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林居

    美海軍欲提前退役“杜魯門”號航母施壓國會 “355艘軍艦”計劃差錢難成“杜魯門”號航母

    據2月27日的美國《突發防務》(Breaking Defense)新聞網與《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道,因考慮在未來戰爭中能否躲避導彈襲擊的風險,以及發展新的高科技武器需求,五角大樓在預定於今年3月份向國會提交的2020-2024國防預算案中,將建議提前20年封存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杜魯門”號(CVN-75),不再為該航母新增新的核反應堆燃料棒,且不再維持大修。

    軍方預計,此舉將在25年間可節省300億美元左右的經費,但美國航母數量亦會在2020年中期從現有的11艘減少到10艘。按照原定計劃,“杜魯門”號應於2024年新增核燃料。而核航母不再新增核燃料棒後,一旦核反應堆停止運作一段時間,該航母就不得不停用併除役。

    而美國海軍早在2月21日就宣佈,另外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布什”號(CVN-77)已抵達位於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的幹船塢,接受時長達28個月的大修。這是“布什”號自2009年1月10日入役10年之後,船底第一回脫離海水。這次深度改裝主要是艦內裝置和航電指管系統的更新,以因應從現在到2050年的作戰環境。

    海軍稱,這是迄今為止美國航空母艦最費時的一次改裝,所幸不需要裝填核燃料。後期建造的尼米茲級航母,都大幅拉長了核燃料更新裝填的間隔時間。

    在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的“布什”號航母

    “布什”號的改裝還帶有實驗性質,將採用最新的工程學技術,包括加裝3D印表機、動力外骨骼、以及虛擬現實的訓練模型等。專案主管傑夫.伯切特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我們教導新職位的人如何執行和發揮他們的最大潛力。”

    “布什”號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第十號艦,也是該級航母的最後一艘新艦。“布什”號還是美國海軍正在打造的福特級核航母成軍前的過渡艦隻,因此有別於尼米茲級其它姊妹艦,無論是在動力系統還是武器裝備方面,“布什”號都有相當程度的改進。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則以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杜魯門命名,是尼米茲級航母的八號艦。它於1993年11月29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鋪設龍骨起造,最初命名“美國號”(USS United States),1995年2月在鋪放龍骨前改名“杜魯門”號;1996年9月13日正式下水; 1998年7月25日,“杜魯門”號編入當時的大西洋艦隊服役。

    諾福克海軍基地

    “杜魯門”號與“布什”號的母港都設在弗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

    服役期間,“杜魯門”號航母參與了從2000年11月28日至2001年5月23日間,打擊薩達姆政權的“南方守望”行動(Operation Southern Watch);2003年參加了伊拉克戰爭;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在美國東海岸造成巨大損失後,“杜魯門”號於9月1日開赴墨西哥灣海岸,充當美國海軍營救任務的旗艦。

    2015年12月29日,“杜魯門”號開始執行對“伊斯蘭國”(ISIS)的攻擊任務。到2016年4月,隸屬該航母戰鬥群的第7艦載飛行聯隊已投下1,118枚炸彈,打破“羅斯福”號於2015年創造的紀錄(1,085枚)。

    F/A-18艦載機從“杜魯門”號航母上準備起飛

    2016年6月3日,F/A-18“大黃蜂”艦載機從巡航於東地中海的“杜魯門”號航母上起飛,對ISIS目標展開空襲。這是美國海軍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第一次在東地中海進行打擊任務。

    2016年9月1日,“杜魯門”號進入諾福克海軍船廠實施維修改裝,並於次年9月收工。“杜魯門”號原本預計像其它所有的美國核航母一樣,要服役半世紀。依照安排,它的中期大修從2024年啟動,在2028年完成。

    五角大樓準備把“杜魯門”號除役的訊息一經傳出,美國輿論立刻爆炸了,“鑑於“杜魯門”號剛剛大修,航母狀況良好,而且它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曝光率極高,是美國海軍的形象標竿,要讓它退役,其實就是軍方打算攤牌逼迫國會在預算案上讓步。”

    如果美國國防部真的按提案操作,海軍現役航母艦隊將由11艘減為10艘,這鐵定會引發國會強烈反彈。多年前,美國國會已立法,規定現役航母不得少於11艘。許多議員更不斷主張,要把航母增至12艘。

    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特朗普承諾上臺後將力挺海軍的“355艘軍艦”大艦隊計劃。為顯示言出必行,上任總統後僅一個月,特朗普遂於2017年2月27日,將2018年的年度國防預算大幅增加540億美元。

