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為的深刻變革,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自2012年春季開學以來,我縣課堂教學改革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了抓住這有利時充分發揮新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全校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教學改革引領教師進步,促進我校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學校多措並舉,領導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紮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現在,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以它蓬勃的動力,帶來學校各方面的顯著變化,教師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一、階段工作回顧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課改有效引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學能手和骨幹教師為成員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保障“課改”的各項活動有力開展。研究制定了學校整體課堂教學改革方案,確定了重點實驗年級、科目、教師,召開了實驗年級教師座談會,進行動員部署,要求實驗教師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勇立潮頭,爭做課改先鋒
(二)、強化細化管理機制,提供課改堅實保障
1、制度保障機制
完善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計劃》,建立了課改實施工作臺賬,成立了課堂教學督評組,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及課改巡課制度,組織實驗教師進行專題研究。透過領導不定時對教師課改情況進行巡查,檢查學生和教師的出勤情況;檢查課堂教學狀態和課堂紀律;檢查教師是否攜帶導學案授課;檢查課堂教學是否存在異常情況等。發現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與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交換意見,進行整改。
2、經費保障機制
學校對課堂教學改革從財力、物力、經費支出上給予大力支援,以保障課改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投入資金為各個教室購買了展板,確保學生們在課堂上有展示的舞臺;學校又添置了影印機、速印機,讓各位教師在編寫導學案後能夠方便快捷地列印或影印出來。
(三)、培訓學習轉變觀念,確保課改良性行進
我們多次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再部署。
組織學習張四寶主任的講座,領會其教學改革的精神。
組織學習鄉聯校“構建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檔案,貫徹領悟“導——學——研——練”主題課堂教學框架,“五步教學模式”,並進行理論學習測試,提高教師理論業務水平。
我們利用三月初兩週時間,組織教師每天下午進行一小時的理論學習,內容包括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編寫,小組建設等,並觀看河南殷都區教學錄影,力求“學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大家積極行動,在班級內進行小組建設,改變傳統課堂座位模式,學習借鑑殷都經驗。
我們還派出領導、教師赴河南殷都區掛職學習,同時要求“走出去”的教師抓緊時間對其他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教導處組織赴河南安陽殷都區學習的XXX\XXX在教研會上談體會、說感悟並暢談今後課堂改革的設想。5月7日下午,XXX在電教中心為全體教師作了《生本課堂、激情綻放》的課改學習專題講座。學校共組織殷都掛職學習的教師為一線教師進行了課改理論學習輔導四次,利用教研活動進行課改專題講座四場,上臨帖課六節。有效落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人、主體地位,著力打造“自主、探究、體驗、發展”的高效課堂,引領教師迅速成為“課改”的施行者。
另外,學校還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2011版課程標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交流研討新舊課程標準的異同,並對教師進新課標理論學習的測查。
(四)、聚焦課堂參與活動,加強推進課改步伐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三月份,陽城縣課堂教學改革展示月活動開展以來,我校教師分批赴陽城一中報告廳觀摩縣直小學課改展示彙報課。觀摩後我校組織教師分三批開展臨帖課。要求教師人人上“公開課”,每位教師要對課改進行中發現的問題、困惑進行彙總積累,在教研時交流研討。學校還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開動腦筋,研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相關學科教師參加聽課評課,現場互動研究,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大家暢所欲言,相互取長補短,尋找發現課改中的亮點。並針對如何分組,如何組織有效的組內交流,如何進行課堂展示,如何搞好當堂檢測和學生評價等內容進行研課活動。臨帖課後的公開課觀摩研討,針對前期教學進行研討,對學案編寫,小組學習,課堂展示等環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逐步解決。透過一系列的“課改”活動,全體教師課堂教學水平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進入5月份,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引領教師,促進專業化成長,加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外出學習的xxx、xxx在5月10日為全體教師做了研究觀摩課。5月16日,xxx參加第九屆小學教學能手評比展示,縣教研室領導蒞臨我校做了課改工作指導。做到以點帶面,讓教師有所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營造了一種“以生為本、提高課堂實效”的課改氛圍,使教師們自覺地投入到課改實踐中去。並加大了導學案的使用力度。各班創新小組建設與評價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進。
二、課改帶給我們的體驗與收穫
(一)教師教學行為變了。
教師們從臺上走到了臺下,由主演變成了主導,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由管理者向引導者轉變。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源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
(二)學生學習方式變了。
學生學習方式多了,活動空間大了,思維變的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開始由“厭學”轉向“樂學”。我們的學生已經開始學會在小組合作中分享學習的快樂,在展示交流中展現與眾不同的想象與創造。
(三)課堂的氛圍活了。
三、課改中的困惑與反思
縱觀我校的課堂教學,小組討論近乎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標誌。的確,學生在一定教學目標的引導下進行小組討論,不僅擴大了課堂的參與率,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耐心,傾聽別人觀點,吸收他人思想,最佳化自身學習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組討論這一頗為盛行的學習活動形式,究竟發揮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說,小組討論純粹流於形式,無實效可言。在課堂上,僅有少數學生能圍繞老師提的問題展開討論,其它學生則無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鬧,說話(低年級表現較為突出),每每討論一會兒後,老師便暗示停下來開始彙報,交流,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小組討論是流於形式,毫無實效可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期待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並且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其實,學生精彩的表現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僅是過程,而精彩才是結果。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作為教師,為了追求表面的流暢,當提出的問題後,從內心深處總是希望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出錯,不出錯,能直奔主題,節省時間最好,當學生對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或者有困難時,作為教師顯得就那麼不沉穩了,甚至有些急躁,不願意繼續等待,或催促,或換人,還有的甚至自問自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哪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呢?當然也就毫無精彩可言。
