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衿書法
-
2 # 張斌鋒書法家
很好!你喜歡行書肯定也能練好行書,如果行書寫的很好了,再練楷書也更好不過了,你練楷書總的比沒寫過字的人有基礎,所以你將楷書練一段再去寫行書,一定寫的能漂亮還會含蓄沉重多了,這樣交換臨練也是進步的方子,有些人說先練楷書,實踐當中先寫那個帖都行,只要用心,沒有弄不成的事,不信你試試,回頭練楷書是好事,要多讀帖再多臨帖,我祝你成功。
-
3 # 狂喜淡墨a
練習行書久了,如何練楷書?
證明你覺得行書寫的漂浮與否?
還是寫的行書是自己的杜撰,亦或是自己的臨帖有了瓶頸?
言而總之,此類情性,屬於浮躁,一開始就沒有一個準確的書寫目標。
先有行書習練是有的,當屬必須認真臨帖。無論從何種書體開端,皆有終極到八法之楷則。
因而你的行書端倪楷書的筆法一二,換言之就是有了楷書形式的散開,行書具有草與楷的兩者之間,或許有了一定的寫楷的基礎。
若有楷書的感悟,必有迴歸楷則習練。更有利於你的行書的豐滿。
祝賀你的覺悟,我的習書過程就是從自己的行書開始,說穿了就是鋼筆字的潦草。那時候因為自己的時代買不起楷書帖,七十年年代的經濟困乏,至於自己的書法學習,純熟與自己的學生時代的鋼筆體。即幸於行書的潦草而已。
後有讀孫伯翔的言論於書法,說了一句無論從篆隸行草,都是最終迴歸正,其中正就是楷書之法。
由此引申,可以先有其它,後有楷正,常規從楷,後有其它。這都是理論,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而學書,才得自由心性。爛漫是也
-
4 # 其人墨坊
題主好。
我是其人,說來自己練字也30多年的時間了,不過也沒有什麼成就,至今仍是每日練習,純屬喜歡。
題主說到的,練了很長時間的行書,現在突然來練楷書的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練字,如果想要在書法上有一定的水平和建樹,是必須得找對方法和下苦功夫的。如果想要平時書法好看一點,倒是沒有很大的要求。
回爐再造練書法,按正規來講,新手,沒有基礎的學習者,都要從篆隸楷入手,切忌從行書入手。不經過靜態書體的錘練就去寫行書,沒有法度的學習行書,大多都是軟若無骨的。
不知道題主您,學習了行書之後,現在練楷書,是受到什麼啟發。不過,這是很好的事情。如果您之前沒有練過楷書,直接寫的是行書,現在來練楷書,這是回爐再造。
這是大好事情!
找對字帖我相信,透過“練了很長時間”,您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書寫手法。應該是意識到沒有楷書的基礎,行書的練習遇到了一定的瓶頸。
那麼,從現在開始,咱就好好的練楷書,從臨帖開始。我推薦您臨《靈飛經》。
認真練習不管是硬筆還是軟筆,《靈飛經》都是可以作為楷書的臨摹字帖的。需要咱們靜下心來,認真和耐心的對臨,每天不求多,只學好一到兩個字即可。單字重複練習,直到記住和會寫為止。一週左右的時間,再重新回憶寫一遍,長此以往,一定會有大收穫。
(該圖為《靈飛經》)
以下是本人近期的一些學習寫作。
-
5 # 根芥微塵
行書練了一段時間,再突然練楷書。
我個人覺得,這樣做,問題不大,未嘗不可。
這有一比。
白麵饅頭(假定您是北方人吧。若是南方人,換成白米飯也行)你一直吃一直吃,吃厭煩了,某一頓忽然換成雜糧饅頭或者燒餅,你可能就吃得津津有味、別提有多香了!
文意示圖 :北方人鍾愛的主食饅頭
但吃飯之前要弄清楚兩點:
其一,白麵饅頭,作為主食,作為飲食習慣的自然選擇,為我們提供日常必需的營養,即使有時吃厭煩了,但“主食”地位不可動搖,你畢竟不能一直拋棄它不吃。
所以說,常吃的主食不能經常換,不能隨意換。
但偶爾換換口味就完全可以。這一點兒都不過分。——“喜新厭舊”畢竟是人的天性之一嘛!
