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是一種低溫型菇類,適合於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季節栽培,能充分利用栽培其他食用菌的生產設施,滿足冬令市場鮮菇的供應。栽培金針菇的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管理方便,生產裝置簡單,投資小,見效快,很適合農戶家庭生產經營。因此,推廣金針菇栽培技術,發展金針菇生產,對振興農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外貿出口,均具有積極意義。金針菇是中國最早栽培的一種食用菌,栽培金針菇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專用塑膠瓶、玻璃菌種瓶、廣口罐頭瓶,塑膠筒袋、栽培床或栽培箱,以及其他廣口瓶和各種瓦罐都可用來栽培金針菇。採用塑膠袋筒栽培金針菇由於口徑大,菇蕾能大量發生,加上通氣性好,菇的色澤比較符合商品要求,管理簡便,成本低,其產量比瓶栽高,目前在生產上廣為應用,常採用的袋子有聚丙烯塑膠袋和低壓聚乙烯袋。
(一)、栽培前的準備
1.菌種的選擇:金針菇主要栽培品種為黃色(品系)金針菇,主推品種以金針菇12號、P951、F411為主,金雜19、金絲 金針8號、9號等品種近年來栽培量較少。白色金針菇生產適宜的品種主要有F21、白雪等。
2.塑膠薄膜筒的選擇:
採用高壓蒸汽滅菌的,要用聚丙烯薄膜筒,採用常壓蒸汽滅菌的要選用低壓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筒,塑膠薄膜應厚薄均 勻,無摺痕,無沙眼。一般採用17(周長)×33(長)×0.06cm(厚)或17(周長)×40(長)×0.06cm(厚)的透明聚丙稀塑膠袋,袋口不宜過寬,(可選一頭有口或兩頭有口的,一頭有口的只能一頭出菇,兩頭有口的兩頭皆可出菇)
3.配料
營養料配方,是按照金針菇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碳、氮、無機鹽等營養元素,經科學的栽培比較試驗確定的各種料的配 比。金針菇是一種木腐菌,能利用木材中的單糖,纖維素等物質,一般來講,凡富含纖維素、木質素的農副產品的下腳料都可以用來栽培金針菇,常用的原料有:棉籽殼、廢棉團、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糖醛渣、稻草、麥秸、高梁殼、豆秸屑、啤酒糟等。栽培金針菇最理想的原料是:棉籽殼。常用的培養料配方有:
棉籽殼營養料配方
配方(一) 棉籽殼89%,麩皮10% 石膏或碳酸鈣1% 料水比為1:1.4—1.5
配方(二) 棉籽殼96%,玉米粉3%、蔗糖1% 料水比1:1.4—1.6
木屑營養料配方
木屑73% 麩皮或米糠25% 蔗糖1% 碳酸鈣或石膏1% 料水比為1:1.4—1.6
常用的栽培料還有玉米蕊、稻草等
(二)、培養料的配製與裝袋
1、培養料的配製
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宜的培養料和輔料,按照配方的比例要求配製培養料。配料應在水泥地上,塑膠薄膜上 或是大鍋內進行拌料,不能放在泥土地上,否則使泥沙等雜物混入料中。機械拌料時,將主料、輔料和水一次投入拌料機內,開機攪拌3—5分鐘即可卸料。人工拌料時,先把主料在地面推成小堆,再把麩皮、米糠、石膏等輔料由堆尖分次撒下,反覆拌合,然後再將事先溶化好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和足量的清水分次灑入料內,用鍁反覆攪拌,將料混合均勻。為了減少雜菌汙染,拌料時可在料內加入0.05%的多菌靈。拌料要做到:料足、水宜、PH自然、拌勻、溼透、不過日,控制含水量65—70%,PH值為6左右。拌料一般在晚上進行,拌好的料經一個晚上充分、均勻的吸水後,第二天早上再將料上下翻勻,裝袋。當天配製的培養料應屯燜一到二小時,讓料內吸足水分後,立即裝袋。