四、今後工作的規劃與展望
(一)、繼續加強對課改重要性的認識。
農村學校的學生家長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但從事課改的一線老師千萬不能只顧跟著家長的言論走,僅僅關注孩子一般性的學習,而要確立對孩子終身負責的理念,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為學生今後的生存和適應競爭作準備;不僅要重視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不僅要使學生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更要培養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不僅要使學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幫助他們的形成強健的體魄。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發展,為他們今後能立足於社會、具備服務社會的本領打好基礎。
(二)、大力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觀。
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平等,學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農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尊重,更需要盡最大可能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農村教師同樣要搬掉講臺,走進孩子,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激勵學生的思考、發現和創新。與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共同得到進步,逐步使課堂成為學生髮現問題、質疑問題的場所,成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主陣地,成為引發師生共振的磁場。
(三)、科學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
在課改中,教師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學實踐者,學校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農村學校的教學存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教師付出很多,學生卻沒有得到所期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的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更多的內容”。教師自己可以上“文山”進“題海”,決不能讓學生負擔過重。只有把思考的時間、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
(四)、切切實實加強課改督導檢查。
學校每學期要對課改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評選出一批課改的先進個人,為全校的課改樹立典型。同時也要及時地發現掌握課改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課改提供決策的依據。
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但這是一條教育必由之路,我們惟有堅定信念、充滿信心、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地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行走在愉悅的追尋中,成長在課改的詩篇裡。總之,我們學校會積極創新工作舉措,繼續齊心協力紮實推進課改!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為的深刻變革,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自2012年春季開學以來,我縣課堂教學改革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了抓住這有利時充分發揮新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全校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教學改革引領教師進步,促進我校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學校多措並舉,領導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紮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現在,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以它蓬勃的動力,帶來學校各方面的顯著變化,教師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一、階段工作回顧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課改有效引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學能手和骨幹教師為成員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保障“課改”的各項活動有力開展。研究制定了學校整體課堂教學改革方案,確定了重點實驗年級、科目、教師,召開了實驗年級教師座談會,進行動員部署,要求實驗教師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勇立潮頭,爭做課改先鋒
(二)、強化細化管理機制,提供課改堅實保障
1、制度保障機制
完善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計劃》,建立了課改實施工作臺賬,成立了課堂教學督評組,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及課改巡課制度,組織實驗教師進行專題研究。透過領導不定時對教師課改情況進行巡查,檢查學生和教師的出勤情況;檢查課堂教學狀態和課堂紀律;檢查教師是否攜帶導學案授課;檢查課堂教學是否存在異常情況等。發現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與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交換意見,進行整改。
2、經費保障機制
學校對課堂教學改革從財力、物力、經費支出上給予大力支援,以保障課改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投入資金為各個教室購買了展板,確保學生們在課堂上有展示的舞臺;學校又添置了影印機、速印機,讓各位教師在編寫導學案後能夠方便快捷地列印或影印出來。
(三)、培訓學習轉變觀念,確保課改良性行進
我們多次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再部署。
組織學習張四寶主任的講座,領會其教學改革的精神。
組織學習鄉聯校“構建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檔案,貫徹領悟“導——學——研——練”主題課堂教學框架,“五步教學模式”,並進行理論學習測試,提高教師理論業務水平。
我們利用三月初兩週時間,組織教師每天下午進行一小時的理論學習,內容包括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編寫,小組建設等,並觀看河南殷都區教學錄影,力求“學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大家積極行動,在班級內進行小組建設,改變傳統課堂座位模式,學習借鑑殷都經驗。
我們還派出領導、教師赴河南殷都區掛職學習,同時要求“走出去”的教師抓緊時間對其他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教導處組織赴河南安陽殷都區學習的XXX\XXX在教研會上談體會、說感悟並暢談今後課堂改革的設想。5月7日下午,XXX在電教中心為全體教師作了《生本課堂、激情綻放》的課改學習專題講座。學校共組織殷都掛職學習的教師為一線教師進行了課改理論學習輔導四次,利用教研活動進行課改專題講座四場,上臨帖課六節。有效落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人、主體地位,著力打造“自主、探究、體驗、發展”的高效課堂,引領教師迅速成為“課改”的施行者。
