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商參閱

    其次,如今貝因美內部呈現出了一盤散沙的狀態也和創始人謝宏有關,2011貝因美創始人兼董事長的謝宏因個人健康為由辭去了董事長的職務,把貝因美交給了職業經理人打理。但從股份上來看貝因美的實際控制人仍然是謝宏,但公司Quattroporte一職卻始終空缺,也就是說公司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職業經理人也沒有實權,導致公司業績直線下滑。

    而這種逐年虧損的狀態則導致了各個股東的利益受損,矛盾逐漸加大,以至於最後內部管理“雪上加霜”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

    除了內部矛盾原因外,市場的變化也是貝因美虧損的原因之一。隨著近幾年母嬰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湧現在了這個行業,而構建母嬰生態圈的戰略成為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實際上,貝因美也開始涉足生態圈的構建。據悉,貝因美構建了“母嬰生態圈”和“親子家庭消費藍圖”等兩項戰略。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戰略的佈局是由謝宏在2015年制定部署的,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雖然謝宏不在公司任職,但公司的戰略方向任由謝宏把控。但也是因為謝宏不在公司任職的原因,戰略執行層面卻遭到了嚴重的滯後,內部矛盾也開始激化。

    據悉,在今年三月,貝因美低調了宣佈了謝宏恢復任命的訊息。希望有了“頭”的貝因美能不再“無首”,快速止血。

  • 2 # Joe79749719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對這個貝因美前生今世不是很瞭解,但是一家公司好好的為什麼會拋售自己房產和資產哪怕鉅虧也要這樣做,有三點,第一貝因美感覺到了市場風向標改變需要當機立斷拋售資產。第二貝因美的股東們立場不一致。第三貝因美嚴重缺乏資金,也就是所謂的資金鍊要斷了。

  • 3 # 牛熊交易室

    我認為貝因美的虧損主要是主營業務虧損,而原因就是公司經營管理不善導致的,賣房賣資產主要是防止戴帽,但是虧損額過大,最終還是變成了“ST因美”。

    貝因美經營管理不善從兩點可以看出來,一個是高層不穩,從2011年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辭職到2014年,貝因美一共經歷了朱德宇、黃小強、王振泰3位一把手,如此頻繁地高層換人,必然導致公司發展戰略和計劃的不可延續性。

    沒有人願意在這樣的公司拼事業,核心團隊留不住人,從2014年到2017年以來,貝因美業績逐年下滑,營業收入分別為50.49億、45.34億、27.64億、26.60億。

    二個是管理層與大股東不團結,2017年一月份,貝因美一則公告稱其出售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的議案被公司否決,三位獨立董事一人反對,兩人棄權;副董事長、第三大股東代表何曉華,以及代表第二大股東的兩位董事也投了反對票。

    也就是說,管理層在出售資產防止戴帽的決策上得不到股東的認同。就我個人而言,我也不會同意,因為這無異於殺雞取卵,即使你不是“ST因美”,你主營還是虧損了10億,這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貝因美如果想翻身,必須得有穩定的管理團隊,虧損不是一天兩天導致的,翻身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做到的,韜光養晦,臥薪嚐膽,慢慢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怎麼評價劉雲泉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