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寶寶餵養攻略

    1.4-6個月輔食初品嚐

    1、新增時間

    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可以滿足6個月以內嬰兒的所有營養需求。WHO(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輔食新增從6個月開始,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但日常生活中也要視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當然越接近6個月越好。

    2、寶寶輔食新增訊號

    A、 能控制頭部:保持豎直,穩定的姿勢。

    B、 停止吐舌反射”:舌頭不會在排斥像食物之類的物體。

    C、 在有支撐的情況下能夠坐直

    D、 咀嚼動作:逐漸學會有效吞嚥,流出來的口水少了,也可能會在這時長牙。

    E、 體重明顯增長:增加到出生時的兩倍左右(或大約6.8千克)

    F、 食慾增強:似乎很餓, 即使每天吃8—10次母乳或配方奶仍不夠。

    G、 顯示出對食物的興趣:會伸手抓餐具, 用手指食物, 或盯著大人咀嚼食物。

    3. 新增過早或過晚的危害

    A.過早

    容易引起過敏、腹瀉等問題,同時會減少對母乳的攝入量,使寶寶營養無法得到保證

    B.過晚

    不能及時補充到足夠的營養,如,母乳中的鐵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過6個月還沒有新增輔食,寶寶很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及早新增輔食還可以讓寶寶接觸更多質地和味道的食物,對日後避免挑食偏食有幫助

    在寶寶新增米粉一週之後如果沒有出現過敏情況, 可以開始新增根莖系菜泥(比如:土豆, 南瓜, 胡蘿蔔等)每種新食材少量嘗試2-3天觀察過敏情況, 新增的量為米粉的三分之一即可, 可以混合在米粉中一起給寶寶吃。 根莖系菜泥加完可以是葉類菜泥(注意去除草酸),果泥, 肉泥等。具體每一天的安排媽媽們可以參考我之前給大家的食譜。

    2. 7-9個月寶寶進入了質地敏感期

    7-9個月寶寶輔食新增要點

    1. 食物性狀:逐漸從泥糊類向半固體過渡。此時的寶寶進入了質地敏感期,已經開始逐漸長牙,牙齦也有癢痛的感覺,所以特別喜歡吃一些稍微有點顆粒,粗糙一點的輔食,所以,適時改變食物性狀,即可以緩解出牙的不適也可以幫助出牙,同時還可以鍛鍊寶寶舌頭的靈活性,和用舌頭或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

    每日奶量仍然維持在600-800毫升,不超過1000毫升。

    3、這個時期寶寶能夠消化吸收的食物種類日益增多,可以新增肉類食物了。

    4、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類食物的新增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肝臟,鴨血,雞血,等。

    富含鋅的食物:鴨肝,豬肝,優質紅肉,貝殼類食物含鋅量高,但要防止過敏

    富含鎂的食物:紫菜,穀類如小米,玉米等雜糧,豆類如黃豆、黑豆等,蔬菜如蘑菇,莧菜等,水果如楊桃、桂圓等。

    富含磷的食物:如精瘦紅肉、蛋黃、魚類、蝦皮、禽肉、大豆、花生米、核桃仁等。

    富含鉀的食物:如各種豆類、蓮子、蘑菇、紫菜、土豆、菠菜、黑棗、木耳、鰻魚、紅棗、香蕉、柑橘等。

    富含鈣的食物:如蝦皮、乳酪、薺菜、紫菜、木耳、豆腐、油菜、芝麻醬等。

  • 2 # 娛兒飛飛

    多半的媽媽沒有給寶寶新增輔食之前一頭霧水,開始新增之後就放鬆多了,一個星期過了,接下來的幾個月乃至3歲之前又應該怎麼新增呢?

    接下來每次新增的蔬菜最好連續新增3-7天,這樣可以看寶寶是否會出現過敏,也就是說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的一個月(6-7個月)食譜就是:米粉(為主,至少是分量的1/2)+蔬菜

    蔬菜添加了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將之前寶寶吃過的可以耐受的蔬菜進行混合,例如:寶寶吃過米粉+青菜泥和米粉+胡蘿蔔之後,寶寶可以吃米粉+青菜泥+胡蘿蔔。

    7-8個月之後,依然以米粉為主,可開始加蛋黃、肉泥。魚湯應該再晚些,以防過敏。

    10個月,可以進行兩頓完全輔食餵養。

    10-12個月,輔食與奶的配比是1:1,就是說吃糧食和吃奶的比例是一樣的。這個階段的輔食仍然是米粉/爛麵條/稀飯+青菜泥/肉泥/魚泥。

    1.5-3歲,食物與成人相似,寶寶的輔食可以開始逐步由少到多,由細到粗(泥-末-塊),只不過味道相對清淡,形狀相對細軟。

    3歲之後,才能完全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寶寶已經成長為孩子了。

    喂輔食應該掌握以下幾點:

    1、每次米粉喂完後,立即用母乳餵養或配方奶奶瓶餵飽孩子。家長必須記住,每次進食都要讓孩子吃飽,使孩子的進食規律不會形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在孩子吃輔食後,再給孩子提供奶,直到孩子不喝為止。當然如果孩子吃輔食後,不再喝奶,就說明孩子已經吃飽。孩子耐受這個量後,可逐漸增加米粉。

    2、1歲前都要把其他食物混在米粉/爛麵條/稀飯中給孩子餵養。

    3、當輔食成為正餐之後,每次餵食應該安排在大人吃飯時或者吃飯後,讓寶寶看著,有助於提高寶寶的食慾。

    4、給寶寶餵食時,關注寶寶吃的動作多過於面部表情,多讓寶寶去嘗試,不要第一次喂某種食物,寶寶不吃以後就不餵了。多數寶寶經過多次嘗試就能夠接受。

    5、喂孩子吃飯,具體操作起來其實很不容易。值得注意的是吃飯時不要用逗孩子完、看電視、逗孩子的方式來吸引孩子注意力再餵食,這樣不利於寶寶消化。小貓寫過一篇關於寶寶如何快樂吃飯的文章。

    6、不要因為想讓寶寶多嘗試大人的食物,就給一口兩口寶寶嘗,即使是這一口兩口也會破壞寶寶的味覺,自然會覺得自己的食物沒什麼味道,不願意吃了。

    7、果汁含有很好的營養,但是喝慣果汁的孩子很難接受白水,這樣不利於口腔的清潔。建議孩子滿4個月後新增果泥。將果汁換為果泥,鼓勵孩子喝白水。

    8、果泥在兩餐之間新增。果泥最好不要與輔食混合,在兩餐之間餵養。水果泥應該在兩餐之間新增。選擇的水果味道不要太重,以免造成孩子對味覺的依賴,出現厭奶和米粉。4個月的孩子可以吃果泥。

    四、哪些食物不能過早新增

    有些食物過早新增會導致寶寶過敏:

    1、1歲以內不適合新增蛋白,蛋白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透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溼疹、蕁麻疹等。

    2、鮮奶中蛋白質分子結構大,不好分解,對寶寶胃腸道吸收不好,因此,就算鮮奶營養再豐富,家長都不應該給1歲以內寶寶食用。

    3、蜂蜜是沒有經過高溫殺菌而製造出來的,其中可能遺留肉毒桿菌孢子,0歲寶寶食用後可能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的情況。因此,不宜給一歲以下孩子吃蜂蜜。

    4、菠菜、莧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體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鈣結合成大分子碳酸鈣,影響寶寶的鈣吸收,容易導致寶寶的骨骼、牙齒髮育不良。

    5、同樣,一歲以內還不適合新增帶殼的海鮮類食物,例如:螃蟹、蝦等因為容易引發嬰兒的過敏症。

    6、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於生長髮育時期更易受損害。而且豆類難煮熟,本身難以被消化,同時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映。

    有些食物雖然易過敏,但不是對每個寶寶都如此,為了清楚的知道寶寶是對哪一種食物過敏,建議媽媽們做個記錄,這樣出現了過敏就很容易找出過敏的食物,先停掉,等寶寶再大一點再嘗試新增。

  • 3 # 黃圓媛醫師育兒

    我是黃圓媛醫生,專注於兒童營養和兒童保健領域。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分享相關知識~

    目前在嬰幼兒營養領域有“生命最初 1000 天”的說法,這 1000 天是指從母親懷孕開始到孩子出生後兩年。這兩年是孩子生命健康最重要的時間段。孩子成年後的很多疾病,都取決於這個時期的營養狀態。 所以媽媽們必須高度重視。

    寶寶在 0~6 個月期間,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母乳裡有很多免疫因子,可以避免孩子出生後患感染性疾病。

    寶寶7~24 月的時候,應該繼續堅持母乳餵養。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

    1.輔食新增的種類

    新增原則:每次只新增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從泥糊狀食物開始,如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慢慢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不要一次引入多種輔食,不然出現問題很難判斷是哪種食物引起的。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 2~3 天,密切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新增其他食物。

    2.輔食的口味

    輔食儘量保持原味,保持飲食清淡,這樣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在部隊想當偵察兵,當偵察兵在部隊有什麼條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