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出泥不染濯蓮不妖

    趙樹理(1906一1970),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

    《小二黑結婚》作於1943年春,是趙樹理的成名之作,也是體現他的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形成主題的創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稱為“地攤文學家”。

    小說塑造了三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農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們是解放區新+代農民的典型由他們’敢於鬥爭,主要表現掌握自己的命運’譬堅決反對封建包辦婚姻,大膽地自由戀愛當二諸葛為兒子收留了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傳童養媳時,小二黑含糊地說;“您願意養,你就養若,反正我不要”。當三仙姑要將小芹嫁給—箇舊軍官做續續時,小芹堅決反對,並明確表示說:“我不管,誰收了人家的東西,誰跟人去”。兩人並在鬥爭中,自由戀愛結婚。反對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諸葛學些算卦之類的事,後來在事實面前逐漸清醒,開始厭惡。反對父親的迷信行為。小芹也對她母親的弄神行為不予理睬。反對惡勢力。當惡勢力金旺、興旺利用被竊取的職權設下圈套。鬥爭小二黑和小芹時,他們毫不示弱,敢於面對面地以理抗爭。並在黨和民主政府的支援下,克服了自身的舊思想和舊道德,樹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願望,最後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B.落後農民的典型;二諸葛、三仙姑。

    他們由於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無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地位,便養成了落後、守舊、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諸葛迷信思想報重。“抬腳動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包辦兒子的婚姻,給小二黑找了個七、八歲的童養媳。在惡勢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軟弱屈從,只會哀求“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懶做,用迷信唬弄人,裝神弄鬼騙取錢財。包辦婚姻,給小芹找了舊軍官;心理“變態”,講究不合時宜的穿戴打扮,對小二黑和小芹表現出一種極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兩個落後農民,他們的思想都與新的時代格格不久但他們畢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農民,他們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結尾,三仙姑改變了打扮,二諸葛也撤去了香案。

    C.封建惡勢力的代表:金旺、興旺。

    金旺兄弟利用農村新政權的稚嫩和農民的保守思想攝取了基層政權的職位,為非作歹興風作浪,調戲小芹,非法鬥爭和捆綁小二黑和小芹,把持鄉村政權。但他們最終還逃不出人民政權的懲罰。

    思想意義:小二黑和小芹的勝利說明人民政權是人民實現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證。同時它也揭示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鬥爭,已經不只是他們個人的事情,他們鬥爭是解放區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全社會建立新的婚姻觀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作品也表達了作者的一個隱憂,那就是,基層政權有可能會被封建惡勢力所把持。金旺和興旺這兩個形象說明:農村的基礎政權中只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造福於人民。但作品也同樣表現了作者的某些農民意識,諸如對於三仙姑形象的醜化,特別是對她的穿著的嘲諷性描寫,都顯示了作者對女性的貶抑態度。

    這部小說在民族化群眾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學習了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和古典小說的長處。這主要表現在:

    (1)在結構上,採用單線發展的手法。情節連貫,故事性煮劃構嚴謹,首尾照應。作者按照民間習俗,老百姓愛聽故事晌習慣,善於把矛盾鬥爭,一環扣一環地集中起來,發展下去。

    小說開頭寫二諸葛和三仙姑兩個神仙,接著寫小芹,再引出金旺兄弟,後寫小芹的戀愛物件小二黑,然後矛盾爆發,出現了第六節(“鬥爭會”),第七節“三仙姑許親”。而第八節“拿雙”是矛盾的頂點,最後幾節,由區政府出面支援新人物,懲罰壞人,教育幫助落後。分章分節的形式,集中地敘述人物和事件,既構成了相對獨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結局,對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應,造成結構的嚴密。特別是大結局的“大團圓”符合中國民間的喜劇欣賞習慣。戲劇性強,情節出現多次逆轉。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動和語言來顯示性格;在情節開展中,運用白描手法和細節描寫來刻劃人物。

    (2)透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展現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種”“恩典恩典”——二諸葛的迷信、迂腐。“米爛了”“看看仙姑” ——潑、賴。三仙姑去區裡見區長的言、行、打扮這—細節。在語言運用方面這部小說真正做到了大眾化(群眾化、口語化)不但在人物對話上,而且在—般敘述的描寫上,都是口語化的。

    (3)人物的型別化。將主要人物分成三類,分別灌注了三種具有抽象理論特性的觀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語言的山西風味——對於三仙姑“下了霜的驢糞蛋”的比喻;給人物起諢號的手法。具有濃重的淳樸的地方風味,又幽默有趣。

    總之,《小二黑結婚》以嶄新的思想內容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化,大眾化的形式。獲得了群眾的讚賞。

