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炎
-
2 # 艾米的投資圈
幸虧當初沒有去銀行,繼續選擇了證券行業。2011年的時候,我去某著名的股份制銀行面試,給的年薪還是20萬,沒想到這幾年銀行沒落的這麼快,櫃員月收入不足4000元了。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記得2015年面試一個某國有銀行順義支行的小夥子,他說自己工資稅前還不到8000元,也是做櫃員。僅僅過了2年,櫃員薪水就攔腰被砍了。
不過想想也是,現在出門誰還兜裡揣著現金,帶手機出門就行了。
行業變幻無常,這些年馬雲顛覆銀行,革銀行的命,支付寶真的就革了銀行的命,隨著移動支付場景化的發展,銀行櫃檯越來越少了,甚至都發展出了社群虛擬的銀行。更別說以後智慧機器人將替代櫃員這種簡單重複勞動了,隨著社會發展像修鋼筆這種活兒早已經淹沒在歷史中了,銀行櫃員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銀行高薪走下神壇。還有原因就是利率市場化,銀行是吃息差的,競爭加劇躺著睡覺的好日子沒有了,現在金融是嚴格監管,要嚴查資金池業務,表外要轉表內等等,以前給做債的加個槓桿,給併購的搞個優先順序,向老百姓賣點表外理財,這些賺錢的好事都被咔咔掉了,銀行的日子能好過嗎?
最後還有一個很大的隱憂,那就是資產質量,現在廣義貨幣增速顯著放慢,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也開始放緩,在去槓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背景下,今年的信用風險或許不小,這對銀行的壞賬率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此前無錫尚德破產、東北特鋼違約,都將銀行拽入了債務的漩渦。
好日子真的過去了。
-
3 # 一品職事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銀行業確實整體薪酬福利水準遠比不上以往了。但這是平均來看,銀行業一般員工眾多,櫃員的數量龐大,這和製造業的工人一樣,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但銀行業的中高層人員薪酬相對來講,還是要比一般行業要高,何況還有隱形的福利在裡面,再說了,銀行業畢竟是財神爺,哪個企業不向財神爺靠攏呢?
其次,櫃員作為銀行業的最基層員工現在都採用勞務外包形式,對於第三方公司來說自然沒有了原來甲方的高薪待遇,現在是能省則省啊。從這點上來說,銀行業原來在神壇上的人也從來不是這些櫃員們,而是中高層管理人員。
第三,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這麼快,我們出門都帶手機了,去銀行辦理現金業務是越來越少,對櫃員的需求也少了很多,很多社群銀行都在收縮,關點,這對銀行來說也是控制成本。
所以,放平心態,時代不同了,沒有誰能現在神壇上永遠不倒,潮起潮落,退潮之後,方知是誰在裸泳!
-
4 # 懂財帝
銀行業不是高薪的代名詞
銀行業高薪,神話不在
說起銀行工作,除了覺得十分高大上外,就是高薪的代名詞。不僅,工作體面,薪酬高,還有各種福利,真是羨煞旁人,但銀行業就真的是高薪嗎?
1. 銀行員工,不是個個高薪在銀行工作的普通員工都有自己的苦楚,工資也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高,只有銀行高管的工資才能達到高薪的水準。
銀行普通的櫃員不僅業務量較為繁重,特別是節假日的時候。可以發現,春節前後銀行裡大廳的凳子都被坐滿了。
銀行櫃員的工資是按完成業務量來算的,由於線上支付的便捷很多業務減少,基本工資一般在3000元左右。
所以,一線員工的工資對少還是取決於自己的業績,業務量被線上支付所壓榨,也是工資減少的原因。
銀行網點的“智慧化”“輕型化”趨勢也壓縮了櫃員的業務量,獲客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2. 收入差距大對於銀行員工的年終獎,有人吐槽還沒壓歲錢多,不過確實有年終獎少或者是沒有年終獎的情況。
這還是和個人的業績有關,另外還和所在銀行的效益也有關係,所以才會出現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效益好的銀行年終獎依然有五位數,效益不好的話可能一年比一年少。
總體來說,銀行普通員工的年終獎在10萬以下,而且多在5萬以下。
雖然存在個例沒拿到年終獎或者是很少,但是少的也大概有8000元了,好像也不少,但員工為啥還吐槽呢,第一、工作性質不同,工資低,比如櫃員很累,但收入低。第二、薪酬遞延也是抱怨的原因。
銀行業也不是個個高薪,其實每個行業也都有自己的苦衷。
-
5 # 王龍說財
如果只是從櫃員的收入來看銀行業的平均工資的話,是不合理的。收入比較高的,年薪幾十萬的怎麼不去說呢!
