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人馬座中有一顆零等星,西名rigilkent,中名南門二。它是早期利用視差
法計算出實際距離的恆星之一,其實它是顆三合星,其中一顆十一等星距離僅4.
2光年左右,西名proxima,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我們稱它是比鄰星。另外
,鄰近太陽系的恆星由近而遠的十顆依序為:
1、半人馬座α星(αcen)4.3光年
2、巴納德星(barnard"s)6.0光年
3、伍爾夫359星(wolf359)7.7光年
4、勃蘭得2147星(bd+36°)8.2光年
5、鯨魚座uv星(luyten726-8)8.4光年
6、天狼星(sirius,大犬座α星)8.7光年
7、羅斯154星(ross154)9.5光年
8、羅斯248星(ross248)10.4光年
9、波江座ε星(εeri)10.8光年
10、羅斯128星(ross128)10.9光年
概述
比鄰星(英文:ProximaCentauri),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是聚星(3顆恆星在一起)之一,它位於半人馬座,學名:半人馬座α星C(依拜爾命名法)。比鄰星離太陽只有4.22光年,相當於399233億公里。位於從地球看來西南方向2度的位置,為一顆紅矮星。如果用最快的宇宙飛船,到比鄰星去旅行的話,來回就得17萬年,可想而知,宇宙之大,雖說是比鄰也遠在天涯。比鄰星是一顆三合星。它們在相互運轉,因此在不同歷史時期,“距離最近”這頂世界之最的桂冠將由這三顆星輪流佩戴了。
上圖影像中央這顆小小的紅色紅星就是比鄰星,它是如此的昏暗,直到1915年才由當時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聯合天文臺(UnionObservatory)的主管羅伯特·因尼斯(RobertInnes)在南非發現。影像的背景裡可以見到我們銀河系裡各式各樣的恆星。南門二系統裡的最亮星,其特性和我們的太陽很相象,也是地球夜空中的第三亮星。
亮度
通常紅矮星的亮度都很弱,以肉眼觀測是看不見的,比鄰星也不例外。它的視星等是11等,絕對星等是非常弱的15.5等。如果從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其他兩個星觀測,將是4.5等星。
距離、直徑與質量
由歐洲天文衛星Hipparcos量測到的視差(parallax)772.33±2.42毫角秒(milliarcseconds)推算,比鄰星離地球大約是4.22光年遠,或者270,000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合1.5億公里,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離它最近的鄰居依序為: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其他兩顆星(0.21光年)、太陽和巴納德星(6.55光年)。從地球觀測,比鄰星離半人馬座α星A視角約2°,或相當於滿月直徑的4倍。由於比鄰星離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與太陽距離的比率僅僅是20分之1,天文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以500,000至2,000,000年或更長的週期在繞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的一個軌道上運轉。因此,比鄰星也稱為半人馬座α星C。
用歐南天文臺(ESO)位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eryLargeTelescope,VLT)在2002年以光學干涉測量得到比鄰星的角直徑為1.02±0.08毫角秒。由已知它的距離,推算實際直徑大約是太陽的7分之1,或者木星的1.5倍。它的質量也大約是太陽的8分之1,或者木星的150倍。
形成年代與壽命
比鄰星的形成年代與半人馬座α星A和B雙星相同,約48.5億年前,比太陽的46億年略早些。但由於大小僅比產生氫融合反應所需的恆星臨界質量稍大,融合反應的速率很慢且不穩定,因此天文學家推算它的壽命可達數千億年以上。
表面活動觀測
比鄰星有很活躍的色球層(chromosphere)活動,在X-光波段可觀測到它色球層的噴發,是屬於典型的耀星(變星記名:半人馬座V645);在紫外線波長觀測它的色球層的變化,得知它的自轉週期大約31天。由90年代哈伯太空望遠鏡所量測的資料顯示,比鄰星應存在有一顆尚未觀測到的暗淡伴星,此伴星可能是一顆大質量行星或棕矮星,但尚未完全證實。
在半人馬座中有一顆零等星,西名rigilkent,中名南門二。它是早期利用視差
法計算出實際距離的恆星之一,其實它是顆三合星,其中一顆十一等星距離僅4.
