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urnished room講的是一個男子苦苦尋找自己所愛的人,五個月之後終於喪失希望,在一家旅館放開煤氣自殺,而一個星期以前,正是在那間房子裡,他的愛人用同樣的方式自殺了。
體會:可以說,這是一篇以嗅覺為核心構築的小說,核心就在那片突然出現、百尋不見、又突然消失了的木樨香味。之所以選擇氣味作為線索,或許就因為氣味的這種特性:即便你如此真切地嗅到了它,但只要不是目之所見、手之所觸,它依然是一片飄渺的虛空,並沒有一個實體,因此也無法被證實曾經存在過。就好像一個人投入這座大城市(指紐約),一顆沙粒投入這片無底的流沙,這陣香味投入帶傢俱出現的房間中,也找尋不見、終於消失了。
作家試圖用這個邋里邋遢、亂七八糟、汙穢難辨的房間來對映那個大城市,所有的人似乎都已淪於墮落,汙穢不堪而又冷酷無情。他對這間房間、房間裡面的每一件物事、以及房間外面的環境,都作了攝像鏡頭式的詳盡描繪,但真正使我們——也使人物,那個找尋者——進入他所預想的氛圍,卻是房間裡陳腐黴臭的混雜氣味。是的,其實氣味也可以具有如此鮮明的形象,有質感的氣味所描繪的形象,有時候比任何視覺、聽覺或者觸覺更加真切。(不由得我又要想起古龍小說《楚留香系列·血海飄香》裡面關於黑暗山洞裡不斷變化的氣味的神來之筆。)
沉重的、腐臭的氣味塑造了象徵著大城市的房間,與輕盈的、花香的氣味形成鮮明對照。既然那個女孩子已經在這個大城市的某個地方失蹤了,那麼這陣木樨香味最後也在這個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消失了。在找尋者從房東那裡聽到說,那個女孩子並沒有住過這個房間——因此說明他試圖在這個房間裡找尋香味的來源,與他試圖在這個大城市找尋那個女孩子一樣,將會“一無所獲”——之後,這個房間本身就成為了他枉然徒勞的一種象徵。最後的希望破滅了,於是他自殺了。
當找尋者在小說開篇走進這個房間的時候,作者便已告訴我們,他已經徒勞無功地尋找了5個月。不僅在身體上疲憊不堪,而且在精神上萎靡頹唐。儘管如此,我們知道,他仍然抱有至少一線希望:他預付了一個星期的房錢,——他不是住進來尋死的;並且他仍然沒有放棄尋找,還是把那個“掛在唇邊曾一千次向人打聽過的問題問了出來”。支撐他繼續這漫長的、毫無希望的路途的,是他“曾深深愛過她”,因此到了後來,屢受失望的打擊之後疲憊不堪的身體和精神漸漸趨於麻木,找尋則幾乎變成了一種本能的慣性。因此,當他忽然之間在房間裡嗅到了這陣木樨香味——她的味道時,他的內心才真正被激發出來。於是他發出那樣的呼喚;於是我那樣地熱淚盈眶——或許也是因為在慣性中漸漸麻木的心被忽然喚起?
木樨香味的來源是否是真實的、亦或只是出自找尋者的幻覺,很重要麼?其實並不。香味的來源可以被解釋為那個女孩子“曾經居住在那裡”——這是小說在出其不意的結尾中告訴我們的,當我們知道了這個事實以後,這種解釋就不難做出了,因為我們本來也就和找尋者一樣,都在疑心她的存在、希冀她的存在。但我們也知道她是死了,“用煤氣自殺”,——好吧,又是一種氣味,或許是死亡的氣味,它一定會掩蓋掉她的香味,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又如何解釋找尋者還能夠嗅到這陣香味,並且“那樣分明,那樣濃郁,那樣強烈,簡直就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來客”呢?和我一樣充滿著感傷情調的讀者自會認為,對情人而言,這種微妙的溝通是完全可能的,況且他已經找尋了她那麼久,因此把自己的全部心神都貫注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他在這屋子裡所要找尋的——也是我們在這篇小說裡所要找尋的,實在並不是一個“來源”——一個原因、一個源頭,而是順著這條線索想要找到一點她的蹤跡——一個結果、一個去處。倘若找尋者已經知悉那個女孩子的死亡,或者對於她的失蹤死心塌地了,那麼他尋找她曾經生活過的蛛絲馬跡,以期能夠從中獲得一絲安慰,倒還是可能的;但很明顯,他尚未放棄找到她的希望。他相信,“她離家出走之後,一定流落在這個沿海大城市的某個地方”,正如他感覺這陣香氣是那麼明確地存在於這間房間裡。因此,在這個房間裡找尋香味來源的過程,其實是他在這個大城市裡找尋女孩子過程的一個重複、一個濃縮(最後,也正如現實中的找尋一樣,一無所獲)。
