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槐蔭樹下的老曹
-
2 # 網暈者
出其不意,奔襲百里,三千鐵騎擊潰匈奴二萬,救出煬帝皇后和孫子,並快馬報長李世民,然後保肖後和皇孫回長安,太宗出城三十里迎之。李靖是帥才,而秦叔寶和程咬金猛將而己。帥才才能有軍事思想的論述,精兵肅紀,令出如山。
出其不意,奔襲百里,三千鐵騎擊潰匈奴二萬,救出煬帝皇后和孫子,並快馬報長李世民,然後保肖後和皇孫回長安,太宗出城三十里迎之。李靖是帥才,而秦叔寶和程咬金猛將而己。帥才才能有軍事思想的論述,精兵肅紀,令出如山。
李靖是隋將韓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官至趙郡太守。
李靖儀表魁偉,從小就有“文武才略”。
在隋朝,他先任長安縣功曹,後歷任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
雖然職位卑微,但其才幹卻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
吏部尚書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
隋朝大軍事家、左僕射楊素,撫著自己的坐床對他說:“你終當坐到這個位置!”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李靖隨從秦王李世民東進,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淵任命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兼行軍長史,統轄十二總管,自夔州順流東進。李靖高瞻遠矚,寬宏大度,不貪財寶,頗得人心,由是江、漢紛紛望風歸降。
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唐高祖李淵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幷州總管任瑰等迎擊敵人。由於突厥來勢兇猛,諸軍迎戰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李靖軍得以保全。不久,李靖又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抗擊東突厥。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剛剛登基,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機,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犯涇州(今甘肅涇川西北),並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不斷派精騎挑戰,還派其心腹執失思力入朝,以觀察虛實。當時,唐朝徵調的諸州軍馬,尚未趕到,長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過幾萬人,形勢十分危急。在此種情況下,唐太宗曾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突厥才退兵。事後,唐太宗擢任李靖為刑部尚書,不久轉任兵部尚書。因他作戰屢建功績,賜實封四百戶。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向惡陽嶺挺進,一舉攻入定襄城內,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煬帝蕭皇后,頡利可汗倉皇逃往磧口(今內蒙二連浩特西南),經過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李靖率軍攻滅了吐谷渾,因功進封代國公,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
公元637年(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改封李靖為衛國公,授濮州刺史,依舊命他世襲爵位,後因子孫喪命而未執行。
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李靖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畫影象於凌煙閣,尊奉為功臣。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
全書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問答,中卷三十三問答,下卷二十五問答,凡九十八次問答,約一萬餘字。
因為,此書在史書《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所以,有人懷疑此書為後人託名之作。
從現存的《李衛公問對》來看,該書主要表現了李靖如下幾個方面的軍事思想:
致人而不致於人
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就是要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讓敵人受制於己方,而不讓己方受制於敵方。
客觀地說,這種"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思想,並非李靖的首創。
在《孫子兵法》等兵書中,都有類似思想。
但是,其他人,都沒有李靖強調得這麼突出。
奇正思想
"奇"與"正",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一對重要範疇。
自從《老子》提出"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後,《孫子兵法》提出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的觀點;其他各兵家,都對奇、正問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釋。
《李衛公問對》對這一問題的貢獻和發展,表現在進一步充實了奇、正的內容。
