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生有你28342

    不會有質的飛躍!照現在的政策看,不會有多大改變!甚至更糟!因為現在的政府,現在的政策,根本無法解決三農問題!可以說,政治宣傳大於行動,多於行動!

  • 2 # 宗元三農堂

    10年以後,中國農民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呢?今年是2019年,新年伊始,十年以後就是2029年第二輪承包土地到期的時間,緊接著就是第三輪土地承包延續的時間,土地承包權不變,這說明大部分農民還是有土地的,畢竟現在土地已經確權。對於10年以後,中國農民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呢?也許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是根據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驗來看,10年以後中國會發生更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新農村建設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大部分髒亂差的舊農村幾乎不存在特別對於合村並鎮的對農村的改革實行方案更顯得農村的數量特別少,顯得農民成為了一個城市化的勢力,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計劃等發展農村的偉大戰略措施和政策扶持,大力提高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根據國家的計劃,鼓勵農民進城買房,有償退出耕地,有償退出宅基地,並在2020年實現1億農村人口轉為城市戶口,這就使得農村的人口大幅度減少,逐漸過渡為城市市民,過上城市人一樣的幸福生活。所以10年以後農村的人口將會更少,農民的生活會比現在過得更好,當然農村也存在養老的問題,但是國家會對農村養老的問題進行初步的解決,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金的發放標準,會使得農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10年以後的農民的生活會比現在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根據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而言,物價飛漲的時代,農民的家庭收入有可能會出現高低不均的現象。但大部分農民的收入會比現在增加很多,就目前中國已有4億人口達到了中等收入的水平,所以10年以後中國的農民將會達到中等收入的人群更多,幸福指數也會更高。總之,十年以後的農民的生活會發生更大的變化,居住環境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根據現在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來說,以及土地的有償退出和宅基地的有償退出的試點推行來看,許多農民將會融入城市生活,居住的環境將會有教育、就業、健康、娛樂、購物等一體的現代化的城市氣息,農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幸福。

  • 3 # 咆哮的中華

    我是地道的農村人,對於十年以後的看法,儘管是猜測,但我的看法是越來越好。

    在我小的時候,那時候家裡真是窮,白麵饅頭那是過年過節才能吃到,平時也就吃窩窩頭,地瓜面煎餅,就不用說肉了,來個客人炒個芹菜都是不錯的菜餚。

    後來國家改革開放,我也長大了,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是為吃飽飯發愁,現在是為吃哪個發愁。

    而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好大一部分在外打工的都回老家發展,靠在外學的技術辦起了一家又一家的加工廠。比如我們鎮,有的村三百多戶,剛加工板材的廠子就有二百多家,每年逢節假日都到處搶工人。

    總之,社會是發展的,只有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好,你說呢?

  • 4 # 書畫真品

    關於“十年以後的農民生活將會怎樣”?十年已還有農民嗎?都是成了城市居民,和農村莊園主了,“農民”這一名詞就不存在了嘛,沒有農民了,無論怎麼樣,都跟中國沒關係了。另外假如,十年以後的農村,除了莊園主以外,其餘的人也就不可能還叫農民了吧!關於農村除了莊園主以外的人,十年以後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比現過得更差,因為他們的經濟上,會多受一層剝削,收益上會更少一些,所以不如現在的農民。以上觀點只是猜測,假如有誤請諒!謝謝!

  • 5 # 廿畝地

    我今年50歲,農民。十年後我60歲,也能享受部分政府補貼。這是我孩提時代沒有想到的。因為,我們的父輩和祖輩生前想也不敢想,夢也不會做的事情,在我們這代實現了。我已有十多年不種地了,反而生活水平比過去有所提升。我家的土地今後有可能荒蕪,生活質量也許會更高。總之,只要不種地,生活更美好!我堅信,十年後的中國全體農民都幸福!

  • 6 # 山澗清泉流

    回答這個問題我要這樣的三段式來回答。

    過去——現在——以後。

    過去十年1999年——2009年,現在十年2009年——2019,以後十年2019年——2029年。

    我就以我的經歷來談農村生活的問題吧!各地情況大同小異,有小異的地方大家海涵,中國太大,而我的見識只是侷限在我所在的那個農村的見聞。

    但我想全國一盤棋,中國所有農村生活有區別也只是青蛙和甲魚的區別,畢竟青蛙和甲魚還是有共同點,都屬於兩棲動物。

    中國所有農村的區別絕不會是青蛙和猴子的區別,因為青蛙和猴子一個是兩棲動物,一個是靈長類動物,根本就不同。

    所以我以我的農村生活以偏概全中國農村生活應該大部分相同,有爭議也只是小異,絕不會說我所住的農村生活發生了什麼中國其他農村沒有發生這些事,更不會說中國其它農村發生了什麼,而我所在的農村什麼都沒有發生。

    所以我以我的農村生活蓋全一下全國的農村生活吧!(嘿嘿!自己選自己當代表)

