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書法
-
2 # 鑑水漁翁
唐代的紙張,能儲存至今的,不多。不過我相信,以前的先聖,寫詩還是寫在紙上的。只是年代久遠,歷經戰火動盪,難以儲存。李白的上陽臺,張旭的古詩四首,魯公的裴將軍,杜甫的最寒酸,張好好。都能流傳至今。
-
3 # 竹聲墨韻
唐代的書法和詩詞儘管都是鼎盛時期,但二者還沒走到結合的地步。詩詞是文人騷客浪漫情懷的表達,書法偏重於實用性。由於歷史久遠,當時詩人自己的和詩歌愛好者的書法作品儲存下來的也是少之又少,不像現在,書法家自己撰文的少,只能寫些古詩詞以展示書法。
-
4 # 古韻神州
唐代詩人3700多,詩作54000多首。唐代是書法藝術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時期,顏柳歐至今盛行於世,其它如虞世南、褚遂良、張旭等各領風騷數百年。
-
5 # 竹園菜農
古代寫詩歌是為了吟唱,而不是為了寫出來賣弄書法,更不會為賣弄書法去抄襲別人的詩歌。那時候用毛筆寫字是文人的基本技能,書法並非專門的藝術職業。所謂古代書法家多是因其才學傑出才被後人推捧的,不像今天書法成了炒作賣弄獲取名利的手段。
-
6 # 狂喜淡墨a
崇尚詩歌的唐朝,為何詩歌書法作品非常少?
據歷史記載,書法作品寫詩歌留世墨跡很少,從宋以前幾乎沒有,查考古典,僅瀏覽到張旭草書“四詩帖”,柳公權的“蘭亭詩”。杜牧的“張好好詩”歐陽詢的“書離騷詩”其中唐朝大詩人李白墨跡亦乃沒有留下詩稿,僅有“上陽臺帖”至宋就開始有詩言墨跡,到了明清就很多了,大部文是碑文,經文,書論,舊常短文,短句,銘文,千字文,由此納悶而疑惑不解。特別崇尚詩歌唐朝為何詩歌書法作品非常少?
究其原因,大概是唐朝詩文,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書文體裁,大部分屬於寫景詠物抒情,還有敘事詩,邊塞詩,大體分李白的浪漫詩文,寫寫景物籍達讀萬卷書,走萬里路,杜甫現實史實,憂民,之詩,岑參為代表等人之邊塞詩。一如現在的散文詩,其詩歌韻律相比較後來的詩歌稍微押之,大部分沒有一成集,僅僅侷限於手抄,因為印刷術是北宋畢昇所發明,因而宋前的文獻流逝頗多,只留下不足百人詩歌,散落於民間甚少。大概有萬首,而精選乃三百首。那麼為什麼以詩歌為體裁的書墨少之又少呢?,我的看法是唐朝書翰主要的重大的碑文及皇朝及重大事件記錄,再透過察看古藉而知,還有經文,如千字文,倫理人文,儒家佛家文化思想書寫記錄,於唐朝留下筆跡,乃陝西西安市碑林,而古紙殘文無法留傳於世,唐詩在唐盛行,而屬於大眾皆以四言五言七言及律絕而普遍,肯定相比較經文碑文而不是很重視,算是一種交流和自我抒胸的文化現象,不是如經文佛事碑銘而至要,詩文墨跡於唐頗多,為何沒有留芳於一世之另一個緣由,乃散失無人珍,那麼疑問,其詩是如何留下來,後人看到燦爛唐詩,唐詩乃從宋代開始有了彙集,多因排版印刷術的發明。帶來了文化藝術繁榮,於此書文牋牘慢慢傳下來。
這個命題屬於考古究其故,而今我們細推理僅為猜想和臆唸了,侷限文典涉獵少而水平低,有了以上胡話。參考而曬笑於大方家了。
-
7 # 斐姑
唐代詩歌和書法藝術都達到了一個藝術高峰,其主要得益於:唐代國力的空前強盛,思想文化領域的極大開放;尤其是皇帝對詩、書的大力推崇,科舉制度以詩、書取士的政策;以及受其它各種藝術門類共同繁榮的影響,使得唐代詩歌、書法的發展,交相輝映,尤為突出。然而,唐代大詩人留下的書法真跡非常稀少。為什麼?