在銀行的所有崗位當中,櫃員的地位是最低下的,工作最累,最辛苦,工資卻是最低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像製造業工廠裡面操作工一樣。工資是最低的,卻是幹活最多的,所以很多人都自嘲是金融民工。
從經營的角度上來講。櫃員不能直接創造收益,也是屬於成本,成本越低利潤越高,所以要控制櫃員的工資收入合理即可,不能高,否則會不利於管理。所以櫃員的工資低也是很正常的。
而業務經理可以放貸款,拉拉存款,這類似於企業的銷售部門可以直接創造利潤的。所以收入一定得高,不高沒人幹活。
收入再高一點的做金融專案的,到年底團隊分錢的時候一人分個幾十萬幾百萬都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如果從這些人身上看銀行業的工資的話可能還是要比其他行業要高的多吧。
說資料圖表什麼的沒有太大的意思,統計數字大家心裡都很清楚的,只看身邊的從業者的收入水平才是最靠譜的。
-
6 # 財經文化評論
在大家心目中,銀行員工一直是一個白領、高薪的白富美的形象,而實際上銀行的櫃員收入一直並不是很高,起碼不是傳說中的那麼高。
銀行櫃員在銀行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在分行有時候會佔到全體人員的三分之一,而且一個支行必須設立會計櫃檯、儲蓄櫃檯、複核、主管、營業室經理、大堂經理等必須的崗位,所以,一個支行不管業務量多小都必須至少配備9-12個櫃檯人員。我們在大廳外面看到的可能只有三個四個視窗是營業的,但實際上櫃臺裡面還有一些與櫃檯視窗業務直接相關的人員,而在分行還有清算中心、業務處理中心等大量的人員存在,所以,銀行櫃檯人員就不可能是一個收入很高的群體。
當然,與其他行業的人員相比,銀行櫃檯人員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比如就你所說的,“去年入職某國有大行的畢業生曬出的今年1月份工資表中,月收入到手僅為3900元,年終獎更是分文未有;北京部分櫃員月入不足4000元”,從你的描述看,這個月收入肯定不是我們平時意義上的收入概念,而是實際拿到手的收入,那麼就是扣除了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有的甚至企業年金,還有住房公積金等,所以,名義收入肯定要比這個高得多,因此,完全不會得出“在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的薪資水平遠遠低於行業均值,甚至只能達到平均值的一半”的結論。
儘管在近兩年來,銀行的經營發展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利潤增長乏力,銀行員工的獎金收入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基本工資肯定沒有下調的影響,獎金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但是你所說的“2016年爆出的“銀行業1.5元年終獎”,2017年銀行業又傳來48.5元年終獎”的現象肯定存在,不但存在而且還有比這更少的。即使在前幾年銀行日子好過的時候,也由於考核的因素和業績的因素,一些銀行的員工完全沒有年終獎金也是存在的。
為了降低櫃檯員工的工資成本,有的銀行在櫃員大量使用派遣制員工,就是為了減少必要的福利支出。
隨著銀行的轉型,銀行業務的離櫃率提高,許多銀行的業務離櫃率已經超過90%,所以銀行的網點面臨智慧化轉型,銀行的櫃員也將面臨著轉型的考驗,所以,銀行櫃檯人員的收入狀況並不一定就代表著銀行高薪時代的結束,但是沒有能力的員工、可有可無的員工、次要崗位的員工的高薪時代肯定結束了,而且銀行的業務結構需要調整,員工結構也需要調整。
-
7 # 冷炎
看怎麼比較了。
首先,必須承認,金融行業是最高薪的行業之一。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收入排行中,金融行業的年均收入為117418元,排名第二(第一為IT),遠高於全部行業的平均值67569元。同時,查閱《中國統計年鑑》可知,這是金融行業薪酬自2007年登頂以來首次被其他行業超越。也就是說,金融行業,至少拿了十年遠超其他行業的高薪。
