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言軍事
-
2 # 中評中語
樓上軍友在整個戰略層次和戰術層次都做了入木三分的剖析,比中評的看法更為深刻,在此中評就不再就這方面展開論述。中評從大的方面,既整個中東地緣博弈層次,將葉門危機放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進行分析和看待這個問題,給軍友提供看待葉門局勢的一個新的緯度。
1.顯然中東地區近幾年戰亂頻發,新型力量並起,本質上是因為美國對該地區有效控制力的下降,簡而言之,就是美國式微,中東群雄並起。但美國影響力的衰弱其實也給外界對中東有了一個更深的認知,也確實並非美國一家之力使得中東如此秩序失衡,拋開美國因素,地區幾千年就存在至今的宗教問題,民族問題,以及外界其他大國如俄羅斯介入等問題,都是促使中東成為著名火藥桶的重要原因。
迴歸葉門局勢,胡塞武裝和葉門政府的對抗實質是當前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和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在中東地區展開較量和對抗的一個縮影。
2.胡塞武裝和伊朗的關係起初並沒有多麼密切,但顯然外界的壓力促使伊朗和胡塞武裝走在了一起,而且這種壓力越大,雙方間的合作就會越深入,命運就會越加關聯。沙特聯軍在葉門對胡塞武裝的戰爭,對應的是伊朗在敘利亞戰場上對沙特系的一場戰爭。兩者的相似之處是,隨著沙特在葉門戰場上的越來越強勢,伊朗開始在葉門戰場上干涉力度越來越低。在敘利亞戰場上,同樣,因為敘利亞整個局勢的變化,沙特在該戰場上的存在感也越來越低。僅從這兩場戰爭上來看,雙方互有輸贏。但顯然,從戰略地位和影響力的強弱來看,伊朗目前還處於優勢地位。
伊朗扶植出的代理人中,最優秀的應該屬於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前者,也是被外界認為伊朗最出色的外援。因為其是唯一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神話的非國家力量。
但顯然,近幾年,隨著伊朗和胡塞武裝的走近,胡塞武裝被認為是伊朗僅此於黎巴嫩真主黨的第二大外援,這也很好理解,胡塞武裝近幾年的表現的確讓外界側目。實際上,胡塞武裝對伊朗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是直接在海灣國家門口插上了一個楔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伊朗透過對胡塞武裝的影響,可以離岸管理和控制曼德海峽。這個僅次於霍爾木茲海峽的能源黃金水道。
3.沙特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恰好和美國對伊朗的打壓政策接軌,這讓反伊朗陣營開始持續擴大。但顯然伊朗幾十年來都以強硬著稱,以強硬對抗外界壓力是其一貫方陣。作為能遏制沙特和美國的重要一環,胡塞武裝不會被伊朗輕易放棄。目前,胡塞武裝顯然在葉門局勢中已經處於頹勢。其淪陷了諸多的控制區,首都薩那和荷臺達之間補給線被切斷,荷臺達和外界(伊朗)補給線也被切斷。一旦荷臺達淪陷,基本上伊朗將很難有和荷臺達港口一樣便利的口岸對胡塞武裝進行輸血。
但反過來說,胡塞武裝之所以在葉門能這樣縱橫多年,也是因為有深刻的民意基礎。葉門48%的什葉派民眾,是胡塞武裝存在根本原因。這點類似阿富汗塔利班,美國可以用40多天就一舉擊潰其在阿富汗的實際控制,卻在時隔17年後,不得不面對其再次強大的影響力。胡塞武裝也是這樣,沙特即便切斷伊朗現階段的影響,即便將胡塞武裝成規模的控制區全部收復,但孕育胡塞武裝的土壤將持續給化整為零的胡塞武裝予以供給,伊朗的供給也會比現在更為方便和隱秘。顯然,大的危機,依舊會出現。
所以伊朗和沙特才是這場戰爭的主角,沙特無法釜底抽薪,一舉摧毀胡塞武裝和伊朗的聯絡,則沙特始終要面臨胡塞武裝捲土重來的局面。 -
3 # 秋天裡的孤狼
從大格局來看,胡賽武裝被殲滅,是遲早的事!
沙特聯軍具有下列優勢:
第一,兵源廣!
整個阿拉伯國家源源不斷的兵源輸入,維持著這巨大的絞肉機;雖說沙特的老爺兵打仗不行,但沙特用大量的金錢召集大批海外僱傭兵,彌補了這一短板;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一律用錢解決(用錢收買葉門當地的其它武裝組織)。所以,沙特聯軍換血功能極強,除了極個別國家沒有參與外,十多個阿拉伯國家正規軍,配備了歐美的標配武器裝備,圍毆一個小國的武裝組織,這樣下去,胡賽武裝被打敗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財力!
第三,戰略目的!
美國是這場戰爭的幕後黑手!沙特是這場戰爭的主導者,同時也是最大消費者,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美國又可以從沙特聯軍身上撈到大筆油水(提供情報,賣武器);葉門處於紅海咽喉,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戰略通道,胡賽武裝只需用地對艦導彈就可以掌握紅海出海口的生殺大權(沙特已吃過苦頭),如果美國和伊朗的戰爭爆發,不至於兩個出海口都被伊朗封鎖,這個後果美國承擔不起;眾所周知,伊朗是胡賽武裝的盟友,胡賽武裝用××國家制造的導彈打傷沙特的油輪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如果美國和沙特不解決這個問題,阿拉伯石油國家耐以生存的石油輸出通道就會受制於人,他們的油輪將隨時受到嚴重威脅!這就是沙特聯軍為什麼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和胡賽武裝死懟到底的主要原因。
第四,封鎖!
