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肖恩說鏈

    2018年,最大的遺憾是投資沒有賺到錢(玩笑臉)。

    回想整個2018年,這一年註定會被載入區塊鏈歷史史冊。年初,因為“三點鐘”社群,“區塊鏈”這一概念瞬間火了起來,街頭巷尾,似乎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區塊鏈媒體也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大佬”們更是好戲連臺。同時,2018年被稱為“公鏈元年”,眾多在2017年發起的公鏈專案在這一年迎來主網上線潮,各類公鏈專案為未來激烈廝殺。可隨著幣價的持續下跌,談論區塊鏈的人越來越少,區塊鏈媒體來得快死的也快,“大佬”們也銷聲匿跡,各類公鏈專案逐漸沉淪。

    這一年來,由於炒作,知道區塊鏈的人顯著增多,但火熱的背後,區塊鏈專案並沒有迎來規模化的落地,很多專案方依然在借“區塊鏈”投機,並沒有真正的在做實事,熊市一來,整個行業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

    沒有多少實質應用落地,這可能就是2018年區塊鏈領域最大的遺憾吧!不過,目前監管確實加強了,行業也逐漸迴歸理性,期待2019年能多一些實質應用落地,少一些炒作,給行業從業者更多的信心。

  • 2 # 小喇叭live

    2018年區塊鏈最遺憾的事情 就是很多人都是以投機倒把為主 曲解區塊鏈真正含義

    之前的私募 到空氣幣 割一波韭菜就撤退 這種區塊鏈公司國內大把 把概念抄的天花亂墜 世界各地到處宣傳 各種論壇峰會宣傳 有人一夜暴富 有人一夜賠光

    瞭解區塊鏈都是以炒幣為主 區塊鏈技術為輔 國內哪幾個公司有專案落地的?手指頭都數的過來 全是在鬼扯

  • 3 # 區塊鏈風投

    區塊鏈領域最大的遺憾就是被嚴重圈錢,很多人玩ICO不顧後果,只管賺錢,沒信譽和法規!最大的遺憾是政府無視技術

  • 4 # 金磚玉瓦

    好多人沒有搞懂什麼是區塊鏈,就參與到遊戲中來了,現錢花出去了,幣子也弄回來了,結果到手的幣子不值錢了。2018年沒有學會這些基本概念,常識,不過沒關係。2019年跟著網路慢慢學。

  • 5 # 漁魚與娛

    最大的遺憾是 幣市的大起大落,讓人口舌,大大降低了它本該有的意義。

    其實,區塊鏈應該是在加密貨幣,合同,保險契約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的,卻在數字貨幣上遭到爆炒和快速跌落谷底。

    其實,數字貨幣或者說區塊鏈技術的初衷是美妙的,即去中心化,擺脫被控制的可能。所以當這一概念被技術加持時,被爆炒的機率就極為大了。歷史上網際網路泡沫,樓市泡沫,股市泡沫,荷蘭鬱金香泡沫,都是反覆出現,印證了人性本質。

    那麼,是什麼刺破了這輪幣市泡沫?根本原因是什麼?

    想想NGO組織,伊拉克戰爭,利比亞局勢……

    為什麼每個國家都有貨幣,為什麼秦統一六國後要統一貨幣?

    那麼答案就顯而易見了,貨幣發行權是要有國家機器為後盾的。主要國家都在研發自己的數字貨幣,卻沒有統一承認一種作為通用貨幣,因為貨幣即是命脈,誰會願意它掌控在別人手裡。

  • 6 # 大理老鄭

    區塊鏈技術很好,還是解決不了社會的貧富均衡問題!富的富得流油,窮的負債累累而衣食不保……貧富兩極分化,始終越來越嚴重啊……!

  • 7 # 使用者104597378891

    最大遺憾在兩方面:

    一方面,打著區塊鏈口號幹著ICO行當的人數不勝數,然而數字貨幣市場一地雞毛,提前進入嚴冬;

    另一方面,區塊鏈2.0和3.0的非數字貨幣應用,沒有殺手級應用出現,沒有大規模落地,區塊鏈落地的場景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使用者使用頻次、使用量沒起來,其究竟有什麼獨特價值,各界感知不強。反觀人工智慧技術,使用者每天都會在各種地方使用到並且感受其價值,真正開始走向普及。

    其實脫離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還大有作為。

    先來看幾個最新事例:

    *12月22日,微信更新7.0.0版本。在新版本的預覽介面中,出現“正式上線!商家可直接接入微信支付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國家稅務局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區打通微信支付平臺,推出“微信支付區塊鏈發票”功能。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的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也由騰訊提供底層技術。

    *天貓雙十一,支付寶為1.5億跨境商品提供溯源,為它們配上區塊鏈“身份證”。未來,天貓國際的全球原產地溯源計劃將覆蓋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3700個品類,14500個海外品牌,都有望用上區塊鏈技術來做溯源。

    *過去半年,螞蟻區塊鏈還在香港和菲律賓上線全球首個區塊鏈跨境匯款;在浙江上線全國首個區塊鏈醫療電子票據;和上海華山醫院推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處方;和海南省政府攜手落地全國首個區塊鏈公積金存證;和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攜手上線全球首個司法鏈……

    2018年,區塊鏈留下了太多遺憾,2019年,區塊鏈技術將進入全面落地時刻!

