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沒聽說過這個觀點。

    "三省六部制":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稽核與貫徹執行。

    "行省制度":“行省"一詞,源於金朝。金國因地方上戰爭的需要,設行尚書省以分任軍民之事,非定製。元世祖時,開始設定中書省。中統、至元年間,在各地分置行中書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後逐漸成為固定的地方行政機構,掌管轄內軍政要務。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設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樞密院掌管軍事,御史臺負責監察;在地方設行中書省,行省設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大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陝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雲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直轄。

    使命

    元代行省是行中書省的簡稱,其淵源可追溯到魏晉隋唐的行臺和金代行尚書省。蒙古國時期,燕京、別失八里、阿母河三斷事官及歸降的金朝官吏、軍閥等,也稱為行尚書省或行省。不過,這些都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後,正式在朝廷設定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不久,又沿用前朝舊例,頻繁派中書省宰執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如中統和至元前期的陝西四川行省、河東行省、北京行省、山東行省、西夏中興行省、南京河南府等路行省、雲南行省、平宋戰爭前後的荊湖行省、江淮行省等。其中,設立於至元十年(127年)的雲南行省等,已帶有地方最高官府的色彩。就是說,這一階段的行省已顯現朝廷派出機構與地方最高官府的兩重性端倪。只不過此類兩重性僅表現在雲南等少數行省範圍內,多數行省的性質仍然是朝廷的臨時派出機構。

    大約在世祖末成宗初,隨著江浙、湖廣、江西、陝西、四川、甘肅、遼陽、河南等行省的改置或增設,行省逐漸演化為常設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幾乎與此同時,元廷又對行省的名稱、品秩、事權作了重要調整:其一,"嫌於外重",一律取消中書省宰執"系銜" ;其二,降行省品秩為從一品,通常以平章政事二名為長官、少數行省特許增置左丞相一員,但品秩仍比都省低一級 ;其三,江南等處行樞密院併入行省,實行"絜兵民二枋而臨制於閫外" 的體制。這三項舉措大體奠定了行省作為地方常設 機構的規模和權力框架。

  • 2 # 月夜羽夕

    眾所周知,中國省制劃分源於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則是“行中書省”的簡稱。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合稱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創於隋朝,興於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然而“省”這個稱呼究竟從何而來?本文在此略作探討。

    首先我們要介紹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地方,那就是禁中。

    秦始皇為了顯示皇帝地位的至高無上,規定了很多皇帝專用的詞,比如皇帝自稱為“朕”,皇帝印章為“璽”,皇帝墓為“陵”,而皇帝所居則為“禁中”。漢代雖然大體承襲秦代,但規則鬆散了許多。

    禁中又稱禁內、宮禁,因為禁令森嚴、不許隨意出入,所以稱禁中。像我們熟悉的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以前就叫紫禁城,就是因為以紫氣為貴,又強調禁令之嚴,才名為紫禁城。

    但禁中後來又多了一個稱呼叫省中,這又是怎麼回事?

    原來古人有個規矩叫避諱,基本原則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也就是皇帝的名字全天下都不能用、上官的名字下屬不能用、父親的名字兒子不能用。

    比如呂后叫呂雉,大臣們就不能稱雉為雉,而要叫野雞;漢武帝叫劉徹,漢朝有一個爵位是徹侯,就得改成通侯;光武帝叫劉秀,秀才就要改名叫茂才;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司馬遷的史記裡面就全篇沒有“談”這個字,漢文帝時有個叫趙談的宦官,就被他改名成了趙同。

    唐宋的時候,避諱制度發展到了巔峰,詩人李賀因為其父名“晉肅”,犯“進”諱而不能被錄為進士;有人問唐太宗李世民,是否要以避諱為由把當時的六部之一“民部”改名,太宗倒是豁達,說民這一字用的太多,到處避諱豈不勞民傷財,於是以“不避二字”為由詔令不避“民”字,可惜其子唐高宗李治繼位後仍然下令天下避諱太宗名諱,民部改名戶部,名將李世勣也改名李勣。

    宋朝更是誇張,本來“為賢者諱”只是大家自發的行為,從沒有哪朝哪代要求老百姓強制遵從過,唯有宋代開始避諱孔子、孟子、老子、黃帝、周公等先賢,讀書寫字,都要繞開“丘”字。今天“邱”姓始祖,即是當初“丘”姓為避諱所改。

    避諱的壓力如此強大,從上到下莫不敢從,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反而越不敢逆之而行,以免背上了罵名。西漢末年,有一位極有權勢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被稱作孝元皇后,名字叫做王政君,她的父親陽平侯就叫王禁。

    本來照理來說,沒道理為了一個外戚把皇宮的稱呼改了吧?即使漢代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的太后都特別牛氣,前有呂后差點奪了劉家的江山、後有竇太后逼得漢武帝都不得不低頭,這位王太后更是歷經四朝的老太后,可也不能打破古往今來的規矩吧?

