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2168

    華人的劣根性,只做儒子牛。中國名人都是狗,日本朋友個個好。

    汪精衛1910年,寫下引頸一刀向天笑。於1940年建立了南京漢奸政權。周樹人在日本留學期間,寫下我以我血薦軒轅,1936年在日本人的精心救護下,還是無力迴天。揚靖宇將軍1933年在極端堅苦的環境下,有人勸他投降,日本人給於他高官厚祿。揚將軍說,如果我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揚靖宇犧牲時,日寇剖開將軍肚子,裡面只有樹皮和棉花。有的豪氣萬丈的言辭,只是欺騙人民的美麗詩句。可歌可泣的真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樑。

  • 2 # 作家苦旅

    感謝邀請,作為魯迅作品愛好者,魯迅精神宣傳者的我來說,首先魯迅的作品我大多看過。從他的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 再到散文集:《朝花夕拾》;再到散文詩集《野草》; 再到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這裡一吐為快,《吶喊》集子裡的《一件小事》令我記憶猶新,頗具對拉車伕的人文關懷,胡適和沈尹默也寫過白話詩《人力車伕》,郁達夫也寫過《薄祭》,最後在老舍的《駱駝祥子》裡收尾。

    然後就是《孔乙己》唯一穿長衫站著喝酒的人,《藥》,革命分子犧牲卻是麻木看客眼中的表演者,死無祭奠,《阿Q正傳》一個將精神勝利法演繹到極致的小人物,我常把他和老舍筆下的《八太爺》作對比,《風波》裡那些滑稽的鄉下人,《白光》裡那個在光裡迷失最後死去的人。

    再說《彷徨》,《彷徨》裡多了些無奈,是時代給予周樹人這樣的轉變,《孤獨者》裡的知識分子在面對喪葬時有著一份清醒,卻最終死於那個虛假難辨的時代,《祝福》裡的祥林嫂有著一雙絕望的眼,她究竟被誰殺死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幸福的家庭》終究是個讓人感到一地雞毛,誰都會被繁瑣所累。《肥皂》和《高老夫子》都是頗具諷刺意味的文章,和沈從文筆下的《八駿馬》是相似的,諷刺那些內裡骯髒,道貌岸然的知識分子。

    然後就是《故事新編》,這一系列書籍魯迅自己是不大滿意的,批評魯迅的人也說“歸於油滑”,然而我卻很喜歡,也專門為此寫過文章,《補天》裡頗具深意,那個躲進女媧裙子的小老夫子無疑是衛道士的代表,魯迅還是延續了他的諷刺批判風格在這一套集子裡。《奔月》裡頗有些喜劇意味,讓人感覺腦洞大開,比如:那個烏鴉面,特別有趣。《理水》雖說的是大禹治水,卻頗具現實意義,把貪官的醜陋面孔展現得淋漓盡致,總讓我想起張天翼的《華威先生》,那個忙碌卻不作為的國統區幹部。然後是《鑄劍》,當復仇者的頭顱和被報復者(國君)的頭顱混合在一起,最後被同時安葬,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很有趣。總得來說這一系列文趣味橫生,我把它們和郭沫若的歷史劇放在一起看待,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目的的諷刺和讚譽。

    然後是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常常建議學習散文者,可以將這本書作為範本,我自己一直在寫《閬州記事》,也是想寫一系列的回憶作品,其實說起回憶性散文(文章),我覺得蕭紅的造詣在魯迅之上,其實魯迅也是認可蕭紅的,她的異化語言很新穎,也很深刻,小孩視角寫作的《呼蘭河傳》很值得閱讀,也優於《城南舊事》。

    然後是《野草》集,這部作品適合反覆咀嚼。

    最後是魯迅的雜文集,也是魯迅的特色,甚至有人說“雜文=魯迅雜文+其它”,現在談小品文,雜文很多人都只想到魯迅,它的深刻性,跨時代性可想而知,我記憶猶新的是他談教育,談孝的文章,然後就是《娜拉出走以後》,當易卜生寫出了《娜拉出走》這類女性獨立的文章時,很多人都在一片歡聲時,魯迅認真的思考了娜拉出走後的不可能性,讓人看到了一個學者深邃的思考。

    寫到現在碼字1200+,其實很多作品還有遺漏,一部《吶喊》,篇篇都是經典,不同的寫作手法在新文化運動時不得不令人震驚。我想這才是真的魯迅精神。

    最後我再說《狂人日記》,有人說它是第一篇白話文,其實這之前早有白話文,只能說是白話文短篇小說,它有著太多的不足,內容上也有對外國作品的借鑑。

    一方面我肯定魯迅,一方面我又要批判他,至今我閱讀的比較不錯的批判版本是孫紹振的《經典小說解讀》,肯定版的是錢理群的《魯迅作品十五講》。

  • 3 # 朝唐迴夢

    說實話,我是78年的人,是一個比較容易懷舊的人,我很喜歡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很難忘《藤野先生》裡的藤野先生,難忘他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嚴謹踏實的作風。難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妙趣童年,難忘《社戲》裡一幅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難忘《祝福》裡命運悲慘的祥林嫂,難忘《閏土》裡的那個機智勇敢的少年,難忘《孔乙己》的酸腐,難忘《啊Q》的精神勝利法”,阿Q受盡欺壓凌辱反而自我安慰,自輕自賤。甚至在莫名其妙要被殺頭的情況下,他還以為自己是精神上的“勝利者”。

  • 4 # 能不憶江南3

    文革時期,書店只有先生文集。那時讀了《中國小說史略》《且介亭雜文》《朝花夕拾》《吶喊》《而已集》《魯迅詩歌選》等。

  • 5 # 韻佳韻味

    :魯迅先生的作品看了很多,語文課也學習不少,影視作品也看了,經典難忘,不一一列舉,魯迅先生是中國文化的偉大旗手。

  • 6 # 運交華蓋312

    阿Q正傳,狂人日記,拿來主義,隨感錄若干,論他媽的,無聲的中國,故事新編……我能想到所有,即使有的記不住名字了!

