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筱談天下

    正史的龐統,是在攻城的時候,被箭射死的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龐統帶兵進攻雒縣的時候,被流矢射中身亡,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劉備知道後痛哭流涕,封龐統的父親為議郎,(屬於光祿勳)諸葛亮親自拜送龐統,追封龐統關內侯,諡號為靖侯

    順便說一句,歷史上的龐統也是屬於美男子

    在三國時期,和龐統同在季漢為臣的楊戲,在《季漢輔臣贊》裡就記載了龐統的長相,被收錄在了三國志.蜀志當中

    軍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在這裡說明了龐統龐統的長相,氣質,還有德

    默默的表示,一個相貌不差的人,居然成為了醜人的代名詞……果然小說真厲害……

    蘇定方表示自己很受傷

  • 2 # 小華kkb

    應該是劉備殺的,龐統是儒士,劉備未與劉樟開戰,劉樟軍備實力各個都不如劉備,即使要殺可以堂堂正正的殺或軟禁不可能讓他們離開西川禁內的,所以不可能去伏擊!有的說是戰死的,一個儒士即使帶兵打仗也在後方指揮部裡面不可能被射殺,除非他扮演先鋒武將,打衝鋒去了!

  • 3 # 看遍山川

    龐統號“鳳雛”是三國時和諸葛亮齊名的謀士,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裡中箭於“落鳳坡”而亡。而真正事情原委只能根據史實,〈〈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時被流矢所中,不治而亡,時年三十六歲。

    龐統死在這次進攻雒縣的戰鬥中被中箭而亡,這一點是明確的,但史書裡沒有提到“落鳳坡”,龐統到底死在哪裡倒是有了不同觀點。古雒城確實是龐統中箭處,那東漢的雒城在哪裡。一種觀點是今四川德陽市羅江縣,因為那裡有“落鳳坡”,而另一種說法東漢古雒城是今四川廣漢市附近。

    據〈〈三國志〉〉,《華陽國志》等記載,以現今名來看當初劉備進攻成都的前後路線,從綿陽,德陽市黃許鎮,雒城(古名)至成都。羅江在東漢時還沒建縣,屬於廣漢郡,唐時才易名羅江縣,羅江又在黃許北邊,古雒城很可能不在羅江而在廣漢附近,經過羅江,再經黃許,德陽,廣漢,才至成都。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廣漢市南門外發現古城磚,字樣是小篆,從紋飾及相關出土物看,是屬於東漢之物。

    所以很有可能龐統在雒城中箭,而此時雒城(廣漢附近)還未攻克,而劉備進圍雒城是在攻取綿竹,就是今天四川德陽黃許鎮之後,在那裡有後方基地,暫時退兵把龐統運回德陽安葬也不失為合理選擇。明代〈〈蜀中名勝記〉〉“羅江縣”下記載,白馬關相對,其下即為落鳳坡,是鳳雛先生埋葬之所。

    根據從北向南的進攻線路這樣解釋可能較合理些,如果古雒城在羅江縣,那麼在攻城戰中龐統中箭身亡,戰役還在進行,城未下,龐統也不是一般士卒,把軍師就地埋葬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今德陽羅江縣龐統祠墓一帶發現過漢磚類漢代文物,說明此處在東漢有建築存在,但只能說有可能是劉備擇地安葬龐統所建的“靖侯祠”,至於“落鳳坡”這類後人根據史記演義傳說附會的遺蹟各地多得是,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憑。史籍的言語不詳,地方誌記也有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出土文物證據又不充分,所以鳳雛龐統死在何處,葬在何地只能是一種最大限度的猜測。

  • 4 # 高山流水62300

    龐統 字士元,襄陽人,為劉備帳下謀士,與諸葛亮齊名。

    在赤壁大戰後,龐統投靠孫權,但由於孫權覺得龐統小看周瑜,所以沒有任用他。後來魯肅推薦他去投靠劉備,但未得到重用,任職期間也沒有什麼作為被免職,後經過諸葛亮和魯肅的極力推薦,劉備才再度召見,與其討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龐統正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214年,劉備調諸葛亮 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被飛劍射中而死。時年36歲。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靖侯

  • 5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龐統的出名最開始源於其師傳水鏡先生的推廣語:伏龍、鳳雛,得一能安天下。水鏡是三國初期有名的能人異士,他的話更讓諸葛亮和龐統兩人充滿神秘色彩。 但相對於諸葛亮的傳奇一生,龐統卻是悲情的,他因在征伐蜀地的途中死於落鳳坡而落得"出師末捿身先死"的悲慘下場。

    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原因主要是心態問題。龐統的軍事才能和超級智慧可以說和諸葛亮是難分伯仲的,是三國的頂級謀士。但是他出山後並不得志,他在東吳,在大都督周瑜的光環籠罩下,龐統沒有得到重用。儘管他在赤壁之戰中最早提出"反間計",但功勞卻被周瑜奪去。

    赤壁之戰後,龐統轉投劉備後才得已重用,劉備在西征入蜀時"雪藏"了諸葛亮,而讓他作首席軍師入蜀。這個時候龐統急於展示自己的才華,急於建功立業,心態出了問題,缺乏了作為一個超級謀士的平常心。

    於是,在入蜀途中艱險重重,但立功心切的龐統卻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冒險向前,結果中埋伏死於落鳳坡。

    總之,龐統之死,不是才能的缺失,不是謀略的失誤,不是能力的不足,而是急於求成的波動心態導致的悲慘結局。

  • 6 # 葦說歷史

    論才氣,與諸葛亮齊名。論德操,同樣難分伯仲。為什麼諸葛亮功成名就,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龐統卻命運多舛,過早隕落。我想,單是一句天妒英才恐怕是講不過去的。

    《三國演義》中有四位關係非同一般的謀士: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他們為何依次以才識相差“十倍”自謙?

