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擔保形式主要包括銀行保函、保險保函與擔保公司保函三類,保證人角色也相應分為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三種。儘管保證人角色主體有所不同,但無論銀行、保險公司或擔保公司,三者在擔保過程中發揮的風險保障作用,主要還是以風險補償為主。即在被保險人失信違約後,由保證人代替其承擔履約或賠償責任。
作為一項重要的建設工程風險保障制度,在國內工程風險管理建設不斷加速的當下,這種基礎性的事後補償作用,明顯是遠遠不夠的,因而,中國工程擔保制度中的保證人角色功能,客觀上正面臨全新的發展要求。
對於工程擔保制度中保證人角色功能的探索發展,可以參考國內工程保險制度的發展。同工程擔保制度一樣,工程保險同樣是中國一項重要的建設工程風險保障制度,而且同樣具備對風險事故有效的補償保障作用。但不同的是,在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除了能夠發揮事後風險補償作用,還進一步探索、發展出有效的風控管理服務,並融入到具體的保險服務中(如IDI保險中的TIS風險管理服務),令工程保險的制度保障作用更加強大完善。
無論在工程擔保還是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體角色。因此,參考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所發揮的風險保障作用,對於探索發展工程擔保制度中保險保證人角色的功能作用,有著重要價值意義。
專業對抗風險優勢成角色轉變契機
傳統工程擔保制度下,無論銀行、擔保公司,兩者都不具備專業的抗風險能力。
1、銀行。在擔保實踐中,銀行通常會採取較為嚴格的事前風險稽核與反擔保措施,而在具體的擔保過程中,會盡量避免涉及過多的人力、物力、管理精力投入。事前風險稽核與反擔保措施兩項,其主要目的也只在於降低債務人違約機率,以及保證一旦債務人違約自身不會受到相關的風險損失。這種侷限於擔保業務中自身責任風險的風控管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粗糙且無益於專案建設的。
2、擔保公司。相較於銀行,擔保公司的事前稽核較為寬鬆,但由於本身規模和實力的限制普遍會設定嚴格的反擔保措施,如以債務人自身資產、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或其他擔保人提交反擔保,以保證債務人出現違約情形自身不受損失。此外,擔保公司還會主動避免承接一些風險較大的擔保業務。
保險公司,作為專業抗擊風險的行業主體角色,在應對工程擔保業務中的各類風險中有著天然行業優勢。這種優勢源自於其長期抗擊各類風險的業務經驗,源自於其成熟的風險管理體系、源自於其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具體而言,保險公司在工程擔保業務中所能發揮的風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方面:
風險評估與稽核
在保前業務階段,保險公司會對債務人、擔保業務專案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與稽核,識別和判斷可能出現的擔保業務風險,包括:對債務人個人、企業信用記錄與過往工程業績情況的稽核;對投保企業資金、技術、管理運營能力的稽核;對建築專案工程風險、施工合同風險的稽核等。
風險識別與預警
在保後業務階段,保險公司會透過專業的保險技術與風控管理,動態跟蹤、把握相應信用履約風險,並在發現險情後及時預警、出具風險評估報告與建議,從而有效降低和規避風險。動態跟蹤可以分為日常跟蹤監管、定期跟蹤監管和動態跟蹤監管,也可以依據監管內容的不同採用初次巡查和定期複檢相結合的形式;具體跟蹤內容包括:對工程進度風險調查、工程質量與安全等方面隱患的排除、對工程款專款專用的落實情況調查等。
綜上,保險公司具備的專業風控管理優勢,令工程擔保制度中的保證人角色功能出現新的發展契機,傳統工程擔保業務保證人,開始從風險事故的“償付能力支持者角色”向“風險管理能力支持者”轉變。
目前,隨著國內工程保險風控管理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針對各類工程風險因素,保險公司已初步建立相應的風控管理能力。但由於建設活動專業化、複雜化、動態化的風險特點,保險公司的風控管理也應更加的專業化、動態化、全流程化。