另外,學校還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2011版課程標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交流研討新舊課程標準的異同,並對教師進新課標理論學習的測查。
(四)、聚焦課堂參與活動,加強推進課改步伐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三月份,陽城縣課堂教學改革展示月活動開展以來,我校教師分批赴陽城一中報告廳觀摩縣直小學課改展示彙報課。觀摩後我校組織教師分三批開展臨帖課。要求教師人人上“公開課”,每位教師要對課改進行中發現的問題、困惑進行彙總積累,在教研時交流研討。學校還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開動腦筋,研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相關學科教師參加聽課評課,現場互動研究,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大家暢所欲言,相互取長補短,尋找發現課改中的亮點。並針對如何分組,如何組織有效的組內交流,如何進行課堂展示,如何搞好當堂檢測和學生評價等內容進行研課活動。臨帖課後的公開課觀摩研討,針對前期教學進行研討,對學案編寫,小組學習,課堂展示等環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逐步解決。透過一系列的“課改”活動,全體教師課堂教學水平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進入5月份,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引領教師,促進專業化成長,加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外出學習的xxx、xxx在5月10日為全體教師做了研究觀摩課。5月16日,xxx參加第九屆小學教學能手評比展示,縣教研室領導蒞臨我校做了課改工作指導。做到以點帶面,讓教師有所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營造了一種“以生為本、提高課堂實效”的課改氛圍,使教師們自覺地投入到課改實踐中去。並加大了導學案的使用力度。各班創新小組建設與評價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進。
二、課改帶給我們的體驗與收穫
(一)教師教學行為變了。
教師們從臺上走到了臺下,由主演變成了主導,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由管理者向引導者轉變。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源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
(二)學生學習方式變了。
學生學習方式多了,活動空間大了,思維變的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開始由“厭學”轉向“樂學”。我們的學生已經開始學會在小組合作中分享學習的快樂,在展示交流中展現與眾不同的想象與創造。
(三)課堂的氛圍活了。
三、課改中的困惑與反思
縱觀我校的課堂教學,小組討論近乎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標誌。的確,學生在一定教學目標的引導下進行小組討論,不僅擴大了課堂的參與率,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耐心,傾聽別人觀點,吸收他人思想,最佳化自身學習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組討論這一頗為盛行的學習活動形式,究竟發揮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說,小組討論純粹流於形式,無實效可言。在課堂上,僅有少數學生能圍繞老師提的問題展開討論,其它學生則無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鬧,說話(低年級表現較為突出),每每討論一會兒後,老師便暗示停下來開始彙報,交流,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小組討論是流於形式,毫無實效可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期待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並且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其實,學生精彩的表現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僅是過程,而精彩才是結果。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作為教師,為了追求表面的流暢,當提出的問題後,從內心深處總是希望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出錯,不出錯,能直奔主題,節省時間最好,當學生對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或者有困難時,作為教師顯得就那麼不沉穩了,甚至有些急躁,不願意繼續等待,或催促,或換人,還有的甚至自問自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哪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呢?當然也就毫無精彩可言。
四、今後工作的規劃與展望
(一)、繼續加強對課改重要性的認識。
農村學校的學生家長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但從事課改的一線老師千萬不能只顧跟著家長的言論走,僅僅關注孩子一般性的學習,而要確立對孩子終身負責的理念,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為學生今後的生存和適應競爭作準備;不僅要重視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不僅要使學生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更要培養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不僅要使學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幫助他們的形成強健的體魄。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發展,為他們今後能立足於社會、具備服務社會的本領打好基礎。
(二)、大力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觀。
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平等,學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農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尊重,更需要盡最大可能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農村教師同樣要搬掉講臺,走進孩子,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激勵學生的思考、發現和創新。與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共同得到進步,逐步使課堂成為學生髮現問題、質疑問題的場所,成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主陣地,成為引發師生共振的磁場。
(三)、科學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
在課改中,教師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學實踐者,學校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農村學校的教學存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教師付出很多,學生卻沒有得到所期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的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更多的內容”。教師自己可以上“文山”進“題海”,決不能讓學生負擔過重。只有把思考的時間、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
(四)、切切實實加強課改督導檢查。
學校每學期要對課改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評選出一批課改的先進個人,為全校的課改樹立典型。同時也要及時地發現掌握課改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課改提供決策的依據。
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但這是一條教育必由之路,我們惟有堅定信念、充滿信心、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地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行走在愉悅的追尋中,成長在課改的詩篇裡。總之,我們學校會積極創新工作舉措,繼續齊心協力紮實推進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