2、裝袋
裝袋可用手工也可用裝袋機操作。裝袋機裝料時,將一頭紮好口的塑膠筒,套在裝袋機的套筒上。一手輕抓套筒的出口處,一手託在塑膠袋末端,讓料自然均勻落在塑膠袋內。裝料20公分後,從套筒上取下。用機械裝不滿時再人工裝滿並壓至適宜,用塑膠繩紮好袋口。
手工裝袋:先用塑膠繩將筒的一頭紮好,然後將培養料裝入筒內,邊裝邊輕輕壓實,用力要均勻,使袋壁光滑而無空隙。裝料20釐米左右後,把筒口合擾扭緊,用塑膠繩紮好,以袋筒兩端能扎死口為原則。一般每袋能裝乾料400克左右。
裝料要求:裝料時必須做到以下要求,一要快裝,從加水拌料到裝袋結束,必須在8小時內完成,以防時間過長,培養料發酵變酸。二要輕裝輕壓,用力均勻,即防止塑膠袋破損,又使培養料緊貼薄膜,若存有空隙,袋壁的四周會出菇,降低產量。主要扎牢袋口,以防滅菌時薄膜因氣體膨脹而使袋口散開。四要裝適當,裝料過多不能發揮最佳經濟效益。
(三)、滅菌與接種
1、高溫滅菌
滅菌採用高壓蒸汽滅菌和常壓蒸汽滅菌,生產上一般採用常壓蒸汽滅菌法滅菌,滅菌前,將袋直立排放在滅菌鍋內,平放易破,且蒸汽流通不暢,放袋要留有空隙,以利蒸汽在袋周圍迴旋,提高滅菌效果。搬運和堆放要輕拿輕放,點火前,要將滅菌鍋封嚴,升溫後,溫度要相對穩定,在100℃下保持10小時。滅菌完畢,降溫、排氣不要過急,最好採用自然降壓冷卻,以防塑膠袋向外膨脹,甚至爆破。高壓蒸汽滅菌,蒸汽壓力在1.2-1.5公斤/平方釐米的壓力下,保持1.5—2小時左右即可。
2、冷卻接種
所謂冷卻,是指冷卻至常溫或者25℃左右。低溫下接種,栽培袋可不必冷卻到常溫,只要基質內溫度為25℃左右時即可接種。這樣可以利用基質的餘熱加快菌絲定殖的速度。及時接入菌種,嚴格無菌操作:採用無菌箱或無菌室接種,首先將接種箱清理乾淨,用2%來蘇爾溶液擦洗箱表,然後將栽培袋放入箱內,同時將接種工具放入箱內,並將有關器具放入箱內一定位置,再將菌種放入。接種前將接種箱或接種室燻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用甲醛8—10ml,高錳酸鉀4—5g,將高錳酸鉀放入玻璃杯內,加入甲醛,產生氣體,密閉燻蒸30min到1小時,消毒結束後好可接種,接種員先冼淨手,再用酒精擦手,手進箱後,點燃酒精燈,開始接種無菌操作,接種時,原種和袋口不能遠離酒精燈,但也不能過近燒熔袋子,接種量以佈滿袋子料面為好,這樣發菌點多料面菌量一致,限尾出菇也一致。
(四)、菌絲培養與搔菌
1、菌絲培養
菌絲培養又稱培菌、養菌發菌,發菌的最適溫度為25℃,由於料溫比室溫高2—4℃,所以接種後的室溫要控制在18—20℃即可,環境溫度偏高時,袋子的排入密度要稀,要避光、通風、降溫,防止菌溫過度而灼燒菌絲,空氣相對溼度以60%左右為宜無加溫條件,培養室要減為通風,穩定室溫,保持弱光和黑暗環境,袋的排放密度要高,以提高菌溫加快發菌,避免菌絲來培養好就過早出菇,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萌發,接種7—8天后,菌絲吃料蔓延一般40—50天,菌絲就能長滿袋,每隔10天左右,將栽培袋上下對換位置,使發菌一致,發菌期間,要及時撿出染菌袋,根據汙染程度不同另行放置或銷燬。
參考:①金針菇菌絲具有在繁殖後短期內形成子實體的特性。因此,在培養過程中保持適宜的溫度,
加速菌絲生長極為重要。②在管理中如發現菌袋中雜菌汙染嚴重的應立即清除,同時培養室內應經常保持清潔衛生,每隔7天噴一次石灰水或3%來蘇兒或0.1%多菌錄溶夜,進行全方位的消毒。
2、去皮搔菌
搔菌能刺激菌絲較早出菇,並能提高菇的發生密度、整齊度,健壯程度,提高產量,頭潮菇的搔菌一般掌握在菌絲長滿袋或基本長滿袋時進行,用消過毒的刀片或刀子將袋的一頭割開再用刀子把接種塊上表層老化衰退以及乾溼死亡的菌絲除去扒掉,露出基蕾極為豐富的潔白菌絲,接觸新鮮空氣,能早現菇,多現菇,一般瓶栽菌搔菌要輕,袋栽的搔菌稍重,晚生型品種必須搔菌,早生型品種頭潮菇不搔菌,但是無論什麼品種,每潮菇採收後都必須搔菌,搔菌的厚薄深淺一般扒至新菌絲層即可,一般來說,晚生型品種搔菌可厚些,早生型品種搔菌稍薄些,低溫季節搔菌可深些,高溫季節搔菌稍淺些,此外,感染輕度病蟲害的袋搔菌也宜厚不宜薄,對於菌絲長滿袋後經10—20天管理,仍不見菇蕾發生的也應當搔菌。
