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爾跆拳道愛好者

    孩子們都可望長大獨立,家長卻總覺得孩子長不大。家長要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徵,順著孩子心理發展,抓住關鍵期進行教育。

  • 2 # 無意識成交創始蔣明紅

    關於孩子輸不輸得起的問題……是家長太過於關注孩子的成長;總擔心孩子會失敗。所以才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其實這正是教育的誤區!

    為此,蔣老師想問——天下所有的家長:

    1.不讓孩子“試錯”……孩子怎麼成長?

    我們常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就是要讓孩子從失敗中去學習;這種學習也可以從失敗中總結一些教訓,才利於孩子的成長。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是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犯同樣的錯誤;說明自己沒有很好的去總結。

    只有讓孩子去經歷“失敗”,才能“吸取”教訓。

    2.90%以上的完美,真的就很“完美”嗎?

    多數人愛“貼標籤”。也就是喜歡評判“是非對錯”。舉例,前幾天認識一個人,他到了我家裡,並說家裡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他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判身邊的人和事……

    同理,教育和引導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家長總是要孩子達到這樣的標準,那樣“規條”……這其實是在“禁錮”孩子的創造力……

    其實孩子輸不輸得起,或贏不贏得起……只是家長自我對此的看法而已,或一般人看問題總是“非黑即白”,總是用“是非對錯”來評判……一件事情其實有不同的面……不可能只看到一面就能判斷整個事情的全部……

    因此,我們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自我成長”;在此過程中家長也需要“自我成長”!

    “悟透人性”,引導和教育好孩子——只是思維發生了變化……

  • 3 # 快樂的老水煙

    這個問題實際上說出了我們大部分人在社會轉型期間所存在的,關於孩子成長過程及方向目標的迷茫、困惑、焦慮。

    在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面前,舊的價值觀被不知不覺中改造、摧毀,新的價值體系尚在建立之中,以前看似不用考慮的、自然而然的事情現在變得複雜起來。其中孩子教育成為每個家庭頭等大事,成為最優先考慮的大事。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向這裡傾斜:買學區房、上天價幼兒園(學校)、接受天價培訓課程等等。從心理學講,高付出期望高回報,因為期望和現實之間有能否實現的風險,投入者(父母)就會產生壓力,進而焦慮。

    這就說明,“孩子輸不起”是家長的主觀判斷,而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應有之意。人的成長是在不斷的嘗錯過程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知、體驗、分析所經歷的一切事件人物:愉悅的、痛苦的;可愛的、平淡的;莊嚴的,輕鬆的;偉大的、平庸的;友善的、惡意的;成功的、失敗的……這些經歷會讓孩子變得思考、判斷,最終形成自己健康的價值觀,引導自己努力學習,具備各種能力,成為輸得起也贏得起的社會人。

    “孩子輸不起”本質上是家長輸不起,是為父母者對現實不滿足或期望太高而形成的焦慮,這種焦慮經過無處不在的商家(推銷高價格教育產品)的誇大宣傳、人為炒作,焦慮被放大,甚至於無限放大。“不能輸在起跑線”成為金科玉律,豈不知是商家售賣產品的噱頭。人生的成長是漫長的馬拉松比賽,是意志品質、耐力與韌性的比賽,哪裡有狹隘的起跑線?

    不允許孩子輸得家長,當然也贏不起 ,因為孩子還沒有體驗真正的贏,就被人為地扭曲了、摧殘了。輸贏對於這樣的孩子沒有意義,因為那是父母想要的,不是自己在意的東西。也許人長大了,思想上卻失去了自己,成為永遠的輸家。

  • 4 # 考研研學長

    為什麼家長總擔心孩子輸不起?其實我覺得不是家長擔心孩子輸不起,是家長輸不起罷了。

    現在回頭想想,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輔導機構,幾乎佔滿了孩子的整個課餘時間。更有甚者,父母把胎教也當成了孩子的正式教育。

    但是,這樣子真的好麼,孩子真的能有所收穫麼?我看不然。

    輸這個字眼其實華人一直是十分反感的。每個人都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沒有錯。因此,給孩子必要的規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不應該給孩子做過多的干涉!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唯一併且能做好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足最大的支援和守護,足以。

  • 5 # 阿里然然

    格局和家長的文化程度經濟水平密切相關。輸不起,一種是家長過於保守,不能正確預估孩子的能力和客觀實際,另一種是家長量力而行。無論哪一種都對孩子的發展起到影響作用。顯然前者影響是負面的。後者尚可。

    但真正能輸得起的家長要麼有實力支孩子去嘗試,要麼有長遠眼光,明事理,明大義。例如朱德總司令的母親,雖為普通勞動婦女,卻能夠支援兒子的革命事業。無論哪一種,對孩子來說都是幸運的。

    現如今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一個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來自家庭,大多數孩子是深受父母影響的。

