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pd1158
-
2 # 尼尼可採
你是從垃圾桶裡面撿來的,這個算嗎?
可能也許也說了其他的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媽媽,三毛流浪記以及其他根本不可能出現的故事。
我母親以前是農村人,那個年代的教育不像現在這麼普及,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一直繼續上學,而不會中途就輟學。農村一個家庭的孩子本來就多,家庭支出大,很多都是一邊讀書一邊幫家裡幹活,增加收入,更多的孩子可能只讀了一二年級就沒有再讀了。
我母親就算是其中一個。我母親有4個弟弟妹妹,她作為家中最大的孩子,平時要照顧弟弟妹妹,所以讀到二年級就沒有再讀了。二年級是什麼概念,我印象中我的二年級還只是在學乘法,字也認識得不是很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她就不會像電視劇中的父母那一樣,給我講灰姑娘,白雪公主,這類故事。再加上她還在為過的更好而忙碌,陪伴我的時間真的不多。即使有時間陪我們,更多的也是和我說她小時候的事,那些真實的事情。
不過要問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我每次不乖的時候,她都會和我說,你是從垃圾桶裡面撿來的,你再不乖,就把你丟回去,讓你做沒有父母的孩子。小時候每次聽到這個,我都怕她真的把我丟了,真的就會馬上變乖。
後來才知道,我們這個年代,垃圾桶這個梗很多父母都用過。
-
3 # 肆洲視迅
把你養這麼大花了我不少心思
懷你的時,家庭困難,生下來偏輕,難養小時候你體質較弱,經常跑醫院,不好帶
-
4 # 希希愛創作
我媽給我講的第一個故事叫《黃貓婆》這是一個嚇唬小孩的故事。讓小孩聽話的,我記得我三歲左右,我很皮,然後23點還要看電視,我媽便講《黃貓婆》的故事來嚇我。
從前有一隻大黃貓,它肚子餓極了,蹲在一戶人家門口看著他們家兩個女兒流口水。女孩的父母要去忙,便將兩個孩子託負給她們婆婆照看。婆婆來他們家前被大黃貓吃了,大黃貓化成婆婆的樣子進了那戶人家裡。孩子的爸媽見婆婆來了便出門忙事情。
大黃貓有尾巴它不能坐椅子,兩女孩問它為什麼不坐椅子而坐雞籠。
大黃貓說雞籠比椅子好坐,可以撩雞。
大黃貓趁兩女孩不注意時,將雞籠的雞整隻吃了,啃著骨頭咯咯響。
女孩又問它吃什麼?
大黃貓擦乾嘴力血絲說自己吃花生。
晚上時,大黃貓說誰洗乾淨身體便與誰睡。
妹妹立即洗了個乾淨澡與大黃貓躺床睡。而姐姐覺得婆婆變得很奇怪。她不敢睡,坐在床沿邊上,半夜聽到,哐咯聲,姐姐驚醒問,婆阿!婆!你吃什麼?