(五)、後期育菇
1.降溫催菇
菌絲培養成熟或是去皮搔菌後的栽培袋要及時轉入產菇階段的前期管理,降低溫度,增加供氧,提高溫度,有光培養,誘導和促進原基儘快發生,對溫度的要求,品種之間有差異,一般為8—15℃,每天噴水2—3次,以保持溼潤,使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80—85%。幾天之後,培養料上部出現白色粘狀物或基質表面分泌出現琥珀色的水珠,這就是菇蕾出現的前兆。
2 、低溫育菇
由於菇蕾產生的先後大小不一,當菇蕾數量達到所需要求時,應使產菇的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充分利用夜間降溫,促使菇房溫度下降,儘量使栽培袋的環境溫度處於4—6℃,菇場要求採用遮光或弱光管理,防止菇體過早著色,菇體環境供氧要好,相對溼度要達到85%左右,低溫能使菇頂堅挺,菇叢高度相對一致,菇體色淡。
3、適時套袋
套袋的適宜時間是在幼菇菌株高2公分時進行,套袋為長35公分,寬18公分兩絲厚的塑膠袋,
套袋的方法是倒套扎口,套裝之後基本上不需要管理,套袋後由於菇體自身的呼吸作用,
產生的熱量和排出的二氧化碳使栽培袋內缺少氧氣,二氧化碳濃度高,菌蓋的生長受到抑制,
菌柄就會快速生長,伸長、套袋長出的金針菇,菇柄潔白、粗壯,菌蓋小,菌柄長,
是理想的商品菇,套裝產出的金針菇產量高,品質好。
4、恆溫長菇
菇期間,菇房溫度以8℃為宜,袋內相對溼度控制在90—95%之間,菇房控制在85—90%之間。
菇房二氧化碳濃度不宜過高,否則,不利於菇體生長。容易形成菌柄纖細,無菌蓋的針頭菇,
影響產量和質量,長菇期間只要掌握空間補溼即可,當菇發育達到商品標準時就可以採取。
金針菇是一種低溫型菇類,適合於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季節栽培,能充分利用栽培其他食用菌的生產設施,滿足冬令市場鮮菇的供應。栽培金針菇的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管理方便,生產裝置簡單,投資小,見效快,很適合農戶家庭生產經營。因此,推廣金針菇栽培技術,發展金針菇生產,對振興農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外貿出口,均具有積極意義。金針菇是中國最早栽培的一種食用菌,栽培金針菇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專用塑膠瓶、玻璃菌種瓶、廣口罐頭瓶,塑膠筒袋、栽培床或栽培箱,以及其他廣口瓶和各種瓦罐都可用來栽培金針菇。採用塑膠袋筒栽培金針菇由於口徑大,菇蕾能大量發生,加上通氣性好,菇的色澤比較符合商品要求,管理簡便,成本低,其產量比瓶栽高,目前在生產上廣為應用,常採用的袋子有聚丙烯塑膠袋和低壓聚乙烯袋。
(一)、栽培前的準備
1.菌種的選擇:金針菇主要栽培品種為黃色(品系)金針菇,主推品種以金針菇12號、P951、F411為主,金雜19、金絲 金針8號、9號等品種近年來栽培量較少。白色金針菇生產適宜的品種主要有F21、白雪等。
2.塑膠薄膜筒的選擇:
採用高壓蒸汽滅菌的,要用聚丙烯薄膜筒,採用常壓蒸汽滅菌的要選用低壓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筒,塑膠薄膜應厚薄均 勻,無摺痕,無沙眼。一般採用17(周長)×33(長)×0.06cm(厚)或17(周長)×40(長)×0.06cm(厚)的透明聚丙稀塑膠袋,袋口不宜過寬,(可選一頭有口或兩頭有口的,一頭有口的只能一頭出菇,兩頭有口的兩頭皆可出菇)
3.配料
