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兵器愛好者
-
2 # 國平軍史
波波沙,再怎麼厲害,她依然是支衝鋒槍,儘管取了個非常女人的名字,來吸引軍粉們的眼球。
是衝鋒槍,終歸有自身的短板,因為發射的是手槍彈,所以威力小,只適合近戰,對200米外的目標,大都只能乾瞪眼了。
此外,波波沙,實在是太沉了,太笨重了,只有身高力大的毛子兵背得動,但也累得夠嗆,一定呼哧呼哧似牛喘不過氣來。
Ak47,發射中間威力的步槍彈,既能單打,又能連射,事實上,是支步衝合一的自動槍械。
單發時,精度很高,數百米距離內,與莫辛-納甘有得一拼,百米距離內連射,散佈精度和衝鋒槍差不多。
由於彈丸威力大,殺傷效果強,加之重量要比波波沙稍輕,Ak取代二戰名槍波波沙衝鋒槍、莫辛-納甘步槍、svd-40半自動步槍,就水到渠成了。
此舉,既簡化了裝備體系,又減輕了後勤壓力,可謂一舉數得,Ak外觀硬朗,充滿陽剛之氣,動作可靠,繼承了毛子槍械皮實耐用的優良傳統,剛步入江湖,就譽滿全球。
-
3 # 軍事修正家
手槍彈沒有步槍彈那麼高的初速 沒有穿透力 沒有遠射程 雖然口徑大 但彈殼長度短 火藥量少 所以殺傷力不強 那為什麼還要研究手槍彈呢?
因為研發衝鋒槍的定義就在於巷戰室內作戰 這種情況需要高射速射擊 如果使用步槍彈的話 彈殼較長 高射速射擊時槍機容易卡殼 所以只能把彈殼縮短 彈殼短了 卡殼的機率就小 就能融合高射速
但彈殼長度縮短 火藥量減小 殺傷力也變弱 所以就研究了大口徑手槍彈 比如美式.45(11.43mm) 所以就是為什麼自動步槍子彈口徑小 而衝鋒槍口徑大 但小口徑步槍彈殺傷力依然比大口徑手槍彈殺傷力強 並且精度也比手槍彈高
就更通俗來講衝鋒槍就是遭遇戰神器 撞到敵人 指向射擊 靠射速糊臉
另外加一點 小口徑步槍彈的研發目的在於自動步槍該有的射程基礎上增加掃射精度
(掃射精度和單發精度不一樣 單發精度小口徑步槍彈做不到 但掃射精度中口徑標準步槍彈做不到)
市面常見的小口徑步槍彈:俄式5.45×39 北約5.56×45 中式5.8×42
市面常見的中口徑步槍彈:俄式7.62×39 中威力步槍彈 北約7.62×51全威力步槍彈
按美軍說法
7.62×51北約標準全威力步槍彈 是精確射手步槍彈
5.56×45北約標準小口徑步槍彈 是突擊步槍彈
-
4 # 前沿陣地
主要原因在於兩者不同的定位,總的來說在二戰之後的冷戰,突擊步槍等自動步槍迅速發展,衝鋒槍的地位迅速下降,因此被AK47這種突擊步槍所取代。
波波沙衝鋒槍使用的是7.62毫米手槍彈,是二戰中經典的衝鋒槍型號,該槍的優點就是射速極快,在近距離的威力極大。同時,該槍的彈容量大,高達71發的彈容量具有很強的火力持續性,因此波波沙衝鋒槍綜合性能遠比德軍的MP40衝鋒槍強,而且裝備量遠比德軍的MP40多,二戰中很多德軍士兵甚至撿起了蘇軍的波波沙衝鋒槍,德軍甚至給一些波波沙衝鋒槍進行了改膛工作,用於使用自己的彈藥。
而AK47使用的則是7.62毫米的短步槍彈,在威力和射程等方面的效能資料上佔據全面的優勢,而且也具有自動發射的的能力,因此完全是可以取代波波沙衝鋒槍的,所以在AK47誕生後,蘇軍中的SKS半自動步槍,波波沙衝鋒槍等裝備迅速換裝成了AK47突擊步槍,成了蘇軍的主力裝備。
而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由於威力不足,而且射程有限等問題,表現完全不如戰後崛起的突擊步槍,因此很快被停止發展,逐漸淡出了主流軍隊的裝備序列。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到AK-47又不得不說到德國STG-44突擊步槍使用的中間威力彈引領的世界步兵武器的發展潮流。而使用中間威力彈的步槍取代的不是衝鋒槍,而是使用全威力彈的栓動式步槍和半自動步槍。
AK-47突擊步槍因為能像衝鋒槍一樣自動射擊,但是由於衝鋒槍使用的是手槍彈,而突擊步槍使用的是中間威力彈,所以無論是射程、威力上衝鋒槍都遜色於突擊步槍,而且兩者彈容相近。當中國仿製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時候,由於當時中國缺乏一定的武器概念,看到AK-47和衝鋒槍一樣能連發,就以為是衝鋒槍,所以56式也被稱為“56式衝鋒槍”
至於波波沙被淘汰則是武器的正常升級換代,畢竟時代在變換,戰場環境也在變換,不過突擊步槍的確撼動衝鋒槍的地位,各國部隊不再大規模列裝衝鋒槍,不過各國並沒有將衝鋒槍提出裝備行列,而衝鋒槍則受到反恐、特種作戰以及警方的喜愛。德國MP-5衝鋒槍
-
6 # 兵說
衝鋒槍被突擊步槍取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二戰時期,衝鋒槍已經成為了各國不可缺少的武器,德國的MP40衝鋒槍、美國湯姆遜衝鋒槍和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都堪稱一代經典,特別是波波沙衝鋒槍,它因造價低廉,便於操作,近距離火力比其他衝鋒槍更猛,被蘇軍大量使用,從1941年開始到40年代末,該槍生產了近600萬支。