2光年左右,西名proxima,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我們稱它是比鄰星。另外
,鄰近太陽系的恆星由近而遠的十顆依序為:
1、半人馬座α星(αcen)4.3光年
2、巴納德星(barnard"s)6.0光年
3、伍爾夫359星(wolf359)7.7光年
4、勃蘭得2147星(bd+36°)8.2光年
5、鯨魚座uv星(luyten726-8)8.4光年
6、天狼星(sirius,大犬座α星)8.7光年
7、羅斯154星(ross154)9.5光年
8、羅斯248星(ross248)10.4光年
9、波江座ε星(εeri)10.8光年
10、羅斯128星(ross128)10.9光年
概述
比鄰星(英文:ProximaCentauri),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是聚星(3顆恆星在一起)之一,它位於半人馬座,學名:半人馬座α星C(依拜爾命名法)。比鄰星離太陽只有4.22光年,相當於399233億公里。位於從地球看來西南方向2度的位置,為一顆紅矮星。如果用最快的宇宙飛船,到比鄰星去旅行的話,來回就得17萬年,可想而知,宇宙之大,雖說是比鄰也遠在天涯。比鄰星是一顆三合星。它們在相互運轉,因此在不同歷史時期,“距離最近”這頂世界之最的桂冠將由這三顆星輪流佩戴了。
上圖影像中央這顆小小的紅色紅星就是比鄰星,它是如此的昏暗,直到1915年才由當時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聯合天文臺(UnionObservatory)的主管羅伯特·因尼斯(RobertInnes)在南非發現。影像的背景裡可以見到我們銀河系裡各式各樣的恆星。南門二系統裡的最亮星,其特性和我們的太陽很相象,也是地球夜空中的第三亮星。
亮度
通常紅矮星的亮度都很弱,以肉眼觀測是看不見的,比鄰星也不例外。它的視星等是11等,絕對星等是非常弱的15.5等。如果從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其他兩個星觀測,將是4.5等星。
距離、直徑與質量
由歐洲天文衛星Hipparcos量測到的視差(parallax)772.33±2.42毫角秒(milliarcseconds)推算,比鄰星離地球大約是4.22光年遠,或者270,000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合1.5億公里,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離它最近的鄰居依序為: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其他兩顆星(0.21光年)、太陽和巴納德星(6.55光年)。從地球觀測,比鄰星離半人馬座α星A視角約2°,或相當於滿月直徑的4倍。由於比鄰星離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與太陽距離的比率僅僅是20分之1,天文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以500,000至2,000,000年或更長的週期在繞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的一個軌道上運轉。因此,比鄰星也稱為半人馬座α星C。
用歐南天文臺(ESO)位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eryLargeTelescope,VLT)在2002年以光學干涉測量得到比鄰星的角直徑為1.02±0.08毫角秒。由已知它的距離,推算實際直徑大約是太陽的7分之1,或者木星的1.5倍。它的質量也大約是太陽的8分之1,或者木星的150倍。
形成年代與壽命
比鄰星的形成年代與半人馬座α星A和B雙星相同,約48.5億年前,比太陽的46億年略早些。但由於大小僅比產生氫融合反應所需的恆星臨界質量稍大,融合反應的速率很慢且不穩定,因此天文學家推算它的壽命可達數千億年以上。
表面活動觀測
比鄰星有很活躍的色球層(chromosphere)活動,在X-光波段可觀測到它色球層的噴發,是屬於典型的耀星(變星記名:半人馬座V645);在紫外線波長觀測它的色球層的變化,得知它的自轉週期大約31天。由90年代哈伯太空望遠鏡所量測的資料顯示,比鄰星應存在有一顆尚未觀測到的暗淡伴星,此伴星可能是一顆大質量行星或棕矮星,但尚未完全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