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這首詩描繪的景物有楊花、子規、五溪、明月。

    出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託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悽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原文如下: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如下: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詞句註釋如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官,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屬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懷化黔陽縣。

    ⑵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穀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甚至啼血。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一說是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的總稱,在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關於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擴充套件資料:

    此詩一說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一說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懷化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

    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誠信的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