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如果放到全球尺度,上兵伐謀最經典的就要數美國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了。

    1983年3月23日,好萊塢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一次演講中提出了一個龐大的戰略防禦計劃:就是透過十年時間,為美國及其盟友打造一個防禦核導彈的戰略防禦網。

    透過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鐳射、高能粒子束、電磁動能武器等)或常規打擊武器,在敵方(蘇聯)戰略導彈來襲的各個階段進行多層次的攔截。

    1985年1月4日由美國政府立項開發,定名為: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戰略防禦計劃。

    要知道,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蘇對抗中處於優勢,而且還有餘力進攻阿富汗。而美國剛剛從越戰失敗中稍微恢復了一點元氣。整個冷戰態勢處於蘇攻美守階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里根總統根本無法拿出承諾的高達一萬億美元的投入,星球大戰計劃只是個計劃而已。

    但是蘇聯人認為為了保證互相摧毀這一冷戰的基石不被打破,自己也有必要研製保護網,或者更先進的導彈突破方式。

    於是蘇聯人把大量應該用於改善民生上的資金接著投入到深不見底的防禦武器開發中去。而且同時蘇聯還在阿富汗、越南持續性的失血。

    沒過幾年蘇聯就解體了。

    而就算髮展到了今天,舉例里根總統設想的星球大戰計劃還有一定的差距,別說當時了。

    可以說蘇聯解體,美國除了文化演變,全體系對抗,這個星球大戰計劃功不可沒,絕對是上兵伐謀的最大典範了。

  • 2 # 關東俠客

    上兵代謀是古代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提出的軍事策略,主張用兵之道最高境界是"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善之善者也。每次作戰之前都要做全盤的戰略規劃,不打無把握無準備之仗。古往今來用謀略取勝的經典戰役是非常多的。

    西方人打仗以勇力為主,雙方在戰場上硬扛,看誰能笑到最後,打仗方面,華人比他們聰明多了,打仗總要講戰略戰術,需需實實,講究以少勝多,以弱擊強,戰爭成果達到最大化。

    到了近代,外華人也懂得玩謀略了。德國法西斯上臺後,成立德軍參謀總部,發動戰爭之前,都要做全盤謀劃。德法兩國是宿敵,為爭奪阿爾薩斯和洛林打了幾場戰爭。一戰時,德國戰敗,成為羔羊。

    法華人怕德華人復興後報夏,不惜花重金,在法德邊境山區修建了馬奇諾防線,英法聯軍四十萬把守,固弱金湯。英法聯軍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物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在於怎樣運用。希特勒是天才的軍事家,他力排眾議,否定參謀本部制定的攻擊馬基諾防線計劃,主張從丹麥,荷蘭,盧森堡方向進攻,這樣馬基諾防線不攻自破。

    當幾十萬裝備精良的幾十萬德軍繞道馬基諾所線背後的時候,英法聯軍驚的目瞪口呆,扔掉所有重武器,拚命命法國郭刻爾克港撤退,差點被古德里安的坦克叢集趕到英吉利海峽餵魚。

    另一個精典的上兵伐謀戰例是美華人打伊拉克的薩達姆。薩達姆原先是美華人寵壞的沙漠雄獅,後來翅膀硬了,有自已的想法舌並了科威特,這直接影響到美華人在中東的利益。

    美國決定給薩達姆一個教訓,但美華人並不急於出兵伊拉克,而是發動全部宣傳工具,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常規武器,生化武器,把薩姆朔造成世界公敵,名譽上搞臭,肉體上消滅。

    美華人宣傳獲得成功,從聯合國拿到出兵伊拉克的許克證,把薩達姆從地球上抹去,事後,全世界人都知道美華人說了彌天大謊,但人家目的已達到,國家榮譽值幾個美元!

  • 3 # 尚武菌

    縱觀世界歷史,我們會發現有許多特別精彩的戰役。比如官渡之戰,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對戰雙方為曹操和袁紹。袁紹那方可有10多萬人,曹操卻只有幾萬人。兵力差距如此懸殊,曹操依然贏得漂亮。可見打一場漂亮的仗,光是靠人多是不行的,還得要有許多其他因素。比如天時地利人和什麼的。歷史上曾經發生了那麼多場精彩的戰役,哪一個是兵伐謀最經典的呢?我個人認為是奧斯特里茨。這場戰役充滿了傳奇色彩,有人認為它是拿破崙巔峰時期的作品。說到拿破崙,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位梟雄。人家可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在世界上那也是很有知名度的一位英雄。

    ㈠拿破崙卓越的軍事指揮水平得到完美體現

    一場戰爭要想獲得成功,其領導者一定要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水平。要帶好頭,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拿破崙真正做到了洞悉全域性。面對俄奧普三國軍隊夾擊,法國可以說是很處於劣勢了,雙方之間差異如此懸殊的。他精準地分析了當初的戰略形勢,必須要先幹掉俄軍,法國才有一線生機。不然的話要是等到三國軍隊都正式出兵,形成合擊之勢,法國可就在劫難逃了。因此法軍很快就把矛頭直指俄軍。再加上他敏銳地看出了敵軍有些輕敵,缺乏耐心。

    ㈡有效實施戰略欺騙,真正做到了兵不厭詐

    在戰場上,我們必須要學會動腦子。光憑藉蠻力,那是很不靠譜的。該低頭時就低頭,該示弱時要毫不猶豫。若是等到俄奧普三國真正形成夾擊之勢,那法軍有翅膀也是飛不動的,畢竟雙方差距真的太大。所以法軍立刻向敵方示弱,表示自己真的很害怕對方。這就讓奧俄兩國覺得,不需要再等到普魯士援軍到來了,它們兩國就能夠端掉法國。說到底敵方還是太輕敵了,法軍還是太老謀深算了些。

