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雅墨書畫院

    元宵節含義:元宵本身是一種“圓”、“團圓”的意思,大家過去說團團圓圓吃湯圓,實際上是一種好的兆頭、一種祝福。

    年初一是春節,元宵節正月十五,新年基本上告一個段落了,就是有一個尾巴,所以頭和尾都是很重要的。

    元宵佳節,大家一聽就知道了,圓就是團圓、圓潤,或者說能夠讓更多的事情做得更圓滿一點,所以元宵節實際上比較圓融,讓這一天的人能夠得到更多的加持、更多的興奮,或者家庭、身體都能夠得到比較圓融的感覺。

    實際上,元宵節真正的故事過去就有的,家家都要鬧元宵,製造一個過年的氣氛,就像我們舞龍、舞獅一樣的,讓你把舊的驅除、震掉,新的迎來。具體的故事書上都查得到的,從玄學上來講,也是一個有頭有尾。

  • 2 # 子魚小魚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漢族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都是非常傳統重要的節日。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幾項重要的元宵節民間習俗。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3 # 若荷

    孫敬德

    元宵節的起源民間傳說很多,有說古代以農耕為主起源於"火把節",開始民眾在鄉間田野手持火把驅趕飛禽走獸,減少蟲害獲得好收成。後來演變成在正月十五大家成群結隊高舉火把燈籠在田野或空曠場地跳舞,通宵達旦,祁求上天賜予人間美好生活,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也稱上元節,或叫元夕、花燈節。中國古代就有上(中、下)元節即祭天(地、人)的節日,因天神喜樂,人們就以敲鑼打鼓,載歌載舞來祭祀天神,祁盼好年。

    由於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新年中第一個月中,月亮最圓的夜,稱為元宵夜,元宵佳節人們通常吃元宵(湯圓)、賞月、看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耍龍燈、踩高蹺等民間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因為是民間過新年的最後一個節日或者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隆重節日,品嚐湯圓就是祁盼新的一年大家團團圓圓,因此湯圓的餡都是芝麻和蜜糖,喻意生活甜美思念,過得像芝麻一樣節節攀升。賞花燈猜謎語活動則是放鬆心情,好好歡度春節後的第一個節日,舞龍舞獅,就是期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事大吉。因此龍燈都用竹木彩紙製成,而且還規定龍燈的節數都是單數,長度為數丈之長,龍頭龍尾相互呼應融合,數丈的龍燈上必須點燃蠟燭,一般來說是不能熄滅的,許多地方鬧龍燈是從年十一開始一直逛歡到年十五為止,而在這些日子裡龍燈的蠟燭都不要熄滅,滅了就要馬上點上,長明燈不熄喻為常年豐收順利,大吉大利,心想事成。踩高蹺則是來年會歩步高,越踩越高。由此可見"正月十五鬧元宵"活動也是民間的祭神活動,人們祁盼上蒼保佑國泰民安,事事順心,五福臨門,五穀豐登。而過了這個節日,人們會興高采烈,加倍努力投入工作期盼有好回報。

    元宵節的主要活動各地有些不同,但主要是吃元宵賞月,燃放鞭炮煙花,賞花燈猜謎活動,鬧龍燈、舞獅、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娛樂活動,它不僅是祭天敬神,一年之計在於春,要從萬物萌動生機盎然開始佈局,所以它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大家一起歡聚去看燈、猜謎語,飲酒、賦詩、答對交流,是一次人生情緒的放鬆而逛歡,為有好運而出門賞月賞燈猜燈謎而偶遇隹緣,因此又是浪漫的隹節,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詩篇,也凝聚人心,創造財富改善生活。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4 # 3C認證中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京

    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信

    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L

    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匿

    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fr

    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齊

    又被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

    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芸

    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巨

    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 5 # 雪松(薛)

    元宵節,古稱上元節,又稱元夕,元夜。是新春歲首第一個月圓之夜!是夜,古人食元宵,看焰火,賞煙花!舞獅,劃旱船,耍龍燈,觀花燈,猜燈謎!也是春節歡慶高潮和尾聲!