  • 8 # 追逐夢想開花

    哈嘍大家好,我是滴神;滴福記(DFG,Digital Finance Group)致力於為大家普及區塊鏈相關知識,傳遞最新的區塊鏈行業資訊,分享有關區塊鏈的趣聞。

    2018年,你覺得在區塊鏈領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2018年,個人在區塊鏈領域的最大遺憾應該是沒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區塊鏈不是炒幣,更不是去中心去信任,而是一種綜合解決方案的資料儲存驗證基礎,它能減少反覆稽核資料的過程。

    2018年,個人覺得整個區塊鏈領域最大的遺憾是,就算經歷行業寒冬,仍然沒有將那些弄虛作假的區塊鏈專案給洗出去,真正研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企業沒有得到有效扶持,企業所期待的技術創新、全民創新的大環境還只是夢想,所有的基礎還太薄弱。

  • 9 # 令牌屋

    最大的遺憾:

    1.成立了1年的區塊鏈創業公司倒了,寒冬來的比想象的快,很後悔最開始沒接受投資人的投資,當時自己和其他2個合夥人都很自信,認為可以快速實現自我造血無須融資。結果當發現寒冬來臨時後知後覺,已沒有資本再願意投區塊鏈了。(很可惜)

    2.個人投資的幾個山寨幣大部分被套……嗯。好在自己在理財方面傾向平攤風險,沒全All in。

  • 10 # 葭月十八呀

    諸神大戰 群魔亂舞 生靈塗炭

    1、諸神大戰

    可以說,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或者系統思維,區塊鏈確實吸引了極大的關注。與其他技術不同的是,區塊鏈技術尚未落地就引爆了各方面的注意(儘管各方面目的並不統一)。

    就國內科研領域而言,上至工信部、教育部,下到各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無數的研究者和決策者都投入了區塊鏈領域的研究中。清華的數研院、南方的浙大系、山東的鏈灣、中大的inpluslab等等,國內在計算機/軟體/金融/法律等相關學科有一定科研實力的高校,基本都加入了區塊鏈領域的研究與討論。

    (1)所有搞區塊鏈的小夥伴們,這篇文章你們一定讀過吧?

    這是2016年的論文,我們實驗室從2017年就開始關注袁大佬。這篇論文我們第一次看的時候被引量只有幾十。但是2018年內,被引量突然爆發到數千,在全SCIE上“blockchain”搜尋條件下的排名,已經躍居第二。

    (2)所有計算機學科的小夥伴們,infocom這個頂會你們一定知道吧,今年INFOCOM的年度最佳論文是電子科大的:Understanding Ethereum via Graph Analysis

    學院陳廳副教授獲得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這也是1995年以來,在INFOCOM頂級會議上東亞地區所獲得的首篇Best Paper。

    還有很多高校都發表了頂刊頂會的論文,在此不贅述,學術圈的大家都知道。

    2 群魔亂舞

    2018,對於區塊鏈來說確實是多事之秋。很多與區塊鏈根本沒有關係的公司或者個人,為名為利而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各種“大佬”層出不窮,但是水平良莠不齊。幣圈2018醜聞很多,我在這裡不需要贅述,會看這個問題的人應該多少都有聽說。

    3 生靈塗炭

    2018,從開年波動到年底歸零,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大起大落,每一輪波動都有人被割。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跟風進了幣圈,明明對計算機/金融一無所知,卻義無反顧地把身家都投進了各種“百倍幣”。客觀地講,我不同情他們,因為我勸過他們不要幻想從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上牟利,但是他們紅眼了,根本不聽。最後被收割是他們活該。但我反感幣圈莊家。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以區塊鏈之名嚯嚯了太多人,甚至嚯嚯了一些行業。他們每掙一元,對全社會造成的損失至少十元。

    值得一提但是並未坐實的是,前一段時間令學術界扼腕嘆息的疑似自殺的某準諾貝爾獎新星,被學界譽為“只要他活著就一定能拿到諾貝爾獎”的人。官方說法是抑鬱症自殺。坊間各種傳聞都有,有的說法(並未證實,不代表本人觀點)是:他是被幣圈的人騙去站臺空氣幣,投資失敗,導致身敗名裂,投資者上門逼他還錢,他無法承受而自殺。這一說法在圈裡盛傳了挺久,各種證據有鼻子有眼的。如果這一說法是真的,那幣圈的有些人,真的是太喪盡天良了。

    2幣圈快涼了,但還在掙扎,鏈圈技術有突破但是未成形,尚不能在落地應用中看到技術轉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室戰爭冰凍法術怎麼搭配,冰凍法術卡組搭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