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2366465382
-
2 # 小小的岸橋
從2018年的營收及利潤來看,貴州茅臺第一,五糧液次之,洋河股份排第三;從兩市的白酒概念股的市值來看,排名也是如此。
但是從今年一季度的白酒概念個股釋出的業績報告來看,茅臺、五糧液持續增長,洋河股份增長放緩,而作為行業龍頭之一的瀘州老窖業績表現不俗,且截止到現在為止,今年五糧液漲幅超過150%,瀘州老窖漲超120%,貴州茅臺漲超90%,並且股價屢創新高,而反觀洋河股份自今年7月初股價漲至138.5之後持續回撥,到現在為止回撥幅度已經超過20%。
另外同樣截止到週五收盤,洋河股份今年的漲幅沒有超過20%,連瀘州老窖的漲幅零頭都沒有,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如果後市瀘州老窖依舊持續上漲表現不俗的話,而洋河股份依舊“不作為”,那麼洋河股份的市值有可能會被瀘州老窖反超。
另外如果從年產量號酒窖來看,洋河股份的年產量噸數和酒窖數量局白酒概念股的第一。
-
3 # 良心哥的糧芯酒
這個排名沒有任何問題,茅臺第一,五糧液第二洋河廣告第三。洋河酒品質已經不是原來的洋河大麴了。洋河酒的廣告可謂五花八門。
我是做純糧小燒的,所以對市場上的各種酒都比較關注。首先茅臺和五糧液不用講了,這兩個你也說他是老大和老二了,那麼我們來說一說第3個洋河酒。洋河大麴幾十年前的確是一款好酒。但是現在的洋河酒已經不是原來的洋河大麴了,而是被廣告和海軍炒作的一款酒。
我就這麼說吧,我20元錢一斤的純糧食酒,別人喝了之後都要比洋河酒好。可是洋河酒賣多少錢幾百元吧?
如果比酒的品質,洋河排不上名字,如果比酒的銷售額,還有他的廣告知名度,那麼洋河酒絕對數一數二。但是他的酒並不是賣的好,而是銷售渠道壓的多,加上水軍炒作。還有團隊刷單刷業績。這就是洋河的厲害之處!
真正懂酒會喝酒的人,有幾個會選擇洋河酒喝的,這種酒我問過我群裡的酒友他們都不是自己買的,都是別人送的。我們有一個酒友群,都是喝過我家純糧小燒的人,我在裡面搞了一個活動,是曬一曬自己的藏酒室,然後很多人賽藏酒室的時候,都把洋河酒拿出去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收藏洋河酒,會被人覺得不懂酒,所以他們覺得是一件丟臉的事。
由此可見,現在洋河酒的品質已經墮落到什麼地位了。
天天帶節奏,天天提問,洋河酒能不能趕超茅臺洋河酒,是不是行業老三天天這樣帶節奏會造成人的反感
-
4 # 下小雨28
真不知道有些人是真懂酒,還是裝內行,白酒文化是中國或者說東南亞千年意外生活的一種濃縮,白酒的品質以及在華人心裡的定位豈能是單單上市公司的銷量或者市值來排名,茅臺五糧液這些龍頭我沒有什麼異議,第三名洋河真不知道鬧哪樣,就靠勾兌酒產量多營銷大就可以在劍南春 郎酒 國窖排名前面,那我敢肯定百威啤酒肯定全世界排名第一了。
-
5 # 厚德載物寬以待人
很顯然,白酒行業的前三是茅臺,洋河,五糧液了。說一千道一萬,資料說明一切,茅臺的營業收入擺在那了,第一毫無爭議了,五糧液緊隨其後,也是公認的老二了。可能爭議比較大的就是洋河了,客觀講,洋河近幾年發展還是快的,從09年超越瀘州老窖以後就一騎絕塵,從18年的年報資料看,洋河銷售241億,排名第四的瀘州老窖僅130億,差距還是很大的。
-
6 # 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
肯定是啊,不爭的事實。咱就看看資料吧。
貴州茅臺釋出年報,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3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2018年全年總營收為772億元人民幣,2017年為582.18億元。

五糧液釋出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00.3億元,同比增長32.6%;淨利潤133.8億元,同比增長38.36%。
洋河股份釋出2018年度業績快報,2018年營收241.22億元,同比增長21.1%,淨利潤81.1億元,同比增長22.3%。

瀘州老窖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0.6億,同比增長25.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4.9億,同比增長36.3%。