    另一方面,有史料載述,古之元宵節,也被視為中國古代情人節!有詩、詞為證: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青玉案》辛棄疾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6 # 守望寫作小園

    我認為,元宵節的含義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是春節的一部分,是春節的延續。節日的意義在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成為了世代相延的習俗。

    在漢字中,元:一元復始,宵:夜。農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民俗中稱為燈節,是以燃放焰火、觀燈、賞月、猜燈謎、共吃元宵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豫東農村,過了元宵節,大年還不算過完,只有過了二月初二,春節才能夠畫上句號。當地的風俗正月裡小孩子們不能剃頭,有正月剃頭死舅舅一說,只有到了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的這一天,孩子們才能剃頭。“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在這一天剃頭,人們為的是討一個好彩頭。二月初二這天,人們還要吃過年時有意留下來的饃、煮的肉(臘肉),用麵糊煎成的臘肉,只有這樣,大年才算過完。

    元宵節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在過去物質匱乏年代,元宵節吃湯圓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高興事。到了正月十三、十四,母親就開始準備做湯圓了。磨粘米,買紅糖,炒芝麻和花生。到了元宵節這一天,母親忙著和粘面,拌湯圓餡料,包湯圓。父親燒火,母親把包好的又白、又圓、又大的湯圓一個個地下到開水鍋中。不大會功夫,沉入鍋底的湯圓開始浮到水面上,隨著開水上下翻滾。孩子們圍在鍋臺旁,眼睛直溜溜地緊盯著翻滾的湯圓,已經是垂涎三尺了。母親包的湯圓皮薄餡大,又香又甜,軟軟糯糯,甜而不膩。全家人圍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吃著母親包的湯圓,更有過節的氛圍,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元宵節吃湯圓,閤家團聚,其樂融融,預示著一年的生活都會甜蜜美滿,象徵著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元宵節這天,民間有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威風鑼鼓等慶祝形式。人們興高采烈地慶祝節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到了夜晚,紅彤彤的燈籠映紅了大街小巷,絢麗的焰火炫目多彩,把熱鬧祥和的節日氣氛再次推向了高潮。

  • 7 # 百花府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中國“情人節”

    傳統社會中,元宵燈會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未婚女性有機會走出家門,也多了與情人邂逅的機會。在古代,元宵節還有“求子”習俗,原因之一是花燈的“燈”諧音“丁”,即子嗣。有些地區,元宵也被賦予“求子”的象徵意義。

    吃元宵,團團圓圓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開鍋之後漂在水上,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元宵。家家戶戶,團團圓圓。

    賞花燈,猜燈謎

    元宵節又稱“燈節”。相傳東漢明帝為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後逐漸變為民間盛大節日。據記載,南宋時猜燈謎就已成為元宵節的一種遊戲方式。燈謎既可以啟迪智慧又饒有趣味,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舞獅子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古人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平安。獅舞分南北兩派。北派“武獅”,小獅一人舞,大獅雙人舞。引獅人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南派“文獅”,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鬥毛等動作惟妙惟肖。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娛樂活動。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賞圓月

    元宵節,賞月必不可少。今年(2019年)“元宵月”將與“超級月亮”上演“巧遇”好戲。據天文精確推算,19日17時3分月球過近地點的距離只有35.68萬千米,是月球全年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刻,此時月亮視直徑最大。23時54分為“望”,此時月亮呈現“最圓”。

    只有瞭解了元宵的真正含義,才能更有的放矢、有禮有節、有根有據的過元宵。

  • 8 # 一杯茶

    象徵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送花燈”,“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

    元宵節吃“元宵”,象徵閤家團圓。

    元宵節舞獅子,象徵著吉祥如意,元宵節楊枝插門,寓意著陽能的生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是我們這輩子最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