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功文刀

    這是《道德經》第二十七章句子,全章解譯如下:

    第二十七章

    【導讀】本章講“善”道。真正完美的善就是依道而行,依道而行者謂之善人。文中指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這五善都是合乎大道的,人們只有達到五善的境界,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樣行動自如。依道而行者善於學習和借鑑,對他們而言,天下沒有可棄之物,也沒有無用之人。

    善行無轍跡(善於行動,不會留下轍痕蹤跡),

    善言無瑕謫(善於言談,不會留下話柄破綻),

    善數不用籌策(善於算術,不用籌碼工具),

    善閉無關楗則不可開(善於關閉,無需門閂別人也無法開啟),

    善結無繩約則不可解(善於捆綁,不用繩結別人也無法解脫)。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於人盡其才),

    故無棄人(所以沒有無用之人);

    常善救物(常常善於物盡其用),

    故無棄物(所以沒有無用之物)。

    是謂襲明(這就叫做內藏智慧聰明)。

    故善人者(所以,依道而行的人),

    不善人之師(是可以作為不依道而行者的老師);

    不善人者(不依道而行者),

    善人之資(是可以作為依道而行者的借鑑資源)。

    不貴其師(不尊重這樣的老師),

    不愛其資(不珍惜這樣的資源),

    雖智大迷(即使聰明智慧,其實也是大糊塗)。

    是謂要妙(這是依道而行的關鍵與精妙)。

  • 2 # 老周65501397

    [原文]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二十七章

    [要義]

    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榜樣,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善人和不善人是對立統一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條件,相互借鑑,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好人可以變壞,壞人可以變好;雙方又是對待的,有善人必有不善人,有聖人就有強盜,無善人也就無所謂不善人。師就是模範標本,資就是借鑑材料,“師資”一詞源出於此,今天的“師資”就是教師隊伍的意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發揚好人好事的帶頭作用,讓人們見賢思齊,見善改過,從而感化帶動後進的人們;同樣,也要以壞人壞事為反面教材,知道壞人們的可悲下場,引以為戒,不致重蹈覆轍,誤入歧途。

    [故事]

    《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予;費仲來求,因予之。是膠鬲賢而費仲無道也,周惡賢者之得志,故予費仲。文王舉太公於渭濱者,貴之也;而資費仲玉版者,是愛之也。故曰:‘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逆,是謂要妙。’”膠鬲就是“舉於魚鹽之中”的那位賢人,費仲就是薦進蘇妲己以亡殷的大奸臣,敵國的賢臣就是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敵國的奸臣反而能成為自己的盟軍,所以文王不予膠鬲玉版而予費仲,目的在於使紂王更加輕膠鬲而重費仲,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殷亡不遠矣。文王舉姜太公於渭濱,以為軍師,所謂“太公八十遇文王”,文王讓他坐上自己的車子,親自把他拉到宮中。所以老子接著說:“不尊敬老師,不愛惜反面教材,即使智者也要迷惑起來,這就是要言妙道。”

    我們也常常用壞人壞事的例子教育人們走正道,不走正道沒有好結果,像他們那樣是罪有應得。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君子好色,納之以禮。壞人壞事的警世作用也不可忽視,有時反面教材比正面榜樣更有力量。我的高中同學某某,是縣城機關子弟,和一幫機關子弟在一起走了邪路,從讀初中時起便開始夥盜,連武裝部的槍支彈藥都敢偷。讀高中時還是我們班的班長,和女團支部書記談戀愛,誰也想不到他會是一個盜竊犯。八三年夏我們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公安人員突然來把他押走了,同學們為之大驚失色。這年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一網拉出很多“大魚”,審判大會是陰曆八月十四召開的,而且就在我們學校的操場上,就是為了以罪犯們,特別是我們的班長為反面材料來警誡教育青年學生們:“看看你們的同學,胸前掛著個大牌子,剃了葫蘆頭,反銬雙手,兩個民警押著他,誰犯了法就是這個樣子!!!”所謂“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那一幕永遠留在我們的心目中,終生以為教訓、借鑑,不再重蹈同學的覆轍,決不走到邪路上去。

  • 3 # 微課國學共享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27章,解釋為善良的人可以作為惡人的老師。

    深入理解,其這句藏著明道的智慧。做人應該懂得為人之道,懂得為人之道的人應該是,不懂為人之道人的老師“善”者於“無”之中,體現了老子大道之情懷,道者無棄:人無棄人,物無棄物的入世情懷世界觀。

  • 4 # 水煮周易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到底如何理解?