    2017年11月12日,在日本海海域集結的“里根”號、“羅斯福”號和“尼米茲”號。

    緊接著在2017年3月2日,特朗普總統又表態將恢復美國海軍過去的12艘航空母艦編制,並支援海軍造艦計劃的程序—未來30年建造254艘各式戰艦。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也於同一天跟進同意,將為海軍在2017年的年度預算,額外增加28億美元,好讓當年的造艦數量能從奧巴馬政府卸任前預定的7艘,增加至10艘。

    而為使“355艘軍艦”的擴軍計劃有更充足的論述,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上將在2017年1月發表“重返制海”(Return to Sea Control)的新戰略。

    但海軍擴軍不可逾越的最大現實難題是,五角大樓軍費預算嚴重不足。美國媒體稱,“這雖然可以達到海軍艦隊擴建計劃,但也可能將海軍每年造艦預算推升到每年230億美元,這個數字比近幾年來每年150億美元造艦預算要高出很多。”

    而為確保在2036年前維持355艘軍艦的擴軍計劃不變,美國海軍學會(USNI)在2018年4月曾透露,海軍擬讓當前所有在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全面升級延壽,以讓這批戰艦能擁有至少45年的服役年限。

    美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但是,簡單藉由升級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來保持355艘軍艦的想法,有很大錯誤。美國海軍中將比爾.莫茲說:“軍方希望,這個擴軍計劃能包含航母、驅逐艦、潛艇和兩棲攻擊艦等多種組合同步升級,而非單獨仰賴一種選擇,才是真正對強化美軍未來戰力有真正幫助。”

    2019年2月,美國海軍向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支付150億美元,用於開造兩艘新的福特級航母。海軍宣告說,簽訂建造兩艘航母的合同比逐一簽訂合同可以節省40多億美元的費用。

    美國的第一艘和第二艘福特級航母均由紐波特紐斯公司建造。第一艘“福特”號(CVN-78)2007年開建,已於2017年7月22日服役;第二艘“肯尼迪”號(CVN-79)2011年開建,尚未完工;第三艘福特級航母的名稱已確定為“企業”號(CVN-80),第四艘的名稱還沒有最後確定。

    2017年4月,“福特”號航母在完成為期7天的試航後返回諾福克基地。

    福特級航母是美國的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前兩代分別為企業級和尼米茲級),海軍有意在2058年之前建成10艘同級艦,以取代目前的10艘尼米茲級航母。但是有軍事專家發出預警稱,“隨著海軍淘汰舊航母的速度超過建設新航母,別說未來30年航母艦隊不會達到12艘的目標,甚至到了2040年代,多數時間美國可能也只有9艘航母。”

    早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軍方就曾想過要提前淘汰尼米茲級核航母六號艦“華盛頓”號(CVN-73),但因遭遇國會山的強大阻力而徹底失敗。

    前海軍分析師傑瑞.亨德里克斯指出,就以往的經驗看來,海軍航母中期大修一直被五角大樓拿來當作要求更多預算的籌碼。他說:“「杜魯門」號的提案就和當初「華盛頓」號一樣,國會讓不讓它過關還大成問題。”

    美國《政治界》(Politico)網站則稱,“海軍完全知道國會不會透過讓「杜魯門」號除役,這件事根本就是「華盛頓紀念碑綜合症候群」(Washington Monument Syndrome)。”

    這個典故源於1969年的一次聯邦預算攤牌。時任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喬治.哈特佐格因不滿國家公園預算被刪,一氣之下關閉了最受民眾歡迎的華盛頓紀念碑,此舉引起強烈抱怨。最後國會被迫妥協恢復了預算。“現在,就是「杜魯門」號在扮演華盛頓紀念碑的角色。”

    2017年10月,“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在海上航行。

    眼下,美國防務安全觀察人士認為,“海軍預期此案會遭遇不小的反對力量,這也可能是他們在預算案上運用的策略,這個策略顯然已經奏效。”果然,海軍讓正值盛年的“杜魯門”號航母提早退役以節約運營費用的打算一經公佈,瞬間引發國會共和、民主兩黨多數議員一致反對。

    “國會顯然很支援海軍的航空母艦政策。”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稱,國會中已有一大批議員正準備聯合起來,輪番上陣杯葛軍方提案,保衛“杜魯門”號航母繼續在軍中服役。

    《商業內幕》、《國防新聞》等媒體援引對國防預算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民主黨人、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權小組主席喬.科特尼的話說:“「杜魯門」只有25歲,就航母而言它還很年輕。美國國會今年批准此案的可能性是「零」。”

    來自弗吉尼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聲稱,他聽到這些訊息時完全無法理解,“如果還有25年可用的航母要除役,那根本就是的浪費。”凱恩說。

    不過,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說,五角大樓決定不大修“杜魯門”號,也許是投資兩艘福特級新航母交易的一部分。但是他仍不忘提醒美華人,由於缺錢,海軍最後會擁有較小但較年輕的艦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首歌,歌詞第一句好像是我的眼裡都是你,求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