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脾胃養生找老鄧
-
2 # 芳芳愛中醫
人體上火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虛火,一種是實火。
所謂的實火就是你真正的上火,比如咽喉腫痛,比如牙齒痛,牙齦腫,舌苔發紅,大便乾燥,這種就是真正的上火,那麼就要用清涼的,清熱的。平時喝點菊花茶,檸檬膏烏梅泡水喝,飲食上面吃點蓮子百合粥,銀耳紅棗湯
還有一種就是虛火,比如經常熬夜,加班,生活壓力過大。長期的體虛,身體虛弱。久病等,從而導致的上火,一般舌苔白,溼氣過重,大便糖稀,口渴但不想喝水。虛火就不能清熱,越清就越嚴重。我們就可以用一些滋陰的藥物。平時用麥冬泡水喝或者煮粥吃。
-
3 # 秦小卓
亞健康狀態,不是病。亞健康可以調理,病則需要治療。比如母嬰護理保健員是保證母嬰健康不生病,而生病就要找醫生了。
-
4 # 紅姐海南火焱燚
所謂上“火”,實際是中醫所談的一種致病因素,有外感、內生之分。外感“火”、“熱”之邪,其實就是熱邪,只是程度不同。“火”乃“熱”之極也。內生火熱多因陽盛有餘化火,或陰虛火旺,或邪鬱化火,或五志過極,氣機不暢,陽氣不能宣發所致。內火旺”從中醫理論看,認為是人體陰陽平衡失調的結果。感受外邪,或人體機能活動亢進,就會出現陽盛陰衰的熱證證候。
一般認為實火(實熱)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實火內盛。虛火(虛熱)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陰血虛損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內火旺”(熱證)的病因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外感火熱之邪;寒邪入裡化熱;七情過激,鬱而化熱;飲食不節,積久化熱;房室勞傷,劫奪陰津。
“內火旺”(熱證)的臨床表現有輕有重,常見的重症如中暑,多在處於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時間過長所致,可出現發熱,甚至昏迷,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證。
而通常所說的“內火旺”一般比較輕,多屬於中醫熱證的輕症,如不伴有全身熱性症狀的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這種情況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如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易從內生火。
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身熱煩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脈數。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型。陰虛火旺多表現為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乾、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細數。氣虛火旺常見症狀有全身低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
常見的“內火旺”型別
1.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硬、舌苔黃膩。
4.肝火
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
內火旺的症狀有哪些?
內火旺,會時常感覺自己的口腔內有異味,就是常說的臭味。如果你偶爾有這種症狀的話,不用擔心,可是口腔異味持續的時間過長的話,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內火太旺了。
內火旺,也會導致自己感覺缺水,就是會覺得口乾舌燥,嘴唇也會幹燥。這個時候,就要記得,外出要帶水,不宜多飲飲料。
內火旺,最主要的表現方式,就是有可能內毒外攻,出現在嘴唇旁邊有一些小泡泡,如果嘴唇旁邊起了小泡泡的話,不要動它,讓它自然地好起來。要記得,這個時候,要多用飲食來進行調理。
內火旺,也會體現在大便上。如果你感覺你最近一段時間大便乾燥,而且上廁所異常困難的話,那就有可能有內火旺的症狀。記得,要吃一些軟化性的食物,然後多飲水,以飲食來調理。
內火旺,有時候,內火旺的人,也會在額頭上起一些痘痘,或者是下巴處也會起一些痘痘,這些痘痘沒有必要去擠,讓自然好就可以了。
內火旺,有些人的鼻子頭那裡,也會起大紅包,用手一按會很疼,但又不是粉刺。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弄破它,以免留下疤,最好就是飲食調理後,自然會消腫。
人體裡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麼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範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於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實火。
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按中醫理論,五臟六腑皆有陰陽之氣,陰陽失衡的話就會有所謂的陽火或虛火上升的表現了,具體還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
內火旺不同情況的調理方法
1、辨別虛實論治
(1)實火
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
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
證候: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治則: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
(2)虛火
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種證型。
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常用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氣虛火旺者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建議就醫後使用湯藥調理,常用中成藥主要是補中益氣丸等。
2.按臟腑型別的辨證論治
(1)心火虛火證候
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治則:滋陰清熱;實火證候: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治則:清心瀉火。
(2)肺火證候
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治則:滋陰清肺。
(3)胃火虛火證候
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治則:養陰清熱;實火證候: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硬、舌苔黃膩等,治則:清胃瀉火。
(4)肝火證候
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治則:清肝瀉火。
(5)腎火證候
主要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治則:滋陰清熱。
外感“火”、“熱”之邪的致病特點有四:
1。 “火”為陽邪,其性先上,故火之為病,常見面紅,目赤,發燒,舌邊、舌尖紅腫或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紅腫痛。
2。“火”耗氣傷津,消灼陰液,往往口渴喜冷飲,咽乾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3。“熱”入血分可使血流薄疾,甚則灼傷脈絡,迫血妄行,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4。“火”若侵入血分再鬱結區域性使脈絡氣血不通,內生火熱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由於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失調所產生的病理狀態,它有虛、實之分。實火與虛火的形成機理雖有不同,但表現上往往類似。
且因實火可致傷陰耗津,動血的一面又可形成陰虛火旺的虛火或虛實夾雜之證。 心火旺可見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痛、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證,心火也有實虛之分。實火多由邪熱內蘊、痰火內鬱或情志所傷,五志過極化火而致。
若勞累過度,耗傷心之陰血,形成陰陽失衡,陽氣偏亢則為虛火。肝火上炎表現為頭漲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耳鳴甚至暴聾。“火”也有虛、實之分,因肝陰不足,水不涵木,陰之不足陽之升動可致因肝火亢盛,氣鬱化火亦使然。
肺陰不足內熱自生後可見乾咳少痰、氣短、口咽乾燥、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若肺絡受損會見咯血。
對於虛火、若勞累過度,耗傷心之陰血,形成陰陽失衡,陽氣偏亢則為虛火。肝火上炎表現為頭漲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耳鳴甚至暴聾。“火”也有虛、實之分,因肝陰不足,水不涵木,陰之不足陽之升動可致因肝火亢盛,氣鬱化火亦使然。
肺陰不足內熱自生後可見乾咳少痰、氣短、口咽乾燥、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若肺絡受損會見咯血。
對於虛火、實火臨床需四診合參、辨證施治。同時如果我們採取食療方法配合治療,會起到促進療效的
回覆列表
也就是老是上火嘛!主要上火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虛火,一種是實火。
所謂的實火就是你真正的上火,比如咽喉腫痛,比如牙齒痛,牙齦腫,舌苔發紅,大便乾燥,這種就是真正的上火,那麼就要用清涼的,清熱的。比如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片。平時喝點菊花茶什麼的。
還有一種就是虛火,比如經常熬夜,加班,生活壓力過大。長期的體虛,身體虛弱。久病等,從而導致的上火,一般舌苔白,溼氣過重,大便糖稀,口渴但不想喝水。虛火就不能清熱,越清就越嚴重。我們就可以用生脈飲,六味地黃丸,一些滋陰的藥物。平時用麥冬泡水喝或者煮粥吃。
當然一些症狀複雜啊,脾胃引起的中焦溼熱,也會導致上火的情況,所以不是三兩句能說得清楚,要實際情況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