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的影子ty
-
2 # cqf222
第一、借戰爭發財。
第二、局勢不明朗。
第三、前期中立,無特殊的出兵理由
第四、想當霸主,就得等到敵人都變弱,城府要深。
-
3 # 無聊00003
客觀評價,美國在二戰初期實行孤立主義,因為所有的戰區都離他很遠。但是不可否認,美國確實是所謂的自由世界的標杆,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平等,博愛。而三大軸心國真的是獨裁政治,和美國的政治理念完全不一樣。而當時的蘇聯也是一種獨裁政治,但是他宣揚的是共產主義。所以美國初期並沒有參戰。而珍珠港之後,美國迅速啟動戰時體制,最終為二戰勝利立下頭功。成了老大,名至實歸。
-
4 # 桑村趙
如果德國佔領了蘇聯,利用上蘇聯的資源,加上德國的科學技術佔領美洲大陸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美國一定考慮到了這一點。
-
5 # 河東郡守322
為什麼美國沒有從蘇德戰場上坐收漁利?
首先,孤立主義,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美華人民帶來的傷痛非常沉重,各種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難以計算,並且由於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美華人民並不希望美國會插手除美國以外的事務,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在英法德俄意之中的經濟利益之中牽扯太深而選擇參戰,所以二戰初期,美華人民並不想美國對參戰國提供各種援助以及貸款,以免美國捲入戰爭。而在此之後美國決心想提供援助以及貸款,也是由於有了珍珠港事件這樣一個合理的藉口以後,才決定實行的
其次,蘇德兩國的原因,先說德國,德國在對猶太人的政策,違揹人道主義,對發動戰爭的行為,也是破壞了和平,把世界帶入戰爭中,以及美國國內法西斯主義的盛行威脅到了美國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自己其他利益,如果美國想從德國獲取利益,難免會收美華人民自己國際社會,更重要的是與之利益關係更加密切的英法的指責,會受到更大的利益損失,甚至會危及到美國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對蘇聯,這裡美國主要考慮的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並且,美華人可以預料到,在有一個合適的藉口(珍珠港事件,)能使美國參戰的條件時,以美蘇巨大的戰爭潛力,定能奪取戰爭的勝利,而在勝利之後,美國和蘇聯定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而在此時,兩國的利益之爭在所難免,所以美國不希望在戰爭結束以後有一個能與之抗衡的國家,所以在戰爭初期,美國對蘇德的態度是有保留意見的。
最後,一個合適的理由,美國其實並未對蘇聯在戰爭之後的實力過於忌憚,更多的考慮在“戰爭財”的問題,為了能夠大發戰爭財,即使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政府也會為自己製造出更多的各種事件,以激起美華人民的參戰熱情,也為國際社會能夠理解美國參戰的行為能夠提供足夠的理由,並不是美國不想坐收漁利,而是缺乏一個理由,能夠讓美國捲入戰爭,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能夠更好的發戰爭財。
本人一介學生,學識短淺,如有不對之處,請各位斧正!
-
6 # 希望的地方1
二戰爆發後美國難道不是再一直在發戰爭財嗎?
美國一直向交戰雙方出售戰略物資!美國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還向日本提供橡膠,廢鋼材,石油等。
戰爭爆發後期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像同盟國提供各種軍事物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美國羅斯福政府透過《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各種物資,汽車,摩托車,吉普車,武器彈藥,飛機,坦克。糧食,藥品等。
-
7 # 銳不可當1799
蘇德戰爭爆發時,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籠罩全國,雖然,羅斯福總統等精英分子希望儘快參戰,但是,無法扭轉人們的看法,也無法說服國會。只能透過租借法案等方式,間接援助。原因可能是,經過一次大戰,雖然美國參戰成為最大贏家,但是,仍然有不少年輕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給無數家庭帶來痛苦。而美國早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已經是實際上的第一大國,經歷一戰的勝利,歐洲國家受到相對削弱,美國的優勢更加明顯。社會一片繁榮,人民安居樂業,歌舞昇平,快樂至上,厭惡戰爭。羅斯福等人無可奈何,只能等待時機。
從戰爭的程序來看,德國風頭正盛,蘇聯也未得到根本削弱,這兩個國家都是美英厭惡的物件。但是,比較起來,德國侵略野心更大,已經佔領大半個歐洲。進攻蘇聯,也可能統治歐亞大陸,這無論是名義上的老大英國 還是實際上的老大美國,都不能容忍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從當時的情況看,蘇聯處於守勢,德國不可一世,所以,需要援助蘇聯,削弱德國。利用蘇聯,打擊德國,這樣才能使其兩敗俱傷。到那時,再去收拾殘局不遲。