大黃貓一時口快講:吃聶妹手指骨吃聶妹
手指肉。
噢!我的天!太驚悚。簡直是童年噩夢。
-
5 # 文化指路人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學畢業後我參加工作有兩年了,現在我的母親已經老了,她的頭上散著一些黑髮,我記得上學上學那會,我的母親給我講過的一個故事,至今仍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姥爺從前偷過東西,有一天姥爺去別人的果園偷水果,後來被人看見了。
正是菜園的主人,那家果園的主人看見後沒有制止姥爺,相反主人轉身就走了,這讓我十分好奇,當時姥爺以為主人要去報案了,於是姥爺追上去,果園的主人回家還把門關上,姥爺就上前敲門,果園主人開了門,姥爺跟果園主人道歉,果園主人卻說他連門都沒出,什麼都沒看見。
姥爺說沒法做人了,果園的主人笑著說:咱們都是鄰居,我很好奇我的水果長得漂亮,我的水果好看也好吃,你拿去嚐嚐,果園的主人一邊說著一邊去果園摘幾個水果硬是塞到姥爺手裡,從此姥爺就成了鄰居口中稱讚的人。
我上學那會就聽母親講的這個故事,當時覺得好笑,現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果園主人的精神也是相當無私,在看見小偷沒有衝上去制止,聽懂母親講的故事,這個故事飽含著對人尊嚴的愛護,同時也蘊藏著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
-
6 # 鑫享適晨
我是凌巧,我來分享。
母親給我講過的第一個故事是什麼?凌巧看到這個問題,不知為什麼,有一股想要回答的衝動。孩子喜歡故事,母親卻很少跟我講故事。狼來了,拔蘿蔔,我是從大街上撿來的,這些小零碎不僅是我三歲前的回憶,還是直到現在仍然提及的道理。這些凌巧就不說了。媽媽如果決定跟我認真講故事,就一定會講特別長的,分好幾次講。而且文章的感情色彩特別具有多樣性,對當時的我來說,恰恰是適應不了的。但小孩子的心畢竟單純,什麼故事都聽。
凌巧透過一番回憶,想起我快讀小學時媽媽給我講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森林裡長著許多樹。一棵大樹和一棵小樹是父子。大樹已經不年輕,小樹還是個孩子。小樹最喜歡聽大樹講故事。
講故事就講故事吧。大樹活了這麼久,肚子裡不知道裝了多少故事。站在樹上唱歌的鳥,鑽進樹洞裡打盹的熊,搖晃樹葉沙沙響的風……他們都給大樹帶來過許多的故事。大樹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講著,小樹津津有味地聽著,搖頭晃腦,大樹每講一次,樹葉就掉下來一片。
再多的故事也總有講完的時候。於是有一天,大樹肚子裡的故事空了。他東翻翻,西掏掏掏,真的連一個也找不著了。聽不到新故事隊樹就哭,就耍賴,就生爸爸的氣。"別急別急,爸爸一定會給你講新故事的。"大樹安慰小樹。
可是,沒等大樹想到新的故事,他就離開了小樹。幾名伐木工人用他們的斧頭,強行將大樹與小樹拆散。"爸!" 看著卡車載著大樹離去,小樹痛苦極了。
這是大樹第一次坐車。樹是該一輩子長在一個地方的,移動的感覺很奇妙,但是大樹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他還惦記著欠小樹的故事呢。他被送進了一家工廠。咔嚓咔嚓的機器給他動了"手術"。大樹很痛,但有些什麼,比這更加痛。大樹醒來,已變成一大攤的紙漿了。大樹不明白植物怎麼能變成液體。紙漿不是適合思考的腦子。他開始忘記了自己是大樹。他沒做成了一本本書,許多像螞蟻般黑黑小小的字住進了書中。書被運往城市,擺進了書店,被人捧在了手上一頁頁翻。
有這麼一本書,他的主人除了喜歡閱讀,還喜歡登山。那天他去登山的時候,帶上了一本書。但是,當他在一棵小樹下野餐之後,卻忘記了帶走。
那棵小樹的身邊有一個又大又寬,佈滿滄桑年輪的樹墩,書就放在正中央。風來了,吹起了紙頁。一旁的小樹喜歡故事,他看了起來。一行一行字看過,小樹的腦海裡響起了某個聲音。有誰在把故事念給他聽?是爸爸嗎?
沙沙沙,書頁翻動著,多像風吹樹葉之聲!
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我很喜歡它,它也與我挺有緣分的。不管如何,感謝母親~
-
7 # 流浪大饅頭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鍋,鍋裡有個盆,盆裡有個碟,碟裡有個碗,碗裡有個勺,勺裡有個豆。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寶寶還想聽啊?那聽完咱得睡大覺了啊!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啊……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
-
8 # 幸福可掬
最近母親節,回想起小時候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日子,還有母親講給我聽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此刻回想起來,就彷彿能看到裹小腳的姥姥那無數剪影,在辛苦的身影裡堅強與倔強著。
“我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活下來的……”母親以這句話開頭,我就知道她開始講她小時候的故事了。我性格沉穩、安靜、敏感,差不多是母親最貼心的小棉襖了,因為我會做她的聽眾。
“姥爺怎麼沒的呢?”