作者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然,他還可以用其他方式敘述的,比方說,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女孩子曾經在同一個房間裡住過、並且已經用煤氣自殺了,從而使我們由於早已預知了結局,從而對找尋者的命運抱有更為深切的反諷的同情。但作者選擇把這個訊息暫且按下不表,直到小說結尾處才突然轉向,這個安排所造成的效果的確分外強烈。——有時候,與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同樣重要的,是故事如何被講述出來。藉助這個安排,作者沒有作出任何額外的評論,而我們就順著他的講述幻想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作是作者的幻想與讀者的幻想的合謀,當作者藉助某些巧妙的安排調動起讀者的幻想、並由此獲致某些特殊的效果時,讀者也能在這種幻覺的合謀中獲得他們那一份享受。
只是這個意味深長的結尾,是要有足夠的人物——其性格、尤其是心理狀態,和情節——尤其是內在的心理變化作為鋪墊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鋪墊,結尾處的突轉容易變成一個缺乏內在邏輯統一性的巧合,一個作者的小技巧,造成一些特別的效果——但不容易打動我們這些世故累累的讀者的內心。現在,既然我已經在他兩處呼喚時被擊中落下眼淚,那麼於結尾處所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對一個殘酷無情的大城市之揭示的最終完成了,而更是整個“找尋”過程的完成——在大城市中找到了女孩子的下落、在房間裡找到了香味的來源(並以此證實找尋者對於她曾經存在的感覺)。如此,這難道不是一個真正的結尾麼?
每當我把一篇小說再讀一遍,而依然忍不住淚盈滿眶的時候,我總在想:在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曾經幻想過自己心中的那陣木樨香味?有多少人曾經孜孜不倦地追尋過它?又有多少人曾經於某一瞬間被莫名地觸動,這種感覺是那樣強烈、不容置疑,——她就在那裡!於是那樣大聲地喚出心中的那個存在、對於這個存在的召喚作出過迴應呢?
the furnished room講的是一個男子苦苦尋找自己所愛的人,五個月之後終於喪失希望,在一家旅館放開煤氣自殺,而一個星期以前,正是在那間房子裡,他的愛人用同樣的方式自殺了。
體會:可以說,這是一篇以嗅覺為核心構築的小說,核心就在那片突然出現、百尋不見、又突然消失了的木樨香味。之所以選擇氣味作為線索,或許就因為氣味的這種特性:即便你如此真切地嗅到了它,但只要不是目之所見、手之所觸,它依然是一片飄渺的虛空,並沒有一個實體,因此也無法被證實曾經存在過。就好像一個人投入這座大城市(指紐約),一顆沙粒投入這片無底的流沙,這陣香味投入帶傢俱出現的房間中,也找尋不見、終於消失了。
作家試圖用這個邋里邋遢、亂七八糟、汙穢難辨的房間來對映那個大城市,所有的人似乎都已淪於墮落,汙穢不堪而又冷酷無情。他對這間房間、房間裡面的每一件物事、以及房間外面的環境,都作了攝像鏡頭式的詳盡描繪,但真正使我們——也使人物,那個找尋者——進入他所預想的氛圍,卻是房間裡陳腐黴臭的混雜氣味。是的,其實氣味也可以具有如此鮮明的形象,有質感的氣味所描繪的形象,有時候比任何視覺、聽覺或者觸覺更加真切。(不由得我又要想起古龍小說《楚留香系列·血海飄香》裡面關於黑暗山洞裡不斷變化的氣味的神來之筆。)
沉重的、腐臭的氣味塑造了象徵著大城市的房間,與輕盈的、花香的氣味形成鮮明對照。既然那個女孩子已經在這個大城市的某個地方失蹤了,那麼這陣木樨香味最後也在這個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消失了。在找尋者從房東那裡聽到說,那個女孩子並沒有住過這個房間——因此說明他試圖在這個房間裡找尋香味的來源,與他試圖在這個大城市找尋那個女孩子一樣,將會“一無所獲”——之後,這個房間本身就成為了他枉然徒勞的一種象徵。最後的希望破滅了,於是他自殺了。
當找尋者在小說開篇走進這個房間的時候,作者便已告訴我們,他已經徒勞無功地尋找了5個月。不僅在身體上疲憊不堪,而且在精神上萎靡頹唐。儘管如此,我們知道,他仍然抱有至少一線希望:他預付了一個星期的房錢,——他不是住進來尋死的;並且他仍然沒有放棄尋找,還是把那個“掛在唇邊曾一千次向人打聽過的問題問了出來”。支撐他繼續這漫長的、毫無希望的路途的,是他“曾深深愛過她”,因此到了後來,屢受失望的打擊之後疲憊不堪的身體和精神漸漸趨於麻木,找尋則幾乎變成了一種本能的慣性。因此,當他忽然之間在房間裡嗅到了這陣木樨香味——她的味道時,他的內心才真正被激發出來。於是他發出那樣的呼喚;於是我那樣地熱淚盈眶——或許也是因為在慣性中漸漸麻木的心被忽然喚起?