    他們所謂的“十倍”差異主要體現在:

    一、時間差。高人往往眼界遠,能沉得住氣,出道更晚。他們四人的出場順序也正是昱、庶、亮、統。

    二、空間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範圍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說法。他們的初始戰功也確乎如此,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

    前面“十倍”說的都是表面的畢業考試成績,我們可以稱之為智謀或陽謀。但在實戰中還會有人違背忠孝、信義,用到權謀或者說陰謀。四人中,統、庶僅善陽謀,亮、昱則兼善陰謀,其中亮又較昱為高。

    故此,陽謀總是折於陰謀,徐庶與龐統兩人的下場都不咋地。徐庶陽謀如同其人,最終孝義讓他背離劉備,而正直讓他終生不為曹操獻一策(僅貢獻的一策,還是在長坂坡為救趙雲而獻)。

    然而相比徐庶,龐統則更耐人尋味。

    諸葛亮東吳給周瑜弔孝,留給他一封去劉備處的推薦信,接著卻又告訴他,若在東吳混的不如意,可以到荊州和他共同扶助去。此處孔明請龐統,便有點勉強,起碼是態度不誠懇,若他是要真心實意的請龐統同他扶助劉備,依他和龐統的關係,直接邀請龐統和他同去荊州,龐統不可能不去。

    用一句老百姓的話說,是不是有點買石灰見不得買白麵同行是怨家之嫌呢。至此,可憐的龐統開始了他磕磕拌拌的仕途。

    雖說龐統與諸葛亮齊名,但很顯然,龐統推銷自己的能力還是有些欠缺的。

    換句話說,就是遠不如諸葛亮會做廣告。想諸葛亮尚在隆中之時,就已經是卯足了勁的要幹一番大事業的。平日裡,總喜歡與春秋時期的名相“管仲、樂毅”相比,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這種“名人效應”,為諸葛亮順利推銷自己勾勒出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形象,讓人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陳壽老先生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將略為短”,意思是在處理政務方面很有能力,但在軍事方面才能欠缺,我深以為然。

    事實上攻佔益州比守住荊州更重要,這麼重要的任務只有龐統能完成。於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守荊州,劉備,龐統,黃忠,魏延,劉封,關平和五萬精兵攻益州。有人認為諸葛亮讓龐統去,是讓他送死,此觀點很可笑。

    一是諸葛亮的心胸不會如此狹窄,二是,正是用人進取之時,諸葛亮不可能不識時務,自毀長城,三是,劉備和龐統在一起,讓龐統死,就是讓劉備死,諸葛亮不可能如此想吧。

    所以,龐統的出征正是他能力的體現,老部下糜竺,簡雍,新部下伊籍,馬良等謀士怎麼不帶,鳳出龍守,各得其長,正是二人齊名的結果。

    令人遺憾的是,龐統雖有經天緯地之才,有治國安邦之略,但他個人的運氣委實不好。

    一是他的容貌醜陋,二是他在政府官員面前說話,毫無顧忌。他說話時,不會阿諂奉承,總是直來直去,全然不顧全政府官員們的面子和心中感受。

    現代社會,那麼多人在官員面前阿諂奉承,曲意迎合領導,也是從龐統身上吸取的經驗教訓,所以他們的官越做越大。

    龐統之死給劉備集團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是劉備沒有想到的後果。唐朝大詩人杜甫寫過這樣的詩句來痛悼諸葛亮:“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此詩的最後一句,用在龐統身上,似乎更加準確。

  • 7 # 人中之龍白玉京

    如果是參考《三國志》的話,那就是戰死,跟諸葛亮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當年劉備在荊州的時候,龐統來投,任命為耒陽令,結果因政務一塌糊塗,被削職為民。後來還是魯肅跟劉備說,龐統是能當刺史的人,區區縣令也太屈才了。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時期是特別有名的,大家看三國演義總以為東吳四大英將,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魯肅是最窩囊的,其實不然,最早跟孫權提出天下可能三分的構想的人就是魯肅,不過魯肅的答案不是曹操、孫權和劉備而是曹操、孫權和劉表,那時候還沒諸葛亮什麼事呢。魯肅看人是非常準的,“吳下阿蒙”就是他推薦給孫權的。劉備一聽,連忙叫龐統詳談。原文有:“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看到沒?龐統的地位是跟諸葛亮相當的,而且還跟劉備一起入蜀地,可見劉備對他是有多器重,當然可能也有用龐統制衡諸葛亮權利的想法。

    後來“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龐統是進攻雒縣死的,死因就是身先士卒,帶領士兵打攻城戰,結果不幸中冷箭身亡。客觀來說,諸葛亮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以政治出名而不是軍事,龐統的軍事能力應該比諸葛亮強。個人認為他的死完全是急於攻城,疏於防備導致,當然也有點運氣不好的成分,陳壽對他的評價是“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如此人才卻早早死去,可能也是天妒英才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友拿了月薪交給女友多少才可以給她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