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漢族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代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比如:《詩經·關睢》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七言絕句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六言絕句
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漢魏六朝以樂府民歌聞名。“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其中採集了大量民歌,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今儲存的漢樂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實地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如《戰城南》、《東門行》、《十五從軍徵》、《陌上桑》等,其文體較《詩經》,《楚辭》更為活潑自由,發展了五言體、七言體及長短句等,並多以敘事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木蘭辭》是漢魏以來樂府中敘事民歌的優秀代表作,稱為樂府雙璧。
漢樂府多屬民間歌辭,語言樸實自然,迴旋反覆,形象鮮明,音調和諧,文字活潑,保持了口語的真面目,有音無義的字也一併保留。另一特色,是敘事詩的逐步發展,描寫深刻,敘事詳盡,情節較完整,人物形象較具體生動,並出現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以及用對白推動情節。
漢樂府詩句長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以五言句式為主,形式自由變化,參差錯落,不拘一格。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篇幅長短均有,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餘句,短的則僅數句。漢樂府押韻靈活,有句句押韻,有隔句押韻,也有隔兩句、三句押韻的。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律詩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重要意義。
律詩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週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廣義律詩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許拗格存在,允許三仄尾。
如崔顥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漢族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代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比如:《詩經·關睢》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七言絕句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六言絕句
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漢魏六朝以樂府民歌聞名。“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其中採集了大量民歌,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今儲存的漢樂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實地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如《戰城南》、《東門行》、《十五從軍徵》、《陌上桑》等,其文體較《詩經》,《楚辭》更為活潑自由,發展了五言體、七言體及長短句等,並多以敘事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木蘭辭》是漢魏以來樂府中敘事民歌的優秀代表作,稱為樂府雙璧。
漢樂府多屬民間歌辭,語言樸實自然,迴旋反覆,形象鮮明,音調和諧,文字活潑,保持了口語的真面目,有音無義的字也一併保留。另一特色,是敘事詩的逐步發展,描寫深刻,敘事詳盡,情節較完整,人物形象較具體生動,並出現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以及用對白推動情節。
漢樂府詩句長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以五言句式為主,形式自由變化,參差錯落,不拘一格。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篇幅長短均有,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餘句,短的則僅數句。漢樂府押韻靈活,有句句押韻,有隔句押韻,也有隔兩句、三句押韻的。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律詩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重要意義。
律詩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週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廣義律詩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許拗格存在,允許三仄尾。
如崔顥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