保險公司自建風控管理體系
隨著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在政策的大力推動與指導下,許多保險公司都已開始建立其自有的保險風控管理體系:1.建立專門的IDI風險控制技術委員會,透過專業風控管理有效落實保險風控服務;2.研發專業的風控保險技術,如城市應急(安全)管理平臺、衛星遙感技術、紅外線熱掃描、高層建築火災生命安全審查機制等。
相較於IDI保險風控管理體系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的風控業務發展較慢,但前者為後者提供了相對成熟可借鑑的風控管理模式,為保險保證人角色能力的轉變提供了有力支援。
藉助第三方專業風控技術力量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工程保險風控管理,中國保險業在這一領域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由於客觀上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管理力量,無法在短期內形成有效的風控管理能力,因此,藉助第三方專業的風控技術力量實現風控管理目標是目前較為有效的辦法。
第三方專業風控技術組織,即第三方信用和風險管理機構,是指受保險公司委託,運用工程保險技術對被保險建設工程專案風險因素實施辯識、評估、報告,並對風險因素提出控制、處理建議,以促進工程專案順利進行,減少和避免風險事故發生的專業機構。
IDI保險即是透過專業的TIS質量風險管理服務機構,完成相應的保險風控服務。這類專業的風控服務組織擁有較為專業的技術人才力量,包括相應的保險技術、工程技術,既掌握專業的工程建設知識,又有著成熟的保險服務經驗。在工程保證保險發展風控管理業務初期,可以如IDI保險一樣,透過與第三方信用和風險管理機構合作,實現相應的風控管理。
正如文章所述,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是當前中國建設領域大力推廣的一項基本制度。在工程擔保業務中,保險保證人透過風控管理,實現功能上從事後補償發展向事前干預,將保證人角色功能作用前置,探索發展保證人角色功能與定位的全新變化。
中國工程擔保形式主要包括銀行保函、保險保函與擔保公司保函三類,保證人角色也相應分為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三種。儘管保證人角色主體有所不同,但無論銀行、保險公司或擔保公司,三者在擔保過程中發揮的風險保障作用,主要還是以風險補償為主。即在被保險人失信違約後,由保證人代替其承擔履約或賠償責任。
作為一項重要的建設工程風險保障制度,在國內工程風險管理建設不斷加速的當下,這種基礎性的事後補償作用,明顯是遠遠不夠的,因而,中國工程擔保制度中的保證人角色功能,客觀上正面臨全新的發展要求。
1、保證人角色功能的全新發展契機對於工程擔保制度中保證人角色功能的探索發展,可以參考國內工程保險制度的發展。同工程擔保制度一樣,工程保險同樣是中國一項重要的建設工程風險保障制度,而且同樣具備對風險事故有效的補償保障作用。但不同的是,在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除了能夠發揮事後風險補償作用,還進一步探索、發展出有效的風控管理服務,並融入到具體的保險服務中(如IDI保險中的TIS風險管理服務),令工程保險的制度保障作用更加強大完善。
無論在工程擔保還是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體角色。因此,參考工程保險制度中保險公司所發揮的風險保障作用,對於探索發展工程擔保制度中保險保證人角色的功能作用,有著重要價值意義。
專業對抗風險優勢成角色轉變契機
傳統工程擔保制度下,無論銀行、擔保公司,兩者都不具備專業的抗風險能力。
1、銀行。在擔保實踐中,銀行通常會採取較為嚴格的事前風險稽核與反擔保措施,而在具體的擔保過程中,會盡量避免涉及過多的人力、物力、管理精力投入。事前風險稽核與反擔保措施兩項,其主要目的也只在於降低債務人違約機率,以及保證一旦債務人違約自身不會受到相關的風險損失。這種侷限於擔保業務中自身責任風險的風控管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粗糙且無益於專案建設的。