木樨香味的來源是否是真實的、亦或只是出自找尋者的幻覺,很重要麼?其實並不。香味的來源可以被解釋為那個女孩子“曾經居住在那裡”——這是小說在出其不意的結尾中告訴我們的,當我們知道了這個事實以後,這種解釋就不難做出了,因為我們本來也就和找尋者一樣,都在疑心她的存在、希冀她的存在。但我們也知道她是死了,“用煤氣自殺”,——好吧,又是一種氣味,或許是死亡的氣味,它一定會掩蓋掉她的香味,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又如何解釋找尋者還能夠嗅到這陣香味,並且“那樣分明,那樣濃郁,那樣強烈,簡直就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來客”呢?和我一樣充滿著感傷情調的讀者自會認為,對情人而言,這種微妙的溝通是完全可能的,況且他已經找尋了她那麼久,因此把自己的全部心神都貫注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他在這屋子裡所要找尋的——也是我們在這篇小說裡所要找尋的,實在並不是一個“來源”——一個原因、一個源頭,而是順著這條線索想要找到一點她的蹤跡——一個結果、一個去處。倘若找尋者已經知悉那個女孩子的死亡,或者對於她的失蹤死心塌地了,那麼他尋找她曾經生活過的蛛絲馬跡,以期能夠從中獲得一絲安慰,倒還是可能的;但很明顯,他尚未放棄找到她的希望。他相信,“她離家出走之後,一定流落在這個沿海大城市的某個地方”,正如他感覺這陣香氣是那麼明確地存在於這間房間裡。因此,在這個房間裡找尋香味來源的過程,其實是他在這個大城市裡找尋女孩子過程的一個重複、一個濃縮(最後,也正如現實中的找尋一樣,一無所獲)。
作者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然,他還可以用其他方式敘述的,比方說,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女孩子曾經在同一個房間裡住過、並且已經用煤氣自殺了,從而使我們由於早已預知了結局,從而對找尋者的命運抱有更為深切的反諷的同情。但作者選擇把這個訊息暫且按下不表,直到小說結尾處才突然轉向,這個安排所造成的效果的確分外強烈。——有時候,與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同樣重要的,是故事如何被講述出來。藉助這個安排,作者沒有作出任何額外的評論,而我們就順著他的講述幻想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作是作者的幻想與讀者的幻想的合謀,當作者藉助某些巧妙的安排調動起讀者的幻想、並由此獲致某些特殊的效果時,讀者也能在這種幻覺的合謀中獲得他們那一份享受。
只是這個意味深長的結尾,是要有足夠的人物——其性格、尤其是心理狀態,和情節——尤其是內在的心理變化作為鋪墊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鋪墊,結尾處的突轉容易變成一個缺乏內在邏輯統一性的巧合,一個作者的小技巧,造成一些特別的效果——但不容易打動我們這些世故累累的讀者的內心。現在,既然我已經在他兩處呼喚時被擊中落下眼淚,那麼於結尾處所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對一個殘酷無情的大城市之揭示的最終完成了,而更是整個“找尋”過程的完成——在大城市中找到了女孩子的下落、在房間裡找到了香味的來源(並以此證實找尋者對於她曾經存在的感覺)。如此,這難道不是一個真正的結尾麼?
每當我把一篇小說再讀一遍,而依然忍不住淚盈滿眶的時候,我總在想:在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曾經幻想過自己心中的那陣木樨香味?有多少人曾經孜孜不倦地追尋過它?又有多少人曾經於某一瞬間被莫名地觸動,這種感覺是那樣強烈、不容置疑,——她就在那裡!於是那樣大聲地喚出心中的那個存在、對於這個存在的召喚作出過迴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