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蝸牛灬

    元朝比較有作為的帝王應該就是忽必烈了,忽必烈滅宋之後,並沒有廢除宋朝的官員,制度,而且注意選人用人,重用漢臣。另外建立行省制度,並一直延續至今。加強邊疆

    管理,在各地建立驛站等等。

    其次忽必烈還發明瞭紙幣,並且將紙幣引入流通領域,用紙幣來計算主要商品的價值。

    恢復宋朝取消的國家控糧政策,國家收購餘糧,屯糧於國家糧倉,用於解決荒年時糧食短缺等一系列事情。

    清朝就是雍正帝了,雍正繼位之初康熙帝留給他的只有600萬兩白銀,國庫較為空虛,國民經濟也沒有多大發展。雍正在位13年,勵精圖治,大力發展國家經濟。

    政治方面:設立軍機處,加強中央集權。另外實行密摺制度,瞭解民情,掌握動態。另外重用漢人,例如李衛,田文鏡等人。並且十分重視吏治,實行嚴政,雷厲風行。

    經濟方面:清理錢糧虧空,大力整治虧空錢糧官員,對於貪汙受賄者嚴懲不貸。實行“養廉銀”政策,也大大減少了官員貪汙受賄的行為。另外攤丁入畝,減少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

    對外收復青海,加強了對西藏的統治。

    不過雍正時期大力實行文字獄,讓眾多文人冤死獄中,也是其在位時的一大汙點。

    總體來說,雍正給乾隆留下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經濟、生產力都蓬勃發展的大清國。

  • 2 # 曹老師xixi

    元朝一共有15位皇帝,統治的短短100年,一半的時間都在戰亂,因此元朝的不少皇帝都是打醬油的,有作為的不多,清朝一共12位皇帝,相對來說好一點,下面我簡單的說一說元清兩代少數民族王朝中的有為帝王。

    元朝

    元世祖 忽必烈

    元朝的開國之君,大哉乾元建立王朝,統一中國,重視儒學,改革行政,發展農業,是元朝難得的勤勞之君,連朱元璋都不得不承認忽必烈混一天下,寬恤愛人,亦可謂有仁心矣。

    元英宗 碩德八剌

    雖然只在位短短的3年,但不得不說元英宗確實是元朝最英明的帝王了,在位期間勤險愛民,勵精圖治,革除舊弊,推行新政,讓元朝有了一定發展,但也正是因為元英宗那麼能幹,觸動了朝廷貴族和保守派的利益,最終被慘死於陰謀當中,是位非常可惜的君主。

    元朝其他的皇帝就都不怎麼樣了,稍微好一點的還有元武宗和元仁宗,不過也只是矮子裡面拔高子,至於成吉思汗鐵木真,功績是有,但作為正是不敢恭維,就像毛爺爺所說“只識彎弓射大雕”。

    清朝

    清世祖/順治 福臨

    一般人都人為順治英年早逝,還被攝政王多爾袞控制,沒啥作為,但是瞭解順治歷史的後,你會發現,順治是尼瑪早熟呀,早熟的還很,其自13歲親政開始往後的十年中,其魄力根本不像是他這個年紀的青年做出的事情,其為政的舉措也都很進步的。

    比如削奪大臣的權勢,實施集權制。籠絡依靠漢官,整頓了吏治,重用有才能的漢人,實行恤刑條例,安定民心;始行武舉殿試,為朝廷選拔文武全才等等,刻意求治、年輕作為,可惜英年早逝。

    清聖祖/康熙 玄燁

    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名鼎鼎康熙皇帝,把中國又打了一個二週目,鞏固的中國的疆土, 在政治上繼續加強中央集權,民間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官場籠絡重用漢族士人,經濟上實行地丁合一蠲免錢糧,使得清朝國力大增,其主持編修的《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全唐詩》《數理精蘊》《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影響幾百年,雖然晚年有一定的倦勤弊端,但也無法掩蓋其一生做出的貢獻。

    清世重/雍正 胤禛

    清朝的改革家,得罪了宗族,得罪的官僚,得罪計程車族,得罪的文人,唯獨富裕的農民,他的改革尖銳還深刻,攤丁入畝、耗羨歸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等等,使得百姓生活富裕,國家國庫充盈,並且雍正出了一本《大義覺迷路》來論證滿漢關係,極大緩解了滿漢民族之間的矛盾。清朝唯一一位一生英明的君主。

    一般認為清朝無昏君,清朝的皇帝普遍都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沒有不務正業的,雖然如此,但有作為的皇帝依然不是太多。

  • 3 # 月夜羽夕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繼元朝之後的又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相比明朝而言,清朝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倒退。然而,清朝帝王相比明朝皇帝而言,卻是各個勤政。縱觀清王朝的帝王們,幾乎都是把江山社稷看得很重,每日披肝瀝膽,嘔心瀝血。那麼,清朝帝王中有哪些是最有作為的呢?

    第五位:清太宗皇太極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自少年起,他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北韓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北韓臣服於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

    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他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充套件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玄燁評價他為:“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謨真顯赫,武烈實飛揚。包並收群國,虛謙集眾長。網羅來俊彥,締造群洪荒。卜世周垂歷,開基漢啟疆。”

    第四位:清成宗多爾袞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北韓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他指揮清軍入關,致使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被追封為“清成宗”。

    事實上,多爾袞是清軍入關的直接統領者和推動者,是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基於此,乾隆皇帝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第三位:康熙皇帝

    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在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取得了對三藩、明鄭、準噶爾的戰爭勝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立中國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主權,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招撫喀爾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學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謂的“盛世聖君”形象系後人建構與美化,其實他本人及其統治時期存在許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清史稿》評價他為: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

    第二位:雍正皇帝

    即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

    雍正帝在位期間,大幅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同時,他設定了軍機處來加強皇權。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其中,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

    不得不說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可算是名列前茅。他把畢生的心血都用在了治理國家上,經過他的努力,雍正時期是清朝歷史上國庫最為富足的時期,也是吏治最為清明的時期。

    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

    他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他率領八旗鐵騎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的七十餘城。

    《清史稿》評價他為:“太祖天錫智勇,神武絕倫。蒙難艱貞,明夷用晦。迨歸附日眾,阻貳潛消。自摧九部之師,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餘年,建國踐祚。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遷都瀋陽,規模遠矣。比於岐、豐,無多讓焉。”

    可以說,努爾哈赤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少數民族政權領袖,是堪比成吉思汗式的傑出人物。他的歷史功績,清朝任何一位帝王都望塵莫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人駕駛汽車什麼時候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