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花紅
-
2 # 京城名醫張一趟
人過40往下衰,是古代人總結的經驗,過了40歲,人的臟腑機能退化,胰腺作為臟腑的一部分,同樣功能衰退。
胰腺屬於中醫的三焦範疇,三焦主氣道,水道的輸布。水者津液也,津液不能輸布,故口乾口渴。如果說糖尿病是火,但是,水道不通,津液不達,這就是糖尿病所特有的特徵。
口渴口乾,均認為是火,但是,乾薑,附子,可以治療糖尿病的口乾口渴之症,原因就是陽化氣,氣道通則水道通,陰陽相濟的結果。
-
3 # 樂得逍遙笑笑生
原因複雜,既有普遍性又有個性,因人而異。本人嗜菸酒,但愛運動,性格開朗,得糖尿病;幾個同事煙酒不沾1不上館子,但食量大,胃口好,也得糖尿病…無法解釋。最無聊的是,目前沒有找到根除的辦法
-
4 # 糖尿病養生大講糖
1、生活方式不良導致的糖尿病,這個主要在年輕人中比較多;
2、年齡增加,導致的器官老化,免疫力降低等等年齡帶來的2型糖尿病。這部分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主因,佔到2型糖尿病人群至少70%-80%。
因為目前中國或者說全世界都正在進入老齡化,而很多的毛病都是“老化”帶來的,比如動脈硬化帶來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比如器官老化=退化,帶來了器官衰竭,並且每年這種衰竭速度還在繼續,比如老年的2型糖尿病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這就是為什麼一旦到了50歲特別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因為40歲還稱得上壯年,50歲就真的是“老年”了,也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老年病,許多年輕時積累的沉痾都會在此時爆發。
-
5 # 廣東省糖胖病逆轉聯盟
想提醒題主一點!並不是,“現在”有些男人一過50歲就容易得糖尿病,而是本來就是中年男性容易得糖尿病。
如果你對糖尿病稍加了解,你就會知道,糖尿病分4種,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稱兒童青少年糖尿病,多發於兒童跟青少年。妊娠糖尿病跟特殊糖尿病,顧名思義,前者是懷孕後高血糖,後者是一些特殊原因得的糖尿病。
2型糖尿病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不久之前,2型糖尿病還被人認為是中老年人得的病。可想而知,中年人本來就是糖尿病的高發期,而50歲正是典型中年人,所以男人一過50歲就容易得糖尿病。
那為什麼中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或者說為什麼過了50歲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先了解糖尿病的成因!(下述僅為2型糖尿病,其它型別 病因明確,就不多加贅述。)
在開始之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2型糖尿病不是一下子得的,通常也不是單一原因導致的,它的出現往往是一系列的綜合的原因導致的。
細心的小夥伴仔細觀察身邊熟悉的中年人,他們的身體都有什麼比較明顯的特徵?
bingo,變禿+大腹便便!是不是?中年人容易患糖尿病的關鍵,就在 大腹便便。
大腹便便,即肚腩,醫生稱之為腹型肥胖。而肥胖,則是引起糖尿病的罪魁禍首,據美國統計,75%的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超重。因為華人傳統體質基因等原因,肥胖類中年人多為腹型肥胖。腹部脂肪堆積過多,極度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從而誘發糖尿病。所以,要想沒糖尿病,大腹便便要去掉。有意思的是,17年紐卡斯爾大學的糖尿病研究團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中早期肥胖類2型糖尿病患者,透過減重可獲得緩解糖尿病,即逆轉。逆轉不是根治,只是透過減輕胰島素抵抗,為胰島B細胞減負荷,胰島B細胞有一定的修復功能。原本胰島功能不錯的患者完全可停藥控制血糖。
PS:(具體事情可以搜尋 糖尿病逆轉+柳葉刀+Roy Taylo等字眼。也可以搜尋糖胖病研究所!)
所以,成也是你,敗也是你,肥胖既愛且恨吶。(也有瘦型糖尿病,但比較少,就不說了。而且,就算因為肥胖得的糖尿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慢慢消瘦下來的,原理呢,就是細胞吸收不到能量,人體自動把肌肉還有一些脂肪轉化為葡萄糖放入血液中。)
為何肥胖會產生胰島素抵抗呢?
這涉及到糖代謝。人體有三中儲能單位,一個需要能量的細胞,稱之為能量;二是肝臟,肝臟空間不大,儲存量有限;三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脂肪。人吃下食物,經過腸胃消化後,變成了可以給細胞吸收的葡萄糖,透過血液,然後輸送到全身各處。
血液像輛車,只負責運葡萄糖到細胞門口,他們不負責搬運,那誰來搬運呢?就是我們的胰島素,他們像個搬運工,把血液裡的血糖搬到細胞裡面去。
正常情況下,食物攝入後,變成葡萄糖被血液送到全身,再由搬運工胰島素將葡萄糖送入各個儲能單位,首先是需要能量的細胞,然後再送到肝臟,後者將葡萄糖轉化成肝糖元儲存起來,再有剩下的就被送入脂肪。
腹型肥胖是什麼情況呢?儲存單位脂肪都塞滿了,再也塞不下去任何東西。搬運工胰島素要是繼續搬東西過來,儲存單位脂肪自然會抗拒,所以胰島素抵抗出現了。
除了腹部肥胖,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原因,如糖尿病基因遺傳,如作息,如喝酒,如人體的自然衰老,細胞的自然衰老。
-
6 # 每天講糖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終身相隨。很多人都發現了身邊上了50歲的男人,特別容易得糖尿病,這是為啥呢?
