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家梧桐棲小鳳
-
2 # 一點點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弄明白一個概念,什麼是超級大國。
目前公認的世界近代史上唯一的三個超級大國分別是大英帝國,解體前的蘇聯,以及憑藉戰爭崛起,並延續至今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
如果將這條時間線再往前推移,實際上直到明朝,中國在歷史上都是超級大國的地位。
超級大國有三個特點,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遠超同時期的世界其他國家,單個國家有能力謀求世界霸權。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
日本的軍事實力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在各個戰場投入的兵力超過了700萬人,而且都是正規軍,這個人數和德軍差距不大。雖然武器裝備以及火力有不小差別,但是足以讓日軍在亞洲所向披靡。尤其是強大的日本海軍在當時可以和英美一較高下。
日本的經濟實力二戰時日本的經濟實力相對薄弱,那時候還沒有精確的GDP統計,通常情況下,各國的工業實力就代表了經濟實力。
世界主要國家的工業實力排名應該是美國,蘇聯,德國,英國,日本。
工業實力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鋼產量。
1940年,美國的鋼產量基本是日本的十倍,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在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海軍後,美國能夠在短時間內重新組建起更強大的海軍。
日本有沒有稱霸世界的實力日本有稱霸世界的野心我相信,但是絕對沒有那個實力。
面對落後的亞洲各國,日本可以呈現碾壓態勢,但是日本的優勢也僅侷限在亞洲,受到戰爭資源的限制,日本除了海軍以外,陸軍的火力,裝備等和歐洲戰場明顯不是一個級別,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日軍的戰鬥意志,這一點應該是公認的。
綜合以上,日本只能算大國,強國,但絕對算不上超級大國。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超級大國是指能決定和改變人類命運的國家,日本從來都達不到這個標準,古代的東西方文明中顯現的大國也只是能影響人類的命運,達不到決定和改變人類命運的標準。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人類史上的超級大國只有當年的美丶蘇兩國。而今僅存美國一國了。
-
4 # 謝金澎
二戰從開始到結束,都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壓倒大多數國家的超級大國,那是一個多強並列的多級世界。
在這個多級世界中,日本連前五都排不上,日本只能算一個地區強國。而日本幸運的是,在他所處的地區中,一水的落後國家,日本是唯一的實現了現代工業革命的亞洲國家。
日本之所以能夠在二戰中成為主角之一,得力於他當時所處的位置。如果他生在歐洲,都不知道被滅了多少回了。我們要正視日軍在亞洲的絕對領先,也要正視他的單兵戰鬥力,但是同時要看到他跟歐洲、蘇聯、美國的巨大差距。
所以目前華人對日軍的判斷出現兩個極端的分化,一個是日軍強大到可以和德軍相提並論甚至是世界最強,一個是把日軍看得不堪一擊。這兩個極端都是不真實的,日本當時在亞洲是絕對的第一,但是在歐洲、蘇聯、美國等老牌軍事、工業強國面前,唯一能夠仗恃的就是單兵戰鬥力。
無論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多強悍,單兵戰術素養有多專業,在西方及蘇聯的鋼鐵洪流跟前畢竟還是血肉之軀,不堪一擊。所以日本天皇作為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之一,他還是冷靜、清醒的看到了這種差距和日本最後的悲哀結局,果斷的發出了終戰詔書,結束了戰爭,只不過他慫恿了日本國民的武士道精神,自己卻貪生怕死,沒有自殺謝罪,這或許便是那種冷靜和清醒造成的。
日本那些軍方的狂熱分子的最後決戰策略是將能夠拿槍的婦女、兒童、老人全部武裝起來,組織六百萬人和美國進行本土決戰,如果真的按他們的設想做就太好了。美國不會明明有高科技、有利形勢不用,跑去跟他們一對一的拼命。
-
5 # 歷史三日談
如果說美國是超級大國,恐怕沒有一個國家一個人反對,那麼美國能如此服眾,都是哪些因素決定的呢?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看不見的“軟素質”――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組成。
但是看得見的因素同樣至關重要,像領土、資源、人等等,如果從這7各方面的內容來評價日本是否符合一個超級大國的定義,顯然,日本不是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簡單,而是天生畸形,天生殘疾,無法彌補,也就是說日本無論如何稱不上一個超級大國。
即使日本發揮“民族執拗”的本性,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屌絲只能還是屌絲,永遠成不了高富帥,為什麼?就那幾個破島,組成的一個國家,靠著快人一步的先知先覺,提前發展了幾年,看似能量無限,其實劣勢明顯。
就那麼點地方,本無戰略縱深,說日本的話題提到戰略縱深,其實就是在侮辱他,蘇聯可以丟掉歐洲相當於日本幾倍的大部分地區,可他還有綿延無盡的西伯利亞。
這就是戰略縱深,戰略縱深不是說你有幾艘航空母艦、多少架飛機就能得到的,這東西是先天的,有就是有,沒有,強求也強求不來,有些事情不是說你花多少時間、努幾次力就能幹辦到的。
因此,二戰時期的日本斷然稱不上超級大國,倒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的莽撞鬼,就像一個不成熟的社會青年一樣到處惹禍,不考慮後果。
結果搞得自己灰頭土臉,被揍的像狗一樣狼狽!因此,別再拿“超級大國”與日本發生關係了,太侮辱“超級大國”這幾個字!