    ㈢牢牢握住戰爭的主動權,力爭得到有力的地形優勢

    兩軍交戰,誰先獲得主動權?誰就更有可能獲得勝利。有時候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相結合。法軍就先佔領了有利的地形優勢,普拉岑高地是個好地方。庫圖佐夫是個眼皮子淺的,他很輕易的就放棄了它,拿破崙立刻就命令就近的軍隊馬上去佔領它。可不要小看這個地方,它可是能很好地切斷敵人南北雙翼的。總之在這場戰役中,謀略和心計是層出不窮的,稍微不注意,拿破崙可能就無法取得這次的勝利。

  • 4 # 尚六69529458

    最劃謀的戰役,就是收復香港、澳門,收回了國土,粉粹四人邦,挽救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抵制了兩個凡是,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將國家推向了富強,將人民帶入了福址,這幾大戰役,沒有動一兵一卒,一搶一彈,大合全勝、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揚帆而起,凱歌前進,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打下智謀而勇的幾大戰役!

  • 5 # 蕭武

    《特赦1959》裡有個情節,陳長捷對自己被俘是很不服氣的。因為他認為他和傅作義是相互配合,目的都是為了起義,他本身也是贊成和平解放的。只是為了配合傅作義在北平的談判,他才在天津頑抗。結果傅作義成了座上賓,陳長捷成了階下囚,所以陳長捷覺得自己很冤,很不服氣,一度以絕食要求見傅作義,要傅作義給他一個說法。

    濟南戰役之後,山東全部解放,國軍華北戰區和華東戰區被完全割裂開來,接著,四野又在遼瀋戰役中全部消滅了東北國軍,加上這時候山西的閻錫山也已經被徐帥打得喪師失地,只能保守幾個要點,山西大部分也已經被解放了,華北傅作義集團就成了一支孤懸華北的孤軍。從戰略上看,傅作義集團就完全被解放軍包圍起來了。

    但這時候傅作義仍然沒有絕望,而是認為還有機會翻盤。希望在哪兒呢?就在徐蚌會戰。按照國軍統帥部制訂的徐蚌會戰的計劃,不是要確保江淮,固守長江,而是要擊破華野,恢復山東。劉峙到了徐州,就誇過這樣的海口,濟南在王耀武手裡丟了,我要把他奪回來。這也是杜聿明制訂的作戰計劃中,放棄河南的鄭州、開封等重點城市,將兵力向徐州集中,一字排開的原因,這不是一個防禦計劃,而是一個進攻計劃,是要反攻山東。

    這時候傅作義集團的兵力也和遼瀋戰役之前的東北國軍一樣,龜縮在幾個主要據點,也就是天津、北平和綏遠,同樣是一字長蛇陣。但這個一字長蛇陣的有利之處在於,北平作為華北的國軍中心,一旦戰局不利,向東可以到天津從海上撤退到江南,再不行還可以向西撤退到綏遠,集中兵力,固守綏遠。所以,傅作義並沒有完全絕望,而是舉棋不定。

    但四野在遼瀋戰役之後,迅速入關,連休整都沒有,完全出乎傅作義預料,也出乎國軍統帥部的預料。而且,四野一入關,就從廊坊直接切斷了平津之間的聯絡,並且很快分別包圍了北平和天津。國軍統帥部這時候才驚慌失措,下定決心要求傅作義率部突圍,撤離華北,完全放棄華北,到江南去保住半壁江山,準備劃江而治。

    到底走還是不走?傅作義很猶豫,但這時候還有一個變數,淮海戰役雖然已經消滅了黃百韜兵團和黃維兵團,但是杜聿明集團還沒有被完全消滅,還在陳官莊固守待援,解放軍也沒有馬上發起總攻。所以,傅作義仍然有幻想,覺得有可能有轉機,還是沒有下決心南撤。這時候,中央一紙命令,華野暫停對杜聿明集團發動總攻,就是要把傅作義留在華北,避免他連這點幻想都完全絕望,下決心南逃。

    解放戰爭期間,傅作義在華北的戰績其實在國軍各個戰區中算是還不錯的,至少以華北野戰軍自身的實力,要吃掉整個傅作義集團,還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傅作義讓陳長捷在天津先頂住,不要急著投降,他才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是解放軍這邊並沒有把平津放在一起談判,而是區別對待,直接通牒要求陳長捷投降,超過限定時間之後立刻開始攻城,而且乾淨利落的解決了天津的十萬守軍,陳長捷本來想討價還價,都沒有時間了。

    杜聿明集團在天津被攻破之前就已經全軍覆沒了,杜聿明本人被俘,三個兵團司令中,邱清泉被擊斃,李彌和孫元良化妝逃走。這樣,傅作義的幻想完全沒有了,天津一解放,連南逃的唯一通道也被堵住了,而且,四野解放天津非常乾淨利落,也大大超出傅作義的預料。原因很簡單,四野本身就有上千門大炮,遼瀋戰役又繳獲了上千門大炮,瀋陽又留下了八十萬發炮彈,所以四野打天津非常輕鬆愉快,完全不是之前那種一點一點的爭奪陣地的打法了。

    眼瞅著打不能打,逃跑的路也被堵死了,傅作義完全絕望了,只好接受城下之盟,北平和平解放,變成了北京。而在這個過程中,解放軍這邊的操作簡直是上兵伐謀的操作典範。無論是讓四野入關先切斷平津之間的聯絡,還是讓華野暫緩總共杜聿明集團,都對把傅作義留在華北起了重要作用。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外圍條件都準備好了,傅作義還想打一打再看,天津之戰又直接打掉了傅作義拼死一搏的信心,只能被迫接受和平解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為什麼會熬夜到一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