波波沙衝鋒槍使用7.62毫米手槍彈,全槍重量5.4kg,71發彈鼓供彈,彈鼓裝滿子彈時重1.8kg,有效射程100~200米,而AK47突擊步槍使用的是步槍彈,有效射程也在300米以上,全槍重量也才4.3kg。從射程和重量上看,AK47比波波沙好得多,至於它的造價也是非常便宜,所以波波沙被其取代也是必然的。
二戰時期衝鋒槍之所以會流行開來,就是因為其超強的火力在近距離作戰中具有很大優勢, 但是其精準度低,射程短也是弊端。而突擊步槍憑藉其穩定性和適中的射程成為了栓式步槍與衝鋒槍的集大成者,所以說,AK47取代波波沙,算是蘇聯的一次“槍械技術革命”,也是蘇聯戰術思想的一次進步。
一款槍械在特定的時間能夠流行開來,關鍵看其造價、殺傷力大小、使用便捷性等因素,AK47雖然也存在著太多缺點,但是在特定時間內比起衝鋒槍來還是好得多。如今,衝鋒槍在軍中已經成為了邊緣化武器,只有特勤人員和警察才會裝備衝鋒槍。 -
7 # 瘋狗的輕武
波波沙這種大尺寸衝鋒槍被打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突擊步槍取代就是必然的。
你想,波波沙本質上就是一杆自由槍機、潑7.62x25mm手槍彈的大容量衝鋒槍。簡單,粗暴,非常毛子。上滿71發彈鼓之後全重十斤出頭,也沒有手槍握把,900-1000的射速潑水的時候很難hold的住
他能在二戰時期流行起來一方面是基於當時戰爭環境從當年的塹壕戰逐漸轉型成以點為主的運動戰,對於單兵可攜的自動火力需求有了。
另一方面是衝鋒槍這種自動槍機結構真的簡單可靠,機匣承壓強度也不用像步槍那麼高,可以用衝壓件製造,成本便宜。
然而問題來了,它畢竟只是個打手槍彈的槍,即便是7.62x25mm託卡列夫算是手槍彈中射程較遠、動能較大的一種,但它也還是個手槍彈。相比中間威力步槍彈初速700m/s,動能2000焦,有效射程300+,它只有500m/s不到,動能500多焦,有效射程200不到(實際上也就一百米左右)
所以後來毛子見識到德棍的Stg44突擊步槍後,也加速了對中間威力彈和突擊步槍的研發。最後結果就是AK47。
AK的構思和波波沙類似,講究可靠和優秀的勤務性,畢竟毛子當時吃夠了沒文化的苦(當年SVT40因為短活塞結構的維保較複雜,普通毛子不會保養)。
但畢竟用上了步槍彈,不能像波波沙一樣使用自由槍機,否則槍機重量就會變得很大。所以只能用剛性閉鎖槍機,而AK的轉栓+長活塞導氣雖然會導致後坐衝量較大,但大質量的後衝也能帶來自動機執行時候的可靠性。(反正一切為了可靠服務)
然後AK的機匣雖然也是衝壓的,但強度比衝鋒槍那種薄機匣好多了。多說一句,二戰時期的技術很難產出AK這類衝壓機匣,德國STG44雖然也是衝壓,但上面有非常多的加強筋,而且壽命很短。
總的來說,波波沙這類全尺寸衝鋒槍由於手槍彈的限制,無法滿足步兵300米常規交戰距離的需求。而AK的中間威力彈除了能滿足交戰距離需求,自動射擊時的後坐力也恰好在可控範圍之內。
回覆列表
因為AK47取代的不僅僅是PPSH,還有莫辛納甘,SVT40等一票曾在二戰中為蘇軍發光發熱的主力武器。
這麼一想其實就合理多了,ppsh固然有衝壓件製作快速和近距離火力兇猛的優點,但使用手槍彈的天生不足導致了在稍遠距離上殺傷力的明顯不足,而莫辛納甘對於大量的巷戰城市戰來說更是很難發揮出其精準度和殺傷力的優點。
總結了二戰的經驗,戰後集大成化的就是AK-47。但是根據卡拉什尼科夫本人的回憶,AK47可以說是很“集體主義”得勞動成果,幫助他的人有炮兵主帥沃羅諾夫、上校工程師格盧霍夫處長、總軍械部代表傑伊金中校、設計工程師扎伊採夫、工廠設計師阿布拉莫維奇等等。
在1947年蘇軍開始決定採用AK47之後的幾年,卡拉什尼科夫對AK47作出了很多改進,從一開始和PPSH一樣擁有大量的衝壓部件到1951年的鍛壓和機加,1953年又一次簡化了機械的機械加工方法,使之方便生產。在1955年的《輕武器手冊》上,這一型號被正式稱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輕型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許多人稱其為“第3型”。
而這個時候再回頭去找PPSH和莫辛納甘,M1891/30 PU型狙擊步槍一直生產到1962年才被SVD狙擊步槍取代,可以說戰後的莫辛納甘作為狙擊步槍還有所發揮,而PPSH則是再也見不到了。
所以說AK47在當初時代的進步中,在中近距離的戰鬥上全面優於ppsh和莫辛納甘,被蘇軍換裝自然是沒什麼疑問的事情,而正是蘇軍這份長遠的目光,在越南戰爭中,面對早期仍然使用M14的美軍士兵,AK47在越南人手中給予了他們慘痛的打擊,足以說明當時的蘇軍從輕武器對輕武器的理解是領先於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