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倉文化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在我看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餐飲文化上體現最為明顯,也值得比較。

    (一)餐具:西方多用刀叉,吃的時候大多是切割進行,而中國多用筷子,筷子可以扒,可以夾,保持了食物的完整性;

    (二)飲食製作方式:西方人制作食物喜歡將食物細分,煎烤,或者榨汁,而中國則習慣將不同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或者包在一起,例如臊子,大燴菜,包子,混沌,餃子等等,華人即使是剁碎了也要將其混合在一起;

    (三)營養觀念:西方人認為營養主要是細分後的元素、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之後越來越細,(從西方這個觀點來看,一坨糞便的營養和一碗麵是差不多的)而中國則從功能角度來看食物的營養功能,所謂營即營衛,保衛的功能,養即養護,供養的功能,因此中國運用陰陽五行學說對食物進行分類和歸納,從而創造出飲食療法;

    (四)廚房刀具,西方廚房根據切割物件不同使用不同的道具,中國廚房只是一把菜刀,剁肉,切菜,一把菜刀幾乎是萬能的,切遍天下;

    (五)餐桌文化:早期中國和西方都是一樣的,都是採用分餐制。但是到現在西方仍然是採用分餐制。在中國宋朝以後,就變為合餐制,大家都坐在一起,一張餐桌,將所有的菜都放在一起,所有的人也都圍坐在一起,這個桌子餐桌要麼是方的,要麼是圓的,方便大家集中,在餐桌上也體現了華人對社會結構的理解,一般主菜放在正中間,熱菜放在周圍,最旁邊一圈是冷盤以及小的茶點。餐桌上也體現了華人的家庭結構,一般來說尊貴的客人或者長輩坐在首席,其他人按照輩分大小高低依次入座。

    總體上我認為中西方飲食文化雖有差異,但並無優劣之分,提現了各自的理念,哲學和技術,不過有時候長期執著於某一認知,並走向極端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如果過於迷信西方營養學,胡亂補充各種元素和維生素,反倒會造成缺乏營養,身體失衡,反之如果過於注重中醫的養身,也有可能破壞人體自身的功能和系統。

    所以我認為,中西方飲食文化雖有差異,但也有些共同的道,例如食物最好是天然的,最少的破壞,食在當季,食在當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什麼吃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止快速脈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