    是不是輸不起,不該是主觀認為的而是是不是真的瞭解孩子。

  • 6 # 拜託啦老大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同時一系列的問題在這個時候也逐步地出現了獨生子女的原因。家長對孩子都特別寵愛和溺愛,造成了很多孩子的心理素質差,以至於家長害怕孩子輸不起,其實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並不是,為什麼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孩子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他早晚都需要一個人去面對這個世界,所以我們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會陪伴在他身邊的要學會去殺手,而不是牢牢的把它存在手裡,因為早有早晚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那麼這個時候,就只有他一個人去獨闖這個世界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才去撒手、那麼孩子將會痛恨我們終生,因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我們並不要時時刻刻束縛和牽絆著他這樣很容易誤導,他們同時也會導致他們的不堅強和脆弱經不起任何挫折。我們總是害怕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處處保護著,他卻不知道在以後的生活中,他任何事情都要去面對,否則它將擁有一個殘缺的人生。

    我們總是認為孩子輸不起,那麼如果總是認為他輸不起,他就一定會贏的起嗎?他都沒有輸的過程和感受,又怎麼會談到贏呢?只有輸了,他才會在書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和探尋,然後不斷地總結和改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從而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更加坦然的面對困難和挫折了,也就不會輸不起,更不會贏不起。

    每個孩子都有他發展的航道,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自己去阻礙他們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們要給他們自由和空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發展,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希望大家喜歡。

  • 7 # 班主任於老師

    有些家長總擔心孩子輸不起,難道就能贏得起嗎?

    我認為輸不起的人,當然贏不起。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就喪失信心;因為老師批評幾句或者同學的一句難聽的話,不去學校了;因為和同學做遊戲輸了,就再也不玩那個遊戲了,.....這些孩子因為這樣的小事就放棄,難道不是輸不起嗎?

    學生小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數學成績就很突出,班裡競選班幹部,他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學習委員兼數學課代表,他在數學課上,思維敏捷,大膽發言,每次測試成績都是優秀,同學們都稱讚他是“數學小冠軍”,家長也經常在班級群裡炫耀孩子的學習成績。小澤也享受著家長和同學們的稱讚聲。小澤三年級時,縣裡舉行小學數學奧數比賽,每班5名同學參加,小澤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結果數學競賽成績一出來,小澤沒有獲獎,而其他4位同學都獲獎了,小澤接受不了這個結果,他的家長不是幫小澤分析本次失利的原因,而是來到學校質問考試是不是公平公正,儘管學校給瞭解釋,提供了試卷,家長和孩子不接受結果,最後小澤轉學。像這樣一個小小的數學競賽都輸不起,不管走到哪所學校,還會遇到類似的事情,他會贏嗎?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輸不起,所以他們也喪失了贏的機會。愛迪生髮明電燈,沒有一次次的失敗怎麼能成功呢?

    反觀學生張明,父母在孩子兩歲就外出打工,張明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對小明非常寵愛,對孩子百依百順,把孩子寵成了“小霸王”,跟小朋友打架了,爺爺奶奶表揚孩子會打架,將來長大了不會吃虧,孩子聽慣了“你真棒、你最厲害……”。在班裡經常跟同學打架,打不過同學,爺爺奶奶就到學校鬧事,考試成績稍有下降,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就垂頭喪氣,不想學習。因此老師與張明的媽媽,電話聯絡,說明了張明的在校表現,張明媽媽放棄了高薪的工作,回到家親自帶孩子,孩子家長和老師溝通,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足,耐心糾正孩子的小錯誤,寬嚴並進,說教結合,孩子經過一個學期的時間,改掉了狂妄自大壞毛病,學習成績穩步上升,逐漸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孩子之所以會跑的快,是在多次跌倒多次爬起中鍛鍊的。為了孩子的人生能夠走的穩,跑的快,請家長從小對孩子不要這樣做:

    1.不要過分的無條件的寵愛。一味地放縱和滿足孩子,從不讓孩子受“苦”,事事包辦,孩子會缺乏輸的體驗和應對挫折的機會,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別人稍微批評一句就會氣急敗壞。

    2.不要跨大表揚和不當表揚。那樣孩子會自我膨脹,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不能接受沒有表揚時的評價。

    3.不要把成績的好壞、考什麼大學掛在嘴上。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要努力考班裡的第一名”、“你要考個好大學將來才有前途”等,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有考好了家長才喜歡自己,萬一考試成績差了,會失去父母的愛,因此害怕成績差,害怕受挫。

    4.不要對孩子“拔苗助長”。家長們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就讓孩子背詩,還沒上一年級就讓孩子寫日記……這樣脫離孩子的實際能力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孩子會力不從心,喪失自信心,更失去了贏得慾望。

    孩子終究是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因此為了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贏得起,從小給孩子體驗失敗、遭受挫折的機會,孩子在不斷跌倒中站的更穩,在失敗中總結教訓,最終才能收穫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姚麥+燈泡組合能打贏五巨勇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