終於,由於德國與日本結為同盟,珍珠港事件爆發後,機會已到,羅斯福總統發表演講,誓言一定要消滅日本軍國主義,全國上下群情激憤,美國宣佈對日宣戰。德國迫於同盟關係,不得不被迫對美宣戰。這樣,美國就順利參戰了。其實,得知珍珠港事件爆發後,丘吉爾興奮萬分,希特勒卻很無奈,都知道美國必將參戰,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將發生根本變化,軸心國必將滅亡。
此後,本來美國是要對付日本的,以報珍珠港事件一箭之仇。但是,丘吉爾成功說服羅斯福,先解決歐洲戰場。這樣,美英兩國仍然積極準備,繼續援助蘇聯,消耗德國,等待最佳時機,開闢第二戰場。實際上,還是要消耗蘇德雙方。等到蘇聯進入大反攻階段,蘇聯人盼望已久的開闢第二戰場的時機終於成熟,於是,開始了諾曼底登陸。
這樣看來,美國沒有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參戰,既有國內孤立主義因素,又有參戰時機不成熟的原因。歷史有它自身的規律,不是由某個人的個人意志決定的。
-
8 # 冥蝶讀書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二戰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它給美國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德國之前一直有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如果英國本土被入侵,那美國的國防安全就面臨著直接威脅。現在希特勒放棄了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不過德國潛艇在大西洋非常活躍。
德國在當年春天佔領巴爾幹半島,英美最擔心德軍乘勝進軍北非和中東,但希特勒卻選擇了進攻蘇聯。
英國的壓力減輕了,蘇聯成了新的盟友,美國有理由感到樂觀。但實際上美國的選擇反而變少了。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的想法是不現實的,美國必須有所作為。
一、德國的威脅更大了德國是美國的敵人,希特勒不僅將美國列為最終要解決的目標,還將美國視為猶太人的大本營。對此,美華人是心知肚明。
不過,美華人覺得英法可以制衡希特勒。1939年戰爭剛剛爆發時,美華人認為這是歐洲的戰爭,跟自己沒有關係,也儘量避免捲入戰爭。但大家沒想到的是,西方國家敗得太快了。
為了防止英國垮掉,美國才透過租借法案去幫助英國。不然的話,英國一旦投降或者被德國佔領,美國就直面德國了。
德國進攻蘇聯,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關都認為,德國可以在三個月內征服蘇聯。一旦德國征服蘇聯,希特勒就成了歐洲的主宰,集中整個歐洲的資源去進攻英國,和美國爭雄。到時候美國能不能打得過佔有整個歐洲資源的德國,前途就未卜了。
也就是說,德國沒有進攻蘇聯之前,蘇聯還能在背後制衡德國,德國的實力也沒有那麼強,美國應對起來還比較得心應手。
現在戰爭爆發了,根據情報,德國可能很快征服蘇聯,之後實力將進一步膨脹,對美國的威脅更大了,美國必須應對這種威脅。
二、日本蠢蠢欲動早在1940年秋天,日本就已經放棄了北進戰略,選擇了南進戰略。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高層對接下來的戰略進行了一番爭論,北進戰略被重提。
1941年7月初,日本高層再次確認南進戰略。7月24日,日軍進軍印支南部,南下的意圖暴露無遺。
美國覺得希特勒是最大的威脅,但此時又要應對日本的擴張。如何對付日本,美國其實還沒有想好。7月1日羅斯福對內政部長伊克斯說:“如果我們想要控制住大西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在太平洋維持和平。但我手裡的海軍實力不夠,太平洋的每一個微小事件都意味著可用於大西洋的艦船減少。”
羅斯福很清楚,日美必有一戰,但是他希望儘量往後拖延。美國的策略是向日本施加壓力,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並實施石油禁運,希望用這種方法來逼迫日本就範,來達到延遲戰爭的目的。
但是這種策略反而激起日本和美國開戰的決心,雙方的關係已經完全無法調和,也就意味著美國已經不可能再置身事外。
三、時間不等人1939年戰爭爆發後,美國就面臨著戰略選擇。當時羅斯福認為美國有四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派遣遠征軍立即參戰,不過這一條路顯然行不通。當時美國孤立主義盛行,羅斯福要強行這麼做,估計自己會先下臺。
二是將來被動的捲入戰爭。這一條路也就是什麼都不做,或者自己備戰,然後等待敵人先發制人,這條路顯然很被動,不符合美國的作風。
三是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參戰,都只是向盟友提供戰略物資和海空支援。這條路其實也沒法走,因為盟友如果都只撐不住了,最終美國還得上陣。
四是可以不參戰,而是採用一種邊緣政策來支援民主國家。
羅斯福選擇的是最後一條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維護美國利益的同時,保持美國國內的團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租借法案。
不過羅斯福認為,美國最終還是要參戰的,無非是一個時機問題,所以美國一直在積極備戰。
但是時間不等人,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威脅越來越大,日本又蠢蠢欲動,如果能夠保住蘇聯,同時加強在大西洋的力量,則可以為美國備戰爭取時間,同時還能遏制德國。
於是最終,羅斯福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在保持中立的同時,儘可能的接近戰爭邊緣。
回覆列表
美國收的漁翁之利,收少了嗎?
猜猜看,希特勒發動戰爭的貸款,是誰給的?
蘇聯又從美國買了多少物資,借了多少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