    1999年——2009年

    1999年——2009年這十年農民的農村已經被外面世界吹來的發財夢點燃了,這十年的農村出現了大規模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尋找發財夢的打工高潮,農村生活的飲食方面從2005年以後不說餐餐見肉,但基本上經常能粘上葷腥,2008年以後基本上是餐餐有肉吃了。

    家用電器黑白電視的單一黑白升級換代成了五光十色的大彩電。

    絕大部分家庭裝上了衛星接受器,可以收看國內三十多個衛視,透過衛星接收器可以觀看中央一套、二套、四套、七套、十套、十二套衛視以及大部分省市電視臺。

    2009國家農村水泥硬化政策落實到農村。

    農業稅取消了,種糧有補貼了,還有很多政策像當年的知青一樣上山下鄉下放到農村,這些政策比如醫保、退耕還林補貼我只敢籠統的說一下,不敢細說,因為我不知道這些政策具體落實的時間,怕讀者看到對我進行“文字獄”批判,反正這些惠民政策好像是這十年落實下放到農村的。

    農村的道路出現了雜草叢生荒蕪的現象。

    離家遠一點的山田土地開始拋荒。

    煮飯基本上家家戶戶用上了電飯鍋。

    農村開始出現了娶媳婦入門難的嘆息。

    房子的變化。

    因為打工掙了錢回來,很多的家庭裝修一新,曬穀坪等泥地硬化了水泥(見下圖紅圈處),修了圍欄,中堂裡的地面貼上了瓷磚。

    手機已經普及,基本上是人人身上有手機。

    以上是我的粗心大意撒了一網網到的1999年——2009年的農村生活的小部分,以上十年的農村生活大部分可能成了漏網之魚沒有被我記錄上去,請大家海涵。

    2009年——2019年

    2009年——2819年這十年的農村生活大家都清楚,我就擺下去大家欣賞回味一下吧!

    雖然大多數農村家庭沒有接網際網路絡,但是網路確實像藤蔓一樣纏繞進農村。

    扶貧政策雪中送碳來的恰是火候,給那些生活困難或是因為殘疾智障的弱勢陰暗冰冷的生活中送來了一絲光明和溫暖。

    農村以前的那種互幫互助現象被金錢摧毀得支離破碎,人與人之間的交換完全是金錢了,比如老人去世抬喪都是講工價了。

    異地搬遷。

    那些居住地偏遠國家政策發放補貼搬遷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定局。

    農村的稻田荒蕪版圖繼續擴張,稻田裡面長出手腕粗的樹了。

    很多農村人在城鎮買了樓房,相當一部分農村買了小車。

    這十年我的感覺是農村生活變化其實蠻大的。

    沒有記錄的漏網之魚大家莫怪啊!

    2019年——2029年這十年是還沒發生的,但是看到如今的形式發展我也來預言一下吧。

    2019年——2029年農村生活將會這樣:

    十戶家庭有七戶家庭有小車,人人都以車代步,農村將會蛻變成城鎮化,農村的概念將會淡化,電商將會把農村和城市的互通有無實現一對一對接,不會有很多道經銷商賺取差價,“餓肚子”這三個字將會成為過去式用來進行回味,科技的力量將會繼續滅絕農村傳統手工業,一些有民族記憶的手工業將會變成國家一級保護珍惜“動物”,國家將會繼續建設新農村的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

  • 7 # 內蒙w強哥

    十年以後農村老人養老會更加完善,農村有寬敞的養老院,院內醫療設施更完備,國家加大農業投入,農民生產的糧食全華人基本自種自足,農民收入整體提高,1,(農業重新整合),十年後的農民土地以集中種植為主,城市大型企業牽頭,多家企業入股,農機制造企業,種子銷售企業,肥料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合組建農村集中種植基地,農民以入股的方式參加,也可以租賃給種植基地,一切管理都有種植基地來完成,生產出的糧食按百分比分成,也可以運到農產品加工廠,製成成品食品,對外銷售,所得的利潤有種植基地按分成分給,農機制造,種子肥料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拿大頭,農民拿60%,企業拿30%,其餘10%用作種植基地,機械維護,農業設施日常維修,農民可以在種植基地打工,也可以在農產品加工廠打工,來增加農民額外收入,2,(醫療保險更加完善),農民到了60歲以後,每月會領到一定額度的養老金,這部分養老金會從財政,撥款為60%,地方財政,籌款15%,大型國企,籌款20%,民營企業,籌款5%,讓農民安心養老,農民作為弱勢群體,為國家種出了優質糧食,供全華人民使用,當農民老了,幹不動農活了,沒有生活來源,不忙讓農民寒心,農民就該享受這種待遇,3,(一部分人農轉非)有一部分人農轉非,十年後農民有20%農轉非,是有充足理由的,現在家庭都以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從小得到良好教育,現在的孩子都比較聰明,學習能力強,很容易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大多學生都留在城裡發展,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在城裡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不忍心父母在農村生活,大多數的孩子會把父母接到城裡居住,以便照顧,盡孝,讓老人無憂無慮度過後半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裡到底該不該男女分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