  • 7 # 我的開心小生活

    感謝邀請,魯迅先生一直是我比較崇拜的一個人,他的作品內容豐富,發人深思,具有很強的時代特色,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的人,他的作品印象比較深刻的有:

    從上學那會開始算起哈,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有《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孔乙己》;那時候這些課文比較多,有的還是必背課,或者必背段落;少年閏土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對閏土的描寫,包括閏土的外貌和閏土刺猹,以及後來作者再見到閏土的情形,少年閏土的想象莫過於最深刻了,每次想起來都是能感覺到濃濃的鄉土情懷和對故鄉、老家的親切了;在三味書屋中莫過於對書屋的描寫了,每次想起來都能感覺到書的質感;在孔乙己中,最形象的就是孔乙己的“偷”和“竊”的了理論了;在藥中,莫過於對血饅頭的描寫;其實在小學時候除了對魯迅先生寫的散文能理解點之外,其他的雜文和小說由於比較有較強的歷史背景,雖說也理解了一些,但是畢竟不深刻,總感覺老師說的太深奧,這個年齡階段無法完全理解,現在再度,有了經歷了,感覺又不 一樣,所以讀魯迅先生的書,可以反覆讀,讀反覆,從中可以悟到很多當時沒有理解的內涵,如果要結合現代社會的觀點來看,他對人性的揭露和描寫認識太深刻了!

    另外還有《藤野先生》、《阿Q正轉》、《駱駝祥子》、《朝花惜拾》、《狂人日記》、《紀念劉和珍君》、《論雷峰塔的倒掉》、《吶喊》、《彷徨》。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現在想起來這些書籍,都是滿滿的一種回憶啊,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坐在木質的課桌前(油漆)看著斑駁的桌面,在想著古代孔乙己的生活,還有那些悲情的故事,滿滿的的情緒爆發,忍不住的激動,魯迅先生的書是一個里程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的這些問題,現在看來都不為過,華人當自醒,華人當自強,華人當團結!當然在手法上運用的諷刺比較多,這也是那個時代催生的產物吧,誰願意去諷刺別人,不諷刺你就無法寫作。因此它的影響力不僅僅在於文字造詣,更在於他的文人的擔當。他也是近代文法超越的文化大家,現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需要這種有骨氣的文化人。

  • 8 # 傍花前川

    提到魯迅,我首先想到他的作品《傷逝》。

    雖然在此之前,我還讀過他的其它許多作品,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等,但唯獨《傷逝》讓我落淚,讓我銘心刻骨,難以忘懷!

    這是一部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小說,但不同於一般的愛情小說。別的愛情小說描摹的是甜蜜,這部愛情小說描幕的是傷痛。其濃厚的悲劇色彩,既是對黑暗社會的憤怒與控訴;又是對“五四”青年男女在追求個性解放、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時所表現出的盲目性、狹隘性的嚴肅批判。

    主人公涓生與子君豪情滿懷地、毅然決然地衝破封建禮教社會制度,一頭扎入自由的愛的懷抱。沒曾想到個人的進步因超出了社會所容許的範圍而不被接納,最終以失敗告終。

    “驀然,她的鞋聲近來了,一步響於一步,迎出去時,卻已經走過紫藤棚下,臉上帶著微笑的酒窩。”

    這是通篇僅有的一點對甜蜜愛情的描寫,也是給我以最深刻印象的一幕。因了這,我從此對紫藤情有獨鍾,每當看到盤曲的紫藤枝椏或盛開的紫藤花瀑布,總會佇目流連,再次想起懦弱的涓生與勇敢的子君來,不勝傷感唏噓!

    而多數情況是:“送她出門,照例是相離十多步遠;照例是那鯰魚須的老東西的臉又緊貼在髒的玻璃上了,連鼻尖都擠成了一個小平面;到院外,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裡的那個小東西的臉,加厚的雪花膏。”

    這是對封建禮教社會頑固勢力的形象描寫。而自由的愛的花朵也正是在這樣的刀霜風劍般的注視下枯萎凋謝了!

    男人和女人在追求愛情時,女人往往要比男人來得更猛烈、更徹底、更深刻;而在面對困難時,也還是女人要比男人更堅強、更無畏、更超脫。

    “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的眼光,一不小心,便會使我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援。她卻是大無畏的,對於這些全不關心,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

    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別。我對子君的勇敢十二分的佩服!

    面對封建禮教社會的淫威,涓生不僅放棄了愛的初衷,居然還無恥到想讓子君去死,以此來解脫自己;而可憐的子君在步入不歸路時還把僅有的一點錢財全部留下,以備涓生“藉此去維持較久的生活”。故事至此,讓人憤怒!讓人落淚!!讓人唏噓!!!

    總之,一提起魯迅,我就想到了《傷逝》,想到了涓生和子君,想到了紫藤花棚,想到了阿隨和小油雞,還想到了玻璃窗裡的鯰魚須和雪花膏,不勝傷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醬油豬耳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