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北京呂海東

    如果問父母為我們做的事,哪一件印象最為深刻。相信每一個年齡段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年輕人可能不會留意這些小細節。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會說:父母為我們做的事,每一件事兒都印象深刻!因為——

    父愛如山!

    父親從我記事兒起, 就貫徹家裡人讀書的重要性,並且,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在讀書或者學習,就可以不用勞動。同時,父親對教師特別的敬重,這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尤其難得。記得附近幾個村(那個時候稱為大隊)的學校校長、老師都和父親熟識,有些還關係甚密。

    父親還在忙碌了一天後,難得的利用晚上那一點點空餘休息時間,和我講述一家國家大事。我記得當時父親和我講國家領導人——華國鋒、葉劍英、陳雲、李先念、汪東興……那個印象歷歷在目。

    父親關注著每個孩子的進步,知道哪個姐姐或者哥哥又是考了第一,是父親最開心的時刻。

    由於人口多,生活壓力大,父親和我們交流時刻並不多,所有人都認為父親很嚴厲、很冷漠。多年後我才懂得,作為一箇中年男人,獨自支撐一個家,壓力之大隻有過來人才能深刻體會。

    但也正符合山的性格——

    父愛如山,冷峻深刻,

    大愛無聲,深沉渾厚!

    母愛如河!

    母親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雖然體型嬌小,但是所有的一個家庭主婦應做的事情,母親都做得非常出色。家被母親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於家人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會早早辦置妥當,每到春暖花開季節,母親會開啟櫃子,找出包裹,那個味道,還依稀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七個姐弟上學,母親每天都要早起準備一家人的早飯,大家忙著吃飯的時候,母親還要為每個人準備需要帶到學校的午飯。可以說,母親這一生活得很無私,完全沒有了自我。她把全部的愛給了我們這個家,給了我們家裡每一個人。

    所以說——

    母親的愛,

    如江如河,

    雖不及大海,

    波瀾壯闊,

    但潤物無聲,

    綿延不絕!

  • 2 # 武岡市房產人

    看到這個標題,作為70後已為人父的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初中時讀過的朱自清《背影》。《背影》中作者父親送子北上讀書,過馬路爬越攔杆給兒子買幾個柚子的蹣跚身影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沒錯,我的母親與《背影》中的父親一樣的平凡,一樣的樸實,一樣的善良,用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傳輸著正能量,教我人世間的真善美。

    我的老家在湘西南一個離城二十多里的偏遠山村,祖祖輩輩過著曰出而作,日落而棲的自然生活。那時的人們不存在外出打工之說,印象中小時侯有出息的人無非就是外出當兵,進城招工或考上中專大學。但那時的中專大學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考上者人數廖廖,方圓幾十裡幾年未見一個。這種簡單自然的生活使得鄉民間聯絡頻繁,感情深厚,但也使鄉民對土地,水,Sunny等自然資源更為依賴,不少鄉民因此結怨,發生小矛盾。我的母親本是一個瘦小善良的女人,平日很少與人爭執,但有次因堂嬸隔壁地種菜時越界與她發生不愉快,兩家自此結怨不相往來。儘管堂嬸在背後說了我們很多不是,傳到我們耳裡。母親總是教我們不要與人爭吵,做人不要嘴說,要用手用心做事。在她的教誨下,我們兄妹三人埋頭做事,專心把書讀好。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村民象往常一樣早早吃了夜飯上床睡覺。突然隔壁堂嬸家一聲“起火了,快來救火"打破了鄉村的寧靜,緊接著傳來打鑼聲和人們跑來救火的緊急腳步聲。我披衣跑到門口張望,只見堂嬸家的柴垛煙火沖天。那時的農村都燒柴火,秋冬季節家家戶戶都有成堆柴火,不少人柴火甚至就放住房下,堂嬸家應是用火後餘火引燃的,搶救如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但堂嬸平常與我可是死對頭呀……我正猶豫間母親丟給我一個桶:"想什麼呢,去救火要緊!”說完又把哥哥妹妹叫上一起去。到了現場我們一家二話不說打水的打水,傳水的傳水,澆水的澆水,自成一條龍。經過半小時大家的緊急搶救,加上水源近,堂嬸家的火終於撲滅了,損失也不大。救火時,堂嬸看到我們一家先是驚訝,然後走過對母親說謝謝你們,謝謝大家……(事後我們才知那晚堂叔不在家,如果單憑堂嬸堂弟二人根本救不了大火)。母親很自然的說:“沒什麼,鄉里鄉親的。"然後回家了,在煤油燈下,我才發現母親剛才為救火全身都溼透了,手上還被柴火劃傷幾處。事後母親教我不要提,說救火救人,天經地義。再事後,堂嬸與我家關係慢慢好了。

    這就是母親,我的母親。儘管她也有受委屈難過的時候,但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善良,特別是關鍵時候不去計較別人的過失。歲月如白駒過隙,母親年事已高,但她的這種品格一直影響著我,影響著我的兒子,薪薪相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能忍受夫妻一方的性冷淡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