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滴滴

    食蜥王龍,拉丁文意為“以蜥蜴為食的專家”,屬異特龍科,是種 晚期的特異龍科,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是當時北美洲最大的 食肉性恐龍。食蜥王龍是異特龍的一個種——巨異特龍。它身長可能有 15米,體型大於稍早於它存在的異特龍和蠻龍。其背部神經棘的基部(橫 突的上方)有垂直的椎板和如絞肉機般外形的人字形骨。

    食撕王龍的化石最早在俄克拉何馬州被發現,近年來在新墨西哥州 莫里遜組的彼得森採石場發現的一個大型異特龍部分骨骼可能是食蜥王 龍的第二個標本。這部分骨骼包括一個股骨、數節尾椎、一個臀部的骨 頭。由於現今發現的食蜥王龍化石標本極少,因此我們無法得知其生活 習性和性格行為等。

  • 2 # 仁46788

    異特龍(Allosaurus)又稱躍龍或異龍,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身長為9米,最大可達12.8米。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1億2000萬年。異特龍具有大型的頭顱骨,上有大型洞孔,可減輕重量,眼睛上方擁有角冠。它們的頭顱骨是由幾個分開的骨頭組成的,骨頭之間有可活動關節,進食時頜部可先下上張開,然後在左右撐開吞下食物;它們的下頜也可以前後滑動。嘴部擁有70顆大型、銳利、彎曲的牙齒。相較於大型、強壯的後肢,它們的前肢小,手部有三指,指爪大而彎曲,長度為25釐米。尾巴長而重,可平衡身體與頭部。異特龍的骨架和其它獸腳亞目恐龍一般,呈現出類似鳥類的輕巧中空特徵。異特龍是該時期北美洲莫里遜組最常見的大型掠食動物,並位在食物鏈的頂層。它們可能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龍為食,例如:鳥腳下目、劍龍科、蜥腳下目恐龍。異特龍常被認為採用群體合作方式攻擊蜥腳類恐龍,但很少有證據顯示異特龍具有共同攻擊的社會行為。它們有可能採取伏擊方式攻擊大型獵物,使用上頜來撞擊獵物。第一個可明確歸類於異特龍的化石,是在1877年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所發現。異特龍具有複雜的分類歷史,過去曾有許多種最初被歸類於異特龍,腔軀龍,直到在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發現大量的化石後,異特龍才成為常用的名稱,併成為最廣受研究的恐龍之一。異特龍的化石主要來自於北美洲的莫里遜組,另外在葡萄牙、坦尚尼亞也發現了可能的化石。異特龍的化石是美國猶他州的州化石。由於異特龍是最早被發現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所以長期以來吸引了一般大眾的注意,並出現在數個電影與電視節目中。異特龍是種典型的大型獸腳類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粗壯的頸部、長尾巴、以及縮短的前肢。脆弱異特龍是最著名的種,平均身長為9米,而最大型的異特龍標本(編號AMNH 680)的身長估計為9·7米,體重為3.6噸。在1976年,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sen)的異特龍專題論文中,他提出異特龍的身長最大值為13米。如同其他的恐龍,異特龍的體重估計值也有爭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成年異特龍的體重估計值,已有1000公斤,以及1010公斤等不同的資料。莫里遜組專家約翰·福斯特(John Foster)提出,大型的成年脆弱異特龍的體重為1000公斤,但根據他所測量、參考的股骨,合理的估計值應約750~800公斤。有數個巨型標本被歸類於異特龍屬,但可能事實上屬於其他恐龍。異特龍的近親食蜥王龍(編號OMNH 1708)身長可能有14米。曾被歸類於異特龍的一種,巨異特龍(A. maximus),最近的研究多認為它們是個別的屬。另一個可能屬於異特龍的標本(編號AMNH 5768),曾長期被歸類於Epanterias,身長為12.1公尺。[6]在新墨西哥州莫里遜組的彼得森採石場,發現一個大型的異特龍科部分骨骼,是食蜥王龍的第二個標本。 在獸腳亞目之中,異特龍的頭顱骨、牙齒與身體的比例適中。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依據一個長度為84.5公分的異特龍頭顱骨,估計該個體的身長為7.9米。每塊前上顎骨各有5顆牙齒,牙齒的橫剖面呈D形,而每塊上顎骨約有14到17顆牙齒;異特龍的牙齒數量與骨頭大小並不呈正比。而每塊齒骨約有14到17顆牙齒,平均數量為16顆。越往嘴部深處,牙齒就越短、狹窄、彎曲。異特龍的牙齒都為鋸齒狀。這些牙齒很容易脫落,所以它們會不斷地生長、替代,併成為常發現的化石。霸王龍嘴裡有60顆牙齒,異特龍牙齒更多,有70顆,而且每顆牙齒像匕首一樣鋒利,所有的牙齒向後彎曲,用於撕開獵物的肉。異特龍的眼睛上方擁有一對角冠,由延伸的淚骨所構成。角冠的形狀與大小隨著個體而不同。鼻骨的上方也有一對低矮的稜脊,並沿者鼻骨,連線到眼睛上的角冠。這些角冠可能覆蓋者角質,並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替眼睛遮闢Sunny、視覺展示物、以及物種內的打鬥行為(問題是它們非常脆弱)。