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花舞飛揚
-
2 # 老街味道
問題:"平仄”是什麼意思?
……
前言平,不傾斜 ,平坦的意思;《說文》:平, 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
仄,傾斜,就是不平的意思;《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一、四聲齊梁時期,沈約謝眺等人研究聲韻,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他們依據四聲創作的詩歌被稱為永明體,這是近體詩的先河。
蕭子顯《齊書》雲:“沈約、謝朓、王融,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二、平仄與四聲1、平
四聲中,平,顧名思義就是平。類似於今天普通話的一聲和二聲。如媽、麻。
2、仄
上去入,都是“不平”的意思,我們稱為仄。《說文》中解釋仄:厠本字,通作側。
上聲:馬,即今天的三聲;去聲,罵,類似於今天的四聲;入聲,福,石,急等字今天分別進入了其他三聲,普通話裡已經消失了,但是南方的方言裡還有。
三、仄與側唐朝人也把仄稱之為“ 側“,元和 (806-820年)後詩人王睿 ,號炙轂子。他的書《炙轂子詩格》中有記錄:
互律體。 詩云:“八月九月蘆花飛。”上四字全用側聲。“南溪老翁垂釣歸。”上四字全用平聲。“秋山人簷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檻雲依依。”律全用側。上四字全用側聲指的是”八月九月“,這三個字都是仄聲。八【入聲八黠】、月【入聲六月】、九【上聲二十五有】。
四、詩詞中的平仄近體詩講究格律,詞要依譜填詞,都是要求符合平仄要求的。
詩詞譜中的平仄用漢字表示的話有三種: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
用符號表示就是:○”標平聲 “●”標仄聲 “⊙”標應平可仄 “◎”標應仄可平,例如劉禹錫的詞《紇那曲》
楊柳鬱青青,竹枝無恨情。
⊙●●○△ ●○○●△
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 ○●●○△
詞譜裡的△表示此處要押平聲韻,如果是▲,表示押仄聲韻。
-
3 # 老那
平仄,講是的漢語字音的聲調。
一、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聲調的差別
現代漢語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例如:媽、麻、馬、罵。而古代漢語的四個聲調則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例如:元、阮、願、月。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變化來的,變化規律兩條:平分陰陽,入派三聲。什麼意思呢?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分成了現漢語中的陰平和陽平,入聲字在現代漢語中消失了,分派到平(陰平和陽平)、上、去三聲裡了。
古代四聲的發音,唐代《元和韻譜》裡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短而促。《康熙字典》卷首《分四聲法》說:平聲平道莫低昴,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可見古人對四聲在音調的高低長短蠻講究。
二、如何判別現代漢語中的古代入聲字
要從現代漢語入手瞭解平仄,或寫格律詩(包括填詞),就把把派到四聲裡的入聲字找出來。如何判斷入聲字呢?首先,可以排除鼻音韻尾字,即韻尾是n,ng的字,都不是入聲字。第二,聲母是b、d、g、z、zh、j,讀陽平的字,絕在多數都是古入聲字。如,白、達、閣、足、直、菊。第三,聲、母f、zh、z、c、s,和韻母a相拼的字,是古代入聲字。如:發、伐、扎、雜、擦、薩。第四,聲母zh、ch、sh、r、和韻母uo相拼的字,是古代入聲字。如,卓、捉、輟、說、若。第五,e韻母與d、t、l、n、和z、c、s相拼的字,大多是古代入聲字。如:德、特、樂、澤、策、色。第六,ie韻母與b、p、m和d、t、n、l相拼的字,是古代入聲字。如:別、撇、滅、迭、帖、捏、列。第七,üe韻母的字除了瘸靴兩字,都是古代入聲字。如果普通話不好,分不清上述幾條規律,還有個笨辦法,就是把古入聲字死記硬背下來。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168字的入聲字歌訣,作者佚名。背熟了就可以根據同音字判斷是否是入聲字。
入聲字168字歌訣:
六伯黑,不白皙,忒齷齪,沒出息。 貸谷麥,織竹蓆,毒剝削,逐什一。 嗇吃喝,食苜蓿,惡服飾,益積蓄。 欲竊物,掘穴窟,昨日暮,蹠入屋。 猝突兀,魄觳觫,怕失色,匿帛幕。 急雀躍,腳躓跌,逸角落,鼻憋厥。 忽覺察,戟割截,血瀝漉,卒歿絕。 七叔俶,擊羯狄,越朔漠,伐弒逆。 啜冽雪,齧菽粒,歷代北,踏石礫。 執節鉞,發矢鏑,克貊國,若霹靂。 馘魅傑,裂畜腹,抉敵目,酷殺戮。 力搏畢,賊殪斃,得匹駃,值百鎰。 復失域,立業績,獲爵祿,錫玉璧。 疾雜學,悅墨翟,執木鐸,習八佾。
三、平仄關係
所謂平仄,平指平聲,仄指上、去、入三聲。對應到現代漢語,除掉其中的古入聲字,平聲指陰平和陽平,仄聲指上聲和去聲。
為什麼要平仄對舉呢?因為仄就是側,就是不平,平聲比較平直,可以拖得比較長,仄聲有高低起伏變化,往往比較短促。平仄交替,就構成了詩歌的抑揚頓挫、長短相間的節奏,充分體現詩歌的音樂美。一首詩,讀起來是否上口,是否有美感,與它的平仄有很大關係。
瞭解了漢字的平仄關係,就可以運用它來寫詩或填詞了。至於如何寫詩或填詞,就是一篇大文章了,可能得寫一本書才說得清楚。
望海潮·中秋
地雄荊楚,人分南北,梅關一閉成仇。山聚五嶺,水合港澳,廣佛縈帶平洲,粵語競風流。看巨輪抵埠,揮斥方遒。千載羊城,月圓人樂慶豐收。
明月也照殘樓。恨青春誤我,徒羨公劉。回首舊年,天時地利,也曾忍辱含羞。何處覓機謀。寫幾行破字,萬事悠悠。正好工資換酒,一醉解千憂。
-
4 # 搖籃曲573
漢語言中,平聲為聲,仄音為歆。上去入音皆為仄歆。第一聲為陽平聲,如某一平聲字長讀變調,則該字為陰平聲,陰平是指平聲不明顯,故寫聯對一般喜用陽平,使人閱讀產生歆律的安穩感。
-
5 # 無名草2020
古漢語也有四種聲調,叫做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平聲還分陰平和陽平。現代漢語則叫一聲,二聲,三聲和四聲。你懂漢語的四種聲調,就會懂點平仄。平仄其實比較簡單易學,對聯難的是意境,是工整與對仗。若不懂語法,不懂詞性,是對不出好聯來的。
-
6 # 笛子913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是七言詩句基本的押韻規則。但是平仄押韻也不是必須的,有的時候可以有些變化,可以不必完全拘泥,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
7 # 洎水藍
簡單說平仄就是漢字的音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據說中國古人研究聲韻源自於佛經翻譯,在魏晉時期就有了研究聲律的書。
中國最早韻書是三國時李登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亡佚了。
到了隋朝出現了《切韻》,這部韻書是中國詩詞韻書的開始,後來的唐韻、廣韻、集韻、平水韻都是以切韻為基礎一脈傳承而來的。
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是詩詞中用字的聲調;所謂聲調,就是語言的高低、升降和長短,即韻律。漢語有四種聲調:平上去入。平是平調,上是升調,去是降調,入是短調。
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現代普通話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前二者是平聲,後二者是仄聲。
語音的發展,古四聲和今四聲有相同處,又有不同處。相同處,是古平聲,在今四聲裡仍然是平聲,只是分為陰平聲、陽平聲;古上聲,在今四聲裡,一部分仍然是上聲,一部分轉入去聲;古去聲,在今四聲裡仍然是去聲。變化大的是古入聲。隨著語音的發展變化,古入聲分別轉入平、上、去三聲,即所謂“入派三聲”,入聲消失在普通話陰、陽、上、去四聲之中。
我們在讀詩歌,詞賦,對聯等時,會感到揚仰頓挫,音律很美,這個就是平仄的作用。
-
8 # 宮崎駿的小可愛
古時的四聲為:平上去入。平聲指古時的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仄聲指上、去、入三聲。
根據現代漢語聲變規律:
平分陰陽(古代的平聲字在現代漢語中讀陰平和陽平)
濁上歸去(古代的上濁聲字在現代漢語裡讀去聲)
入派三聲(古代的入聲字分別進去現代漢語的四聲之中)
在現代漢語中 平 指 陰平和陽平
仄 指 上聲和去聲
平仄 泛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韻律。
-
9 # 河山s888
平仄是根據四聲學詩句中的聲調配合關係,要求平仄相對。
所謂“平”就是指要求用平聲字,所謂“仄”就是指要求用“上”“去”“入”三聲的字。所謂平仄相對,就是要求相對偶的兩個句子,在同一位置上的字音要平仄相反,以構成高低,長短交替的和諧節奏。
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黃河入海流。
平平仄庂平
欲窮千里目,
平平平仄人
更上一層樓。
仄仄仄平平。
本詩“欲”字在非節奏點上(第一個字),可以不合平仄。
在一般情況下逢單可寬,逢雙要嚴。即:一丶三丶五不論,二丶四丶六分明。
-
10 # 杜象應
什麼叫“平仄”呢?
