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6空餘慌88
-
2 # 開開YY
我是三歲孩子的媽媽,我分享一下自己教娃的經驗。孩子很單純,只要你花點心思,可以把孩子教的好好的。
1、父母是孩子的老師,需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有時候,父母不需要說什麼,以身作則,孩子看到自然會跟著做。你不希望孩子做什麼,那麼父母在孩子面前千萬要做好表率,別自己光說不做。在家裡,我吃什麼東西都會先問問周圍的人要不要吃,如果吃我會先拿給他們吃,然後再自己拿起來吃。寶寶也發現了這個細節,每次吃東西都會問大人吃不吃。
2、在家裡一視同仁,防止孩子變成自私的孩子。這裡說的一視同仁,就是說不要單獨給孩子獨享好的東西。很多家庭,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往往給孩子買好吃的蝦啊,牛肉啊,水果啊,而大人卻捨不得吃。這樣的做法不是明智的,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讓他覺得所有好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說不定一個白眼狼就這麼產生了。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窮人的“富養”就是讓孩子專享太多東西,所以大家還是要杜絕。
3、小孩的世界很簡單,你想讓孩子擁有那方面的習慣,就多鼓勵他那個習慣。我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講那麼多的大道理,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明白不了那麼多道理。你要他養成什麼習慣,一開始你可以慢慢的引導他去做,等他做完了,你就鼓勵並表揚他,孩子心裡一高興,你再趁熱打鐵說以後寶寶能自己完成的話會更棒哦。到下一次寶寶自己完成時一定要表揚他,重複幾次後寶寶養成習慣後你就省心啦。
4、孩子也是愛面子,他做錯事的時候不要當場拆穿,事後再跟他講道理。以前我沒注意到這點,每次寶寶做錯事,我都是方面跟他講道理,結果寶寶死活不承認自己有問題,你跟他堅持他鬧得反而更兇。意識到這點後,每次寶寶做錯事,我只建議他怎麼做,然後他說什麼我都附和他。事後,等他冷靜下來後,我跟他聊天時無意間跟他講道理(但不是刻意的),等下次再發生時,孩子就可以杜絕了,然後我又及時的誇他進步了,小屁孩更加樂哈哈的,下次更加不會犯錯誤了。
-
3 # 星辰號999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霸王,想要什麼父母給什麼。家長們無限制的寵愛使孩子們變得越來越自私,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都知道這樣不好,以後會讓孩子吃苦頭的,可是自己心裡也是無可奈何啊。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不忍心下狠手。
接下來就讓星辰號說幾個痛心疾首的例子:
小A是家裡的獨生女,平時在家爸媽對她百依百順,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走讀。上大學以後,她終於離開了家,可是到了大學不到一個月,她就十分苦惱。她的室友和她合不來,而小A又不想去刻意討好她們,於是便獨來獨往。後來,小A從其他人的口中知道,室友不想和她在一起是因為她從來不顧忌室友的感受,太以自我為中心。
還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
小B平時在班級裡面是個成績優異的孩子,但是他不太合群,因為他覺得那些人老是找他問這問那,笨的要死還什麼都不會,而且自己憑什麼要免費給他們解答問題啊!小B心裡越來越不平衡,在班級裡面的名聲也越來越差,時間一長也就沒人問他問題了。而他自己有了不理解的題目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給他解答了。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就是因為孩子在家裡,老人溺愛著,父母寵愛著,所以孩子到哪裡都覺得自己應該是別人的中心,有時候會忘乎所以,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可是現代社會不會容忍這樣的人,這個社會會讓我們捧在手心裡的孩子受盡委屈,所以不要太嬌慣我們的孩子。
否則,孩子們就像是長在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了家,就經不起風吹雨打,很快調零。
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星辰號
大家怎麼看呢?
-
4 # 塑造孩子的未來
沒有捷徑,有最好的辦法:遵照孩子成長規律,尊重教育規律。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
任何一個未能精通人性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會遇到極大的困難。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會錯誤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孩子。
因此家長必須先了解孩子心理的基本特性,而孩子的行為是由其基本心理特性來決定的,那麼孩子有哪些普遍特性呢?
