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353409071986
-
2 # 使用者8616219450500
這是由於引力引起的動量大小不一從而運動速度不同造成空間中位置改變的原因太陽質量大,相對與地球,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就大。而地球質量小,對太陽的吸引力就不足了,我們把兩個質量不同的小鐵球放在沒有任何力的空間裡,我們會觀察到質量小的朝質量大的運動,而不是質量大的朝質量小的運動。我們就說小球朝大球在慣性系中發生了直線運動,太陽是一個很好的慣性系,同樣我們說地球朝太陽發生了運動。
-
3 # 使用者7160410383855
約為9.4億公里 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視為地球公轉軌道的半徑,數值為149,597,870千米,約等於1.5億千米,我們以此為半徑,按照圓的周長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遠了。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被定義為1個天文單位,其具體數值為149597870700米,根據圓形的周長計算公式C=2πr,可以算出地球軌道的周長約為939,951,143千米,約為9.4億公里。 不過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軌道的偏心率為約0.0167,還需要把這個數字計算在內,算出的數字會更準確一些。但由於地球公轉軌道的偏心率十分低,所以軌道的形狀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圓形,所以兩者的計算結果相差很小,不到0.007%,仍可以認為是9.4億公里。 第二個方法是以地球的平均速度來計算,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其公轉平均速度為每秒29.79千米,那麼把這個長度乘以一年中的秒數,也能得出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遠了。列式計算為:29.79*86400*365=939,457,440公里,這樣看來兩者的計算數值基本差不多,可以認為是一樣的。 其自身也在不停的轉動,每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因為地球赤道的周長是4萬公里,那麼在赤道地區的人,這一天中要跟著地球表面轉動4萬公里左右,正所謂“坐地日行8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以赤道地區來計算的話,人光跟著地球自轉,一年就要移動1460萬公里,為0.146億公里。
回覆列表
1、地球繞太陽轉為公轉運動。公轉運動的速度分為線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轉線速度:地球在單位時間內在公轉軌道上走過的距離。 公轉角速度:地球在單位時間內在公轉軌道上走過的角度。
3、地球公轉軌道不是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所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是不一樣的。
4、公轉線速度:太陽的中心位於這個橢圓的焦點上。地球運動到近日點(一月份)時,離太陽最近;到遠日點(七月份)時離太陽最遠。 地球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約1.496億千米; 地球公轉速度以在近日點為最大,每秒30.3千米, 在遠日點為最小,每秒29.78千米, 平均速度為29.79千米/秒。
5、公轉角速度:近日點(一月份)角速度最大,遠日點(七月份)角速度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