2、擔保公司。相較於銀行,擔保公司的事前稽核較為寬鬆,但由於本身規模和實力的限制普遍會設定嚴格的反擔保措施,如以債務人自身資產、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或其他擔保人提交反擔保,以保證債務人出現違約情形自身不受損失。此外,擔保公司還會主動避免承接一些風險較大的擔保業務。
保險公司,作為專業抗擊風險的行業主體角色,在應對工程擔保業務中的各類風險中有著天然行業優勢。這種優勢源自於其長期抗擊各類風險的業務經驗,源自於其成熟的風險管理體系、源自於其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具體而言,保險公司在工程擔保業務中所能發揮的風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方面:
風險評估與稽核
在保前業務階段,保險公司會對債務人、擔保業務專案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與稽核,識別和判斷可能出現的擔保業務風險,包括:對債務人個人、企業信用記錄與過往工程業績情況的稽核;對投保企業資金、技術、管理運營能力的稽核;對建築專案工程風險、施工合同風險的稽核等。
風險識別與預警
在保後業務階段,保險公司會透過專業的保險技術與風控管理,動態跟蹤、把握相應信用履約風險,並在發現險情後及時預警、出具風險評估報告與建議,從而有效降低和規避風險。動態跟蹤可以分為日常跟蹤監管、定期跟蹤監管和動態跟蹤監管,也可以依據監管內容的不同採用初次巡查和定期複檢相結合的形式;具體跟蹤內容包括:對工程進度風險調查、工程質量與安全等方面隱患的排除、對工程款專款專用的落實情況調查等。
綜上,保險公司具備的專業風控管理優勢,令工程擔保制度中的保證人角色功能出現新的發展契機,傳統工程擔保業務保證人,開始從風險事故的“償付能力支持者角色”向“風險管理能力支持者”轉變。
2、保證人角色全新風控能力要求目前,隨著國內工程保險風控管理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針對各類工程風險因素,保險公司已初步建立相應的風控管理能力。但由於建設活動專業化、複雜化、動態化的風險特點,保險公司的風控管理也應更加的專業化、動態化、全流程化。
保險公司自建風控管理體系
隨著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在政策的大力推動與指導下,許多保險公司都已開始建立其自有的保險風控管理體系:1.建立專門的IDI風險控制技術委員會,透過專業風控管理有效落實保險風控服務;2.研發專業的風控保險技術,如城市應急(安全)管理平臺、衛星遙感技術、紅外線熱掃描、高層建築火災生命安全審查機制等。
相較於IDI保險風控管理體系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的風控業務發展較慢,但前者為後者提供了相對成熟可借鑑的風控管理模式,為保險保證人角色能力的轉變提供了有力支援。
藉助第三方專業風控技術力量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工程保險風控管理,中國保險業在這一領域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由於客觀上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管理力量,無法在短期內形成有效的風控管理能力,因此,藉助第三方專業的風控技術力量實現風控管理目標是目前較為有效的辦法。
第三方專業風控技術組織,即第三方信用和風險管理機構,是指受保險公司委託,運用工程保險技術對被保險建設工程專案風險因素實施辯識、評估、報告,並對風險因素提出控制、處理建議,以促進工程專案順利進行,減少和避免風險事故發生的專業機構。
IDI保險即是透過專業的TIS質量風險管理服務機構,完成相應的保險風控服務。這類專業的風控服務組織擁有較為專業的技術人才力量,包括相應的保險技術、工程技術,既掌握專業的工程建設知識,又有著成熟的保險服務經驗。在工程保證保險發展風控管理業務初期,可以如IDI保險一樣,透過與第三方信用和風險管理機構合作,實現相應的風控管理。
正如文章所述,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是當前中國建設領域大力推廣的一項基本制度。在工程擔保業務中,保險保證人透過風控管理,實現功能上從事後補償發展向事前干預,將保證人角色功能作用前置,探索發展保證人角色功能與定位的全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