    趙樹理小說藝術風格的概敘

    (1)趙樹理小說的藝術成就在於創造了一種新穎活潑、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眾化風格。他的作品可以說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所描寫的人物是地道的中國農民,所寫的事都具有中國農村的氣派和特色。

    (2)語言是真正的群眾語言,朗朗上口,並富於幽默感。

    故事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3)是中國“鄉土文學”的大家,創造了“山藥蛋”派這一文學流派。

    趙樹理“評書體”小說大量運用經過加工提煉的群眾口語進行敘述、描寫,沿襲中國傳統小說“講故事”的結構特點,講究情節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人物的來龍去脈、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又摒棄傳統章回體的形式框架,把人物放到故事情節的發展中,放到矛盾衝突中進行塑造,不作靜止的心理描寫。例如《李有才板話》在人物塑造、情節結構和語言駕馭上,都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所創造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小說民族形式,開闢了新文學發展的新生面。後來人們把這一群體的作家,形象而友善地稱為“山藥蛋派”,趙樹理是這一文學流派的當然的領袖。

    趙樹理是繼魯迅、郭沫若、茅盾這些新文學奠基人之後與巴金、丁玲、老舍等人齊名的一位大師級人物;“山藥蛋文學流派”已成為了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知名度很高的“鄉土文學品牌”;“農民化的文學正規化”和口語化的“工農語言文體”給文學語言注入新鮮活力:《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作品以獨特的敘述藝術形式和美學價值,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獨具特色的民族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農村題材小說,填補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空白。

    為了實現寫好農村、農民的諾言,趙樹理堅守“鄉土文攤”作家純樸的本色,從不以大作家自居。他說:“我不想上‘文壇’,不想做文壇作家。我只想上‘文攤’,寫一些小本子夾在賣小唱本的攤子裡去趕廟會,兩三個銅板可以買一本。這樣一步一步地去奪取那封建小唱本的陣地。”他還說:“中國的文壇太高,普通群眾攀不上去。希望是最好拆下來鋪成小攤子。因為那些歐化的長句子,乾枯而深奧的敘述,各種古怪的表現形式和毫無生活內容的作品,在農村農民中間根本沒有市場。”

    《李有才板話》是繼《小二黑結婚》之後又一力作,趙樹理在《李有才板話》中,大膽地把傳統小說裡的“詩話”變異成了通俗的“板話”。把說詩的人叫做“板人”,以新穎的表現手法,為讀者奉獻出了一個鄉土氣息非常濃厚,富有生活情趣的經典之作。

    《李有才板話》描寫的是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建設問題。毛澤東《在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一文中指出:“在抗日期間,我們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是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付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以防豪紳地主把持政權。”這部作品描寫的是太行山區一個村莊叫閆家山,閆家山村裡的“閆恆元派”就屬於民主政權要專政的物件,他們把持“閆家山”政權多年。村長閆恆元下了臺退居在幕後,由侄兒閆喜富繼續幹村長拋頭露面。他們橫行鄉里,無惡不作。還利用種種手段騙取了“模範村”的榮譽。而老槐底下的“老字輩”“小字輩”們祖祖輩輩受盡了西頭“閆恆元派”的欺壓。對於這一部作品,各研究專家和文學大師都對其讚賞有加。董大中先生說:趙樹理是一位藝術形式的革新家,《李有才板話》是他在文學民族化上的重大貢獻。郭沫若、茅盾等大師都有中肯的評論。

    趙樹理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與新的時代,新的群眾相結合,創作成就卓著的人民作家。他為中國的文學寶庫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朽文學作品,他的創作主張和人格魅力影響了我們許多作家和廣大文學愛好者。他是中國作家的一面旗幟。不管是思想意義上,還是藝術形式上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資源。在今天,我們可以是先鋒的、現代的,但一定是要民族化的、中國化的。我們一定要尋求一種具有中國氣派的文學和中國作風,而趙樹理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應當說,趙樹理代表了一種深刻影響中國20世紀文學創作的思潮。”

    趙樹理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他甘守“文攤”作家的寂寞,決不攀“文壇”,他能身體力行,多才多藝,他會唱上黨梆子,同時能撥弄好幾樣樂器,嘴打梆子還不誤唱,創作了很多“群眾喜歡看”“時代起作用”的優秀作品。這一切都深刻地映照出這一位人民藝術家崇高的文學精神和文學原創精神的追求。值此百年之際,我們懷念趙樹理,像趙樹理那樣真切地關注人性,關注民生疾苦,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常態,關注和思索時代最重大、最迫切的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關注民族命運,更要關注活文化,要發揮文學藝術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眼PK不能開雙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