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開有富貴541

    奇石是這麼認為的,和對奇石的多種不同態度太正常了,人們人類對別的事物事件的態度與對奇石的態度同理。沒什麼厚非議論的。

  • 2 # 黃蜂155835008

    這石,多年前在新疆獲得,路邊攤,當時倒著放,取名枝漫藤繞。我轉了兩圈,就現在這樣擺,活脫脫是孫猴子剛從五指山嘣出,沒有衣服,一個猴樣,半跪在雙手合什的三藏法師面前,神了,立馬收了,出差多天,飛機汽車天天抱著看,同事都說我傻,大家說傻不?

  • 3 # 傻老頭想開竅

    首先有自知之明,石頭遍地都是。奇石曾出不窮,都是獨一無二。只要能賺一點,見好就收才是。我賣過一塊石頭,五千元,就

    非常知足。(重二百多斤)

  • 4 # 湘江源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看待同一個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想法和立埸,我認為很正常!比如,一塊名貴的奇石,動則幾百,甚至上千萬元,買的人覺得很值。因為他(她)有足的財力和獨到的眼光,能夠滿足他的慾望,甚至於還有保值、增值的潛力。為什麼有的人又提出質疑泥?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閱歷和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且不說物以稀為貴等深奧的道理。就好象同樣是代步工具的汽車,高檔次的幾十、上百萬,更有甚者上千萬,目的都是代步工具,但是,各人享受的檔次不同。再比如,一個人連住房都沒有,整天都還在為生計操勞,你送他一塊上百,甚至是上千萬的奇石,不如送他一套十幾、二十萬的住房,對他來說實惠得多!因此,我還是這樣認為,玩石、賞石,玩得健康,玩得開心,就是奇石,就有價值。否則,一文不值!

  • 5 # 手機使用者61495878440

    正常。人家有知識有水平需理解不足之處。自然奇石本就有暇玼,但它也是天然的美。無知者更須要的你講解和宣傳。再者奇石面向市場和賞石者,欣賞者知識、水平、個人閱歷等等不同,造成觀點不同。不足為怪,自己高興就好,心態要好!

  • 6 # 樂在石中

    美石是觀賞藝術,跟每個人的知識層面和境界有關。既然是觀賞藝術,就有眼力高低和個人觀賞理解的角度。同一方奇石,有人說價值千金,有人說一文不值,這都不難理解,就怕人心不古,暗藏玄機。明白這些,你就會輕鬆一笑,釋然了。然而,你這方奇石,必定要獲得普遍的認識和共識,而非一家之言,最終只能敝履自珍。

    一石三看,各有心得~~

  • 7 # 鑫鈺

    很正常,奇石的收藏本身就在於其獨一無二的特點,大部分奇石石質一般,都是普通石頭。奇石在喜歡或欣賞的人眼裡獨一無二價值很高,在不喜歡的人眼裡就是普通的石頭沒什麼價值。

  • 8 # 視天下i

    無論別人如何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要收藏,因為凡是自己喜歡的都是心坎之物,無價之寶。

    奇石在大眾的心目中始終存在兩種觀念,一種認為具有觀賞價值,屬於天然藝術品。在他們的心目中,奇石在造型、畫面、色彩等方面構成了比較美觀的似雕塑、如繪畫般的藝術作品,自古就備受大眾喜歡,有人為他如痴如醉,奉為藝術珍品,自然就價值千金了。世間流傳許多為了奇石一擲千金的經典故事,如明代的石痴米萬鍾,為了把一塊奇石從房山運到京城,捨棄萬貫家財,最終因石而敗家,由此可知奇石在愛石者心目的位置。另一種認為毫無價值,一文不值。這些人不但不愛奇石,而且時常嘲諷愛石之人,說整天往家撿破石頭,有個鳥用。在他們的心目中石頭就是石頭,是用來鋪路墊地基的,是窮人的發財夢想,早晚是要破滅的。

    我是一名奇石發燒友,對奇石的想法很簡單,無論你價值千金或一文不值,只要把自己的藝術之美展示了出來,讓我沉醉與陶醉了,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塊寶,我會珍愛你,讓你的價值在我的欣賞與讚歎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我愛的是你的美,無論價值如何。

  • 9 # 盤友俱樂部焦立廷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這種情況很正常。

    一、聽到“價值千金”的讚許,不必沾沾自喜;聽到“一文不值”的結論也完全沒必要惱羞成怒。

    石頭不會因別人的讚美或貶低而改變什麼,如果我們因為別人的評判而或狂喜或憤怒,豈不是離我們玩石的初心越來越遠了。

    日本名石《夢之浮橋》

    二、當然,說“價值千金”和“一文不值”的人是誰很重要。讚美不一定準確,貶低不一定沒有參考意義。名人所言不一定全部正確,外行人的無心之言也可能給我們帶來警醒。也許石界上演多年的“瘋狂的石頭”戲碼,真真的到了需要當頭棒喝的時候了。

    日本名石《未之松山》

    三、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審美自信來自於哪裡?

    是否因喜愛而偏執,忘卻了審美的本質?要知道,即使我們愛他成痴,那塊石頭的本來樣貌也從未改變。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審美取向可以不同,但審美的本質不應改變。不以審美為前提的奇石收藏,最終會走向賞石藝術的反面,難逃“一地雞毛”的結局。

    日本名石《觀瀑》

    五、往往自己心愛的藏石在等待懂她的人不期而至。

    就象子期撫琴覓知音的故事,那是灑脫而高遠的境域,那一刻,絕美而令人神往。不惑於人言、不囿於己見,才能等來雲霧散去見青山。

    北京故宮藏石

    六、現實中的故事

    砒霜變蜜糖一一審美視角的不同,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好友得一早期彩陶,喜他石皮老到,苦他形態不佳。如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一時無所適從。同好集思廣益,一起切磋,終於倒過來得一立姿,宛若塘中臥蟾,栩栩如生。

    北京故宮藏石

    蜜糖變砒霜一一搜奇的偏執,會迷了老玩家的眼睛。

    一日,另一好友拿出一紋理極其絕美的水石,頗有慧眼識珠得意自詡之色。看實物很眼熟,按風格似乎能推測到他的匠作源頭。但看好友侃侃而談自信滿滿的狀態,實在不忍心說破。

    北京故宮藏石

    結語

    既然無法改變別人的美感認知,那就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準。

    一切從審美出發,讓美感呈現,是收藏奇石的不二法門。

    北京故宮藏石

    本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的聽音樂,略帶傷感的那種。你們有什麼好的歌曲推薦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