再說,新的主食,可能會給你新鮮感,補充新的營養素,會讓你身心受益。
不過,這僅限於偶爾換換,不能習以為常。
因為,飲食要大體上有規律,才會對身體有益。
這是其二。
言歸正傳。
你行書練了很長時間,突然又想練楷書。
如果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換換口味嚐嚐鮮,“淺嘗輒止”即可,可不要“誤入藕花深處、沉醉不知歸路”了——嘗過後,還是要“迷途”知返,走回“正途”行書的。
文意示圖:誤入藕花深處
如果是全面思考衡量後的理性選擇,決定放棄行書。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決定要在楷書上研磨功夫、長期堅持、有所心得,那就要穩定確定下來,不能再朝秦暮楚了。
如果是對行書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悟把握,還想再修楷書這種書體,甚至要打通兩種書體聯絡,那就要處理好在某一階段內,以誰為主、以誰為輔的問題。
紙上說來終覺淺,還是結合例項談。
我這兩年也在學習書法,主要是學習篆書。
這些天,一直臨摹鄧石如,像《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千字文》。
本人正在練習的鄧石如《心經》(節錄)圖
本人正在練習的鄧石如《千字文》(節錄)圖
有時候,真會臨摹得厭煩,嚴重時會有想吐的感覺。雖然也知道應該克服這種情緒,雖然也知道自己離入門還有十萬八千里,但就是厭煩。此時,我就會臨一臨隸書,像《曹全碑》呀,《白石神君碑》 等等什麼的。
本人正在練習的《曹全碑》(節錄)圖
只當是一種調適調節就好了,也沒有感覺有多大的不妥。相反,這樣處理了幾回後,還有一些小小的心得,那就是:篆法、隸法雖有圓轉、方折的不同,但也有相通之處,比如,它們都特別強調中鋒運筆,它們都最好能寫出如遠古碑刻般的古樸樸拙之氣。
而這種收穫的前提是,我兩種書體都已涉獵練習,我對轉換的這兩種書體都有一定的感悟和理解。
至於您想轉換的行書和楷書,其實並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樣,練習了行書,就不可以練習楷書了,更不是必先練習了楷書,楷書有了基礎才能練習行書的。
也就是說,行書和楷書,它們二者的差別,或許並沒有我們平時想的那樣大。它們的很多筆法,其實是相通的。只不過,行書是快捷化書寫的楷書,楷書是更端正化的行書罷了。
這樣,不知道我說清楚沒有?
如不清楚也不要緊,下面給出我的具體建議,也是對上文內容的進一步回顧迴應:
一、學習書體要專注。
示意圖:專注於積極一面
我們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困境是:瑣事多、任務重、身心疲勞、精力分散。
那怎樣才能更容易脫穎而出啊?
專注啊!除此,還有什麼法門?
針尖,只有力量聚集在一處,才會刺穿硬物;太陽,只有光線聚集在一處,才會燃起火焰;目光,只有注意聚集在一處,才會造就巨星。可以說,現在,專注就是生產力。
對您來說,就是要想清楚,到底是發展行書呢,還是聚焦楷書。弄明白以後,最好專注其中的一種。
二、選擇書體看基礎。
深挖地基才能建起萬丈高樓
既然你的行書已經練習了很長時間,就說明你應該有一定的行書基礎了。
趨利避害是我們人類的天性。有基礎的行書,操作起來應該會比沒有基礎的楷書容易吧。
何況,任何一種書體,學好學精都不是太容易的。與其心血來潮、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走一程。
這方面,建議您下去可以瞭解下吳昌碩先生,看下他是如何學習臨摹石鼓文的(他大概是從三四十歲的時候,開始臨摹學習石鼓文。到八十三歲,一直學習研究石鼓文。在人生的晚年,吳昌碩“人書俱老”,石鼓筆法老辣精道,成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七十九歲所作石鼓聯:花角樹旙出深秀,魚中寫帛道平安
三、選擇書體重興趣
到底該不該換成楷書?還要看您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安徽某地 學生興趣盎然學書法
假定您雖然有了一定的行書基礎,但恍然大悟,知道了原來楷書才是能讓您“衣帶漸寬終不悔”的鐘愛書體。
這個時候,雖然可能楷書基礎不太好,但以興趣為導師,相信您定能克服諸多困難,長期堅持,最終有所成就的。
回覆列表
練行書練了很長時間,突然練楷書,會怎樣?
我敢斷定,你一定是還沒有開始學習書法。就算學,也是江湖一派。書法學習和武術可不一樣。武術可能名門正派打不過行走江湖的大俠。書法是文人玩的活。規矩得由文人來定。由不得江湖人士來任性。
書法學習只是從慢速書寫的字型開始學習,篆書、隸書、楷書,這些慢速書寫的字型,是入門學習的開始。為什麼要從慢速開始?因為毛筆是軟的,要在慢速的練習中,熟悉毛筆的筆性,使控制毛筆的手逐步產生控制能力,起行止能準確的把筆畫按要求去完成。慢速中正手腳,學規矩。
如果一開始就從快速的書體學習,寫慢了,軟弱無力,寫快了,又找不到節點。踩不住剎車。長期處於無規矩的學習狀態下,要麼剽悍狂野,要麼油滑無骨,要麼左纏右繞,這都是初期沒有經過筆法訓練的結果。寫字和開車很相似。一個初學開車的人,整一輛F1賽車讓他去學習,一腳油門踩下去,會有什麼後果?書法雖然不至於車毀人亡,但對學習書法這件事情而言,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長期學習行書,這樣的學習方法本身就是旁門左道,突然改練楷書,會怎麼樣?如果及時幡悟,還是改過的機會,把前面的那些東西完全拋棄,一步一步的重新開始。假如仍然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練什麼都不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