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益家
-
2 # 七妹下廚房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不僅產生了改變人類文明軌跡的四大發明,以及萬里長城、兵馬俑等世界奇蹟,還為世界奉獻了五花八門的美食製作方法,作為對美食深有研究的華人,不僅對美味深有研究,就連美食的名字都要與眾不同。
以過橋米線為例,記得我一次看吃過橋米線的時候,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當時在老家的小縣城,更多聽到的是沙縣米線,當時來到外地讀書,第一看到過橋米線,當時自己還因為它的名字而思考了半天,甚至想象它呈現的樣子應該像一座橋,等到真正的過橋米線端到眼前時,發現在外貌上和別的米線沒什麼不同,一陣失望襲來。
在吃飯的過程中,看到了店裡掛的一幅畫,走進細看,才發現上面介紹了過橋米線的來歷。一百多年前,雲南蒙自市城外有一座小島,因為這裡環境雅緻,所以文人墨客喜歡在此攻讀詩書,這裡面就有一位楊秀才,由於秀才潛心讀書,為了不耽誤時間,秀才的妻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但是由家到島上的距離較遠,往往在半路上米線就不熱了,妻子為此很是煩惱。有一天,秀才娘子燉了雞湯送過去,到島上時,發現雞湯還很熱乎,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把熱量封存在湯內,秀才娘子豁然開朗。
等到下次送米線時,先在煮好的清湯上面覆厚厚雞油,在家把米線燙好,再把一些配料切成薄薄的一片,等到了島上時,再把米線以及佐料放進湯裡面,不僅不用擔心米線涼了,而且十分滑爽,慢慢地,這個方法就在當地傳開,人們紛紛效仿,因為從秀才家到島上需要經過一座橋,人們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和上述故事相似,過橋米線是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我們吃任何東西都要講究正宗,為什麼中國如此多的米線派系,每次提到過橋米線,我們加的最多的字首是雲南,其實米線這種簡單的食物,大家在家就可以自己操作,但是要想做的有味,還得看這湯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製作過橋米線。
先把排骨、鮮雞、鮮鴨斬成大塊洗淨,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後撈出沖洗乾淨,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加水煨制一小時以上,加鹽,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將切成極薄肉片的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綠豆芽、榨菜、韭菜依次放入,再放入生鵪鶉蛋、鹽和白胡椒粉;大約2分鐘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一碗過橋米線就算完成了。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聽過,或許在自己的城市也吃地,但絕不是雲南的味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多年曆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雲南人將米線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煮、炒、涼、燙,無所不用其極,最有名的莫過於過橋米線了。吃法獨特,將生的鴿蛋或者雞蛋磕入湯碗,再依次加入生五花肉片和雞肉片,輕輕攪動後加入燒肉等熟肉,然後加入韭菜、豌豆尖等輔菜和米線,最後放調味料。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吃起來要小心燙口哦,米線滑爽,入口味道極好。像老滇過橋米線、昆明走廊店的橋香園都是口碑比較好的過橋米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