以個人的理解,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齡大於40歲的人; 體型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生活方式以靜坐為主的;患者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等等,所以,只要年齡大於40歲,其實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了。
究其原因,人到40歲,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開始往下走,抵抗力也沒有以前好了,而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共同左右的結果,人體出現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胰島素絕對不足,導致身體內的葡萄糖不能得到正常的吸收,胰島出現問題,血糖難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當然,咱不能肯定地說,年齡跟容易得糖尿病存在百分百的直接關聯性,只是說,身體日益衰弱,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給身體器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就好比一臺機器,使用的年限久了,它會不會出現問題,什麼時候出現問題,都是不能預測的,我們只能說不同批次的機器,質量是不一樣的,使用的年限不一樣,而且有些機器保養得到,它的使用年限會延長,有些機器,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
這臺有了一些年頭的機器,就好比50歲的男人,雙方父母、妻子兒女、自己的事業等等幾大大山壓在身上,如果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那麼,就很容易引起各種疾病,畢竟,人不是鐵打的,而且,鐵都會生鏽呢,何況是人呢。
咱們不能說50歲就會得糖尿病,只能說得糖尿病的風險大大增加了,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希望男人們都能愛惜自己的身體。
-
7 # 營養醫師小麥姐
我是營養師小麥姐,同時具有臨床醫師、藥師執業資格,目前在醫院從事臨床營養工作,專注健康飲食,健康科普。
馬克思老人家告訴我們,事物的發生總是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糖尿病的發生也不例外。根據剛剛在10月21日結束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上,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寧光教授進行代表性總結,中國糖尿病發病率每年以2%速度遞增,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正常人的3倍,而生活方式改變、老齡化與肥胖是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的三大主因。
1.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患者風險增加的外因,並且比較重要。人在青壯年時,身體機能良好,抽菸喝酒也好,暴飲暴食也好,通宵熬夜也好,機體都能夠代償,努力督促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去調節,但長年累月下來,機體胰島B細胞終於不堪超負荷運轉,胰島素分泌出現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機體不能很好利用血糖,表現為以高血糖為特徵的糖尿病。
2.老齡化。老齡化是多鍾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癌症等,屬發病原因中的內因。糖尿病高危因素從40歲開始,並且不分男女,並非題主所說的50歲以上男人。40歲起,人到中年,苑若機器到了使用年限的一半,這臺機器運轉了這麼多年,不可避免出現零件磨損,如果此前保養不當,情況就更糟糕,出現運轉不靈狀況。人體胰腺功能亦如此,在辛苦辛苦每秒不停歇工作四五十年後,胰島B細胞出現功能不足了,再加上外因影響,糖尿病就發生了。
3.肥胖。肥胖既是內因也是外因,肥胖發生與不良生活方式、年齡、遺傳等密切相關,是多方因素作用結果。中年發福是常見現象了,尤其是男性多以腹型肥胖為主,更易引起代謝性疾病。人到中年後,基礎代謝率下降,會出現年輕時任吃不胖,現在飲水都肥的現象。另外,肥胖也是長期不良生活方式的後果。肥胖增加糖尿病發病率,其中一個原因與糖尿病有個共同發病機制-胰島素抵抗有關,機體各組織器官對胰島素不敏感,血糖得不到很好利用,肥胖者體內過多脂肪加劇胰島素抵抗。
4.成年糖尿病患者中77%可以透過干預消除。10日21結束這次糖尿病學術會議發表研究結果認為,在中國40歲以上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有77%實際上可以透過控制代謝、降低飲酒、合理飲食、增加體力活動、減少肥胖、治理空氣汙染等因素來消除。年齡不可逆轉,空氣汙染一己之力不能改變,但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堅持鍛鍊身體,保持合理體重,戒菸限酒,卻是我們可以把控的,何樂而不為呢?
小結:人到中年容易得糖尿病是機體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可以透過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飲食與運動、保持合理體重等措施,大幅度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
8 # 使用者3430707910264
過了五十歲,人體代謝能力降低,承受力減弱,這時對每個人都需調整,比如,飲食,生活節奏,工作強度,思維方式等等,若一如從前,可能帶來的就是疾病與死亡,這個絕不是危言聳聽!
回覆列表
男人一到5O甲基睪丸素就低了。夫妻生活大半輩子,睪丸功能下降,其它內分秘失衡導致B細胞功能特強,低血糖夜間出現。久之,人體平衡需要,於是A細胞啟用,開始升糖。我是民間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