    原來這位太后還有個了不得的侄子,叫王莽。不是同名,就是篡漢的那個。王莽很懂得討王太后的歡心,改禁中為省中以避諱說不定就是他的主意——但東漢末年經學家蔡邕也明確指出,雖然的確是為了避諱孝元皇后王政君之父王禁而改禁中為省中,但“今已改,後遂無復言之者”。

    只不過,東漢雖然廢棄了省中這一稱呼,魏晉卻不知怎麼又撿了起來——如今,到底是魏文帝曹丕還是魏明帝曹睿或者是晉武帝司馬炎最先設定了中書省,唐朝人眾說紛紜,但是中書省最開始的目的是替皇帝耍筆桿子、賣弄文采,比起後世“無冕之宰相”,實在是差的遠了。

    可照理來說,避諱前和避諱後的稱呼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就像荊國和楚國沒什麼差異,秀才和茂才也不過是稱呼上的不同而已。然而晉亡之後,五胡亂華,南北朝戰亂紛繁,許多典籍遺失。唐朝以華夏文明繼承人自居,考證禮儀,務求詳實,唐人所編著的著作,如《晉書》等,常常能發現前人所未曾提及的衣冠制度的細節。唐人認為,“漢制,王所居曰禁中,諸公所居曰省中。”於是制定了嚴謹的三省六部制。

    當然,應當指出,南北朝既是一個大分裂時期,也是一個大融合時期。三省六部制可以說是融合了南朝和北朝的智慧結晶。北周最令人稱道的,就是“六官制”,而南朝在長期的混亂政治中,慢慢發展出了三省制度的雛形,也就是從一人之下的宰相走向了群相制度。最終,醞釀出了為人稱道的三省六部制,和讓我們懷念至今的泱泱大唐。

    而到了元朝,忽必烈實行漢化,仿造中原打造了一套元朝制度。中書省總領百官,管理全國政務,可謂有丞相之實。元人稱其制度是“都省制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都省就是中書省,十省則是十個“行中書省”,學者錢穆稱為“行動的中書省”。古時流動商販謂之“行商”,行動中的軍營謂之“行營”,出征之時尚書檯臨時設立的機構則謂之“行臺”,“行尚書省”的稱呼由來,大抵如是。

    行省制度自元朝後一直被明、清所承襲。明朝雖然不使用元朝所開創的“行省”一稱,而改稱布政使司,但元朝所劃定的省份大體不變,習慣上也仍然稱為省。清朝時又重啟省份制度,雖近現代以來,疆域、政治制度變化都極為劇烈,但“省”這個稱呼,卻一直保留至今。

    一個不起眼的稱呼,卻貫穿了秦漢至今兩千餘年的歷史和文化變遷。僅僅是回顧一個稱呼的由來和變遷而已,就能探尋到一個個帝國的興起與崩塌,又能觸控到多少戰火點燃了典籍的灰燼……這,大概就是獨屬於我們這一個從未中斷過的文明的魅力與驕傲。

  • 3 # 聊坐南書房

    沒聽說過“省”與避諱制有關。

    關於省的由來,應該是“行省”制的延伸,可以追朔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起,中央的一些機構開始稱為“省”,如: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等,而“行省”應該是臨時性的軍事行動而設定的機構,事情完成後就會撤掉。到東魏、北齊的時候,由於州郡太多,中央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於是設定了很多“道”,每個“道”再設定行臺省,這時候的行臺省實際上成為州以上的行政機構。但此時尚未形成制度,也沒有固定下來。隋、唐時代都設定過行臺省,主要是因為軍事行動需要,軍事行動結束後,就隨之撤掉。直到唐貞觀年間全國統一以後,就沒有設定行臺省了。

    到金國時期,金為了便於向南宋和西夏進行的軍事行動,加強地方統治,又設立了很多行省,比如:陝西、河北、山東、河南等行省。到了元代,就沿用了行省制度,蒙古人佔領一個地方就設定一個行省,比如燕京行省、西域行省等,相比較,比金國時期的行省大的多。元代的行省,也基本上是為了軍事行動需要臨時設定的,只是因為元代的軍事行動時間較長,所以就漸漸漸固定下來了,元滅南宋以後,行省的官員也改為地方官名稱了,職責也擴大到了徵錢糧、兵甲、屯種等等領域,從此,行省就成了正式的地方行政機構了。明朝對行省制度又進行改革,不再稱中書省,改為“承宣佈政司”,但人們習慣上依然稱作行省,簡稱為省。到了明洪武十三年,中央的中書省也被撤掉,“省”做為中央的機構已不存在了,“省”便成了地方行政區劃的專用名稱了。清朝沿襲了明制,將地方區劃簡稱為省,全國共分為十八個省,後又陸續設定了新疆、臺灣、奉天、吉林、黑龍江五省,除青、藏、內蒙外,全國已有了二十三個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盈瑩回來了,亞俱她和龔翔宇、劉曉彤給我們帶來那些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