一是趨利避害本能。孩子有著強烈的趨利避害意識,遇到威脅到自身安全時就會啟動自衛行為。比如當他長期處於苛刻要求的環境中時,他會將全部精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懲罰,可能會透過撒謊掩蓋事實真相。在孩子經常面臨懲罰的環境下,孩子會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探索興趣會減退,思維遲鈍且學習效率低下,其主要精力會用在應對家長的懲罰方面。實際上,如果告訴孩子事情的厲害關係,孩子會主動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正確的選擇。因此,營造一個平等、舒心、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孩子的基本要求。
二是爭取獨立本能。生物都有潛在地快速成長的內在激情。比如荒原上剛出生的馬駒,會在十幾分鍾內學會奔跑並跟上馬群的行動。在孩子內在心中也有快速成長的慾望,這是生命的本能,體現在孩子爭取獨立自主的意識上。如果家長從小干涉太多,孩子的成長慾望會受到壓抑,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強烈的逆反,而且心理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同時孩子在長期壓制下逐漸喪失掉獨立自主的信心和能力。相反,如果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張揚,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同時會增強孩子自我發展動力和信心。因此,在孩子成長中家長的作用是引導孩子發展,最終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發展。
孩子在自主發展中不可避免的要犯錯誤,允許孩子犯錯並給予孩子改進的空間,需要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做“旁觀者”,不要事事為其操刀,更不能對孩子成長中的失誤進行苛責。
三是維護自尊的本能。孩子都喜歡聽表揚,不喜歡批評。批評太多孩子就會對自己喪失信心。因此對孩子發展目標不要太高、太快,要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並適當給予真誠的鼓勵,這樣會激起孩子的進取心,在進步中不斷增強自主發展的信心。
四是探索秘密的本能。這也是成長的技能之一,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積極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條件。探索的範圍越廣、越深,孩子以後學習的興趣會越濃,學習後勁越足,理解和記憶能力越強。如果天天只讓孩子盯著課本上那點知識,孩子就會厭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基本上都遵循這四個本能需求,利用孩子的本能需求來引導和教育孩子,如同順水推舟。
最後分享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的教育理念:
(1)不要認為你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抓緊每一分鐘去“教育”他。
(2)學會欣賞孩子的成長,觀察並享受每一週、每一月出現的發展新事實。
(3)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尚未成熟時,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應該讓你的孩子充分體驗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樂趣。
-
5 # 靜姐家的生活
上行下效,立好規距,父母以身做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很多優點缺點就會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想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自己先做好這個榜樣,自己沒做好要求孩子跟本沒有話語權的,你就是孩子的反面鏡子!
-
6 # 讀心解萬事
根據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辦法。
1.從1-6歲開始,應該讓孩子懂的“不能",而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其實也完全能滿足他的要求,但為了以後的成長必須讓孩子明白什麼是不可以,懂的剋制。
2.一年級到三年級是養成學習習慣的時間。家長必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孩子不費力就能達到中上等學生的標準。
3.六年級需要增加學習量,的改變學習態度。馬上要升入初中,需要進入一個合適的初中學校,進入不同的學校,產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從德、智、體各個方面思考!
4.初一以後,開始叛逆期,學科增多。孩子們一下不適應,必須緊緊跟上學習速度和效率。
5.初二初三階段,最重要的初中階段。需要改變學習態度,仔細找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晚上背的快還是早晨背的快…
6.高中以後,不能鬆懈。高二以後有推理邏輯思維,不會出現初中幼稚的行為。家長起監督照顧的作用,糾正錯誤透過談話來完成。
回覆列表
很好家長尤其是一些爺爺奶奶特別容易忽視對孩子習慣的培養,總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其實孩子的習慣並不是天生的,可以說這個時候他完全是一張白紙,任由我們怎麼去塗畫畫,因此,我覺得教好孩子的習慣,應該從小開始,切莫輕易忽。
1, 教育孩子不能光靠老師,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到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因此,想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老師無能為力。
2,引導孩子,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但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你是否愛看書呢?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一般的話兩三歲的孩子應該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讓老師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你家裡的書多,孩子就讀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仿效。
3,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的道理,堅強的意志,都是靠父母去培養的,老師教給孩子更多的是課本知識。
4,孩子長久的幸福感,夫妻恩愛,家庭和諧,在充滿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註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鬧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要心裡Sunny很多。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當然,教育孩子這門大學問,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決的。只能邊走邊學,學著怎樣做父母,學著怎樣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