其次,銀行業的平均薪酬水平在金融行業裡面並不算高。金融是個大範疇,囊括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資管等多個行業,這其中的“高富帥”應屬證券、信託、基金等行業。相較而言,銀行的薪酬水平只算中等。但銀行體系大、員工多、地位重,與老百姓打交道也最多,所以老百姓總把銀行業視作金融行業高薪的代表。
第三,銀行業內部的兩級分化嚴重。一方面是不同銀行間的兩級分化嚴重,以2016年度上市銀行公佈的人均薪酬資料為例,最高的上海銀行人均薪酬47萬,最低的常熟銀行為19.84萬元,兩者相差高達147%,這還是效益較好的上市銀行,效益不佳者的薪酬就更低了;另一方面則是同一銀行內的貧富差距巨大,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能達到普通員工的五倍以上甚至更高,而一些上市銀行的高管薪酬更是動輒數百萬元,因此每年薪酬資料公佈後,都有許多銀行基層員工高呼“被平均”。
第四,銀行薪酬水平是在下降,這既是這幾年銀行業整體狀況不佳的客觀反映,也是上面大力推動金融業降薪的必然結果。但是如第一點所述,銀行的薪酬資料還是遠超社會平均水平的,並且銀行一般都有較為完善的配套福利,拿到手的薪資雖少,但較高的五險一金、企業年金(絕大多數單位都沒有)、補充醫保、五花八門的補貼(過節費、誤餐補助、加班補貼、通訊補貼、交通補貼、防暑降溫補貼、制服清洗費……)等等,還是很讓多數人羨慕的,這也是每年都有幾十萬應屆生參加銀行招聘考試的最重要原因。
-
8 # 艾米的投資圈
幸虧當初沒有去銀行,繼續選擇了證券行業。2011年的時候,我去某著名的股份制銀行面試,給的年薪還是20萬,沒想到這幾年銀行沒落的這麼快,櫃員月收入不足4000元了。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記得2015年面試一個某國有銀行順義支行的小夥子,他說自己工資稅前還不到8000元,也是做櫃員。僅僅過了2年,櫃員薪水就攔腰被砍了。
不過想想也是,現在出門誰還兜裡揣著現金,帶手機出門就行了。
行業變幻無常,這些年馬雲顛覆銀行,革銀行的命,支付寶真的就革了銀行的命,隨著移動支付場景化的發展,銀行櫃檯越來越少了,甚至都發展出了社群虛擬的銀行。更別說以後智慧機器人將替代櫃員這種簡單重複勞動了,隨著社會發展像修鋼筆這種活兒早已經淹沒在歷史中了,銀行櫃員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銀行高薪走下神壇。還有原因就是利率市場化,銀行是吃息差的,競爭加劇躺著睡覺的好日子沒有了,現在金融是嚴格監管,要嚴查資金池業務,表外要轉表內等等,以前給做債的加個槓桿,給併購的搞個優先順序,向老百姓賣點表外理財,這些賺錢的好事都被咔咔掉了,銀行的日子能好過嗎?
最後還有一個很大的隱憂,那就是資產質量,現在廣義貨幣增速顯著放慢,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也開始放緩,在去槓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背景下,今年的信用風險或許不小,這對銀行的壞賬率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此前無錫尚德破產、東北特鋼違約,都將銀行拽入了債務的漩渦。
好日子真的過去了。
-
9 # 一品職事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銀行業確實整體薪酬福利水準遠比不上以往了。但這是平均來看,銀行業一般員工眾多,櫃員的數量龐大,這和製造業的工人一樣,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但銀行業的中高層人員薪酬相對來講,還是要比一般行業要高,何況還有隱形的福利在裡面,再說了,銀行業畢竟是財神爺,哪個企業不向財神爺靠攏呢?