“哎!……那時候吃不上一口飯,成天找些樹皮草根的充飢,好不容易終於有了好年頭,你姥爺看到高粱窩窩頭,狼吞虎嚥起來……家裡那麼多孩子,他平時哪裡捨得吃。太餓了!一下子吃太多就……突然肚子劇痛起來,說是可能腸子擰一起了……都沒抬到醫院,人家沒了……”
母親繼續抹著眼淚:你姥姥勥,硬是一個人扛下來了……一雙小腳丈量了多少路,一家家敲門推銷親手織的布、親手做的頭巾……期間發生了不少故事呢!且聽我慢慢講來。
-
9 # 報刊亭的故事
媽媽是五十年代的人了。她們生存的那個年代是沒有任何零食小吃的。不要說她們那代人,我記得我們八十年代初期的童年裡,因為沒有糖吃,我們村裡很多小孩子都會把家裡的感冒沖劑偷來吃,就是連那種裡面很苦外面裹著一層金黃色的糖衣的西藥片子,大家也會一瓶一瓶的偷來把外面甜的吃了,把裡面苦的吐了。
在那樣物質匱乏的年代,村裡卻有那麼幾戶人家在貧瘠的莊家地邊坎上種了幾棵桃樹,李樹,柑橘樹。
饞嘴的娃子們是不管那是哪家的果子的。只要見著那些果子長到五六分熟了,或者根本都還是小小的一個個青疙瘩,大家都開始打起這些果子的主意了。
這天,媽媽揹著個空背篼剛來到後山的一片莊家地,準備割一揹簍紅苕藤回去餵豬。可是他看到對面院子的海娃子探頭探腦的在一棵桃樹上偷桃子。只見他一隻手緊緊的抓著桃樹上段一根最粗的枝丫 ,仰著個大腦袋,一張黑乎乎的小臉在稀稀拉拉的桃樹葉子間尋找著,只要是稍微入得了眼的青疙瘩桃子,半紅的被蟲子和鳥雀啄了些小洞小眼的,天生半邊凹下去的,各種殘缺不全的桃子他都往身上四個兜裡揣。媽媽見他兜裡塞滿了,媽媽說那樹頂上不是還有好幾個又大又紅的桃子嗎?旁邊幾棵樹上還有那麼多桃子。路邊有一個被人扔下的小孩子背過的小背篼,媽媽給他遞過去。於是海娃子就在那幾棵樹之間穿梭著摘呀摘,樹上的桃兒都差不多被洗劫一空了,小背篼都滿滿的一筐了。我媽的豬草也割了半揹簍。我媽就衝海娃子說,你兜裡的那些桃子就送給你了,算是你摘桃子的勞力費。我媽於是就把地上那一揹簍又大又紅的好桃子倒進了自己裝豬草的大背篼裡。海娃子一臉惶恐的說,春妹,這桃子原來是你家的哦!嘿嘿嘿嘿,他滿臉的不好意思起來。我媽說沒有什麼。於是海娃子就摸索著四個兜裡那些桃子,跟我媽道了聲謝謝就回家去了。我媽又到地裡去割了幾把豬草,蓋在桃子上面,也回家去了。
第二天,後山那幾棵桃樹下響起楊大媽喊天的咒罵聲,連山下兩個院子的孩子們都能清楚的聽到:這是哪個短命鬼娃兒喲!把老子的桃子摘的乾乾淨淨,一個都不跟我們娃兒留哦!
這就是母親給我講的第一個故事。
回覆列表
從我記事起,記得爸爸給我說,你小時候發燒發到40度,你媽在傍邊打麻將,然後跟旁邊的人說我的臉紅紅的,好可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