“平仄”,古漢語片語,是根據華人對某個漢字發音時定的調子,也稱聲律。細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還有一種叫“入聲”的,但在漢字中較少,也不易分辨。
歸類:(平)陰平、陽平,(仄)上聲、去聲,入聲。“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平仄”什麼意思?
詩,言志或抒情,閱讀起來也必須有一定的起伏和節奏感,最低限度要求不能抝口。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由“平仄”來決定。
所以“平仄”,在詩歌裡起的作用就是那種人們所感覺到的抑揚頓挫的氛圍。詩歌,是需要人們來詠誦的,但要合乎”詠的有韻、誦的有味”之要求。
如何運用“平仄”?
年復一年過春節,“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古時候,人們對對子,貼春聯,都有嚴格要求。不只是需要對仗,而且還必合“平仄”。例如:“海內存知己(仄仄平平仄),天涯若比鄰(平平仄仄平)”等。
“平仄”相對應於詩詞而言是必不可少,也是極其重要的主旋律。無“平仄”,不為詩,因為缺少合律,人們讀來泛味、無意境。
詩,講究的就是“平仄”,雖然是鐵律但也不死板。比如絕句和律詩等,硬性規定“二、四、六分明”,就是說該幾個字必須“平仄”。
“一、三、五不論”,原則上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不能超過三個“平”以上的連用,只能連用三個。“仄”之用法,類同於“平”,當然要儘量避免此用法為好。
且舉古詩詞《登鶴雀樓》:“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窮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
-
11 # 煙雨蒼松
平仄是古典音韻,平,即平聲,包括陰平聲和陽平聲;仄,即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平仄應用於詩詞對聯,讀起來琅琅上口,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推廣普通話有利有弊。其利是在全國範圍內,一說普通話就都能聽懂,所以,推廣普通話有利於語言溝通,有利於民族親和;其弊是普通話把原來的五聲變成了四聲,丟掉了入聲,這就給語音的平仄帶來了混亂。不過,比較起來,利還是大於弊的。
我是湖南寧鄉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探究過語音的平仄規律。我發現,原來我們講的寧鄉話是有平仄的,甚至可以說,只要會講寧鄉話,就會語音平仄。因此,我覺得方言還是有用的,方言應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回覆列表
我記得小時候剛剛接觸古詩詞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說是古人寫詩作詞都特別的講究,要平仄對仗,要押韻,老師還說押韻比較複雜,但是平仄只要記住漢語拼音裡的第一和第二聲是平音,第三和第四聲是仄音,就基本差不多,那時候最初的認知就是這樣的。
後來發現有些我認為是平音的字,放在詩詞裡卻變成了仄音,比如:“咸陽古道音塵絕”裡的絕,“灞陵傷別”的別,所以單純的就把一二聲作平音,三四聲作仄音也是不準確的,只能說絕大部分是可以那麼認為的。後來因為毛澤東的一首詞裡面的一個字,我看來是平音,實際當時作為仄音,特意查了一下原因,原來是古語或方言造成的。
✅如果問問度娘,會有很多內容,說實話看完也還是不能完全理解。
✅前幾天看@老街味道發的這個,果斷收藏了!
這才是解惑啊!
如果自己寫一首詩,用軟體來做個檢查,或有如下情況:所以有時候關於“平仄”真是不太好掌握,學習的道路漫長而悠遠,只能慢慢體會,細細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