其次,櫃員作為銀行業的最基層員工現在都採用勞務外包形式,對於第三方公司來說自然沒有了原來甲方的高薪待遇,現在是能省則省啊。從這點上來說,銀行業原來在神壇上的人也從來不是這些櫃員們,而是中高層管理人員。
第三,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這麼快,我們出門都帶手機了,去銀行辦理現金業務是越來越少,對櫃員的需求也少了很多,很多社群銀行都在收縮,關點,這對銀行來說也是控制成本。
所以,放平心態,時代不同了,沒有誰能現在神壇上永遠不倒,潮起潮落,退潮之後,方知是誰在裸泳!
-
10 # 懂財帝
銀行業不是高薪的代名詞
銀行業高薪,神話不在
說起銀行工作,除了覺得十分高大上外,就是高薪的代名詞。不僅,工作體面,薪酬高,還有各種福利,真是羨煞旁人,但銀行業就真的是高薪嗎?
1. 銀行員工,不是個個高薪在銀行工作的普通員工都有自己的苦楚,工資也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高,只有銀行高管的工資才能達到高薪的水準。
銀行普通的櫃員不僅業務量較為繁重,特別是節假日的時候。可以發現,春節前後銀行裡大廳的凳子都被坐滿了。
銀行櫃員的工資是按完成業務量來算的,由於線上支付的便捷很多業務減少,基本工資一般在3000元左右。
所以,一線員工的工資對少還是取決於自己的業績,業務量被線上支付所壓榨,也是工資減少的原因。
銀行網點的“智慧化”“輕型化”趨勢也壓縮了櫃員的業務量,獲客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2. 收入差距大對於銀行員工的年終獎,有人吐槽還沒壓歲錢多,不過確實有年終獎少或者是沒有年終獎的情況。
這還是和個人的業績有關,另外還和所在銀行的效益也有關係,所以才會出現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效益好的銀行年終獎依然有五位數,效益不好的話可能一年比一年少。
總體來說,銀行普通員工的年終獎在10萬以下,而且多在5萬以下。
雖然存在個例沒拿到年終獎或者是很少,但是少的也大概有8000元了,好像也不少,但員工為啥還吐槽呢,第一、工作性質不同,工資低,比如櫃員很累,但收入低。第二、薪酬遞延也是抱怨的原因。
銀行業也不是個個高薪,其實每個行業也都有自己的苦衷。
-
11 # 王龍說財
如果只是從櫃員的收入來看銀行業的平均工資的話,是不合理的。收入比較高的,年薪幾十萬的怎麼不去說呢!
在銀行的所有崗位當中,櫃員的地位是最低下的,工作最累,最辛苦,工資卻是最低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像製造業工廠裡面操作工一樣。工資是最低的,卻是幹活最多的,所以很多人都自嘲是金融民工。
從經營的角度上來講。櫃員不能直接創造收益,也是屬於成本,成本越低利潤越高,所以要控制櫃員的工資收入合理即可,不能高,否則會不利於管理。所以櫃員的工資低也是很正常的。
而業務經理可以放貸款,拉拉存款,這類似於企業的銷售部門可以直接創造利潤的。所以收入一定得高,不高沒人幹活。
收入再高一點的做金融專案的,到年底團隊分錢的時候一人分個幾十萬幾百萬都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如果從這些人身上看銀行業的工資的話可能還是要比其他行業要高的多吧。
說資料圖表什麼的沒有太大的意思,統計數字大家心裡都很清楚的,只看身邊的從業者的收入水平才是最靠譜的。
-
12 # 財經文化評論
在大家心目中,銀行員工一直是一個白領、高薪的白富美的形象,而實際上銀行的櫃員收入一直並不是很高,起碼不是傳說中的那麼高。
銀行櫃員在銀行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在分行有時候會佔到全體人員的三分之一,而且一個支行必須設立會計櫃檯、儲蓄櫃檯、複核、主管、營業室經理、大堂經理等必須的崗位,所以,一個支行不管業務量多小都必須至少配備9-12個櫃檯人員。我們在大廳外面看到的可能只有三個四個視窗是營業的,但實際上櫃臺裡面還有一些與櫃檯視窗業務直接相關的人員,而在分行還有清算中心、業務處理中心等大量的人員存在,所以,銀行櫃檯人員就不可能是一個收入很高的群體。