    一、先說,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經》27章。

    全句為: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而此前作者講的是“善”者“無痕”的道理,如善行無轍跡。

    善字金文寫法:

    二、句中“善”字何義?

    正確理解這句話的關鍵是正確理解“善”字。而正確理解“善”字就要讀懂前文,即: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善,此當為擅長、善於。善,是指合乎常理的擅長、合乎道的善於。我們常說有人不按常理出牌,就是與之相對的。

    換個說法,善,就是擅長運用常理、善於運用道。

    聖人常常擅長運用常理去幫助別人振德救失,常常運用常道去對待外物。人和物在聖人那裡都各有安放而合其宜。這都是因為聖人一身閃耀著道的光芒帶來的。

    三、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這樣善於用大道對待人的人,就成了不善於用大道對待人的人的老師了。

    不善於用大道對待人的人,就成了善於用大道對待人的人的幫助物件。

    那麼如何講下一句呢?即: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意思就是說:

    如果一個人接受幫助,到了已經不再需要這樣的老師了,不再需要這樣的老師的幫助了,即使非常的智慧也像愚蠢一樣,其實就是進入了大道的微妙要義的境界了。

    這是講大智若愚,和前文講“善行無轍”是一脈相承的。

  • 5 # 老黃0071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通常解讀為:善良的人或者好人是不善良的人或者邪惡的人的老師,老子在此講的是道德論。其實 ,立足原文 緊摳語境 ,我們會發現,老子在此篇中在該語境裡,他反反覆覆要向人們告誡的是方法論:善於做人的人是不善於做人的老師。還有後一句:不善於做人的人是善於做人的反面借鑑。善 ,不是善人 ,而是善於。和荀子“善假於物”中的“善”是一個意思,說的也是一個道理。看原文,明語境 ,辯真意!

    《道德經》二十七: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為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意思是: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發生病疵;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開啟;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於做人的人可以做為不善於做人的老師,不善於做人的人可以作為善於做人的借鑑。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鑑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不難看出,老子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善。善意思是“善於”,而這段寓意就是強調方法的重要,尊師和從師的重要 。主旨是尊師重道 ,善假於物!

  • 6 # 武林無影劍

    善人和不善人是一組相對立的詞,不要把“不善人”拆開來解。其整句意思是:善於做人的人是不善於做人的人的老師。老子講的是《易經》裡的知識,是自然界上的大法則,是宏觀概念,而不是微觀概念。

  • 7 # 當年青山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軌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留下話柄。善於計算的用不著籌碼,善於關閉的不用鎖具,且打不開。善於捆綁的,不用繩索,且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總是善於救人,沒有被放棄的人;總是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所以善人可以做惡人的老師;惡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鑑。不尊重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鑑作用。是自作聰明,實際糊塗。這就是其中的奧妙了。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意思是“善人可以做惡人的老師”

    如何理解要結合前後文看: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意思是“聖人總是善於救人,沒有被放棄的人;總是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

    後一句: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意思是“惡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鑑。”

    這樣把前後文連起來,就讀通了:老子眼中的智者看世界,物品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看使用的人,是否能物盡其用。例如一個廢棄的易拉罐,在常人眼裡是垃圾,而在手工藝術家眼裡,卻能成為一件絕美的工藝品;人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所謂的善惡好壞,近處看是對立的,遠處看是一體的。之所以有善惡都是“對比”而言的。所以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聲音相合,前後相隨”。

    而凡夫庶子往往近視,只看到世俗價值觀賦予的非黑即白的“標籤”。而聖人目光長遠,跳脫了思維的高牆。直指本質“山非山,水非水”,山水皆自然。“善非善,惡非惡”,善惡皆人性。

    正因為世人眼裡最極端的善惡,是老子眼中最近端的人之本性,所以老子說,“好人是壞人的老師,壞人也是好人的鏡子”。人從善行中知道了自己的過失,從惡行中知道了自己的良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現在的謝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