-
6 # 賽門之略
日本不管是二戰還是20世紀80年代的黃金時期,都談不上超級大國,近代史上能定義為超級大國的只有大英帝國、前蘇聯和美國,而大英帝國二戰已經衰落轉向投入美國懷抱,前蘇聯的轟然倒下輝煌已不復存在解體為單級世界,美國成為了世界公認的唯一超級大國。
日本明治維新後國運蒸蒸日上,大力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發展本國教育與科技事業等,走向了強國之列。再加上後來甲午戰爭的鉅額賠款,日本加大了國防和教育事業的投入,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二戰前期日本的工業體系和教育水平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特別是完善的軍工體系,日本包括航母、戰鬥機、潛艇、坦克、重武器等軍事裝備完全可自主研發,國民教育更是處於清一色的高中以上的水平,而亞洲諸國當時幾乎都是文盲,工業基礎建設更是別提了。日本當時可以定義為亞洲強國、地區霸權國家。
二戰前夕的日本經濟、軍事、科技等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但無法定義為超級大國,原因有以下幾點:
1、超級大國必須是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日本明治維新走上強國之列後,開始膨脹了,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二戰對亞洲各國帶來了無數災難,吞併北韓、侵佔中國東北、臺灣、馬來半島等,但日本的影響力只僅限在東亞各國,遠東的蘇聯碰過壁而心有餘悸、太平洋有美國走不出去,只能欺負弱小國家的日本談何超級大國。
2、超級大國必要有廣闊的領土,或者穩定的大量海外殖民地作為依託和海外勢力範圍,像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而日本是一個彈完之地的島國,沒有縱深戰略,比較穩定的殖民地只有北韓、臺灣和東北。二戰末期日本能依託的只有東北了,北韓、臺灣並無資源可依,戰時退不可退。
3、超級大國必須有人口資源和戰略同盟做出基礎。二戰日本人口達八千多萬,戰時投入了八百多萬的兵力國內已經吃不消了,可謂窮兵黷武。而二戰日本的盟友德國義大利相隔萬里,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盟友,雖然二戰德國也是世界強國,但希特勒的種族謬論打心底根本看不上日本矮冬瓜,沒有人口資源和戰略同盟,二戰日本談不上超級大國。
4、超級大國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二戰前,日本其實並不窮,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第一世界大戰後獲得不少利益,到了1933年是全球經濟危機,日本經濟的瀕臨崩潰也導致了走上大力擴張侵略的原因之一。日本雖然在軍事、科技、國民文化、民族凝聚力等上都很強大,但隨著戰爭的消耗,窮兵黷武的發展模式已經耗盡了國庫,戰爭經濟已經支撐不了國內的正常運轉,國民生活已經嚴重惡化了,所以二戰日本談不上超級大國。
-
7 # 雙馬尾班長
一個在國家綜合實力非常強大並且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國家都被定義為超級大國,也就是像美國和前蘇聯這樣的國家。基於這一定義,考慮到二戰日本的經濟實力、工業能力、軍事實力、科技能力等因素,筆者認為,二戰日本並不是一個超級大國,只是一個相對強大的國家,介於地區大國和超級大國之間。
這樣的重工業只在少數
二日本經濟產值在1942年達到了260億美元。僅僅超過法國和義大利,遠遠落後於德國、英國、蘇聯和美國,從這一點上來看,僅僅是經濟實力就難以使日本被定義為超級大國。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化。
日本還是以農業為主
但事實上一直到二戰爆發之前,日本製造業的產品也大多數是像火柴牙刷絲綢這樣低技術含量的產品,日本人輕工業產品以更高的產量更低的價格湧入亞洲市場,一輕工業和農業為主要收入的日本自然在經濟水平上不能與真正的工業化國家持平,甚至連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在工業化上都要超過日本。
圖為日本聯合艦隊
就軍事實力而言,日本陸軍和海軍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日本軍隊是一支訓練有素,十分注重武士道主義的軍隊。但是日本軍隊雖然在太平洋初期暴打英國和美國軍隊,但是也僅僅證明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不是一個超級大國。除此之外,日本軍隊過於認為戰鬥精神勝過一切,這導致了日本甚至不能像前蘇聯一樣懂得運用先進技術的軍事超級大國。
回覆列表
二戰中的日本得益於更早時期的明治維新後和世界的融合。嚐到殖民甜頭的日本言隨其師——德國……
超級大國,個人以為還談不上,因為其根本沒有鞏固好其非法佔有的諸國大片領土,在缺乏根基、穩定的前提下極速地內心膨脹,桶了螞蜂窩——珍珠港,開罪了真正的超級大國美帝,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這案例告訴我們,自我內心膨脹,目中無人是根本行不通的。一山還比一山高,尤其是得罪了大佬……悲催還來不及更別提”超級大國”這四個字了……當然,還有更悲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