營養料配方,是按照金針菇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碳、氮、無機鹽等營養元素,經科學的栽培比較試驗確定的各種料的配 比。金針菇是一種木腐菌,能利用木材中的單糖,纖維素等物質,一般來講,凡富含纖維素、木質素的農副產品的下腳料都可以用來栽培金針菇,常用的原料有:棉籽殼、廢棉團、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糖醛渣、稻草、麥秸、高梁殼、豆秸屑、啤酒糟等。栽培金針菇最理想的原料是:棉籽殼。常用的培養料配方有:
棉籽殼營養料配方
配方(一) 棉籽殼89%,麩皮10% 石膏或碳酸鈣1% 料水比為1:1.4—1.5
配方(二) 棉籽殼96%,玉米粉3%、蔗糖1% 料水比1:1.4—1.6
木屑營養料配方
木屑73% 麩皮或米糠25% 蔗糖1% 碳酸鈣或石膏1% 料水比為1:1.4—1.6
常用的栽培料還有玉米蕊、稻草等
(二)、培養料的配製與裝袋
1、培養料的配製
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宜的培養料和輔料,按照配方的比例要求配製培養料。配料應在水泥地上,塑膠薄膜上 或是大鍋內進行拌料,不能放在泥土地上,否則使泥沙等雜物混入料中。機械拌料時,將主料、輔料和水一次投入拌料機內,開機攪拌3—5分鐘即可卸料。人工拌料時,先把主料在地面推成小堆,再把麩皮、米糠、石膏等輔料由堆尖分次撒下,反覆拌合,然後再將事先溶化好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和足量的清水分次灑入料內,用鍁反覆攪拌,將料混合均勻。為了減少雜菌汙染,拌料時可在料內加入0.05%的多菌靈。拌料要做到:料足、水宜、PH自然、拌勻、溼透、不過日,控制含水量65—70%,PH值為6左右。拌料一般在晚上進行,拌好的料經一個晚上充分、均勻的吸水後,第二天早上再將料上下翻勻,裝袋。當天配製的培養料應屯燜一到二小時,讓料內吸足水分後,立即裝袋。
2、裝袋
裝袋可用手工也可用裝袋機操作。裝袋機裝料時,將一頭紮好口的塑膠筒,套在裝袋機的套筒上。一手輕抓套筒的出口處,一手託在塑膠袋末端,讓料自然均勻落在塑膠袋內。裝料20公分後,從套筒上取下。用機械裝不滿時再人工裝滿並壓至適宜,用塑膠繩紮好袋口。
手工裝袋:先用塑膠繩將筒的一頭紮好,然後將培養料裝入筒內,邊裝邊輕輕壓實,用力要均勻,使袋壁光滑而無空隙。裝料20釐米左右後,把筒口合擾扭緊,用塑膠繩紮好,以袋筒兩端能扎死口為原則。一般每袋能裝乾料400克左右。
裝料要求:裝料時必須做到以下要求,一要快裝,從加水拌料到裝袋結束,必須在8小時內完成,以防時間過長,培養料發酵變酸。二要輕裝輕壓,用力均勻,即防止塑膠袋破損,又使培養料緊貼薄膜,若存有空隙,袋壁的四周會出菇,降低產量。主要扎牢袋口,以防滅菌時薄膜因氣體膨脹而使袋口散開。四要裝適當,裝料過多不能發揮最佳經濟效益。
(三)、滅菌與接種
1、高溫滅菌
滅菌採用高壓蒸汽滅菌和常壓蒸汽滅菌,生產上一般採用常壓蒸汽滅菌法滅菌,滅菌前,將袋直立排放在滅菌鍋內,平放易破,且蒸汽流通不暢,放袋要留有空隙,以利蒸汽在袋周圍迴旋,提高滅菌效果。搬運和堆放要輕拿輕放,點火前,要將滅菌鍋封嚴,升溫後,溫度要相對穩定,在100℃下保持10小時。滅菌完畢,降溫、排氣不要過急,最好採用自然降壓冷卻,以防塑膠袋向外膨脹,甚至爆破。高壓蒸汽滅菌,蒸汽壓力在1.2-1.5公斤/平方釐米的壓力下,保持1.5—2小時左右即可。
2、冷卻接種
所謂冷卻,是指冷卻至常溫或者25℃左右。低溫下接種,栽培袋可不必冷卻到常溫,只要基質內溫度為25℃左右時即可接種。這樣可以利用基質的餘熱加快菌絲定殖的速度。及時接入菌種,嚴格無菌操作:採用無菌箱或無菌室接種,首先將接種箱清理乾淨,用2%來蘇爾溶液擦洗箱表,然後將栽培袋放入箱內,同時將接種工具放入箱內,並將有關器具放入箱內一定位置,再將菌種放入。接種前將接種箱或接種室燻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用甲醛8—10ml,高錳酸鉀4—5g,將高錳酸鉀放入玻璃杯內,加入甲醛,產生氣體,密閉燻蒸30min到1小時,消毒結束後好可接種,接種員先冼淨手,再用酒精擦手,手進箱後,點燃酒精燈,開始接種無菌操作,接種時,原種和袋口不能遠離酒精燈,但也不能過近燒熔袋子,接種量以佈滿袋子料面為好,這樣發菌點多料面菌量一致,限尾出菇也一致。