他認為,對敵進行政治聲討是正,進行軍事打擊是奇;公開出兵是正,奇襲是奇;主攻方向或主要防禦方向是正,助攻方向或次要防禦方向是奇;前進為正,後退為奇等等。
另外,他提出了"正亦勝,奇亦勝"的思想。
《孫子兵法》曾提出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思想。
而《李衛公問對》則認為,善於用兵的人,無處不是正,無處不是奇。問題的關鍵在於怎樣運用奇、正,只要運用得巧妙,用正兵也能勝,用奇兵也能勝。
他說:"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
這就對《孫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的思想,有了新的發展,不再侷限於"以奇勝"了。
奇正相變
在《孫子兵法》中,孫武已經論述到了奇、正之間的相互轉化。
《李衛公問對》進一步說明了這一問題。
他認為,如果把奇、正看成是相互分裂的兩個方面,"奇正素分","以奇為奇,以正為正",那將是十分錯誤的,這是不懂得"奇正相變,迴圈無窮"的道理。
所以,作為將領,"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鬥將也,奇正皆得,國之輔也"。僅有奇,或僅有正,都是偏頗的,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加以變化,才是完美的。
示形與奇正
所謂"示形",就是將真實的目的、意圖、行為藏而不露,讓敵人看到的是假象,以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
這一思想最早也是孫子提出來的。
《李衛公問對》則把"示形"與奇、正聯絡起來,認為"示形",就是用奇兵迷惑敵人,而不是用正兵。
他說:"故形之者,以奇示敵,非吾正也;勝之者,以正擊敵,非吾奇也。此謂奇正相變。"
透過"示形",也就是把奇兵變為正兵,把正兵變為奇兵,"變化莫測",使敵人不知虛實,無法瞭解真實情況。
"避實擊虛"是《孫子兵法》的一個重要思想。
《李衛公問對》也極其重視虛實問題,它說:"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
他並且把虛實同奇正聯絡起來,說:"奇正者,所以致之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以奇。"
它還把奇正與分合聯絡起來,認為在其兵力使用上,不能過分分散,也不可絕對集中,而應"有分有聚,各貴適宜","兵散,則以合為奇;合,則以散為奇"。由上可知,奇正問題雖非李靖首先提出來,但他確實是有發展的。
攻守一法因情而動
《李衛公問對》的這種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攻守"同歸於勝"。他說:"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於乎勝而已矣。"
這就是說,相對於防禦而言,進攻是防禦的轉機。防禦對於進攻來說,是一種手段或策略。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得勝利,殊途同歸,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
他認為,在戰爭中,敵我雙方往往是一方處於守勢,另一方處於攻勢,反之亦然。
它說:"攻守一法,敵與我分為二事。若我事得,則敵事敗;敵事得,則我事敗。得失成敗,彼我之事分焉。攻守者一而已矣,得一者百戰百勝。"
因此,不能把攻守看成是兩種相互分割的作戰形式,"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其二事,抑又二其官"。
這就是說,在作戰中,如果進攻時不知防守,防守時不知進攻,這樣,不僅會把攻守看成是相互分割的兩個方面,而且也會把它們看成具有兩種不同的目的。
這就違背了"同歸於勝"的原則。
二是對《孫子兵法》"守則不足,攻則有餘"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解釋。
曹操在給《孫子兵法》作注時,把"守則不足,攻則有餘"這一思想解釋為"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餘也。"
這主要是從己方力量的"不足"和"有餘"來說明攻和守的。
《李衛公問對》則認為:"守則不足,攻則有餘",便謂不足為弱,有餘為強,蓋不悟攻守之法也。"
又說:""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謂敵未可勝,則我且自守;待敵守勝,則攻之耳,非以強弱為辭也。"
李靖強調的不是己方力量的"不足"和"有餘",而是強調,攻守與"敵未可勝"和"敵可勝"的關係。
也就是說,當"敵未可勝"時,即使我力量有餘,也不應盲目進攻,而要防守;相反,如"敵可勝",即使我方力量不足,也要進攻而不應防守。
這就把攻守策略的實施,取決於己方力量轉變為取決於是否有機可乘或成敗的機率。
同時,《李衛公兵法》強調要因情變化,將帥要根據戰場上的情況,使敵"變主為客",使己"變客為主"。
當然,攻守中還要注意"心戰",進攻時,不僅要"攻其城,擊其陣",還要攻敵之心,瓦解士氣;守時,不僅要"完其壁,堅其陣",還要保持旺盛計程車氣。
管理教育和軍事訓練
《李衛公問對》還十分重視軍隊的管理教育和軍事訓練,強調將帥要深曉訓練方法,提出分三個階段訓練軍士。
即由單兵到多兵,由分練到合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
此外,該書對古代陣法佈列、軍事制度、兵學源流及教閱與實踐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也進行了探討。
它從理論和實踐上考辯八陣,認為八陣是古代的一種陣法,由五陣推演而成,其隊形又可根據戰場地形,分佈列為方、圓、曲、直、銳五種基本形態。
這種考辨也是很有價值的。
重要意義
《李衛公問對》中,多處對《孫子兵法》的命題進行了闡發,豐富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思想。
它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在宋代,被列入《武經七書》中,成為武科必讀之書。