當然,與其他行業的人員相比,銀行櫃檯人員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比如就你所說的,“去年入職某國有大行的畢業生曬出的今年1月份工資表中,月收入到手僅為3900元,年終獎更是分文未有;北京部分櫃員月入不足4000元”,從你的描述看,這個月收入肯定不是我們平時意義上的收入概念,而是實際拿到手的收入,那麼就是扣除了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有的甚至企業年金,還有住房公積金等,所以,名義收入肯定要比這個高得多,因此,完全不會得出“在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的薪資水平遠遠低於行業均值,甚至只能達到平均值的一半”的結論。
儘管在近兩年來,銀行的經營發展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利潤增長乏力,銀行員工的獎金收入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基本工資肯定沒有下調的影響,獎金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但是你所說的“2016年爆出的“銀行業1.5元年終獎”,2017年銀行業又傳來48.5元年終獎”的現象肯定存在,不但存在而且還有比這更少的。即使在前幾年銀行日子好過的時候,也由於考核的因素和業績的因素,一些銀行的員工完全沒有年終獎金也是存在的。
為了降低櫃檯員工的工資成本,有的銀行在櫃員大量使用派遣制員工,就是為了減少必要的福利支出。
隨著銀行的轉型,銀行業務的離櫃率提高,許多銀行的業務離櫃率已經超過90%,所以銀行的網點面臨智慧化轉型,銀行的櫃員也將面臨著轉型的考驗,所以,銀行櫃檯人員的收入狀況並不一定就代表著銀行高薪時代的結束,但是沒有能力的員工、可有可無的員工、次要崗位的員工的高薪時代肯定結束了,而且銀行的業務結構需要調整,員工結構也需要調整。
回覆列表
看怎麼比較了。
首先,必須承認,金融行業是最高薪的行業之一。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收入排行中,金融行業的年均收入為117418元,排名第二(第一為IT),遠高於全部行業的平均值67569元。同時,查閱《中國統計年鑑》可知,這是金融行業薪酬自2007年登頂以來首次被其他行業超越。也就是說,金融行業,至少拿了十年遠超其他行業的高薪。
其次,銀行業的平均薪酬水平在金融行業裡面並不算高。金融是個大範疇,囊括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資管等多個行業,這其中的“高富帥”應屬證券、信託、基金等行業。相較而言,銀行的薪酬水平只算中等。但銀行體系大、員工多、地位重,與老百姓打交道也最多,所以老百姓總把銀行業視作金融行業高薪的代表。
第三,銀行業內部的兩級分化嚴重。一方面是不同銀行間的兩級分化嚴重,以2016年度上市銀行公佈的人均薪酬資料為例,最高的上海銀行人均薪酬47萬,最低的常熟銀行為19.84萬元,兩者相差高達147%,這還是效益較好的上市銀行,效益不佳者的薪酬就更低了;另一方面則是同一銀行內的貧富差距巨大,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能達到普通員工的五倍以上甚至更高,而一些上市銀行的高管薪酬更是動輒數百萬元,因此每年薪酬資料公佈後,都有許多銀行基層員工高呼“被平均”。
第四,銀行薪酬水平是在下降,這既是這幾年銀行業整體狀況不佳的客觀反映,也是上面大力推動金融業降薪的必然結果。但是如第一點所述,銀行的薪酬資料還是遠超社會平均水平的,並且銀行一般都有較為完善的配套福利,拿到手的薪資雖少,但較高的五險一金、企業年金(絕大多數單位都沒有)、補充醫保、五花八門的補貼(過節費、誤餐補助、加班補貼、通訊補貼、交通補貼、防暑降溫補貼、制服清洗費……)等等,還是很讓多數人羨慕的,這也是每年都有幾十萬應屆生參加銀行招聘考試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