(四)、菌絲培養與搔菌
1、菌絲培養
菌絲培養又稱培菌、養菌發菌,發菌的最適溫度為25℃,由於料溫比室溫高2—4℃,所以接種後的室溫要控制在18—20℃即可,環境溫度偏高時,袋子的排入密度要稀,要避光、通風、降溫,防止菌溫過度而灼燒菌絲,空氣相對溼度以60%左右為宜無加溫條件,培養室要減為通風,穩定室溫,保持弱光和黑暗環境,袋的排放密度要高,以提高菌溫加快發菌,避免菌絲來培養好就過早出菇,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萌發,接種7—8天后,菌絲吃料蔓延一般40—50天,菌絲就能長滿袋,每隔10天左右,將栽培袋上下對換位置,使發菌一致,發菌期間,要及時撿出染菌袋,根據汙染程度不同另行放置或銷燬。
參考:①金針菇菌絲具有在繁殖後短期內形成子實體的特性。因此,在培養過程中保持適宜的溫度,
加速菌絲生長極為重要。②在管理中如發現菌袋中雜菌汙染嚴重的應立即清除,同時培養室內應經常保持清潔衛生,每隔7天噴一次石灰水或3%來蘇兒或0.1%多菌錄溶夜,進行全方位的消毒。
2、去皮搔菌
搔菌能刺激菌絲較早出菇,並能提高菇的發生密度、整齊度,健壯程度,提高產量,頭潮菇的搔菌一般掌握在菌絲長滿袋或基本長滿袋時進行,用消過毒的刀片或刀子將袋的一頭割開再用刀子把接種塊上表層老化衰退以及乾溼死亡的菌絲除去扒掉,露出基蕾極為豐富的潔白菌絲,接觸新鮮空氣,能早現菇,多現菇,一般瓶栽菌搔菌要輕,袋栽的搔菌稍重,晚生型品種必須搔菌,早生型品種頭潮菇不搔菌,但是無論什麼品種,每潮菇採收後都必須搔菌,搔菌的厚薄深淺一般扒至新菌絲層即可,一般來說,晚生型品種搔菌可厚些,早生型品種搔菌稍薄些,低溫季節搔菌可深些,高溫季節搔菌稍淺些,此外,感染輕度病蟲害的袋搔菌也宜厚不宜薄,對於菌絲長滿袋後經10—20天管理,仍不見菇蕾發生的也應當搔菌。
(五)、後期育菇
1.降溫催菇
菌絲培養成熟或是去皮搔菌後的栽培袋要及時轉入產菇階段的前期管理,降低溫度,增加供氧,提高溫度,有光培養,誘導和促進原基儘快發生,對溫度的要求,品種之間有差異,一般為8—15℃,每天噴水2—3次,以保持溼潤,使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80—85%。幾天之後,培養料上部出現白色粘狀物或基質表面分泌出現琥珀色的水珠,這就是菇蕾出現的前兆。
2 、低溫育菇
由於菇蕾產生的先後大小不一,當菇蕾數量達到所需要求時,應使產菇的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充分利用夜間降溫,促使菇房溫度下降,儘量使栽培袋的環境溫度處於4—6℃,菇場要求採用遮光或弱光管理,防止菇體過早著色,菇體環境供氧要好,相對溼度要達到85%左右,低溫能使菇頂堅挺,菇叢高度相對一致,菇體色淡。
3、適時套袋
套袋的適宜時間是在幼菇菌株高2公分時進行,套袋為長35公分,寬18公分兩絲厚的塑膠袋,
套袋的方法是倒套扎口,套裝之後基本上不需要管理,套袋後由於菇體自身的呼吸作用,
產生的熱量和排出的二氧化碳使栽培袋內缺少氧氣,二氧化碳濃度高,菌蓋的生長受到抑制,
菌柄就會快速生長,伸長、套袋長出的金針菇,菇柄潔白、粗壯,菌蓋小,菌柄長,
是理想的商品菇,套裝產出的金針菇產量高,品質好。
4、恆溫長菇
菇期間,菇房溫度以8℃為宜,袋內相對溼度控制在90—95%之間,菇房控制在85—90%之間。
菇房二氧化碳濃度不宜過高,否則,不利於菇體生長。容易形成菌柄纖細,無菌蓋的針頭菇,
影響產量和質量,長菇期間只要掌握空間補溼即可,當菇發育達到商品標準時就可以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