▲杜牧《張好好詩》書卷部分▲
一、唐代之前詩歌與書法的有限融合遠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詩歌與書法融為一體的典範之作《石鼓文》,其內容是描寫秦王出獵時的熱烈壯觀場面,10首詩用篆書分別雕刻在10個鼓形的花崗石上。這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一個絕作,也是詩與書法最早完美結合的典範,成為後世篆書必須臨摹而又無法逾越的藝術高峰。但是,據考證,從創作主體看,其詩與書法的作者並非出自一人。
隨著詩歌與書體的不斷演變,詩歌與書法的相互結合也越來越普遍。不過,歷秦漢魏晉南北朝,這兩種藝術在創作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矛盾並未得到較好解決。這期間雖有不少著名的詩人同時在書史留名,如東漢的蔡邕、三國的曹操曹植父子;西晉的阮籍、嵇康、張華、陸機、左思、劉琨;南北朝的陶淵明、謝靈運、顏廷之、謝朓、江淹、沈約、王褒、庾信、徐陵、江總等,其中只有蔡邕同時在文學和書法方面有較大影響,其他絕大多數作者的書法成就遠不能與其在詩歌方面的成就相比。再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沒有書法作品傳世,只有陸機的《平復帖》被確認為屬於本人的真跡。另一方面,書法家兼而詩人者更為少見,書聖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雖然也有詩作傳世,但其成就在詩歌史上並不能佔據重要位置。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雖然詩歌和書法在這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也相對出現過一些藝術高潮,如建安時期的詩壇與書壇,曾經同時出現詩歌和書法的一時繁榮;王羲之父子也曾把楷、行、草書推向藝術高峰,創立了這幾種新興書體的標準書寫符號,為後世樹立了楷模。但從社會學角度看,這兩種藝術形式都還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不能為出身下層的知識階層所容易掌握。因此,在這一歷史階段,詩歌與書法的結合還是鬆散的,仍處於初級階段,兩種藝術形式的發展也還是單向的,相對獨立的,作為創作主體而言,還很難在兩方面同時取得成功。
▲杜牧《張好好詩》書卷部分▲
二、唐代詩歌與書法的融合達到一個新高度到了唐代,這種現象就大為改觀。由於唐代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帶動文化領域的全面繁榮,詩歌、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而詩歌和書法的發展尤為突出,幾乎同時達到各自發展史上的藝術高峰。它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也就成為非常自然的現象。詩人擅長書法,書家擅長作詩,詩人兼書家,書家兼詩人的現象,在唐以前是非常罕見的,而唐代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有些作者如虞世南、賀知章、張旭、李白、王維、杜牧等,更是同時在詩歌和書法兩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成為這兩種藝術領域中的代表人物。無論從創作主體與客體之間,還是內容與形式之間來看,唐代詩歌與書法這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這為詩歌與書法以後的進一步發展、與其它藝術形式進一步融合,形成更加完美、更具中國民族特色的綜合性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即便如此,從今天看,唐代著名詩人留存至今的書法作品卻仍然還是極為少見。這可能有多種原因,但初步分析:
(一)唐代真正詩書齊名的名家本來就不多,即使是李白、杜牧、虞世南等大名家,他們的詩書名氣也還是有偏重的,比如李白杜牧更偏重於詩歌,而虞世南的書法則名氣更大。詩歌的流傳注重內容準確完整,而那個時候書法更多的是把內容製作成碑文而傳世,所以人們對原作也就沒有那麼重視儲存。
(二)早期的詩歌、書法名人很少是職業的,大都產生於各級官吏,他們一般流動性很大。
(三)尤其是唐代至今年代久遠,期間戰亂、朝代更替頻繁,民間即使留有原作,也難於儲存到今天。
▲杜牧《張好好詩》書卷▲
三、唐代大詩人留存的稀世書法珍品以下介紹兩幅唐代大詩人留存至今的書法作品:
(二)杜牧《張好好詩》卷,行草墨跡,太和八年所書,其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釐米,橫162釐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
一千二百年前,唐代詩人杜牧在洛陽與歌妓張好好重逢,當即書寫長詩一首贈給她。這首長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相似,都屬傷感遲暮之作。最為可貴的是,這首由詩人親筆手書的詩卷是杜牧留存於世的唯一墨跡。
《張好好詩》詩卷流傳到宋代時,由皇宮收藏並重新裝裱,上面有宋徽宗趙佶題名,並鈐有宋徽宗的幾個璽印,儲存著當時內府裝潢的式樣。後曾遞藏於宋代賈似道、明代項元汴、張孝思、清代梁清標等人,到了乾隆年間重新成為大內藏品。清末時期由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所收藏,後捐贈給國家,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家尊(93歲)書寫的〈歸去來兮辭〉〕
附:
《張好好詩》——(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晴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迴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離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嫋嫋穿雲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遊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豔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且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鬚。
朋遊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後,水雲愁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家尊(93歲)書寫的〈陋室銘〉〕
回覆列表
問得好,切中要害:傳統書法寫詩詞,兩種藝術相排斤,詩是詩,書法是書法。原因是書法沒有作為表現詩詞藝術的工具,書法爭豔,造型個個好看,掩蓋了詩的意境,暄賓奪主。這種錯誤5000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