山西汾酒釋出2018年年報。2018營業收入93.82億元,比上年增長47.48%。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67億元,比上年增長54.01%。第四季度營收22.02億元,當季淨利潤2.01億元。
資料證明嘍。老外都是特別喜愛的
-
7 # 溯源歸一
民以食為天,說到吃,就不得不提及酒,在中國,釀酒文化歷史悠久。最早記載於《漢書·食貨志》,當時釀酒用曲的比例,“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改革開放之後,國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白酒消費成為逐漸進入尋常老百姓家中,產能逐年遞增,2013之後,其發展可謂相當迅猛。至當下,形成了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一大批民族品牌,本文就簡單聊聊茅臺、五糧液和洋河三大品牌的優劣。
茅五洋概述貴州茅臺:當之無愧的白酒龍頭,毋庸置疑。產品結構主要由茅臺酒和系列酒兩大類構成。1)茅臺酒:主力產品是 53 度飛天茅臺,除此之外還有茅臺年份酒、茅臺生肖酒、精品茅臺等。2)系列酒:包括賴茅、漢醬、茅臺王子酒和茅臺迎賓酒等品牌。產品以中高階為主,其最低端的迎賓酒市場指導價128元/瓶。
五糧液:五糧液的產品結構同樣主要由五糧液酒和系列酒兩大類構成,執行“1+3”的產品策略(其中 1 是指“普五”,3 是指“高階五糧液、年輕時尚版五糧液和國際版五糧液)。產品定位為中高階,但是2008年被茅臺反超後,終端居多,今年也發力低端。
洋河股份:洋河和雙溝雙雙品牌運作,其中洋河品牌是絕對主力。洋河品牌中的藍色經典系列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系列,藍色經典於 2003 年推出、並且於 2010 年進一步推出夢之藍系列三個產品:夢 3/夢 6/夢 9。目前藍色經典系列涵蓋 1000 元以上的高階價格帶(夢 9/夢之藍手工班)、300-800 元的次高階價格帶及 100-300元的中高階價格帶,是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很顯然,貴州茅臺定位高階,以高階為主,利潤高於五洋,五糧液和洋河股份主打中端產品,產品定位中產,就品牌戰略而言,略顯劣勢。
盈利能力分析品牌決定了利潤率,但是產能和營收才能更加準確的反應一家公司的優劣,下面我們看看2010至2018年,三大公司各自的EPS增長情況。
每股收益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
貴州茅臺=【(28.02/5.35)^1/9-1】*100%=22.99%
五糧液=【(3.474/1.158)^1/9-1】*100%=14.72%
洋河股份=【(5.385/4.9)^1/9-1】*100%=1.19%
很明顯,在過去8年時間,貴州茅臺EPS年均增長率獨具鰲頭,高達23%,五糧液次之,洋河股份最差。但就這一點而言,洋河股份佔據前三名不副實。考慮洋河上市時間2009年,而五糧液和貴州茅臺在股改之後,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我們暫認為三者伯仲之間。
股價變化與留存收益比該比值反應了每一元錢的再投資,反應在股價上的體現,顯然大於1才是合理。基礎資料還是上表。我們分別選取2010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股價。
貴州茅臺=股價變化/留存收益=(575.47-70.36)/(28.02+21.56+13.31+12.34+13.4414.58+12.82+8.44+5.35)=505.11/129.86=3.89
五糧液=股價變化/留存收益=(49.18-23.70)/18.47=1.38
洋河股份=股價變化/留存收益=(91.52-18.41)/41.105=1.78
就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角度而言,仍舊是貴州茅臺最好,這一輪較量中洋河股份由於五糧液。
負債率和經營性現金流截止2018年年報顯示
五糧液資產負債率為24.36%,貴州茅臺資產負債率26.55%,洋河股份資產負債率為32.16%。就資產負債率而言,洋河股份最高,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相差無幾。但是考慮到貴州茅臺的預收款,顯然還是茅臺最優。
A股市場大部分的公司破產,被ST,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經營性現金流偏低,很多為負數,比較次資料更能說明公司的財務是否穩健。
經營性現金流,截止2018年底,洋河股份每股經營性現金流為6.01元,五糧液為3.17元,貴州茅臺32.95元,貴州茅臺遙遙領先。洋河股份第二,五糧液最後。
就這兩個指標而言,茅臺無爭議第一,洋河和五糧液相互抵消情況下,仍舊打成平手。
品牌價值截止2018年,相關機構評價顯示,在品牌價值方面。2018年茅臺以1652.72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一位;五糧液以1607.1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二位;郎酒品牌價值687.28億元,這個有點意外;洋河股份品牌價值456.15億元。
白酒逐漸成為滿足馬斯洛消費層次的中高層次的消費而言,五糧液已經摔洋河股份好幾條街,而這比經營性現金流更能說明公司的價值。
最新股價截止今日(2019年8月30日),五糧液上升趨勢明顯,pe僅僅21倍,還有不少上升空間。洋河股份高位築平臺,調整態勢明顯,當前pe10倍,貴州茅臺歷史新高,pe為35倍,就後市空間而言,洋河大於五糧液,五糧液大於貴州茅臺。
綜合而言:貴州茅臺穩居老大位置,五糧液第二,洋河第三,白酒三強茅五洋這個結論是靠譜的。
感謝關注!
回覆列表
都是虛偽的話題,現實的情況,洋河的規模,產量,質量,銷量都是世界第一,所謂的茅臺五糧液所有產量還沒有洋河的一個車間多,每年賣出去的貨,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