頭顱骨後上方也有一個稜脊,可供肌肉附著,這特徵也可見於暴龍科動物。淚骨內側有凹處,可能內藏腺體,例如鹽腺。上顎骨內側有凹陷處,發展的比基礎獸腳類恐龍的鼻竇還好,例如角鼻龍與馬什龍;這些凹陷處可能與嗅覺器官有關,例如犁鼻器。異特龍腦殼頂部較薄,可能為促進腦部的體溫調節。異特龍的頭顱骨是由個別的骨頭所組成,而骨頭之間有可活動關節。例如下顎的前半部與後半部可往外彎曲,增加骨頭間的空隙,因此可以吞下較大的食物。腦殼與額骨之間可能也有類似的關節。 異特龍屬於異特龍科,異特龍科是一個大型獸腳亞目的演化支。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1878年建立異特龍科;但在70年代以前,異特龍科很少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斑龍科,但斑龍科長期以來被當作大型獸腳類恐龍的“未歸類物種集中地”。在1976年麥迪遜公佈他的專題論文以前,跟異特龍相同時期被命名的腔軀龍,常被當作異特龍的同義詞,而且更常被使用。數個研究人員曾在他們的著作中使用斑龍科來取代異特龍科,包含:吉爾摩爾、休尼博士、羅默博士、羅德尼·史提爾、以及亞歷克·沃克。在麥迪遜公佈他的具影響力專題論文之後,異特龍科開始普遍使用,但沒有被明確的定義。一些半科學性質的著作將異特龍科使用於不同的大型獸腳類恐龍,通常包含那些比斑龍科更大型、更著名的物種。在獸腳亞目中,常被認為是異特龍近親的物種,包含:印度龍、皮亞尼茲基龍、皮爾逖龍、永川龍、高棘龍、吉蘭泰龍、巧鱷龍、史託龍、以及四川龍。隨者相關恐龍的研究增加,獸腳類恐龍開始變得多樣性。而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則顯示,上述原本被認為是異特龍近親的物種,都不是異特龍科的成員,只有少數屬被歸類於相近的科,例如:高棘龍、永川龍。異特龍科是肉食龍下目的三個科之一,其他兩個分別為鯊齒龍科與中華盜龍科。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羅提出異特龍科演化為暴龍科,因此成為並系群;但這個看法已遭到否定,暴龍科已經被歸類為另一群獸腳類支系,虛骨龍類。異特龍科是肉食龍下目中成員最少的一科,在大多數的研究中,除了異特龍屬以外,只有食蜥王龍以及一個發現於法國的未命名異特龍超科恐龍被認為是可能的有效屬。Epanterias是另一個可能的有效屬,但Epanterias與食蜥王龍有可能是異特龍屬的大型個體。最近的研究則保留了食蜥王龍,而將Epanterias歸類於異特龍的一個種。 尚不清楚異特龍屬究竟有多少個種類。自從1988年以來,已有七個種被視為是可能的有效種。例如:模式種脆弱異特龍(A. fragilis)、合異特龍(A. amplexus)、歐洲異特龍(A. europaeus)、尚未有正式敘述的詹氏異特龍(A. jimmadseni)、巨異特龍(A. maximus)、坦達格魯異特龍(A. tendagurensis),但其中只有少數種普遍被視為有效的種。此外,還有至少10個可疑名稱或未敘述的種曾被歸類於異特龍屬。在基礎堅尾龍類獸腳類恐龍的研究中,只有脆弱異特龍、詹氏異特龍(被列為未命名種)、以及坦達格魯異特龍被承認是可能的有效種;而合異特龍(即為Epanterias)、殘暴異特龍被視為是脆弱異特龍的異名,歐洲異特龍並沒被承認,巨異特龍則被建立為食蜥王龍。合異特龍、脆弱異特龍、詹氏異特龍、巨異特龍的化石都來自於莫里遜組,莫里遜組散佈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新墨西哥州、奧克拉荷馬州、南達科他州、猶他州、以及懷俄明州,年代為上侏羅紀的啟莫里階到提通階。在異特龍中,詹氏異特龍化石標本最大。脆弱異特龍是該地層最常發現、最著名的異特龍化石,已發現至少60個個體的化石。自從80年代以來,有爭論懷疑莫里遜組是否存在者另一種異特龍,殘暴異特龍:研究仍維持莫里遜組只有脆弱異特龍的看法,而該地層所發現的不同異特龍化石間的差異,被認為是不同個體間的變化。歐洲異特龍的化石發現於葡萄牙勞爾哈組的波多諾伏,體長只有9米2噸,年代為啟莫里階,可能與脆弱異特龍是同一種動物。坦達格魯異特龍被發現於坦尚尼亞姆特瓦拉區的坦達格魯,年代也為啟莫里階。大部分的研究把坦達格魯異特龍視為異特龍的有效種,但它有可能是一種基礎堅尾龍類,或僅是獸腳亞目的一個疑名。雖然歸類仍不確定,坦達格魯異特龍是種大型獸腳類恐龍,身長可能約9公尺,體重約有2.5公噸。異特龍的可能異名有腔軀龍、Creosaurus、Epanterias、以及Labrosaurus。而異特龍大部分的種是根據零碎的化石來命名,許多被認為是破碎異特龍的異名,或者是被錯誤歸類到異特龍屬。其中一個例子是Labrosaurus ferox,是由馬什在1884年所命名,但他是根據一個外形奇怪的部分下顎,而顎部前端的齒列有個明顯的缺口,顎部後段則延展並外翻。後來的研究人員提出這個下顎骨頭具有病狀,應該是該動物生前受傷的痕跡,而後段變形的部分原因為石膏重建的後果。這個化石現被認為屬於脆弱異特龍。被認為屬於異特龍的化石散佈於全世界,包含澳洲、西伯利亞、以及瑞士,但這些化石被認為其他的恐龍。

    向左轉|向右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式糕點有哪些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