶。  這種理解的友誼是那樣深厚,甚至一直延續到馬克思逝世之後。  馬克思在病重期間,曾告訴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恩格斯能為他尚未出版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點什麼”來。當然,即使馬克思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恩格斯也會去做的。  從1883年馬克思逝世時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盡力從事《資本論》後兩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補充了許多材料,重新撰寫了一些篇章,使《資本論》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問世。  協作精神的傑出範例  1945年,瑞典皇家醫學院決定將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授予弗(fú)洛裡、弗萊(lái)明和錢恩三人。授獎詞中把青黴素的發現稱為“現代醫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貢獻”,並特別強調指出,這是“不同科學方法為了共同目標而協作的傑出範例。”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人類經常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很多人由於受病菌感染,往往不治而終。然而,當時的醫生對這些病菌瞭解甚少,在疾病面前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做垂死掙扎。  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的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希望*自己的科學研究來改變這個狀況。十幾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探求消滅病菌的方法,研製殺死這些人類死敵的藥物。1928年夏季,弗萊明發現一種綠色黴菌的分泌物能有效地殺死兇惡的葡萄球菌。他把這種綠色黴菌稱為青黴菌,把青黴菌的分泌物命名為青黴素。  在一次聚會上,弗萊明向英國一位大人物說起了自己的發現。那位大人物好心建議道:“弗萊明,你發財的機會來了啊。想想看,這種青黴素在今後醫藥上的用途有多大?你趕快去申請製造青黴素的專利權,從今以後,你和你的家人再也不用像現在這樣為生計發愁了。”  當時,弗萊明家累很重,還時常需要親戚們的接濟,所以這位大人物的建議也讓弗萊明心動。但經過一番考慮,他還是謝絕了這一建議。他在給這位大人物的信中寫道:“為了我自己和我一家人的榮華富貴,有意無意地去危害無數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弗萊明知道,要把濾液中含量極少的青黴素提煉出來,並製成一種臨床使用的藥物,光憑他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許許多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在英國皇家《實驗病理季刊》上把自己的發現公佈於眾,並呼籲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這一研究工作中來。  英國病理學家霍(huò)華德•沃爾特•弗洛裡也一直在對天然的抗菌物質進行研究。他歷來主張不同學科的學者之間需要密切合作。弗萊明的發現公佈以後,弗洛裡決定和才華出眾的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一起,共同進行青黴素的系統研究。  從1939年開始,在弗洛裡的主持下,一批熱心的科學家自願組成了實驗攻關小組。細菌學家加德納和山德士負責青黴素培養,錢恩負責從濾液中提取青黴素。山德士還研究出一種能測定青黴素含量的簡便方法。培養液中青黴素的含量是極少的,要處理好幾噸的濾液,才能得到一點點青黴素。科學家每天要洗刷幾百個大玻璃瓶,培制十多噸培養液,還要接種、分離、乾燥……工作十分艱苦。但科學家們都不以為苦,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研製出青黴素製劑,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福音。  1940年,弗洛裡等終於得到了最初的青黴素製品,它的殺菌能力空前強大。這時,正好附近有家醫院收治了一位嚴重感染的病人,他被送進醫院時已經神志不清。雖然醫生盡最大力量進行搶救,用了大量藥物,仍未能見效。弗洛裡把青黴素溶液緩緩地注入病人的靜脈,病人很快清醒過來,體溫也逐漸恢復正常。之後,他們又用青黴素製品治療一批被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結果病人都迅速恢復了健康。  然而,從青黴菌中提煉出來的青黴素實在太少了,遠遠滿足不了醫學上的需要。為了尋找高產菌種,解決青黴素含量過少的問題,弗洛裡等人四處奔波,從各地的土壤、垃圾堆和發黴的食品中分離出幾百種黴菌標本,逐一加以研究、比較。功夫不負苦心人,他們在垃圾箱的西瓜皮上找到了高產的優良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成倍增長。同時,他們進一步研究和改進提煉方法,不斷提高青黴素製品的純度,使它能成為臨床用藥。  青黴素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使許多惡性疾病再也不能猖(chāng)獗(jué),無數面臨死亡威脅的病人得到挽救,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青黴素醫治了成千上萬的傷病員。人們一致把青黴素和原子彈、雷達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發明發現。  團結的力量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他總共有8個兒子。這些男孩子自小就總是打打鬧鬧,爭爭吵吵,讓他們的父親費了不少心。日子一天天過去,農夫越來越老了,兒子們越長越大,可這吵吵鬧鬧的脾氣一點也沒見改好,老父親為此日夜擔憂。  於是有一天,農夫去請教村裡最有學問的長老,希望他能幫助想出一個好辦法,讓這些不懂事的兒子明白他們這樣做是多麼的愚蠢。  長老讓農夫把他的兒子都叫到一起,然後取出8根筷子,一根一根地分別遞到他們手裡,說:“你們使勁地把筷子折斷吧。”  “折斷這麼細的筷子還需要使勁嗎?哈哈,真是可笑!”男孩們嘲笑地說。果然他們輕輕一用力就把手裡的筷子折斷了。  這時,長老又取出8根筷子,用繩子把它們緊緊地紮在一起,說:“那麼現在呢,你們誰能折斷這一捆筷子?”  最大的兒子搶先拿過筷子,兩手使勁用力,臉都漲紅了,這捆筷子還是好好的,連彎都沒有彎一下。其他的男孩也很不服氣地都試了試,可是沒有人能把筷子折斷。  農夫感激地看著長老,對兒子們說:“孩子們,你們能體會到這裡面的意義嗎?你們成天爭吵不休,每個人都只顧自己,就像是一根細細的筷子,很容易就會被折斷。而細細的筷子團結在一起都有了這麼大的力量,何況是你們這8個強壯的人呢?”  這番話讓男孩們終於明白了團結的力量,也認識到自己以往的行為給父親帶來了多大的煩惱。他們輕聲地互相道歉著,親親密密地攙扶著老父親回家去了。  合作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啃老”的人,以後會養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