荷臺達港口如果被沙特聯軍佔領,胡賽武裝大部分的海上戰爭物資將被切斷,那這場戰爭將很快結束(從古至今,任何一場戰爭都需要糧草兵馬來支撐);美國海軍為抓緊配合沙特聯軍,派遣海軍艦船遊弋在波斯灣和紅海附近海域,目的就是封鎖伊朗秘密從海上輸入葉門的戰爭物資供應。
總結:一般來說,巷戰是一場戰爭的收官之作!如果沙特聯軍切斷胡賽武裝的外界援助戰略意圖實現,胡賽武裝再是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但最後都免不了以失敗而收場,這與胡賽武裝的戰鬥意志、戰略戰術無關……
回覆列表
荷臺達港就算丟了,胡塞武裝也不會全線潰敗。英國《獨立報》今年6月曾分析指出,胡塞武裝最終會放棄荷臺達並撤進山區,但在這之前他們一定會盡其所能予敵以最大殺傷。
起碼到現在,荷臺達最關鍵的機場仍控制在胡塞武裝手中,僅僅過去幾天裡,沙特聯軍就陣亡約180人,還損失了21輛裝甲車和武裝皮卡,而一旦真正進入大規模巷戰,前者的傷亡數字還會飆升。
從2018年6月13日荷臺達之戰正式打響,截至11月12日沙特聯軍(由阿聯酋主導進攻)已經對這座港城先後發起3輪大規模攻勢。就算前者此番進攻奏效,胡塞武裝也已經堅守該城超過5個月時間,並讓對手蒙受了巨大的人員、裝備損失。
對於胡塞武裝這樣一支出身山地游擊隊且兵力、裝備都居劣勢的“雜牌軍”來說,用一座被從海陸空三面封鎖許久、早已喪失“葉門最大糧食進口碼頭”功能的孤城,就牢牢拖住敵方主力近半年之久,還令其付出了數千官兵傷亡、損毀上百輛各型戰車和武裝皮卡、包括1艘護衛艦在內的多艘艦船被擊沉/擊傷或俘獲的慘重代價。
更重要的在於,胡塞武裝僅以佔己方總兵力幾十分之一的5000人守城,就讓沙特聯軍連遭2次大敗,迫使其將東線(馬裡卜省)、南線(塔伊茲省)的戰事全部停頓下來,抽調3萬精兵強將雲集西線(紅海沿岸)圍攻荷臺達。
此舉不僅使得包括葉門首都薩那、大本營薩達省在內的胡塞武裝核心控制區面臨的外部壓力大大減輕(比如距離薩那不到40公里的馬裡卜一線,從2017年就進入“靜坐戰爭”狀態,連美國《紐約時報》都稱前者是葉門戰火中“一座安寧的小島”),還讓沙特聯軍陷入了無謂的消耗戰。
眾所周知,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但是如果透過守城能夠讓對手“大量失血”,讓一座孤城變成敵人的墳墓,那又何樂而不為呢?想當年斯大林格勒戰役,整個城市早已變成一片瓦礫,實際上已經喪失其作為交通樞紐、工業重鎮的利用價值,但德軍卻沒能“及時止損”,儘早撤退,結果白白損失了幾十萬精銳。
同樣的,對於胡塞武裝來講,就算荷臺達最終失守,他們的戰略意圖也已經部分達成。而留給沙特聯軍的,不過是一座被打爛的城市和碼頭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的港口。而且,由於沙特聯軍早就切斷了葉門的外部貿易和國際援助途徑,加上陷入戰火,荷臺達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停靠過外來運糧船,其戰略價值早被大為削弱。
另外從軍事角度來看,荷臺達也並非胡塞武裝打算“不惜代價死保”的心腹重地,他們的核心控制區仍然是深處內陸的北葉門各省。那裡山巒起伏,地勢複雜,易守難攻,而且當地居民大多屬於跟胡塞武裝同宗的什葉派分支宰德派,是前者比較牢固的群眾基礎。
實際上,從2015年9月雙方戰線被推回到南北傳統分界線(也是教派聚居區分界線)後,沙特聯軍就發現胡塞武裝開始變得“死戰不退”,無論戰術運用還是防衛力量都顯著增強,其實這就是內線作戰優勢逐漸體現出來了。
比如在塔伊茲省,胡塞武裝已經與1.5萬親哈迪民兵鏖戰超過42個月,殲敵2000餘人(包括沙特、阿聯酋各1名上校和哈迪政權2名少將),至今其仍控制著包括首府塔伊茲市在內的半個省份。要問沙特聯軍何時才能完全奪取塔伊茲省,估計他們心裡也沒譜。
正是因為在塔伊茲、馬裡卜、貝達等戰場進展太遲緩,2017年12月上旬沙特聯軍被迫避開胡塞武裝重兵屯守的內陸防線,而選擇對手防禦薄弱的沿海區域“切入”進攻荷臺達。但是,在戰場上避重就輕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該啃的硬骨頭到頭來還得啃。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聯軍內部的厭戰畏敵情緒,也因為荷臺達之戰久拖不決、己方連遭重挫而與日俱增。比如美國中情局今年9月在一份葉門戰事報告中,曾援引一位沙特聯軍官員的話,後者就坦承胡塞武裝人員“很強硬,打仗不怕死,作戰有條理”,並預言後者“隨著時間推移,戰鬥力會越來越強”。
而美國中東問題專家、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邁克爾·奈茨博士更是認為,胡塞武裝就算其輸掉“第一階段戰爭”(指喪失對荷臺達港及紅海沿岸的控制權),其仍會退入葉門北部山區堅持戰鬥。奈茨博士斷言,沙特聯軍“很難徹底打敗胡塞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